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史演義》第三十七回 殺山陽據城傳檄 立寶融廢主進兵:懿弟暢為衛尉,職掌管籥,雍州刺史蕭衍,系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北史演義》第三十七回 殺山陽據城傳檄 立寶融廢主進兵

南北史演義

第三十七回 殺山陽據城傳檄 立寶融廢主進兵

卻說蕭懿入援,得平崔慧景,寶卷留懿在都,超拜尚書令。

懿弟暢為衛尉,職掌管籥,雍州刺史蕭衍,系懿次弟,即遣親吏虞安福,入都語懿道:「兄一舉平賊,功高震主,就使遭際清時,尚或難免,況在亂世,怎能自全!計不如勒兵入宮,行伊、霍故事,卻是萬世一時的機會。

否則仍表請還鎮,托名拒虜,內畏外懷,誰敢不從!若放棄兵權,徒縻厚爵,高而無民,必生後悔!」懿搖首不答,長史徐曜甫從旁苦勸,又不見從。

茹法珍、王咺之等,憚懿威權,密語寶卷道:「懿將行隆昌故事,恐陛下命在旦夕。」

寶卷矍然起座,即命法珍等設法除懿。

徐曜甫得知消息,慌忙具舟江渚,勸懿出奔襄一陽一。

懿慨然道:「自古皆有死,豈有叛走尚書令麼?」

懿有弟九人,除衍、暢外,長為蕭敷,余為融、宏、偉、秀、咺、恢。

偉與憺已入襄一陽一。

見三十五回。

敷、融等統尚在都,預備逃匿。

法珍等恐懿為變,伺懿在尚書省,即持敕賜藥。

懿毫不流連,惟向中使慨語道:「家弟在雍,很為朝廷擔憂哩。」

既有衍將為變,不如先立賢君,尚得保全齊祚。

說畢,即飲藥自盡。

懿弟侄統皆亡去,惟融為所捕,亦被處死。

一面遣直後將軍鄭植,往刺蕭衍。

植弟紹叔曾為衍寧蠻長史,法珍等遣植往刺,囑令聯絡紹叔,乘間行一事。

紹叔既與植會談,即將乃兄來意,據實告衍。

衍特備辦酒宴,令擔至紹叔家,為植接風。

自己亦備駕前往。

賓主會席,飲至半酣,衍笑語道:「朝廷遣卿圖我,今日閒宴,我特戴頭前來,何勿急取!」植亦大笑道:「且待明日取鮑,今且飲酒罷。」

及酒闌席散,衍又令植遍閱城隍府庫,與士馬器械舟艦。

植既閱畢,退語紹叔道:「雍州實力,確是堅強,未易規取。」

紹叔道:「兄還都後,不妨實告天子,若欲取雍州,紹叔願率眾力戰,一決雌雄。」

植住了兩日,便告辭而行。

紹叔送至南峴,握手流涕,?別去。

植出都時,懿尚未死,所以植未提及。

至是耗問已至,衍東向慟哭,到了夜間,便召參軍張弘策、呂僧珍,長史王茂,別駕劉慶遠,功曹吉士瞻等,入宅定議。

翌晨出廳視事,召集僚佐與語道:「昏主暴虐,惡逾桀紂,當與卿等入都,廢昏立明,共扶社稷!」眾皆許諾。

當下建牙集眾,得甲士萬餘人,馬千餘匹,船三千艘,出從前所貯竹木,補葺船隻,事皆立辦。

諸將又復索櫓,呂僧珍有櫓數百張,搬將出來,每船付與二櫓,適足敷用。

正擬整軍出發,聞朝廷遣輔國將軍劉山一陽一,到了荊州,會合荊州長史蕭穎胄,將襲襄一陽一。

衍遂遣參軍王天虎馳赴江陵,沿途與州府書,聲言山一陽一西上,並襲荊、雍。

又與穎胄兄弟各一函,約他同時起義,共入建康。

穎胄是齊祖蕭道成族侄,父名赤斧,曾為太子詹事,見二十七回子良疏中。

歿後由穎胄襲蔭,累佐諸王出鎮。

此時南康王寶融,明帝第八子。

都督荊州,命穎胄為冠軍將軍西中郎長史,行荊州府州事。

既得衍書,懷疑未決。

穎胄弟穎達,亦在南康王幕中,覽書後與兄密議,也一時不能定謀。

山一陽一行至巴陵,逗留十餘日,徘徊不進。

穎胄已遣還天虎,天虎復奉蕭衍命,傳書穎胄,指示方略。

穎胄乃呼參軍席闡文,及諮議柳忱,閉齋密議。

闡文道:「蕭雍州蓄養士馬,非復一日,江陵人素畏襄一陽一,又眾寡不敵,萬難相制。

就使幸能制一服,朝廷反多疑忌,不肯包容。

今若誘殺山一陽一,與雍州共事,改立天子,號令諸侯,未始非一時霸業呢!」忱亦接入道:「朝廷狂悖已甚,京師貴人,莫不重足屏息。

君等幸在遠鎮,尚能自安。

今乃命山一陽一前來,假我圖雍,這明明是卞莊刺虎的計策。

君獨不聞蕭令君麼?率一精一兵數千,破崔氏十萬眾,尚為群邪所陷,竟至殺身。

況蕭雍州雄略蓋世,必非山一陽一所能敵。

山一陽一被破,朝廷轉歸罪荊州,謂我不能相助,進退兩難,何不早從席參軍言,別籌良計。」

蕭穎達聞二人言,亦奮然道:「二君言是,阿兄不可不依!」穎胄道:「席參軍勸我誘殺山一陽一,計將安出?」

闡文道:「山一陽一遲疑不進,明是疑我;我只好斬天虎首,送與山一陽一,山一陽一必歡然前來,我得乘便下手了。」

穎胄道:「如殺天虎,蕭雍州能不疑我麼?」

闡文道:「這也不難!可先復書與他,說明誘殺山一陽一,不得不爾。

以一天虎易山一陽一,想蕭雍州亦必諒我呢!」計固甚善,可惜太毒!

穎胄依議,遂遣使報達蕭衍,自召天虎入室,愀然與語道:「卿與劉輔國相識,今只得權借卿頭。」

頭可借得麼?天虎駭極,方欲答言,已由穎達趨入,從背後拔一出佩劍,劈死天虎。

當即梟首送與山一陽一,一面征發車牛,揚言將起兵討雍。

山一陽一得天虎首,即單車白服,只帶左右數十人,來見穎胄。

穎胄使前汶一陽一太守劉孝慶等,伏兵城內,自率數人出迎。

待山一陽一入城,一聲暗號,伏兵齊出,就使山一陽一三頭六臂,至此也不能抵敵,立即斃命。

山一陽一副將李元履,聞山一陽一被殺,不得已挈眾請降。

穎胄恐司馬夏侯詳,未肯從議,商諸柳忱。

忱答道:「這也容易,近日詳子求婚,尚未允諾,今欲舉大事,何惜一女呢!」遂以女字詳子夔,約同起事。

詳當然允洽。

乃即奉南康王寶融為主,下教戒嚴。

寶融年只十三,有何大略,凡事俱由穎胄主張,不過假他為名。

令蕭衍都督前鋒諸軍事,自為都督行留諸軍事,加夏侯詳為征虜將軍,遣寧朔將軍王法度,出徇巴陵。

一面使人送山一陽一首至雍州,約期來年二月,進兵建康。

衍遣王天虎繼書時,曾語張弘策道:「兵法以攻心為上,天虎往荊州,人皆有書,獨於南康部下,只有兩函,與行一事兄弟,外人必謂行一事另有隱謀,行一事無以自明,不得不姿心就我,是兩空函足定一州了。」

蕭衍隱謀,借他口中自述。

及穎胄計誘山一陽一,馳書說明殺天虎事,衍不加可否,無詞答覆。

便是默許。

至山一陽一首傳到,謂須延期進兵,衍問何因?來使言年月未利,所以延期。

衍勃然道:「行軍全仗銳氣,事事趕先,尚恐疑怠,若頓兵十旬,必生悔吝。

且太白星已現西方,仗義興師,有何不利!從前周武伐紂,行逆太歲,並未聞展年待月,終得成功。

今處分已定,事難中止,還要遷延做甚!」言之有理。

遂遣還來使,自上南康王箋,請稱尊號,即日舉義進兵。

南康王寶融,一時未敢稱尊,但使蕭穎胄、夏侯詳二人出名,檄告京邑百官,及諸州郡牧守。

檄云:

夫運不嘗夷,有時而陂,數無恆剝,否極則亨。

昔我太祖高皇帝德范生民,功極天地,仰緯彤雲,俯臨紫極。

世祖嗣興,增光前業,雲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一舉踵來王,交臂納貢。

鬱林昏迷,顛覆厥序,俾我大齊之祚,翦焉將墜。

高宗明皇帝建道德之盛軌,垂仁義之至蹤,紹二祖之鴻基,繼三五之絕業。

昧旦丕顯,不明求衣,故奇士盈朝,異人幅輳。

嗣主不綱,窮肆陵暴,十愆畢行,三風鹹襲,喪初而無哀貌,在戚而有喜容,酣酒嗜音,罔懲其侮,讒賊狂邪,是與比周,遂令親賢嬰荼毒之謀,宰輔受葅醢之戮。

江僕射、蕭劉領軍、徐司空、沈僕射、曹右衛,或外戚懿親,或皇室令德,或時宗民望,或國之虎臣,並勳彰中興,功比周召,秉鈞贊契,受遺先朝。

鹹以名重見疑,正直貽斃。

害加一黨一族,虐及嬰孺。

曾無渭一陽一追遠之情,不顧本支殲落之痛,信必見疑,忠而獲罪,百姓業業,罔知攸暨。

崔慧景內一逼一婬一刑,外不堪命,驅土崩之民,為免死之計,倒戈回刃,還指宮闕,城無完守,人有異圖。

賴蕭令君勳濟宗祏,業拯蒼氓,四海蒙一匡之德,億兆憑再造之功。

江夏王拘迫威強,牽制巨力,跡屈當時,心猶可亮,竟不能內恕探情,顯加鴆毒。

蕭令君自以親惟族長,任實宗臣,至誡苦言,朝夕獻入,讒丑交構,漸見疏疑,浸一潤成災,奄罹冤酷。

用人之功以寧社稷,刈人之身以騁一婬一濫,台輔既誅,一奸一小兢用。

梅蟲兒、茹法珍妖忍愚戾,窮縱醜惡,販鬻主威,以為家勢,營惑嗣主,恣其妖虐。

宮女千餘,一裸一服宣一婬一,孽臣數十,袒裼相逐。

帳飲闤肆之間,宵遊街陌之上。

劉山一陽一潛受凶旨,規肆狂逆,天誘其衷,既就梟翦。

夫天生蒸民,樹之以君,使司牧之,勿使失一性一。

豈有尊臨寓縣,毒遍黔首,絕親戚之恩,無君臣之義,功重者先誅,勳高者速斃!九族內離,四夷外叛,封境日蹙,戎馬交馳,帑藏已空,百姓已竭,不恤不憂,慢游是好。

民怨於下,天懲於上,故熒惑襲月,孽火燒宮,妖水表災,震蝕告沴。

七廟阽危,三才莫紀,大懼我四海之命,永淪於地。

南康殿下,體自高宗,天挺英懿,食葉之征,著於弱年,當璧之祥,兆乎綺歲,億兆顒顒,鹹思戴奉。

且勢居上游,任總連帥,憂深責重,誓清時艱。

今特命冠軍將軍楊公則等,振旅三萬,逕造秣陵,冠軍將軍蔡道恭等,被甲二萬,直指建業。

即建康。

輔國將軍鄧元起等,鐵騎一萬,分趨白下,寧朔將軍柳忱等,組甲五萬,絡繹繼發。

雄劍高揮,則五星從流,長戟遠指,則雲虹變色。

天地為之矞皇,山淵以之崩沸。

幕府親貫甲冑,授律中權,董率熊羆之士十有五萬,征鼓紛沓,雷動荊南。

寧朔將軍南康王友蕭穎達,領虎旅三萬,抗威後拒。

蕭雍州勳業蓋世,謀猷淵肅,既痛家禍,兼憤國難,泣血枕戈,誓雪冤酷。

一精一卒十萬,已出漢川。

張郢州見上文。

節義慷慨,悉力齊奮。

江州邵陵王,即寶攸。

湘州張行一事,王司州並見下文。

遠近懸契,不謀而同,並勒驍猛,指景風驅,舟艦魚麗,車騎雲屯,平原霧塞。

以同心之士,伐倒戈之眾,盛德之師,救危亡之國,何征而不服,何誅而不克哉!今兵之所指,唯在梅蟲兒、茹法珍二人而已。

諸君德載累世,勳著先朝,屬無妄之時,居道消之運,受迫群豎,念有危懼。

大軍近次,當各思拔跡,來赴軍門。

檄到之日,有能斬送蟲兒、法珍首者封二千戶,開國縣侯!若迷惑凶一黨一,敢拒軍鋒,刑茲無赦,戮及宗族!賞罰之信,有如皦日!江水在此,誓不食言!

是時寧朔將軍王法度,延宕不進,勒令免官。

改遣冠軍將軍楊公則進拔巴陵,直向湘州,又定輔國將軍鄧元起,進兵夏口,適夏侯詳子驍騎將軍亶,自建康逃至江陵,穎胄遂授以密計,教他托稱宣德太后敕令,謂南康王宜纂承皇祚,方俟清宮,未即大號,可封十郡為宣城王,相國荊州牧,加黃鉞,選百官,領西中郎府南康國如故。

凡遇軍次,近路軍主,宜詳依舊典,備駕奉迎等語。

時將年暮,寶融擬俟新歲受命,但將太后敕頒示四方。

蕭衍部署軍馬,即擬啟行。

竟陵太守曹景宗,勸衍迎寶融至襄一陽一,建都正位,然後進軍。

衍置諸不答。

已有帝制自為之意。

長史王茂語張弘策道:「今使南康王置人手中,彼挾天子令諸侯,節下前進,受人指使,這豈他日的長計麼?」

弘策依言白衍,衍微笑道:「若前途大事不捷,勢且蘭芝同焚;幸而得克,方且威震四海,怎敢不從!豈長是碌碌因人,聽他處分麼?」

志意畢露。

先是陳、崔發難,人心不安,上庸太守韋睿道:「陳雖舊將,非命世才,崔頗歷練,庸懦不武,怎能成事?欲平天下,必在我州將呢!」乃遣二子結識蕭衍。

衍既起兵,睿率一精一兵二千,倍道詣襄一陽一,華山太守康絢,亦率三千人往會,汋均口戍弁馮道根,方居母喪,亦率鄉人子弟依衍。

梁南、秦二州刺史柳惔,即柳忱兄,亦起兵相應。

衍在淝南立新野郡,安置新附,候令調遣。

都中已備聞消息,下詔討荊、雍二州。

命冠軍長史劉澮為雍州刺史,遣驍騎將軍薛元嗣,制局監暨榮伯,帶領兵士,並運糧百四十餘艘,送交郢州刺史張沖,使拒西師。

元嗣等得江陵檄文,有張郢州悉力齊奮一語,未免生疑,且懲劉山一陽一覆轍,益有懼心。

乃停住夏口浦,不敢入郢。

嗣聞西師將至,張沖亦未通江陵,乃輸糧入郢城。

前竟陵太守房僧寄,卸職還都,途次接得朝敕,令留守魯山,除拜驍騎將軍。

張沖與他結盟,更遣軍將孫樂祖,率數千人助守。

蕭穎胄與鄧元起,寄書張沖,勸令歸附,沖竟不從。

楊公則兵至湘州,湘州行一事張寶積迎降,公則馳入長沙,揭示安民。

湘州遂定。

越年為永光三年,南康王寶融,始稱相國,頒令大赦,唯梅蟲兒、茹法珍不在赦例。

命蕭穎胄為左長史,號鎮軍將軍,蕭衍為征東將軍,楊公則為湘州刺史。

衍自襄一陽一出兵,積雪開霽,眾皆歡躍,留弟偉總府州事,憺守壘城。

魏興太守裴師仁,齊興太守顏僧都,不受衍命,反舉兵襲襄一陽一,幸偉憺發兵邀擊,大破二軍。

裴、顏等遁去,雍州乃安,衍得無後顧憂。

行次竟陵,命長史王茂,太守曹景宗為前軍,留中兵參軍張法安守城。

諸將共白蕭衍,請用正軍圍郢,偏軍襲西一陽一武昌,衍搖首道:「房僧寄固守魯山,與郢城為犄角,我若悉眾前進,僧寄必來絕我後,悔無可及!今遣王曹諸軍渡江,與荊州軍合,共一逼一郢城,我自圍魯山,通道淝漢,使郢城、竟陵濟粟,江陵、湘中濟兵,兵多食足,何憂兩城不拔!天下事正可坐定呢。」

成算在胸。

乃使王茂等率眾濟江。

進次九里,正值郢州參軍陳光靜,前來搦戰。

由茂等一鼓殺退,光靜身受重傷,還城即死。

張沖閉城自守,茂與景宗,遂進拔石橋浦。

荊州將鄧元起、王世興、田安之,率數千人來會雍州兵,湘州刺史楊公則,亦悉眾至夏口,蕭穎胄命荊州諸軍,皆受公則節度,另派參軍劉坦為長沙太守,行湘州事。

坦先嘗任職湘州,素得民心,至是下車,民多歡迎。

坦遂發民運糧,得三十餘萬斛,助荊雍軍,兵食才免匱乏。

衍築漢口城阻住魯山,且命水軍將張惠紹游弋江中,斷絕郢魯二城往來。

張沖恚憤成疾,便即逝世。

驍騎將軍薛元嗣,與沖子孜,及征虜長史程茂共守郢城。

兩軍尚相持未下,南康王寶融,已由蕭穎胄等勸進,即位江陵,改元中興。

就南北郊設立宗廟,宮府悉依建康舊制。

立皇后王氏,授蕭穎胄為尚書令,兼守本官,蕭衍為左僕射,都督征討諸軍,夏侯詳為中領軍,晉安王寶義明帝長子。

為司空,廬陵王寶源明帝第五子。

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建安王寶夤明帝第六子。

為徐州刺史,將軍蕭偉為雍州刺史,廢主寶卷為涪陵王,大赦天下。

梅蟲兒、茹法珍仍不准赦。

且遣御史中丞宗夬至夏口,慰勞衍軍。

寧朔將軍庾域,隸衍部下,為衍語夬道:「黃鉞未加,不便總率侯伯,君何不代為請命?」

夬應諾而還。

未幾即由冠軍將軍蕭穎達,來助衍軍,乘便傳敕,假衍黃鉞。

衍欣然領命。

小子有詩歎道:

未經建績已懷一奸一,黃鉞秉承始上壇;

千古梟雄同一例,果然名一器假人難!

衍既受黃鉞,即道出淝江,命王茂、蕭穎達進一逼一郢城。

欲知郢城攻守如何,容待下回再敘。

蕭穎胄之起事江陵,實由蕭衍誘成之,是穎胄之才智,已非衍敵。

寶融固一傀儡耳,穎胄亦一蕭衍之傀儡也。

曹景宗反勸衍奉迎寶融,安知衍之本意?衍豈甘居人下者!彼為衍效力諸軍將,皆傀儡中之傀儡耳。

觀其初出夏口,即欲假黃鉞,其居心已可概見。

宋齊開國之主,何一不自假鉞始耶!檄文一篇,卻寫得聲容並壯,是南朝時代一篇好文字,故特錄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北史演義
第一回 射蛇首興王呈預兆 睹龍顏慧婦忌英雄第二回 起義師入京討逆 迎御駕報績增封第三回 伐燕南冒險成功 捍東都督兵禦寇第四回 毀賊船用火破盧循 發軍函出奇平譙縱第五回 搗洛陽秦將敗沒 破長安姚氏滅亡第六回 失秦土劉世子逃歸 移晉祚宋武帝篡位第七回 弒故主冤魂索命 喪良將胡騎橫行第八回 廢營陽迎立外藩 反江陵驚聞內變第九回 平謝逆功歸檀道濟 入夏都擊走赫連昌第十回 逃將軍棄師中虜計 亡國後侑酒作人奴第十一回 破氐帥收還要郡 殺司空自壞長城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麗 魏主燾攻克姑臧第十三回 捕奸黨殷景仁定謀 露逆萌范蔚宗伏法第十四回 陳參軍立柵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虜將第十五回 騁辯詞張暢報使 貽溲溺臧質復書第十六回 永安宮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弒第十七回 發尋陽出師問罪 克建康梟惡鋤奸第十八回 犯上興兵一敗塗地 誅叔納妹只手瞞天第十九回 發雄師慘屠骨肉 備喪具厚葬妃嬙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鸞掖 辱諸父戲宰豬王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東正位 討宿孽江右鏖兵第二十二回 掃逆藩眾叛蕩平 激外變四州淪陷第二十三回 殺弟兄宋帝濫刑 好佛老魏主禪統第二十四回 江上墮謀親王授首 殿中醉寢狂豎飲刀第二十五回 討權臣石頭殉節 失鎮地櫟林喪身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廢主出宮 弒魏帝淫嫗專政第二十七回 膺帝菉父子相繼 禮名賢昆季同心第二十八回 造孽緣孽兒自盡 全愚孝愚主終喪第二十九回 蕭昭業喜承祖統 魏孝文計徙都城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丑傳宮掖 內應外合刃及殿庭第三十一回 殺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第三十二回 假仁襲義兵達江淮 易後廢儲釁傳河洛第三十三回 兩國交兵齊師屢挫 十王駢戮蕭氏相殘第三十四回 齊嗣主臨喪笑禿鶖 魏淫後流涕陳巫盅第三十五回 洩密謀二江授首 遭主忌六貴洊誅第三十六回 江夏王通叛亡身 潘貴妃入宮專寵第三十七回 殺山陽據城傳檄 立寶融廢主進兵第三十八回 張欣泰敗謀罹重辟 王珍國懼禍弒昏君第三十九回 諫遠色王茂得嬌娃 竊大寶蕭衍行弒逆第四十回 蕭寶夤乞師伏虜闕 魏邢巒遣將奪梁州第四十一回 弟子輿屍潰師洛口 將帥協力戰勝鍾離第四十二回 誣通叛魏宗屈死 圖規復梁將無功第四十三回 充華產子嗣統承基 母后臨朝窮奢極欲第四十四回 築淮堰梁皇失計 害清河胡後被幽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啟爭端 沃野鎮弄兵開禍亂第四十六回 誅元爰再逞雌威 拒葛榮輕罹賊網第四十七回 蕭寶夤稱尊叛命 爾朱榮抗表興師第四十八回 喪君有君強臣謝罪 因敵攻敵叛王入都第四十九回 設伏甲定謀除惡 縱輕騎入闕行兇第五十回 廢故主迎立廣陵王 煽眾兵聲討爾朱氏第五十一回 戰韓陵破滅子弟軍 入洛宮淫烝大小後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憂去世 賀拔岳被賺喪身第五十三回 違君命晉陽興甲 謁行在關右迎鑾第五十四回 飲宮中魏主遭鴆毒 陷澤畔竇泰死戰場第五十五回 用少擊眾沙苑交兵 廢舊迎新柔然納女第五十六回 戰邙山宇文泰敗潰 幸佛寺梁主衍捨身第五十七回 責賀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毆禁東魏主 智慕容計擒蕭淵明第五十九回 縱叛賊朱異誤國 卻強寇羊侃守城第六十回 援建康韋粲捐軀 陷台城梁武用計第六十一回 困梁宮君王餓死 攻湘州叔侄尋仇第六十二回 取公主侯景脅君 篡帝祚高洋竊國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第六十四回 弒梁主大憝行兇 臠侯賊庶支承統第六十五回 殺季弟特遣猛將軍 鴆故主兼及親生女第六十六回 陷江陵並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第六十七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第六十八回 宇文護挾權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第六十九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第七十回 戮勳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第七十一回 遇強暴故後被污 違忠諫逆臣致敗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第七十三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奪位陳主被遷第七十四回 暱奸人淫後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第七十五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稔惡伏誅第七十六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第七十七回 韋孝寬獻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第七十八回 陷晉州轉敗為勝 擒齊主取亂侮亡第七十九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沈冤第八十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第八十一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勳戚代興第八十二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吟艷妃專寵第八十三回 長孫晟獻謀制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第八十四回 設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第八十五回 據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第八十六回 反罪為功築宮邀賞 寓剿於撫徙虜實邊第八十七回 恨妒後御駕入山鄉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第八十九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烝庶母強結同心第九十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谷渾第九十三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詩逢鬼魅第九十四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第九十五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第九十六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第九十七回 御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遊第九十八回 麻叔謀罪發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關中 囑獻書矮奴死闕下第一百回 弒昏君隋家數盡 鴆少主楊氏凶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