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白話版》清河王高岳傳:父高翻,字飛雀,魏朝贈太尉,謚孝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齊書白話版》清河王高岳傳

北齊書白話版

清河王高岳傳

清河王高岳,字洪略,高祖從父弟。

父高翻,字飛雀,魏朝贈太尉,謚孝宣公。

岳幼年孤單貧窮,很少人認識他。

長大後敦厚樸直,身材高大,深沉且有氣量。

最早岳的家在洛一陽一,高祖每次接受使命來洛,必定住在岳家。

岳的母親山氏,曾半夜起來,看見高祖的住室有光亮,偷偷地往裡看,卻沒有燈,第二天讓高祖睡另外的房間,還是這樣。

她十分驚奇,就到卜者那裡求筮,占語稱:「吉,《易》說『龍飛天上,是大人的造化』,飛龍九五是大人的卦象,貴不可言。」

山氏回家將占筮之事報告給了高祖。

後高祖於信都起兵,山氏聽到後,十分高興,對岳說:「紅光的瑞兆,今天當要驗證了,你可以從小路趕去投奔,同他一道共謀大事。」

於是岳趕赴信都。

高祖見岳,極其歡一悅。

中興初年,授散騎常侍、鎮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領武衛將軍。

高祖在韓陵同四胡交戰,高祖統中軍,高昂率左軍,岳將右軍。

中軍大敗,胡賊乘勢推進,岳舉旗大喊,率先衝進敵陣,高祖才揮師反擊,裡外夾攻,大破四胡。

因功拜衛將軍、右光祿大夫,仍領武衛將軍。

太昌初,除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領左右衛,封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戶。

母親山氏,封為郡君,授女侍中,入宮服侍皇后。

此時爾朱兆還佔領著并州,高祖準備出兵攻討,令岳留守京師,遷官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天平二年(535),除侍中、六州軍事都督,不久加開府。

岳招納賢士,以為僚屬,受時論讚美。

很快總監典書,復為侍學,除使持節、六州大都督、冀州大中正。

不久拜京畿大都督。

他所管轄的六州事務都在京畿處理。

時高祖在晉一陽一理事,岳與侍中孫騰等人則在京師輔政。

元像二年(539),因母死而去職。

岳十分孝順,盡心贍養,母親若有疾病,他便會衣不解一帶地認真照顧。

守孝時,哀毀骨立。

高祖極其擔憂,每天都要派人上門問候安慰。

很快起復本官。

二年,除兼領軍將軍。

興和初年,世宗入京總理朝政,岳出為使持節、都督、冀州刺史,侍中、驃騎、開府儀同等職依舊。

三年,轉任青州刺史。

岳掌權時間長,一向讓朝野畏服,當任職青、冀二州後,百姓望風戰慄。

武定元年(543),任晉州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到了「綏邊」的稱譽。

此時岳患病,高祖請他回並治療,病癒,又回到了晉州。

高祖崩,侯景叛,世宗召岳回並,共商攻討侯景的大計。

這時,梁武帝趁機派貞一陽一侯蕭明率眾趕往寒山,阻擋泗水淹灌彭城,與侯景互為犄角支援。

岳統率諸軍南討,與行台慕容紹宗等擊打蕭明,大獲全勝,在戰場上活捉了蕭明和他手下的大將胡貴孫,俘虜以及殺死的有幾萬人。

侯景就擁眾在渦一陽一,與左衛將軍劉豐等人相對抗。

岳又回軍向侯景進攻,大敗景軍,景一個人騎馬逃遁。

六年,以功任侍中、太尉,其餘官職如故,別封為新昌縣子。

又拜使持節、河南總管、大都督,率領慕容紹宗、劉豐等人討伐王思政。

思政據長社城以固守,岳等人便引來洧水灌城。

紹宗、劉豐被思政虜獲,關西出兵增援思政,岳內防外御,胸有成竹。

長社城湧進了很多的水。

適逢世宗親臨督戰,幾天就將長社城攻破,並且抓獲了思政等人。

因功別封真定縣男,世宗認為攻下長社是自己的功勞,所以對岳的獎賞不太豐厚。

世宗死,顯祖出京安一撫晉一陽一,令岳以本官兼尚書左僕射,留守京師。

天保初,晉封清河郡王,不久為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宗師、司州牧。

五年(554),加太保。

梁朝蕭繹被周軍一逼一迫,遣使告急,還請求支援。

冬,帝詔岳為西南道大行台,都統司徒潘相樂等援救江陵。

六年正月,軍隊駐紮義一陽一,正好荊州城被周軍攻陷,岳乘機搶佔了向南一直到郢州的土地,還抓獲了梁的郢州刺史陸法和,佔領了郢州城。

岳先派人將法和送往京城,命令儀同慕容儼據守郢城。

朝廷得江陵陷落消息,詔令岳回師。

岳自率軍攻討寒山、長社,及進攻隨、陸,均有戰功,威名更重。

但他喜好奢侈,尤悅酒色,歌姬舞女,陳鼎擊鐘,諸王都趕不上他。

當初,高歸彥少孤,高祖請岳撫養,岳認為他年少,待其刻薄。

歸彥心裡不高興但沒有掛在嘴上。

當歸彥做了領軍,大受一寵一幸時,岳以為他會感謝自己,因此十分地依賴他。

歸彥秘密地搜尋他的短處。

岳在城南修建宅第,在聽事廳後開小巷。

歸彥向帝報告說:「清河王修建的住宅,規格與帝宮相似,還造有永巷,只不過沒有闕而已。」

顯祖聽報告後心中厭惡,就漸漸地疏遠了他。

岳又請顯祖徵召鄴城婦女薛氏入宮,但岳卻把薛氏傳喚到了自己的住宅,這是由於薛氏姊姊的緣故。

帝將薛氏姊吊起來砍掉了腳後殺死了她,責備岳一奸一婬一民女。

岳辯解道:「我本來是想娶她為妻的,但她輕薄,我討厭,不是一奸一污。」

帝更加惱怒。

六年十一月,遣高歸彥到他的家中給以嚴厲責備。

岳憂懼不知如何是好,幾天後就死了,因此社會上議論紛紛,認為是皇帝賜鴆的結果。

朝野都為他惋惜。

岳死時四十四歲。

帝詔大鴻臚監護喪事,贈使持節、都督冀定滄瀛趙幽濟七州諸軍、太宰、太傅、定州刺史,假黃鉞,給..車京車,..物二千段,謚號昭武。

當初岳與高祖籌謀天下,家有私兵,收藏著武器,儲集鎧甲多領。

世宗末年,岳認為四海太平,上表請求交納。

世宗極其看重至親的關係,對岳十分信任,說:「叔叔位居肺腑,職在衛國,所有兵甲,本為國用,叔叔為何疑惑而要上交呢?」

文宣帝時,岳也多次請求交納,但沒有得到同意。

臨死之前,上表謝恩,並請將兵甲上交武庫。

直至葬事完畢,朝廷才批准他的生前請求。

皇建中,配享世宗廟庭。

後來歸彥叛逆,世祖明白歸彥原先對岳的誣陷,說:「清河忠烈,盡心皇室,但歸彥攻擊他,是離間我們的關係。」

籍沒歸彥家口財產,將良賤百口賞賜給岳家。

後又思念岳的功勞,重贈太師、太保,余官依舊。

子勱嗣繼。

勱,字敬德,夙智早成,為顯祖鍾一愛一。

年七歲,被派去侍奉皇太子。

後任青州刺史。

拜官之日,顯祖告誡他說:「叔父前為青州刺史,有很多的惠政,所以派你去安一撫那裡的民眾,要好好用心,不要敗壞了你父親的名聲。」

勱流著淚說:「我年紀尚小,就蒙受如此的提拔,雖要竭盡全力,但還是害怕愧對先父。」

帝說:「你既然說出了這樣的話,我也就不須擔心了。」

很快又追授武衛將軍、領軍、祠部尚書、開府儀同三司。

由於清河地在京畿之內,改封樂安王。

轉侍中、尚書右僕射,出為朔州行台僕射。

後主敗晉州,胡太后從土門道返回京城,帝敕勱統領兵馬,侍衛太后。

這時的佞幸宦官,依然肆行暴虐,看見老百姓的雞豬,他們就放出鷹犬追逐獵取。

勱抓住了儀同三司苟子溢,示眾後想將他處死,太后下令,勱被迫將其釋放。

劉文殊私底下對勱說:「子溢之徒,一語可成禍福,怎能容忍他們胡作非為,難道沒有考慮後世的誹謗?」

勱捋袖伸臂對文殊講:「從獻武皇帝以來,撫養士卒,委政賢士,用武行師,未嘗出現破綻。

眼下西寇已經佔領了并州,達官貴人很多投敵叛國,正是因為這夥人的專一政弄權,所以內外離心,衣冠解體。

如果今天能斬殺此輩,明日我被處死,也沒有什麼遺憾的。

王是國家的親戚,應同朝廷一樣的好惡。

反而講出了這樣的話,還有什麼希望!」

太后剛剛回到鄴,周軍就接踵而至,所以人們都很害怕,幾乎沒有了鬥志,朝士投降,日夜相繼。

勱因此上書後主說:「眼下叛投的,多是達官貴人,但老百姓卻還沒有生出貳心。

請將五品以上官吏的家屬,在三台安置,並威脅他們說:『如果仗打敗了,後撤時就要焚燬三台。

』這些人顧惜妻子,一定要拚命戰鬥。

再說王師多次失敗,周軍輕視我們,現在背城一戰,一定可以打敗周軍,這是上等計策。」

後主始終沒有採納勱的建議。

齊亡後勱入周,依制度授開府。

隋時分別做過揚、楚、光、洮四州刺史。

開皇中卒。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齊書白話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