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白話版》盧潛傳:祖尚之,魏濟州刺史。父文符,通直侍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北齊書白話版》盧潛傳

北齊書白話版

盧潛傳

盧潛,范一陽一涿地人氏。

祖尚之,魏濟州刺史。

父文符,通直侍郎。

潛容貌魁偉,善於言辭,少年時便有成一人的志尚。

儀同賀拔勝闢為開府行參軍,補侍御史。

世宗推舉為大將軍西閣祭酒,轉中外府中兵參軍,辦事幹練,被世宗看重,說他可以成就大業。

在穎川俘虜的王思政,世宗很是推崇這個人的才識。

潛曾對世宗說:「思政不能為其朝廷死節,哪裡值得推重?」

世宗對左右的侍臣們說:「我有盧潛,就是又得到了一個王思政。」

天保初,除中書舍人,因奏事不合帝旨而被免職。

不久除左民郎中。

譏議《魏書》,與王松林、李庶等一同遭到拘禁。

適逢清河王岳準備援救江陵,特赦潛為岳的行台郎。

軍還,遷中書侍郎,不久,任黃門侍郎。

黃門鄭子默上奏,說潛隨同清河王南征,清河王令潛遊說梁朝將領侯調,大受賄賂,回朝後也不奏報。

聽奏後,顯祖杖擊潛一百,剪掉了他的鬍鬚,降職魏尹丞。

很快除司州別駕,出為江州刺史。

所在州郡,均有治跡。

肅宗作相,任潛為揚州道行台左丞。

先是梁將王琳被陳兵打敗,護送其主蕭莊返回壽一陽一,朝廷拜琳為揚州刺史,敕潛與琳一道籌謀南討計劃。

琳的部曲義故多在揚州,與陳地鄰接。

潛安一撫和睦內外,使得邊境甚是安寧。

陳朝秦、譙二州刺史王奉國、合州刺史周令珍先後寇擾邊地,潛趕走了他們,因功加散騎常侍,食彭城郡干,遷合州刺史,其左丞職依舊保留。

又除行台尚書,尋授儀同三司。

王琳一心圖南,潛認為時機沒有成熟。

恰好陳派人送信來到壽一陽一,請與齊朝和好。

潛將此事上報朝廷,還請求息兵寧邊。

朝廷批准了他的要求。

於是與琳鬧開了矛盾,互相交替著不斷上書皇帝。

世祖召琳入京,除潛揚州刺史,領行台尚書。

潛在淮南十三年,任用軍民,大樹業績,使得陳人十分畏憚。

陳主給其邊將寫信說:「盧潛仍在壽一陽一,聽說還不能返北,此虜不死,是我們的禍患,你們應該對他嚴加防範。」

顯祖始平淮南,給其十年優撫。

期滿之後,也就是天統、武平中,稅額繁重,名目雜多。

高元海執政,又斷禁漁獵,貧寒之家無法生活。

胡商負擔官債利息,宦官陳德信慫恿他們全部推卸給淮南的富豪之家,令州縣向這些人家索債。

又敕送突厥馬數千匹來到揚州境內,令土豪們收買。

錢收入官府後,又出敕搜刮江、淮間的馬匹,全部送進官廄。

因此百姓不安,切齒嗟怨。

潛則想法慰撫,兼行威一逼一,所以才獲寧靜。

武平三年(572),征為五兵尚書。

因為潛戒酒斷肉,信仰釋氏,揚州吏民大設僧會,用香花裝飾道路,流著眼淚為他送別。

潛十分感歎,說:「過些日子,我大概會再來的。」

抵鄴城沒有多長時間,陳將吳明徹渡江侵掠,朝廷又拜潛為揚州道行台尚書。

五年,與王琳等人一同被陳俘虜。

很快就死在了建業,時年五十七歲。

其家用錢將一屍一體買回,葬入祖塋。

贈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兗州刺史。

無子,以弟士邃、子元孝為繼嗣。

士邃,字子淹,年輕時即得崔昂推重,昂評論說:「這幾位的確是後生中的俊傑,遺憾的是都不讀書。」

歷職侍御史、司徒祭酒、尚書郎、鄴縣令、尚書左右丞、吏部郎中,出任中山太守,帶定州長史。

齊亡國後卒。

潛從祖兄懷仁,字子友,魏司徒司馬道將之子。

懷仁博學有文辭,一性一情恬淡,清靜有閒放的志趣。

歷職太尉記室、弘農郡太守,未赴任,卜居在陳留界。

撰有詩賦銘頌二萬餘言,還撰《中表實錄》二十卷。

懷仁行為謹慎,善於與人交往,同琅笽王衍、隴西李壽之情好義篤。

他曾對王衍說:「古時太丘道廣,許召力知曉而不薦舉;嵇生懶惰,鍾會拜訪而無評語。

我處在季、孟之間,但去掉了泰甚。」

王衍認為他說得對。

武平末年死。

懷仁兄子莊之,年輕時有名望。

歷官太子舍人、定州別駕、東平太守。

武平中任都水使者,卒於官位。

懷仁從父弟昌衡,魏尚書左僕射道虔之子。

武平末為尚書郎。

昌衡穩靜有才識,風度翩翩,容止可觀。

天保中,諸弟還保持著這一傳統,尚書王昕因雅談得罪,從此之後,此道遂絕。

昌衡與頓丘李若、彭城劉泰珉、河南陸彥師、隴西辛德源、太原王修同為後進風一流之士。

昌衡從父弟思道,魏處士道亮之子,神情俊發,年輕時因才學而獲盛名。

武平末,為黃門侍郎,待詔文林館。

思道從父兄正達、正思、正山,魏右光祿大夫道約之子。

正達為尚書郎,正思為北徐州刺史、太子詹事、儀同三司,正山為永昌郡太守。

兄弟因為是皇后的舅舅,武平時同得優贈。

正山子公順,早以文學為世人所知。

武平中官為符璽郎,待詔文林館。

與博陵崔君洽、隴西李師上同志友善,從駕前往晉一陽一,寄居佛寺,朝士稱之為「康寺三少」,被時論推許。

正達從父弟熙裕,父道舒。

長兄道將轉一讓爵位,因此熙裕襲爵固安伯。

淡泊守道,有古儒的風度,深受親戚朋友的尊重。

潛從祖兄孫心之,魏尚書義僖之子。

清靜寡慾,卒於司徒記室參軍位上。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北齊書白話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