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史演義》第三十四回 齊嗣主臨喪笑禿鶖 魏淫後流涕陳巫盅:他曾為吳郡太守,因朝廷改任張瑰,卸職還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北史演義》第三十四回 齊嗣主臨喪笑禿鶖 魏淫後流涕陳巫盅

南北史演義

第三十四回 齊嗣主臨喪笑禿鶖 魏淫後流涕陳巫盅

卻說南康侯子恪,本不與敬則通謀。

他曾為吳郡太守,因朝廷改任張瑰,卸職還都。

驀聞都下有此謠傳,不禁大駭。

起初是避匿郊外,嗣得宮中消息,謂將盡殺高、武諸孫,乃拚死還闕,徒跣自陳。

到了建一陽一門,時已二更三點了,中書舍人沈徽孚,與內廷直閤單景俊,正密談遙光殘忍,無法救解。

適蕭鸞睡熟,擬將三更時刻,暫從緩報。

可巧子恪叩門,遞入訴狀,景俊大喜,忙至寢殿中白鸞。

鸞亦醒寤,令景俊照讀狀詞,待至讀畢,不禁撫一床一長歎道:「遙光幾誤人事!」乃命景俊傳諭,不准妄殺一人,並賜高、武子孫供饌,詰旦悉遣還第,授子恪為太子中庶子。

嗣聞敬則出發浙江,張瑰遁去,叛眾多至十萬人,已達武進陵口,高、武諸陵,俱在武進。

乃亟詔前軍司馬左興盛,後軍將軍崔恭祖,輔國將軍劉山一陽一,龍驤將軍胡松等,共赴曲阿,築壘長岡。

又命右僕射沈文季都督各軍,出屯湖頭,備京口路。

敬則驅眾直進,猛撲興盛、山一陽一二壘。

興盛、山一陽一,竭力抵禦,尚不能敵,意欲棄壘退師,又苦四面被圍,無隙可鑽,不得已督兵死戰。

胡松引著騎兵,來救二壘,從敬則後面殺入。

敬則部眾雖多,大都烏合,頓時駭散。

興盛、山一陽一趁勢殺出,與胡松併力合攻,敬則大敗。

崔恭祖又傾寨前來,正值敬則返奔,便挺槍亂刺,適中敬則馬首,敬則忙躍落馬下,大呼左右易馬,怎奈左右俱已潰亂,倉猝不及改乘,那崔恭祖的槍尖,又刺入敬則左脅。

敬則忍痛不住,竟致仆地,興盛部將袁文曠,剛剛殺到,順手一刀,結果一性一命。

餘眾或死或逃,一個不留。

當下傳首建康,報稱叛一黨一掃平。

時齊主鸞已經病篤,太子寶卷,急裝欲走,都下人士,惶急異常。

至捷報傳到,方得安定。

所有敬則諸子,悉數捕誅,家產籍沒,宅舍為墟。

敬則母嘗為女巫,生敬則時,胞衣色紫,母語人道:「此兒有鼓角相。」

及年齡稍長,兩腋下生一乳一,各長數寸,又夢騎五色獅子,侈然自負。

善騎射,習拳術,蕭氏得國,實出彼力,因此官居極一品,父子顯榮。

只是天道昭彰,善惡有報,似敬則的一逼一死蒼梧,助成篡逆,若令他富貴終身,子孫長守,豈不是惠迪反凶,從逆反吉嗎!至理名言。

左興盛、崔恭祖、劉山一陽一、胡松四人,平敬則有功,並得封男。

謝朓先期告變,亦得擢遷吏部郎,朓三讓不許。

惟朓妻王氏,常懷刃衣中,欲刺朓謝父,朓不敢相見。

同僚沈昭略嘗嘲朓道:「君為主滅親,應該超擢,但恨今日刑於寡妻!」朓無言可答,惟赧顏相對罷了。

為當日計,卻亦難乎為朓!

是年七月,齊主鸞病歿正福殿,年四十七。

遺詔命徐孝嗣為尚書令,沈文季、江祏為僕射,江祀為侍中,劉暄為衛尉;軍事委陳太尉顯達,內外庶務,委徐孝嗣、蕭遙光、蕭坦之、江祏;遇有要議,使江祀、劉暄協商;至若腹心重任,委劉悛、蕭惠休、崔惠景三人。

此外無甚要言,但面囑太子寶卷道:「作事不可落人後,汝宜謹記勿忘!」看官聽著!為了這句遺囑,遂令寶卷委任群小,任情誅戮,攪亂的了不得,終弄得身亡國滅呢。

是謂天道。

寶卷即位,謚鸞為明皇帝,廟號高宗。

鸞在位只五年,改元二次,殘刻寡恩,事多過慮,平時深居簡出,連郊天大典,都屢次延約,始終不行。

又嘗迷信巫覡,每出必先占利害,東出雲西,西出雲北,及疾已大漸,尚不許左右傳聞。

無非推己及人,防他變亂,但如此為帝,有何趣味!且因巫覡進言,謂後湖水經過宮內,不利主上,乃欲堵塞後湖,作為厭勝。

其實宮中取飲,全仗此湖,鸞為療疾起見,至欲因噎廢食,虧得早死數日,事乃得寢。

史家稱他起居儉約,宮禁肅清,罷新林苑,廢鍾山樓館,斥賣東田園囿,輿輦舟乘,剔去金銀,後宮服飾,概尚樸素,御食時有裹蒸一大枚,嘗令剖作四塊,食半留半,充作晚餐,從前高、武儉德,亦不過如是。

哪知聖帝明王,德量寬廣,不在區區小節;若徒從儉省一事,傳作美談,豈非是不虞之譽,未足憑信麼?評論一精一嚴。

這且不必絮談,且說太子寶卷,素一性一好弄,不喜書學,乃父亦未嘗斥責,但命盡家人禮。

寶卷求每日入朝,有詔不許,但使三日一朝。

夜間無事,輒捕鼠達旦,恣情笑樂。

至入承大統,不願諮詢國事,但與宦官宮妾等,終日嬉戲,徹夜流連。

梓宮殯太極殿中,才經數日,即欲速葬。

徐孝嗣入內固爭,始延宕了一月,出葬興安陵。

寶卷臨喪不哀,每哭輒托雲喉痛。

大中大夫羊闡入臨,號慟俯仰,脫幘墜地,露首無發,好似禿頭一般。

寶卷瞧著,忍不住狂笑起來,且笑且語道:「禿鶖啼來了!」左右聞言,亦笑不可抑,統做了掩口葫蘆。

到了奉靈安葬,寶卷越無哀思,從此歡天喜地,縱樂不休。

左右嬖倖,捉刀隨侍,俱得希旨下敕,時人遂有刀敕的稱呼。

揚州刺史始安王蕭遙光,尚書令徐孝嗣,右僕射江溳,右將軍蕭坦之,侍中江祀,衛尉劉暄,更番入直,分日帖敕,朝三暮四,無所適從。

眼見是紀綱日紊,為禍不遠了。

暫作一結。

魏主宏聞齊主病殂,卻下了一道詔敕,證經引禮,不伐鄰喪,說得有條有脊,居然似仁至義盡,傚法前賢。

哪知他卻有三種隱情,不得不歸,樂得賣個好名,引兵北去。

極寫魏主心術。

看官聽我敘來,便可知曉。

魏主南下,留任城王澄,及李彪、李沖居守。

見上回。

彪家世孤微,賴沖汲引,超拜太尉,此次共掌留務,偏與沖兩不相容,事多專恣。

沖氣憤填胸,歷舉彪過,請置重辟。

魏主但令除名。

沖餘恨未平,竟病拔裂,旬日畢命。

好去重會文明太后了。

洛一陽一留守,三人中少了二人,魏主不免擔憂,遂動歸志。

這是第一層。

還有高車國在魏北方,服魏多年,此次魏主南侵,調發高車兵從行,高車兵不願遠役,推奉袁紇樹者為主,抗拒魏命。

魏主遣將軍宇文福往討,大敗奔還。

更命將軍江一陽一王元繼,再出北征,繼主張招撫,一時不能平亂。

魏主未免心焦,擬自往北伐,所以不能不歸。

這是第二層。

最可恨的是宮闈失德,貽丑中冓,累得魏主躁忿異常,不得不馳還洛都,詳訊一切。

魏主好名,偏遇艷妻出醜,哪得不恨!

原來馮昭儀讒謀得逞,正位中宮,本來是魚一水諧歡,無夕不共,偏偏魏主連歲南下,害得這位馮皇后,淒涼寂寞,悶守孤幃。

適有中官高菩薩,名為Yan宦,實是頂替進來,仍與常人無二,而且容貌頎皙,資一性一聰明,每日入侍宮幃,善解人意。

馮皇后很加一愛一寵一。

他竟巧為挑一逗,引起馮後慾火,把他侍寢,權充一對假鴛鴦。

誰知他一陽一道依然,發硎一試,久一戰不疲,馮後是久旱逢甘,得此奇緣,喜出望外。

真是一個救苦救難的大菩薩。

嗣是朝歡暮樂,我我卿卿,又得Yan豎雙蒙等,作為腹心,內外瞞蔽,真個是洞天花月,暗地春宵。

但天下事若要不知,除非莫為,馮皇后雖買通侍役,代為掩飾,終不免漏洩一出去,使人聞知。

會魏主女彭城公主,曾為劉昶子婦,年少嫠居,馮後欲令她改嫁,即為親弟北平公馮夙求婚,請命魏主,魏主卻也允許。

偏是公主不願,將近婚期,竟潛挈婢僕十數人,乘輕車,冒霖雨,直達懸瓠,進謁魏主,跪陳本意,且言後與高菩薩私亂情形。

魏主將信將疑,又驚又愕,只好暫守秘密,還鞫實情。

這是第三層。

途次憂憤交並,竟致成疾。

彭城王勰築壇汝濱,禱告天地祖宗,自乞身代,果然神祖有靈,勰仍無恙,魏主卻漸漸告痊。

行至鄴城,接得江一陽一王繼來表,招撫高車,已有成效,樹者雖亡入柔然,但也有出降意,盡可無憂。

魏主稍稍放心,休養旬月,就在鄴城過冬。

越年為魏主太和二十三年,就是齊主寶卷永元元年,年序不便常混,故本編屢次點清。

正月初旬,魏主即自鄴還洛,一入宮廷,便拿下高菩薩、雙蒙,當面審問。

二人初尚狡賴,一經刑訊,才覺熬受不住,據實招供,並說出馮後厭禳情事。

先是彭城公主南赴懸瓠,馮後恐公主訐發一陰一私,漸生憂慮,召母常氏入宮,求托女巫禳厭,使魏主速死,自得援文明太后故例,另立少主,臨朝稱制。

又嘗取三牲入宮,托詞祈福,一陰一實為厭禳計。

常氏或自詣宮中,或遣婢入宮,與相報答。

偏迅雷不及掩耳,那高菩薩、雙蒙等,已被魏主訊得確供,水落石出。

馮皇后原是驚惶,魏主亦氣得發昏,舊疾復作,入臥含溫室中。

到了夜間,令菩薩等械系室外,召後問狀,後不敢不來,入室有遽色。

魏主令宮女搜檢後身,得一小匕首,長三寸許,便喝令斬後。

後慌忙跪伏,叩頭無數,涕泣謝罪。

魏主乃命她起來,賜坐東楹,隔御寢約二丈餘,先令菩薩等陳狀,菩薩等不敢翻供,仍照前言陳明。

魏主瞋目視後道:「汝聽見否?汝有妖術,可一一道來。」

後欲言不言,經魏主一再催迫,方乞屏去左右,自願密陳。

魏主使中宮侍女,一概出室,唯留長秋卿白整在側,且起取佩刀,指示後面,令她速言。

後尚不肯語,但含一著一雙淚眼,注視白整。

魏主會意,用棉塞整兩耳,再呼整名,整已無所聞,寂然不應,乃叱後從實供來。

後無可抵賴,只得嗚嗚咽咽,略述大概。

虧她老臉自陳。

魏主大憤,直唾後面。

且召彭城王勰,北海王祥入室,囑令旁坐。

二人請過了安,見後亦在座,未免侷促不安。

魏主指語道:「前是汝嫂,今是他人,汝等盡避坐下。」

二人方才謝坐。

魏主又語道:「這老嫗欲挾刃刺我,可惡已極,汝等可窮問本末,不必畏難!」二人見魏主盛怒,只好略略勸解,魏主道:「汝等謂馮家女不應再廢麼?彼既如此不法,且令寂處中宮,總有就死的一日,汝等勿謂我尚有餘情呢!」二王趨退,魏主即命中官等送後入宮,後再拜而出。

過了數日,魏主有事問後,令中官轉詢,後又擺起架子,向中官叱罵道:「我是天子婦,應該面對,怎得令汝傳述呢?」

中官轉白魏主,魏主大怒,即召後母常氏入宮,詳述後罪,並責常氏教女不嚴,縱使一婬一妒。

常氏未免心虛,恐為厭禳事連坐致刑,不得已撻後百下,佯示無私。

魏主尚顧念文明太后舊恩,不忍將後廢死,但敕誅高菩薩、雙蒙二人,並囑內侍等不得縱後,略加管束,就是廢後敕書,亦遲久不下。

所有六宮嬪妾,仍令照常敬奉,唯太子恪不得朝謁,示與後絕,這真算是特別加恩了。

未免有情。

會聞齊太尉陳顯達,督領將軍崔慧景,規復雍州諸郡,魏將軍元英迎戰,屢為所敗,被齊軍奪去馬圈、南鄉兩城,魏主病已少痊,力疾赴敵,並命廣一陽一王拓跋嘉,從間道繞出均口,邀截齊軍歸路。

齊軍前後受敵,殺得大敗虧輸,顯達南走,慧景亦還。

魏主雖然欣慰,但跋涉奔波,終不免有一番勞頓,病鼻支離,禁受不起,又復病上加病,奄臥行轅。

彭城王勰,旁侍醫藥,晝夜不離,飲食必先嘗後進,甚至蓬首垢面,衣不解一帶。

好兄弟,好君臣。

魏主命勰都督中外諸軍事,勰面辭道:「臣侍疾無暇,怎可治軍?願另派一王,使總軍務。」

魏主道:「我正恐不起,所以命汝主持,安六軍,保社稷,除汝外尚有何人?幸勿再辭!」勰乃勉強受命。

既而魏主疾亟,乘臥輿北歸,行次谷塘原,病勢益甚,顧語彭城王勰道:「我已不濟事了,天下未平,嗣子幼弱,倚托親賢,所望惟汝!」勰泣答道:「布衣下士,尚為知己盡力,況臣托靈先皇,理應效命股肱,竭力將事。

但臣出入喉膂,久參機要,若進任首輔,益足震主,聖如周旦,尚且遁逃,賢如成王,尚且疑惑,臣非矯情乞免,實恐將來取罪,上累陛下聖明,下令愚臣辱戮呢!」勰非不知遠慮!後來仍難免禍,功高震主之嫌,非上智其能免乎!魏主沈吟半晌,方徐答道:「汝言亦頗有理,可取餅紙筆來。」

勰依言取奉紙筆,由魏主強起倚案,握筆疾書,但見上面寫著:

汝第六叔父勰,清規懋賞,與白雲俱潔,厭榮捨紱,以松竹為心。

吾少與綢繆,提攜道趣,每請朝纓,恬真邱壑。

吾以長兄之重,未忍離遠,何容仍屈素業,長嬰世網?吾百年之後,其聽勰辭蟬捨冕,遂其沖挹之一性一也!

書至此,手已連顫,不能再寫,乃擲筆語勰道:「汝可將此諭付與太子,愜汝素懷。」

勰見魏主困憊,扶令安臥。

魏主喘吁多時,又命勰草詔,進授侍中北海王詳為司空,平南將軍王肅為尚書令,鎮南大將軍廣一陽一王嘉,為尚書左僕射,尚書宋弁為吏部尚書,令與太尉鹹一陽一王禧,尚書右僕射任城王澄,並受遺命,協同輔政,隨即口述己意,命勰另書道:

諭爾太尉、司空、尚書令、左右僕射、吏部尚書:惟我太祖丕不之業,與四象齊茂,累聖重明,屬鳴歷於寡昧,兢兢業業,思纂乃聖之遺蹤,遷都嵩極,定鼎河瀍,庶南蕩甌吳,復禮萬國,以仰光七廟,俯濟蒼生,天未假年,不永乃志。

公卿其善毗繼子,隆我魏室,不亦善歟!可不勉之!

勰俱書就,呈與魏主閱過,魏主始點首無言。

是時惟任城王澄,廣一陽一王嘉從軍,嘉為太武帝燾孫,澄為景穆太子晃孫,年序最長,齒爵並崇,當由魏主召入,略述數語。

二王奉命退出,勰仍留侍。

越二日,魏主彌留,復語彭城王勰道:「後宮久乖一陰一德,自尋死路,我死後可賜她自盡,葬用後禮,庶足掩馮門大過,卿可為我書敕罷!」勰復依言書敕,書畢呈閱,魏主已不省人事,頃刻告終。

年三十有三。

魏主宏雅好讀書,手不釋卷,所有經史百家,無不賅覽,善談莊老,尤一精一釋義,才藻富贍,好為文章詩賦銘頌,自太和十年以後詔冊,俱親加口授,不勞屬草,平居一愛一奇好士,禮賢任能,嘗謂人君能推誠接物,胡越亦可相親,如同兄弟。

又嘗誡史官道:「直書時事,無諱國惡,人主威福自擅,若史復不書,尚復何懼!」至若郊廟祭祀,未有不親,宮室必待敝始修,衣冠迭經浣濯,猶然被服。

在位二十三年,稱為一時令主。

惟一寵一幸馮昭儀,以致廢後易儲,有乖倫紀,漸且釀成宮闈醜事,飲恨而終,這可見色為禍原,常人且不宜好色,況系一國的主子呢。

大聲疾呼。

彭城王勰,與任城王澄等計議,因齊兵尚未去遠,且恐麾下有變,只得秘不發喪,仍用安車載著魏主,趲程前進。

沿途視疾問安,仍如常時,一面飛使繼敕,征太子恪至魯一陽一,及兩下會晤,才將魏主棺殮,發喪成服,奉恪即位。

鹹一陽一王禧,是魏主宏長弟,自洛一陽一奔喪,疑勰為變,至魯一陽一城外,先探消息,良久乃入。

與勰相語道:「汝非但辛勤,亦危險至極!」勰答道:「兄識高年長,故防危險,弟握蛇騎虎,不覺艱難。」

禧微笑道:「想汝恨我後至哩。」

此外東宮官屬,亦多疑勰有異志,密加戒備。

勰推誠盡禮,無纖芥嫌。

俟恪即位,即跪奉遺敕數紙。

恪起座接受,一一遵行。

當下令北海王詳,及長秋卿白整等,繼著遺敕,並持藥入宮,賜馮後死。

馮後尚不肯引決,駭走悲號,整指揮內侍,把後牽住,強令灌下。

小子有詩歎道:

尤物從來是禍苗,一經專一寵一便成驕;

別宮賜死猶嫌晚,穢史留貽恫北朝!

欲知馮後曾否服毒,且俟下回再表。

蕭鸞一生凶詐,而獨有狂愚之嗣子,拓跋宏一生英敏,而獨有一婬一惡之艷妻。

先賢有言,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鸞之不德,宜有是兒。

魏主好文稽古,兼長武事,顧乃不能制一婦人,菩薩為祟,厭禳繼興,巫盅不足,甚且挾刃圖逞天下。

好妒之婦人,未有不一婬一,好一婬一之婦人,未有不悍。

魏主宏為色所迷,已乖倫紀,身為元緒公,險作刀頭鬼,猶沾沾於文明太后之私恩,不聲罪以誅之。

夫文明太后,有殺父之大仇,尚不知報,何怪一婬一後之膽大妄為,傚尤益甚!其得安殂谷塘原,保全首領以歿,亦幸矣哉!然後知凶詐者固不足詒謀,英敏者亦非真能制治也。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北史演義
第一回 射蛇首興王呈預兆 睹龍顏慧婦忌英雄第二回 起義師入京討逆 迎御駕報績增封第三回 伐燕南冒險成功 捍東都督兵禦寇第四回 毀賊船用火破盧循 發軍函出奇平譙縱第五回 搗洛陽秦將敗沒 破長安姚氏滅亡第六回 失秦土劉世子逃歸 移晉祚宋武帝篡位第七回 弒故主冤魂索命 喪良將胡騎橫行第八回 廢營陽迎立外藩 反江陵驚聞內變第九回 平謝逆功歸檀道濟 入夏都擊走赫連昌第十回 逃將軍棄師中虜計 亡國後侑酒作人奴第十一回 破氐帥收還要郡 殺司空自壞長城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麗 魏主燾攻克姑臧第十三回 捕奸黨殷景仁定謀 露逆萌范蔚宗伏法第十四回 陳參軍立柵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虜將第十五回 騁辯詞張暢報使 貽溲溺臧質復書第十六回 永安宮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弒第十七回 發尋陽出師問罪 克建康梟惡鋤奸第十八回 犯上興兵一敗塗地 誅叔納妹只手瞞天第十九回 發雄師慘屠骨肉 備喪具厚葬妃嬙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鸞掖 辱諸父戲宰豬王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東正位 討宿孽江右鏖兵第二十二回 掃逆藩眾叛蕩平 激外變四州淪陷第二十三回 殺弟兄宋帝濫刑 好佛老魏主禪統第二十四回 江上墮謀親王授首 殿中醉寢狂豎飲刀第二十五回 討權臣石頭殉節 失鎮地櫟林喪身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廢主出宮 弒魏帝淫嫗專政第二十七回 膺帝菉父子相繼 禮名賢昆季同心第二十八回 造孽緣孽兒自盡 全愚孝愚主終喪第二十九回 蕭昭業喜承祖統 魏孝文計徙都城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丑傳宮掖 內應外合刃及殿庭第三十一回 殺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第三十二回 假仁襲義兵達江淮 易後廢儲釁傳河洛第三十三回 兩國交兵齊師屢挫 十王駢戮蕭氏相殘第三十四回 齊嗣主臨喪笑禿鶖 魏淫後流涕陳巫盅第三十五回 洩密謀二江授首 遭主忌六貴洊誅第三十六回 江夏王通叛亡身 潘貴妃入宮專寵第三十七回 殺山陽據城傳檄 立寶融廢主進兵第三十八回 張欣泰敗謀罹重辟 王珍國懼禍弒昏君第三十九回 諫遠色王茂得嬌娃 竊大寶蕭衍行弒逆第四十回 蕭寶夤乞師伏虜闕 魏邢巒遣將奪梁州第四十一回 弟子輿屍潰師洛口 將帥協力戰勝鍾離第四十二回 誣通叛魏宗屈死 圖規復梁將無功第四十三回 充華產子嗣統承基 母后臨朝窮奢極欲第四十四回 築淮堰梁皇失計 害清河胡後被幽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啟爭端 沃野鎮弄兵開禍亂第四十六回 誅元爰再逞雌威 拒葛榮輕罹賊網第四十七回 蕭寶夤稱尊叛命 爾朱榮抗表興師第四十八回 喪君有君強臣謝罪 因敵攻敵叛王入都第四十九回 設伏甲定謀除惡 縱輕騎入闕行兇第五十回 廢故主迎立廣陵王 煽眾兵聲討爾朱氏第五十一回 戰韓陵破滅子弟軍 入洛宮淫烝大小後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憂去世 賀拔岳被賺喪身第五十三回 違君命晉陽興甲 謁行在關右迎鑾第五十四回 飲宮中魏主遭鴆毒 陷澤畔竇泰死戰場第五十五回 用少擊眾沙苑交兵 廢舊迎新柔然納女第五十六回 戰邙山宇文泰敗潰 幸佛寺梁主衍捨身第五十七回 責賀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毆禁東魏主 智慕容計擒蕭淵明第五十九回 縱叛賊朱異誤國 卻強寇羊侃守城第六十回 援建康韋粲捐軀 陷台城梁武用計第六十一回 困梁宮君王餓死 攻湘州叔侄尋仇第六十二回 取公主侯景脅君 篡帝祚高洋竊國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第六十四回 弒梁主大憝行兇 臠侯賊庶支承統第六十五回 殺季弟特遣猛將軍 鴆故主兼及親生女第六十六回 陷江陵並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第六十七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第六十八回 宇文護挾權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第六十九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第七十回 戮勳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第七十一回 遇強暴故後被污 違忠諫逆臣致敗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第七十三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奪位陳主被遷第七十四回 暱奸人淫後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第七十五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稔惡伏誅第七十六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第七十七回 韋孝寬獻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第七十八回 陷晉州轉敗為勝 擒齊主取亂侮亡第七十九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沈冤第八十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第八十一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勳戚代興第八十二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吟艷妃專寵第八十三回 長孫晟獻謀制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第八十四回 設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第八十五回 據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第八十六回 反罪為功築宮邀賞 寓剿於撫徙虜實邊第八十七回 恨妒後御駕入山鄉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第八十九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烝庶母強結同心第九十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谷渾第九十三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詩逢鬼魅第九十四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第九十五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第九十六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第九十七回 御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遊第九十八回 麻叔謀罪發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關中 囑獻書矮奴死闕下第一百回 弒昏君隋家數盡 鴆少主楊氏凶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