《三十六計》遠交近攻(第二十三計):這是秦國用以併吞六國,統一全國的外交策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十六計》遠交近攻(第二十三計)

三十六計

遠交近攻(第二十三計)

結交離得遠的國家而進攻鄰近的國家。

這是秦國用以併吞六國,統一全國的外交策略。

【原典】

形禁勢格1,利從近取,害以遠隔2。

上火下澤3。

【註釋】

1形禁勢格:禁,禁止。

格,阻礙。

句意為受到地勢的限制和阻礙。

2利從近取,害以遠隔:句意為,先攻取就近的敵人有利,越過近敵先去攻取遠隔之敵是有害的。

3上火下澤:語出《易經·睽》卦。

睽,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兌下離上)。

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兌為澤。

上離下澤,是水火相剋,水火相剋則又可相生,循環無窮。

又「睽」,乘違,即矛盾。

本卦《象》辭:「上火下澤,睽。」

意為上火下澤,兩相離違、矛盾。

此計運用「上火下澤」相互離違的道理,說明采勸遠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敵相互矛盾、離違,而我正好各個擊破。

【按語】

混戰之局,縱橫捭闔之中,各自取利。

遠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結;近者交之,反使變生肘腑。

范雎之謀,為地理之定則,其理甚明。

【故事】

定國策范瞧拜相。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三十六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