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白話版》斛律光傳:魏末,跟隨父親金西征,周文帝長史莫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齊書白話版》斛律光傳

北齊書白話版

斛律光傳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時就一精一通騎馬射箭,而以武藝聞名於世。

魏末,跟隨父親金西征,周文帝長史莫者暉這時正在行武中,光看見後,騎在急馳的馬上向他射箭,趁著射中的機會,將他活捉了過來,這時光才十七歲。

得高祖嘉獎,擢升為都督。

世宗作太子,任命光做了親信都督,慢慢地提升為征虜將軍,累加衛將軍。

武定五年(547),封永樂縣子。

曾陪同世宗在洹橋狩獵,看見一隻大一鳥,正展翅高飛,光拿起弓來,一箭就射一了下來,而且是正中要害。

這隻鳥形狀像車輪,旋轉著掉了下來,一看是大雕。

世宗拿過雕來觀看,將他誇讚了半天。

丞相屬邢子高感歎著說:「真正的射鵰手。」

當時人們都稱他為落雕都督。

不久兼左衛將軍,晉爵為伯。

齊立國,加光開府儀同三司,另封西安縣子。

天保三年(552),隨從大軍出塞,光為先鋒,打垮了敵人,擄獲甚多,並且奪得了一些其他的牲畜。

還京,除晉州刺史。

同齊東部接壤的周的天柱、新安、牛頭三戍之頭目,經常召引亡叛,多次寇掠齊境。

七年,光率五千步騎偷襲了他們。

又大敗周朝的儀同王敬俊等,虜獲五百多人、雜畜千餘頭後返歸。

九年,又領兵奪取了周的絳川、白馬、澮交、翼城等四戍。

任朔州刺史。

十年,拜特進、開府儀同三司。

二月,統領萬騎攻打周的開府曹回公,並殺死了他。

柏谷城主帥、儀同薛禹生棄城逃跑,於是光就佔領了文侯鎮,立戍置柵後回京。

乾明元年(560),為并州刺史。

皇建元年(560),晉爵巨鹿郡公。

這時,樂陵王百年為皇太子,肅宗認為光家世代淳厚清謹,加之為皇室立有功勳,便納其長女為太子妃。

太寧元年(561),官尚書右僕射,食中山郡干。

二年,除太子太保。

河清二年(563)四月,光率二萬步騎在軹關西部築建勳掌城,又修造了二百多里的長城,設置了十三個戍。

三年正月,周調將軍達奚成興等來寇掠平一陽一,帝令光率三萬步騎抵禦,興等聞風而退走。

光乘機追趕,進入了周境,俘獲二千餘人才回來。

其年三月,遷司徒。

四月,率騎北討突厥,獲良馬千餘匹。

是年冬,周武帝派遣柱國、大司馬尉遲迥、齊國公宇文憲、柱國庸國公可叱雄等,擁眾十萬,寇掠洛一陽一。

光率五萬餘騎急行軍趕赴洛一陽一,兩軍在邙山大戰,迥等大敗。

光發箭射死了可叱雄,獲首級三千多級,迥、憲倖免一死,還繳獲了所有的甲兵輜重,並將死一屍一堆成京觀。

世祖親臨洛一陽一,策勳頒賞,遷光為太尉,又封冠軍縣公。

早幾年世祖命納光第二女為太子妃,天統元年(565),拜為皇后。

其年,光轉為大將軍。

三年六月,因父去世,光辭官歸家。

其月,詔令光及弟羨起復,仍為前任。

秋,除太保,襲爵鹹一陽一王,並襲第一領民酋長,另封武德郡公,移食趙州干,遷太傅。

十二月,周又派將領圍攻洛一陽一,截斷糧道。

武平元年(570)正月,帝詔令光率領三萬步騎攻討。

軍隊駐紮定隴,周將張掖公宇文桀、中州刺史梁士彥、開府司水大夫梁景興等又屯駐鹿盧交大道,光披甲執銳,身先士卒,鋒刃才交,桀眾大潰,斬首兩千多級。

光又進軍宜一陽一,與周齊國公宇文憲、申國公翕跋顯敬對峙百日。

光置築統關、豐化二城,用來打通前往宜一陽一的道路。

軍還,駐紮安鄴,憲等五萬兵卒,緊跟在後。

光指揮騎兵回頭猛擊,憲眾大敗,俘虜了開府宇文英、都督越勤世良、韓延等人,又斬首三百多級。

憲依然下令桀及其大將軍中部公梁洛都與景興、士彥等三萬步騎在鹿盧交堵塞要道。

光與韓貴孫、呼延族、王顯等人合兵猛擊,大獲全勝,殺死景興,得馬千匹。

詔令加光右丞相、并州刺史。

其年冬,光又率五萬步騎在玉壁築造華谷、龍門二城,與憲、顯敬等相對抗,憲等不敢輕舉妄動。

光趁機圍攻定一陽一,又築南汾城,置州設郡用來一逼一迫周,夷夏萬餘戶紛紛前來歸附。

二年,光又率眾築平隴、衛壁、統戎等鎮戍十三所。

周柱國木包罕公普屯威、柱國韋孝寬等領步騎萬餘,進一逼一平隴,同光在汾水之北交戰,光獲勝,俘、斬千餘人。

又封光中山郡公,增邑一千戶。

軍還,帝詔令光率五萬步騎沿平一陽一道進攻姚襄、白亭等城戍,都攻下了,俘虜城主、儀同、大都督等九人及數千士卒。

又別封長樂郡公。

是月,周派其柱國紇干廣略圍宜一陽一。

光率五萬步騎趕往援救,兩軍在城下大戰,又奪了周建安等四戍,捕獲千餘人才回。

軍還沒有抵達鄴城,敕令放散兵眾,令歸其家。

光認為兵士多立有軍功,沒有得到慰勞獎賞,如果放散,不施恩澤,就不能贏得民心,於是秘密上表請求派人宣旨。

軍卒仍然前進,朝廷遲遲不發使,軍隊行至紫陌,光只好命令駐營等待。

帝聽到說光軍營已一逼一近都城的通報,很不高興,急派舍人請光入見,然後慰勞獎賞兵眾,令其放散。

拜光左丞相,又別封清河郡公。

光入,常在朝堂垂簾而坐。

祖王廷不知曉,騎馬從其朝堂門口走過。

光見後大怒,對人說:「這人好大膽子!」後來王廷在內省,高聲大氣地講話,光正好路過,聽到後,又十分惱怒。

王廷知光忿恨,向光的隨從奴僕行一賄,還打聽說:「相王很惱怒我孝征吧?」

答:「自從公主事後,相王每夜抱膝長歎說,『盲人入朝,國家一定破滅』!」穆提婆請求娶光庶女為妻,光不同意。

帝將晉一陽一田地賞給提婆,光在朝上大聲講:「晉一陽一的田地,神武帝以來常種禾,飼馬幾千匹,以平寇難,如今賞賜給提婆,這不是破壞軍務嗎?」

因此光與祖、穆二人有了怨仇。

周朝將軍韋孝寬忌妒斛律光的英武勇敢,就製作歌謠,令間諜在鄴城散佈,稱:「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

又說:「高山不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豎。」

祖王廷又乘機加了幾句:「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饒舌老母不得語。」

並讓小兒在路上歌唱。

提婆聽唱後,向他的母親令萱作了報告。

萱認為「饒舌」是指斥的自己;「盲老公」說的是祖王廷。

因而相與密謀,將歌謠向帝啟報,說:「斛律累世為朝廷大將,明月威震關西,豐樂威行突厥,女為皇后,男娶公主,謠言十分可怕。」

帝就此事詢問韓長鸞,長鸞認為不必大驚小敝,事情也就作罷了。

祖王廷又在帝前挑一撥,當時帝旁只有何洪珍在。

帝道:「前得你的報告,本打算施行的,卻給長鸞制止了。」

王廷沒有回答,洪珍進言說:「如若無此意,還行;既然有此意,就應該施行,萬一洩露出去,那就把事情鬧大了。」

帝說:「洪珍的話講得有理。」

但還是猶豫未決。

適逢丞相府佐封士讓進密奏,奏稱:「前時光西征回京,陛下敕令放散兵卒,光卻令軍卒進一逼一京師,欲行不軌,事情沒有成功就停止了。

再說,光家藏有一弩一甲,擁有奴僮千多,常派人前往豐樂、武都等人家裡,相互勾結。

如不早點加以制止,任其發展,那就危險了。」

恰好啟奏上有「軍卒進一逼一京師」之語,與帝前些時日的懷疑相合,帝便對何洪珍說:「人的想法有時很正確,我以前懷疑他有反叛之心,現在看來的確如此。」

帝一性一格十分怯懦,擔心事情會突然暴發,命令洪珍快馬召祖王廷進宮。

又害怕光不從命。

王廷趁機進言:「正要召他,又怕他起疑心不肯來。

應該派人賜給他一匹駿馬,告訴他說『明天準備前往東山遊觀,王可乘這匹馬一同前往』,因此,光一定要入宮致謝,這時就乘機把他抓起來。」

帝遵其言。

不一會兒,光來了,有人把他引進涼風堂,劉桃枝從後邊扭住,很快砍下了他的頭。

這年光五十八歲。

光被誅,帝下詔說他謀反,現已伏法,其餘家口不受株連。

很快又發詔書,將光族滿門抄斬。

光言語寡少,一性一格剛正急躁,御下嚴格,治兵督眾,只是依仗威刑。

在築城置戍的勞作中,他常常鞭撻役夫,極其殘暴。

自從少年從軍後,不曾違背規章,而使鄰敵聞風喪膽。

光沒犯什麼罪,卻被朝廷處死,所以時人極其惋惜。

周武帝得光死的報告,十分歡喜,竟下令赦免其境內的罪犯。

後帝逃往鄴城,追贈光為上柱國、崇國公。

帝指著詔書說:「如果光還活著的話,我哪能跑到鄴城來?」

光有四個兒子。

長子武都,歷職特進、太子太保、開府儀同三司、梁兗二州刺史。

所有任職並無政績,惟有拚命聚斂,侵漁百姓。

光死後朝廷派人赴州處死了武都。

次子須達,官中護軍、開府儀同三司,比光早死。

次子世雄,開府儀同三司。

次子恆伽,假儀同三司。

世雄、恆伽被朝廷賜死。

光最小的兒子鐘,因年幼,未受屠戮,北周時襲封崇國公。

隋開皇中卒於驃騎將軍位上。

斛律羨,字豐樂。

少時機警,尤善射箭,而被高祖誇讚。

世宗擢其為開府參軍事。

遷征虜將軍、中散大夫,加安西將軍,晉封大夏縣子,拜通州刺史。

顯祖受魏禪,進號征西將軍,另封顯親縣伯。

河清三年(564),轉使持節,都督幽、安、平、南、北營、東燕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

其年秋,突厥十餘萬眾寇掠州境,羨統領諸將抗禦。

突厥部眾見齊軍軍容整肅,而不敢交戰,馬上派來使者請求款服。

羨等估計有詐,告諭突厥說:「你們這幫人此次行動,不是來朝貢的,而是準備見機起事。

如果是真心實意,就應該迅速回到你們的巢一穴一中去,再派遣使者前來。」

於是突厥退走。

天統元年(565)夏五月,突厥木汗遣使請求朝貢,羨將此情況向朝廷作了報告,從此開始,突厥朝貢歲時不絕。

兩方和好,羨起了很大作用。

詔令加其為行台僕射。

羨認為北虜多次侵擾邊地,為防不測,就從庫堆戍直至東海邊,依山勢的屈曲計算,共計兩千多里的線上佈防,其中兩百里中的險要之處,或劈山築城,或斷谷修造屏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

又導引高梁水往北與易京匯合,往東,與潞聯結,或灌田,或轉運邊地儲集的糧草物資,於公於私都有好處。

三年六月,因父去世而辭官,不久,與兄光同被起復,依然鎮守燕薊。

三年,加位特進。

四年,遷行台尚書令,另封高城縣侯。

武平元年(570),加驃騎大將軍。

此時,光子武都為兗州刺史。

羨侍奉數帝,因謹慎坦直而被世人推許,雖然極其榮一寵一,但從不自矜自誇,到了這個時候,由於合門貴盛,羨十分擔憂。

所以就上書推辭,還請求解除自己所有的官爵,帝特意下詔不准許。

其年秋,晉爵荊山郡王。

三年七月,光被誅殺,帝敕使中領軍賀拔伏恩等十餘人乘驛馬趕赴幽州逮捕羨,又調領軍大將軍鮮於桃枝、洛州行台僕射獨孤永業帶領定州騎卒隨後趕來,擬命永業接替羨之刺史職位。

賀拔伏恩等抵達城郊,把守城門的人慌忙向羨報告,還建議緊閉城門。

羨說:「朝廷派來的使者豈可不讓進城?」

出門相見,伏恩拉著他的手,將他綁了起來,旋即處死於長史廳。

羨臨死前哀歎著說:「女為皇后,公主滿家,出入有三百兵士護衛,如此富貴,怎能不敗!」但朝廷寬宥了他的五個兒子世達、世遷、世辨、世酋、伏護和年十五以下的孩子。

羨在未被誅殺前,忽然命令在幽州比伏護小的兒子五六人,頸戴枷鎖騎驢出城,全家哭著送到城門口,晚上這幾個兒子才回來。

吏民十分地驚異。

行燕郡守馬嗣明為醫術之士,得羨親一愛一,私底下問其緣由,羨答:「這是為了禳災。」

幾天後就出現了這一事變。

羨和光兩人很早就擅長騎射,他們的父親每天都要讓他倆出去打獵,回家後比較收穫。

光有時獵物不多,但射中的都是要害。

羨雖然獵物不少,但射中的不是要害。

光常常得到獎賞,羨時常遭到捶打。

人們打聽原因,金說:「明月總是對準獵物的要害發箭,豐樂卻是隨便動手,他打的獵物多,但箭術卻遠遠趕不上他的哥哥。」

聽了解釋的人都認為金講得有道理。

金兄平,熟悉射箭騎馬,有才幹。

魏景明中,脫除布衣而做了殿中將軍,遷襄威將軍。

正光末年,六鎮動亂,跟隨大將軍尉賓往北擊討。

軍敗,被賊俘虜。

後逃到其弟金所在的雲州,不久進號為龍驤將軍。

與金率眾向南,抵黃瓜堆,被杜洛周打敗,部眾離散。

投奔爾朱榮後,受到了優厚的待遇,還承襲了父爵第一領民酋長。

高祖起義,以都督身份隨從。

慢慢遷平北將軍、顯州刺史,加鎮南將軍,封固安縣伯。

不久晉爵為侯,行肆州刺史事。

周文帝調其右將軍李小扁佔據梁州,平率領偏師征討,並且虜獲了他。

出任燕州刺史。

入朝兼左衛將軍,帶領一萬多兵眾擊討北徐之賊,獲勝,拜濟州刺史。

侯景渡江,帝詔令平為大都督,率領青州刺史敬顯俊、左衛將軍厙狄伏連等強佔了壽一陽一、宿預三十多城。

事情結束回到了濟州,詔令加開府,進位驃騎大將軍,晉爵為公。

顯祖受禪,另封羨一陽一侯。

行兗州刺史事,因貪一污被朝廷免官除名。

後拜開府儀同三司。

廢帝即位,拜特進,食滄州樂陵郡干。

皇建初年,封定一陽一郡公,拜護軍。

後為青州刺史,卒。

贈太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齊書白話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