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白話版》魏蘭根傳:父親伯成,魏太山太守。蘭根身高八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齊書白話版》魏蘭根傳

北齊書白話版

魏蘭根傳

魏蘭根,巨鹿下曲一陽一人氏。

父親伯成,魏太山太守。

蘭根身高八尺,儀貌俊偉,博覽群書,誦《左氏傳》、《周易》,機警有識悟。

起家北海王國侍郎,又做過定州長流參軍。

母親去世,居喪守孝被時論稱頌。

蘭根打算把母親埋葬在常山郡境中,境中早就有董卓的祠堂,祠中有柏樹。

蘭根認為董卓凶殘無道,不應該讓他的祠堂保存到如今,就砍倒柏樹,做成棺槨。

有人勸阻他不要砍伐,蘭根不聽,而且毫不猶豫,全部砍光。

其父去世,廬於墓側,負土成墳,因憂傷悲哀骨瘦如柴。

後為司空、司徒二府記室參軍,轉夏州平北府長史,入朝為司徒掾,出任本郡太守,均顯示了為官的才能。

正光末,尚書令李崇為本郡都督,率眾討伐蠕蠕,引蘭根為長史。

蘭根對崇說:「緣邊各鎮,控攝長遠。

往昔設置,地廣人稀,或是征發中原強宗子弟,或是國之肺腑,寄以爪牙。

中年以來,有關部門加以變革,號稱府戶,役同廝養,官為婚配,致失清流。

但其本宗舊族,各各顯榮,顧此瞻彼,理應憤怨。

更張琴瑟,即在今日。

靜境寧邊,重事要事。

當改鎮立州,分置郡縣,凡是府戶,悉免為民,入仕為官,一依其舊,文武兼用,恩威並施。

此計若行,國家便無北顧之憂了。」

李崇上報朝廷,卻沒有得到回音。

軍還,除冠軍將軍,轉司徒右長史、假節,行豫州事。

孝昌初,轉任岐州刺史。

從行台蕭寶寅討伐攻破宛川,擄掠民人做奴婢。

寶寅將十位美一女賞給蘭根。

蘭根推辭說:「這個地區同強虜鄰接,皇威在此沒有得到伸張,民眾無所適從,所以就有背叛。

眼下當寒者給他衣穿,饑者給他飯吃,為什麼要把他們當做僕隸?」

於是寶寅全部讓這些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岐州境中麥多五穗,鄰州田鼠為災,其害卻不進岐境。

適逢秦隴反叛,蕭寶寅在涇州大敗,高平虜賊進一逼一岐州,州城中的民眾囚禁蘭根,強迫他向賊投降。

寶寅來到雍州,收聚亡散,兵威再振,城民便殺死了賊寇派來的刺史侯莫陳仲和,推蘭根再為刺史。

朝廷認為蘭根得西土人心,加給持節、假平西將軍、都督涇岐東秦南岐四州軍事,兼四州行台尚書。

不久入朝為光祿大夫。

孝昌末,河北流民南渡,朝廷任蘭根兼尚書事,出使齊、濟、二兗四州進行安一撫,並設置郡縣。

河間的邢杲在青、兗間舉起了反叛的旗幟。

杲,是蘭根的外甥。

朝廷又詔令蘭根受命進行安一撫一慰勞,杲無動於衷,蘭根就隨元天穆等人征討。

返歸,除太府卿,推辭未就職。

轉任安東將軍、中書令。

莊帝欲誅殺爾朱榮時,蘭根聽到了這一消息,就偷偷地向爾朱世隆作了報告。

榮死,蘭根擔心莊帝知道自己洩密之事,憂疑恐懼而手足無所措。

這期間,應詔王道習得莊帝一寵一信,蘭根就向他求情,希望能放外任,將功補過。

道習將其要求向朝廷稟報,朝廷便委任蘭根為河北行台,准許在定州招募鄉曲,打算用來防守井陘。

此時爾朱榮的部將侯深從范一陽一趕赴中山,蘭根同他交戰,大敗,逃跑到渤海投奔高乾。

高乾兄弟舉義,蘭根也參與其事。

高祖到來,認為蘭根為素負重望之人,對他禮遇極重。

中興初,加車騎大將軍、尚書右僕射。

高祖將要進洛一陽一,派遣蘭根先往京師。

這時候廢誰立誰還沒有決定,高祖就請他觀察魏前廢帝。

帝神采一精一明,蘭根擔心今後難以測防,便與高乾兄弟以及黃門崔..一致請求,說廢帝本是爾朱榮這批胡賊立起來的,今天如果讓他繼續為帝,在道理上講不過去。

高祖無可奈何,於是就立了武帝。

廢帝一向擁有德行一事業,卻遭受了蘭根等人的攻擊詆毀,因此,時論紛紛指斥批評蘭根諸人。

太昌初,除蘭根儀同三司,不久加開府,封巨鹿縣侯,食邑七百戶。

上表朝廷,請將侯位授給兄子同達。

蘭根因有參預舉義的勳勞,又位居宰相,所以此時便開始清理岐州的功績,得到了永興縣侯的封爵,食邑一千戶。

高乾死後,蘭根恐懼,離開自己的住宅,避入了寺院之中。

武帝惱怒,大加譴責,蘭根憂愁害怕,就稱病辭掉了僕射之職。

天平初,借病重上表,請求回故居。

魏帝打發舍人石長宣來到家裡勞問,依然保留其儀同三司,准許他回到故鄉。

二年(535)卒,時年六十一歲。

贈冀定殷三州軍事、定州刺史、司徒公、侍中,謚號文宣。

蘭根雖然依仗功勞而至顯位,但極善於附會,出處之時,多以計數在先,是以不被清議推許。

長子相如,秘書郎中。

由於有建義的功勞,不久加將軍。

承繼父爵,遷安東將軍、殷州別駕,入朝為侍御史。

武定三年(545)卒。

次子敬仲。

肅宗時,佐命功臣配享祖廟,卻沒有蘭根。

敬仲上書陳說,帝認為詔令已經頒布,不好追改,便擢敬仲為祠部郎中。

後死於章武太守任上。

蘭根族弟明朗,博覽經史,粗有文一性一。

累遷大司馬府法曹參軍,兼尚書金部郎中。

元顥入洛一陽一,明朗為南道行台郎中,被顥活捉。

後棄顥逃歸,朝廷拜其為龍驤將軍、中散大夫,賜爵巨鹿侯。

永安末,蘭根為河北行台,用明朗為左丞。

蘭根在中山失敗,他們便一同投奔了高祖。

中興初,拜撫軍將軍,出朝為安德太守。

後轉為衛將軍、右光祿大夫、定州大中正。

武定初,為顯祖的諮議參軍。

出任平一陽一太守,被御史彈劾,而遭拘禁。

遇病身亡。

明朗從弟愷,少年時一性一格直率而且有才辯。

魏末,被辟舉為開府行參軍,慢慢地升為尚書郎、齊州長史。

天保中,為出使陳朝的副使。

遷青州長史,堅決推辭而未赴任。

楊音將此事報告了朝廷。

顯祖知道後,大發脾氣,對音說:「什麼東西,我給你官,你卻不做!明天他要來的,我同他講。」

這時顯祖已經不得人心了,朝廷中的人士替愷擔心,但愷卻同無事人一般。

顯祖狠狠地斥責,說:「死和長史孰優,任憑你選擇。」

愷回答說:「能殺我的是陛下,不接受長史之職的是我,我還是跪下低頭聽詔書。」

顯祖對楊音說:「我不擔心沒人作官,為什麼要苦勸這傢伙?趕他回家,永不敘用。」

因此許多年默默無聞。

有一次在路上碰到了楊音,愷稍微吐露了一下心思。

音說:「發詔授官,全由聖旨,並非吏部所為,你就不用申訴了。」

愷應聲而道:「雖說雨從天降,但還須雲布四岳。

你難道能說不知道?」

音高興地說:「你這話很是簡明扼要,再就不需要多說什麼了。」

幾天後,任愷霍州刺史。

在職治理有方,得邊民喜一愛一。

太寧中,死於膠州刺史任上。

愷從子彥卿,魏大司農季景的兒子。

武平中,兼通直散騎常侍,聘陳的副使。

彥卿弟澹,學識有詞藻。

武平初,任殿中御史,遷中書舍人,待詔文林館。

隋開皇中,為太子舍人、著作郎。

澹撰《後魏書》九十二卷,甚合史體,時論稱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齊書白話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