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顏氏家訓》——音辭第十八:自《春秋》標齊言之傳,《離騷》目《楚詞》之經,此蓋其較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顏氏家訓》《顏氏家訓》——音辭第十八

顏氏家訓

《顏氏家訓》——音辭第十八

夫九州之人,言語不同,生民已來,固常然矣。

自《春秋》標齊言之傳,《離騷》目《楚詞》之經,此蓋其較明之初也。

後有揚雄著《方言》,其言大備。

然皆考名物之同異,不顯聲讀之是非也。

逮鄭玄注《六經》,高誘解《呂覽》、《淮南》,許慎造《說文》,劉熹制《釋名》,始有譬況假藉以證音字耳。

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

孫叔言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

至於魏世,此事大行。

高貴鄉公不解反語,以為怪異。

自茲厥後,音韻鋒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指馬之諭,未知孰是。

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

搉而量之,獨金陵與洛下耳。

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舉而切詣,失在浮淺,其辭多鄙俗。

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沈濁而鈋鈍,得其質直,其辭多古語。

然冠冕君子,南方為優;閭裡小人,北方為愈。

易服而與之談,南方士庶,數言可辯;隔垣而聽其語,北方朝野,終日難分。

而南染吳、越,北雜夷虜,皆有深弊,不可具論。

其謬失輕微者,則南人以錢為涎,以石為射,以賤為羨,以是為舐;北人以庶為戍,以如為儒,以紫為姊,以洽為狎。

如此之例,兩失甚多。

至鄴已來,唯見崔子約、崔瞻叔侄,李祖仁、李蔚兄弟,頗事言詞,少為切正。

李季節著《音韻決疑》,時有錯失;陽休之造《切韻》,殊為疏野。

吾家兒女,雖在孩稚,便漸督正之;一言訛替,以為己罪矣。

雲為品物,未考書記者,不敢輒名,汝曹所知也。

今言語,時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異。

《蒼頡訓詁》,反稗為逋賣,反娃為於乖;《戰國策》音刎為免,《穆天子傳》音諫為間;《說文》音戛為棘,讀皿為猛;《字林》音看為口甘反,音伸為辛;《韻集》以成、仍、宏、登合成兩韻,為、奇、益、石分作四章;李登《聲類》以系音羿,劉昌宗《周官音》讀乘若承:此例甚廣,必須考校。

前世反語,又多不切,徐仙民《毛詩音》反驟為在遘,《左傳音》切椽為徒緣,不可依信,亦為眾矣。

今之學士,語亦不正;古獨何人,必應隨其訛僻乎?《通谷文》曰:「入室求曰搜。」

反為兄侯。

然則兄當音所榮反。

今北俗通行此音,亦古語之不可用者。

璵璠,魯人寶玉,當音餘煩,一江一 南皆音籓屏之籓。

岐山當音為奇,一江一 南皆呼為神祇之祇。

一江一 陵陷沒,此音被於關中,不知二者何所承案。

以吾淺學,未之前聞也。

北人之音,多以舉、莒為矩;唯李季節云:「齊桓公與管仲於台上謀伐莒,東郭牙望見桓公口開而不閉,故知所言者莒也。

然則莒、矩必不同呼。」

此為知音矣。

夫物體自有一精一粗,一精一粗謂之好惡;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謂之好惡。

此音見於葛洪、徐邈。

而河北學士讀《尚書》雲好生惡殺。

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甫者,男子之美稱,古書多假借為父字;北人遂無一人呼為甫者,亦所未喻。

唯管仲、范增之號,須依字讀耳。

案:諸字書,焉者鳥名,或雲語詞,皆音於愆反。

自葛洪《要用字苑》分焉字音訓:若訓何訓安,當音於愆反,「於焉逍遙」,「於焉嘉客」,「焉用佞」,「焉得仁」之類是也;若送句及助詞,當音矣愆反,「故稱龍焉」,「故稱血焉」,「有民人焉」,「有社稷焉」,「托始焉爾」,「晉、鄭焉依」之類是也。

一江一 南至今行此分別,昭然易曉;而河北混同一音,雖依古讀,不可行於今也。

邪者,未定之詞。

《左傳》曰:「不知天之棄魯邪?抑魯君有罪於鬼神邪?」

《壯子》云:「天邪地邪?」

《漢書》云:「是邪非邪?」

之類是也。

而北人即呼為也,亦為誤矣。

難者曰:「《系辭》云:『乾坤,易之門戶邪?』此又為未定辭乎?」

答曰:「何為不爾!上先標問,下方列德以折之耳。」

一江一 南學士讀《左傳》,口相傳述,自為凡例,軍自敗曰敗,打破人軍曰敗。

諸記傳未見補敗反,徐仙民讀《左傳》,唯一處有此音,又不言自敗、敗人之別,此為穿鑿耳。

人云:「膏粱難整。」

以其為驕奢自足,不能克勵也。

吾見王侯外戚,語多不正,亦由內染賤保傅,外無良師友故耳。

梁世有一侯,嘗對元帝飲謔,自陳「凝鈍」,乃成「颸段」,元帝答之云:「颸異涼風,段非干木。」

謂「郢州」為「永州」,元帝啟報簡文,簡文云:「庾辰吳入,遂成司隸。」

如此之類,舉口皆然。

元帝手教諸子侍讀,以此為誡。

灑北切攻字為古琮,與工、公、功三字不同,殊為僻也。

比世有人名暹,自稱為纖;名琨,自稱為袞;名洸,自稱為汪;名,自稱為獡。

非唯音韻舛錯,亦使其兒孫避諱紛紜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顏氏家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