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白話版》琅邪王高儼傳:初封東平王,拜開府、侍中、中書監、京畿大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齊書白話版》琅邪王高儼傳

北齊書白話版

琅邪王高儼傳

琅笽王高儼,字仁威,武成帝第三子。

初封東平王,拜開府、侍中、中書監、京畿大都督、領軍大將軍、領御史中丞,升任司徒、尚書令、大將軍、錄尚書事、大司馬。

魏氏舊制:中丞出門,清除道路,與皇太子分道行走,王公貴族須在很遠的地方停車,解下拉車的牛,把軛頭放在地上,慢慢等候著中丞走過去,如果動作遲緩,就會遭受赤棒毒打。

遷都鄴城後,此儀就慢慢地不用了,武成帝想殊禮待儼,下令仍依舊制。

初從北宮門出,車上坐著中丞,凡是京城畿郊的步騎,領軍的屬官,中丞的威儀,司徒的鹵簿,在他的儀仗中都能見到。

武成帝與胡後在華林園的東門外張掛大幕,隔著青紗布幔觀看。

帝打發宦官急馬追趕高儼的儀仗,卻不能接近,宦者自稱執行敕令,赤棒應聲而至,打碎了鞍座,馬驚,宦者墜地。

武成帝大笑,認為好。

帝又敕令停車,派人同他講了很長時間的話,於是觀看者如潮。

高儼經常在宮中,坐在含光殿裡處理政事,各位叔父都要來向他請安。

帝駕臨并州,高儼則留守京城,每次護送車駕出行,或半路,或到晉一陽一,然後才回來。

王師羅常跟隨帝側,有次遲到了,武成要責罰他,他辯白說:「臣與第三王道別,留連忘返不知時間去了很久。」

武成想儼,禁不住掉下淚來,因而不向師羅問罪。

高儼的器服玩飾,同後主完全一樣,而且全是官府供給。

有一次,他在南宮看到新冰、早李,回宮後,大怒,說:「尊兄有,為什麼我沒有?」

從此之後,後主如果先有了新奇的東西,屬官以及工匠一定會被治罪。

太上、胡後還認為沒有滿足他的要求。

高儼時常患喉疾,醫生給扎針時,他就睜著眼睛一眨也不眨。

又對帝說:「阿兄懦弱,怎麼能指揮左右?」

帝常常當面誇獎:「你是個聰明的傢伙,一定會有所作為的。」

因認為後主頑劣,有了廢除的想法。

武成帝死,改封琅笽王。

高儼見和士開、駱提婆等人奢侈恣肆,大興宅第,十分不滿,對他們說:「你們倆營建的住宅何時完工?為什麼不能早點造好?」

倆人私底下議論:「琅笽王眼光閃動,能看穿人的腑臟,剛才只不過是同他打了一下交道,就緊張得渾身冒汗,在天子面前奏事還不至於這樣。」

因此就忌恨起高儼了。

武平二年(571),高儼住北宮,便五日一朝,再不能每天面見太后了。

四月,詔令官太子太保,余職全部解除,但還兼中丞,督察京師。

由於北城有武器庫,帝打算讓其遷居城外,然後再剝奪他的兵權。

治書侍御史王子宜和高儼的近臣即開府高捨洛、中常侍劉辟疆等對儼講:「殿下被疏遠,是因為和士開的挑一撥,為什麼不離開北宮住到老百姓住的地方去?」

高儼告訴侍中馮子琮說:「士開罪大惡極,我要殺死他。」

子琮想廢掉後主而立高儼為帝,所以就同意他的計劃。

於是高儼指使子宜上表彈劾和士開,請求交有司問罪。

子琮將子宜的上表夾在其他的文書中呈送後主,後主沒有審看就同意了。

高儼蒙騙領軍厙狄伏連說:「接皇上詔令,請領軍收捉和士開。」

伏連以此事問子琮,並要求向後主報告。

子琮說:「琅笽王接敕令,哪裡還要再上奏?」

伏連信以為真,預先在神獸門外埋伏五十個兵士,第二天,便將士開捆送給了御史。

接著,高儼指派馮永洛在御史台殺死了和士開。

高儼的部眾本意只是為了殺士開,在這個時候,他們一逼一迫高儼,說:「事情到了這步田地,就不要停止。」

這樣,儼率領京畿三千多軍士屯駐到了千秋門。

帝派劉桃枝帶禁兵八十人去召儼。

在很遠的地方,桃枝就跪拜,高儼卻命令將其捆一綁起來。

所帶禁兵四散逃走。

帝又派馮子琮召儼,儼推辭,說:「士開罪該萬死,他謀廢至尊,剃去母親頭髮讓其做尼姑,還帶領兵馬屯駐在孫鳳珍家中,因此臣矯詔誅殺了他。

尊兄若想殺臣,臣不敢逃罪,若放臣,則請派姊姊來召臣,臣馬上就來相見。」

其姊姊就是陸令萱,儼想誘騙出來後將她殺掉。

令萱執刀站在帝的身後,聽說之後戰慄不止。

帝又派韓長鸞召儼,儼準備去,劉辟疆扯著他的衣服說:「如果不殺死駱提婆母子,殿下就無理由入宮。」

廣寧、安德二王剛好從西邊回來,想助成其事,道:「為什麼不入宮?」

辟疆答:「人少。」

安德王回頭看了一眼眾人,說:「孝昭帝殺楊遵彥,只有八十個人,今有眾數千,怎能說人少?」

後主哭泣著啟稟太后:「有緣份還能看到一媽一媽一,沒緣份就永別了。」

之後急忙徵召斛律光,律光同時被高儼召喚。

斛律光聽說士開被殺,拍著手掌大笑說:「龍子做事,確實不同於凡人。」

入宮到永巷拜謁後主。

帝率領宮殿衛士和四百步騎,授給他們盔甲準備出戰。

斛律光說:「小兒輩弄兵,一交手就會亂套。

俗語稱『奴見皇上心死』,至尊應該親赴千秋門,那琅笽王就不敢亂動。」

皮景和認為斛律光說得對,後主便聽從了。

光徒步走在路上,讓隨行站出來喊:「皇帝來了。」

高儼部眾聽到後嚇得四散而逃。

帝停馬立在橋上,高呼儼,儼站著不肯開步。

斛律光走到高儼身邊,說:「天子弟殺一漢,有何苦惱?」

拉著他的手,一逼一著他往前走。

斛律光向帝求情:「琅笽王年輕,腸肥腦滿,容易輕舉妄動,長大後就不會這樣了,希望皇上寬恕其罪。」

帝拔一出高儼的帶刀環將他亂打一氣,還用辮子纏頭,許久才停手。

逮捕了伏連以及高捨洛、王子宜、劉辟疆、都督翟顯貴等人,帝親自抄箭向他們射擊,然後開刀問斬,肢解後,全部放在大街上示眾。

帝還想殺掉高儼手下的文武職員。

斛律光認為他們都是勳貴子弟,殺了就會引起動盪,趙彥深也稱《春秋》只責罰將帥,於是依罪輕重進行了罰處。

高儼未獲罪前,鄴北城有一白馬佛塔,是石季龍專為澄公做的,他打算修理修理。

巫師進諫說:「若動此塔,北城就要失去主人。」

儼不聽,破到第二層,見一長數丈的白蛇,很快跑走了,數旬後,高儼失敗。

此後太后將高儼收養在宮內,儼的食物她都要先親自嘗嘗。

陸令萱勸告帝說:「人們都說琅笽王聰明雄武,天下無雙,觀其容貌,殆非人臣。

自掌專殺大權以來,常有恐懼,陛下應該早點為他打算。」

何洪珍與和士開一向關係很好,也請求殺掉高儼。

猶豫不決時,帝派人用小轎秘密將祖..接來問計。

祖..稱周公誅管叔,季友鴆慶父,帝明白了他的話意。

帝打發高儼赴晉一陽一,並指使右衛大將軍趙元侃在途中誘捕儼。

元侃說:「臣往日事奉先帝,每天看到的是先帝對王的喜歡。

今天臣寧肯死,也不能去。」

帝無奈,出元侃為豫州刺史。

九月下旬,帝啟奏太后:「明天準備和仁威一塊去打獵,當早出早歸。」

是夜四更時分,帝召高儼,儼懷疑有詐。

陸令萱對儼說:「阿兄喚你,你為何不去?」

高儼出門來到永巷,被劉桃枝反捆住了雙手。

儼大喊:「我要見太后!我要見尊兄!」桃枝用衣袖堵住他的口,拉起衣袍蒙住他的頭,背負著他到了大明宮,此時高儼鼻血滿臉,馬上就被殺死了,年僅十四歲。

不脫靴,草蓆裹一屍一,埋在室內,帝讓人向太后報告,太后跑到埋儼的地方大哭,只十餘聲,便被推擁進殿中。

次年三月,葬埋鄴西,贈謚楚恭哀帝,用來安慰太后。

高儼有遺腹四男,生下幾個月後都死了。

朝廷讓平一陽一王淹之孫世俊為其嗣。

高儼妃,李祖欽之女,進為楚帝后,居宣則宮。

北齊亡國,才改嫁他人。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齊書白話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