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白話版》元孝友傳:臨淮王..無子,孝友襲爵。累遷滄州刺史。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齊書白話版》元孝友傳

北齊書白話版

元孝友傳

元孝友,其高祖為魏太武皇帝。

臨淮王..無子,孝友襲爵。

累遷滄州刺史。

孝友為政溫和,喜施小惠,雖一操一行不能純潔,卻也無所侵犯,百姓亦以此為便利。

魏靜帝在華林設宴款待文襄,孝友醉酒,趁機自譽,又說:「陛下許賜臣以才能。」

帝笑著說:「朕經常聽說王自道清。」

文襄說:「臨淮王奉詔捨罪。」

因而君臣大笑卻不以孝友為大逆不道。

孝友明辨政理,曾上書稱:

令制:百家為一黨一族,二十家為閭,五家為比鄰。

百家之中,有二十五帥,征發全免,苦樂不均。

羊少狼多,復有蠶食。

此弊為時已久。

京城各坊,或七八百家只有一個裡正、兩個史,大小事務,全由他們處理,何況州郡呢?請依舊制設立三正,其名稱不改,以百家為族,每族分為四閭,每閭分為兩比。

合計每族少十二丁,得十二匹貲絹。

略計現管之戶為兩萬餘族,一歲出貲絹二十四萬匹。

十五丁一抽一一番兵,計得一萬六千兵。

這為富國安民之道。

古諸侯一人娶九女,士一人娶一妻一妾。

《晉令》:諸王妾八人;郡君、侯妾,六人。

《官品令》:第一品第二品有四妾,第三品第四品有三妾,第五品第六品有二妾,第七品第八品有一妾。

因此一陰一教之修,嗣繼有廣。

廣嗣繼,為孝;修一陰一教,為禮。

可是聖朝摒棄此數,由來已久,將相多尚公主,王侯喜娶後族,無妾無媵,已成風習。

婦人有幸,生逢今世,舉朝已是無妾,天下男子均只一妻。

假若下令男人廣為娶婦,那麼家道就會破壞,身事便會困頓,親戚朋友,一齊嗤笑。

凡現今之人,全無準則。

父母嫁女,則教以嫉妒;姑姊逢迎,必定勸告以忌恨。

以控御丈夫為婦德,以能嫉妒為女工。

自稱不受人欺侮,害怕他人笑我。

王公已是一心,以下之人何敢二意?妒忌之心生,那麼妻妾之禮廢,妻妾之禮廢,那麼一奸一婬一之習興,這便是我所痛恨的事情。

請求朝廷允許王公第一品娶八妾,連同正妻共計九女,二品計七女,三品四品計五女,五品六品則計一妻二妾。

規定時間,補充數目。

如不夠數目,或待妾刻薄,或使正妻嫉妒捶撻,則免除所任官職。

若妻無子卻不娶妾,這是自絕,無法使父祖血食,就要請求朝廷治以不孝之罪,休除其妻。

臣之赤心,唯為國家,欲使吉凶無不合理,貴賤各有所宜,察民帥以出兵丁,立倉儲以足谷食,設獎賞以擒一奸一盜,行典令以示朝章,務使足食足兵,民眾信賴。

又若有冒報妻妾之數,必須嚴懲,為的是使王侯將相、功臣子弟,後世滿朝,幸福無疆。

這是我的想法。

詔付有關部門議論,看法不盡相同。

孝友又上書說:「今人活著是奴僕皂隸,死後埋葬猶如王侯,生死殊異,不能節制。

崇大墓丘,盛飾祭儀,鄰里稱譽,贊為至孝。

又夫婦之始,王化所先,合瓢共食,足以成禮。

不過現今富貴者更是侈奢,豬牛的擺設,超過了祭盤;累魚成山,山有林木之像、鸞鳳諸鳥。

徒有煩勞,終為廢棄。

仰觀天意,其實不然。

請從此之後,如若婚葬超過禮儀,以違反朝旨處罪。

官司不予糾察彈劾,與違反朝旨者一樣治罪。」

孝友為刺史數年,遵紀守法,甚得時譽。

但生一性一怯懦,善事權貴,則遭正直之士的譏諷。

天保初年,依例降爵,封臨淮縣公,拜光祿大夫。

二年(551)冬,受詔入晉一陽一宮,出,與元暉業一同被殺。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齊書白話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