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白話版》盧叔武傳:父光宗,有志尚。叔武兩位兄長觀、仲宣均因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齊書白話版》盧叔武傳

北齊書白話版

盧叔武傳

盧叔武,范一陽一涿地人氏,青州刺史文偉之侄。

父光宗,有志尚。

叔武兩位兄長觀、仲宣均因文章揚名於洛下。

叔武年輕時機智聰明,豪爽輕俠,好奇策,羨慕諸葛亮的為人。

初為賀拔勝的荊州開府長史。

勝不採用他的謀略,棄城逃奔梁朝。

叔武回到本縣,在緊一靠陂塘的地方建起房舍,優哉游哉地住在這裡。

世宗送來辟舉的信,他卻借口有病傍以了推辭。

天保初年,朝廷又一次徵召,無奈何,穿著破衣坐著小車來到了鄴城。

楊音迎候著他,拜為司徒諮議,他又以身一體有病,不予接受。

肅宗即位,召為太子中庶子,加銀青光祿大夫。

帝向他詢問世事,則勸說攻討關西,並畫地為軍陣進行解釋:「雙方人數相當,就應使用計謀;計謀對等,就該挖掘潛力,這便是強者能夠駕御弱者,富者能夠兼併貧者的原因。

如今我們大齊同關西相比,強弱不同,貧富有別,卻戎馬不息,不能吞併,其失誤之處是不能運用強和富。

輕兵野戰,勝負難測,是胡人的方法,不是深謀遠算的萬全之術。

我認為需要在平一陽一建立重鎮,同他們的蒲州對峙,深溝高壘,聚糧集甲,修築諸多城戍以便呼應。

關西如果閉關不出,我們就設法奪取黃河以東的土地,長安窮蹙,自然就可困死他們。

假若他們出兵,沒有十萬,便不是我們的敵手,其消耗的糧食,都來自關內。

我們則兵士輪遞,一年一換,谷食豐饒,運送不絕。

他來尋戰,我不應戰;他若退兵,我則乘弊。

從長安以西開始,民稀城遠,敵兵往來,實是艱難,與我相持,農作將廢,不過三年,敵自垮敗。」

帝很是贊成這一看法。

叔武請求居住平一陽一,具體來實施此一方略。

帝令元文遙與叔武參謀,撰寫成《平西策》一卷。

不久帝駕崩,這件事也就放下了。

世祖即位,拜儀同三司、都官尚書,出任合州刺史。

武平中,遷太子詹事、左光祿大夫。

叔武在故鄉時聚積了千石糧食,每年春夏之交時,就讓無食的鄉民自己去取用,到秋收,聽憑自行償還,而不計較多少。

可是歲歲收進來的卻是綽綽有餘。

入朝後身份提高了,認為年紀大了,兒子太多,就營建了一幢大屋舍,說:「歌在此,哭在此。」

魏收曾來造訪過,詢問洛京的逸聞舊事,不吃飯就要告辭,說:「謝謝你的招待。」

叔武挽留,很長時間飯食才送了上來,一看,只是粟米葵菜,用木碗盛放著,還有很少的一點乾肉。

家裡所有的奴婢侍從,也一道用餐,式樣與主人相同。

齊滅,回范一陽一老家,遭遇動亂,州城被人攻佔,叔武與族弟士遂都由於飢寒交迫而倒斃在地。

周將宇文神舉認為叔武有名位品德,收一屍一進行了安葬。

叔武族孫臣客,父子規,魏尚書郎、林慮郡太守。

臣客風儀美麗,年輕時就有志尚,而且喜好道家之言。

臣客姊姊為任城王的妃子,天保末,任城王向朝廷推薦,因此擢拜為太子舍人。

遷司徒記室,請求回家侍奉祖母李氏。

李氏一逼一迫他為官,不得已才順命,除太子舍人、太子中庶子。

武平中,兼散騎常侍聘陳,還,卒於路途。

贈鄭州刺史、鴻臚卿。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齊書白話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