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樂律一:【原文】《周禮》1:「凡樂,圜鍾2為宮,黃鐘為角,太蔟3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夢溪筆談》樂律一

夢溪筆談

樂律一

樂論

【原文】

《周禮》1:「凡樂,圜鍾2為宮,黃鐘為角,太蔟3為徵,姑洗4為羽。

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

函鍾為宮,太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

若樂八變,即地祇皆出,可得而禮矣。

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太蔟為徵,應鍾為羽。

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

凡聲之高下,列為五等,以宮、商、角、徵、羽名之。

為之主者曰宮,次二曰商,次三曰角,次四曰徵,次五曰羽,此謂之序。

名可易,序不可易。

圜鍾為宮,則黃鐘乃第五羽聲也,今則謂之角,雖謂之角,名則易矣,其實第五之一聲 ,安能變哉?強謂之角而已。

先王為樂之意,蓋不如是也。

世之樂異乎郊廟之樂者,如圜鍾為宮,則林鍾角聲也。

樂有用林鍾者,則變而用黃鐘,此祀5天神之音雲耳,非謂能易羽以為角也。

函鍾為宮,則太蔟徵聲也。

樂有用太蔟者,則變而用姑洗,此求地祇之音雲耳,非謂能易羽以為徵也。

黃鐘為宮,則南呂羽聲也。

樂有用南呂者,則變而用應鐘,此求人鬼之音雲耳,非謂能變均外音聲以為羽也。

應鐘,黃鐘宮之變徵。

文、武之世,不用二變聲,所以在均外。

鬼神之情,當以類求之。

朱弦越席,太羹明酒,所以一交一 於冥莫者,異乎養道,此所以變其律也。

聲之不用商,先儒以謂惡殺聲也。

黃鐘之太蔟,函鍾之南呂,皆商也,是殺聲未嘗不用也,所以不用商者,商,中聲也。

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

故商為中聲。

降興上下之神,虛其中聲人聲也。

遺乎人聲,所以致一於鬼神也。

宗廟之樂,宮為之先,其次角,又次徵,又次羽。

宮、角、徵、羽相次者,人樂之序6也,故以之求人鬼。

世樂之序宮、商、角、徵、羽,此但無商耳,其餘悉用,此人樂之序也。

何以知宮為先,其次角,又次徵,又次羽?以律呂次序知之也。

黃鐘最長,大呂次長,太蔟又次,應鍾最短,此其序也。

圜丘方澤之樂,皆以角為先,其次徵,又次宮,又次羽。

始於角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水。

越金,不用商也。

木、火、土、水相次者,天地之序,故以之禮天地。

五行之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此但不用金耳,其餘悉用。

此序,天地之序也。

何以知其角為先,其次徵,又次宮,又次羽?以律呂次序之也。

黃鐘最長,太蔟次長,圜鍾又次,姑洗又次,函鍾又次,南呂最短,此其序也。

此四音之序也。

天之氣始於子,故先以黃鐘;天之功畢於三月,故終之以姑洗。

地之功見於正月,故先之以太蔟,畢於八月,故終之以南呂。

幽陰7之氣,鍾於北方,人之所終歸,鬼之所藏也,故先之以黃鐘,終之以應鐘。

此三樂之始終也。

角者,物生之始也。

徵者,物之成。

羽者,物之終。

天之氣始於十一月,至於正月,萬物萌動,地功見處,則天功之成也,故地以太蔟為角,天以太蔟為徵。

三月萬物悉達,天功畢處,則地功之成也,故天以姑洗為羽,地以姑洗為徵。

八月生物盡成,地之功終焉,故南呂以為羽。

圜丘樂雖以圜鍾為宮,而曰「乃奏黃鐘,以祀天神」;方澤樂雖以函鍾為宮,而曰「乃奏太蔟,以祭地祇」。

蓋圜丘之樂,始於黃鐘;方澤之樂,始於太蔟也。

天地之樂,止是世樂黃鐘一均耳。

以此黃鐘一均,分為天地二樂。

黃鐘之均。

黃鐘為宮,太蔟為商,姑洗為角。

林鍾為方澤樂而已。

唯圜鍾一律,不在均內。

天功畢於三月,則宮聲自合在徵之後、羽之前,正當用夾鍾也。

二樂何以專用黃鐘一均?蓋黃鐘正均也,樂之全體,非十一均之類也。

故《漢志》:「自黃鐘為宮,則皆以正聲應,無有忽微。

他律雖當其月為宮,則和應之律有空積忽微,不得其正。」

其均起十一月,終於八月,統一歲之事也。

他均則各主一月而已。

古樂有下徵調,沈休文8《宋書》曰:「下徵調法:林鍾為宮,南呂為商。

林鍾本正聲黃鐘之徵變,謂之下徵調。」

馬融9《長笛賦》曰:「反商下徵,每各異善。」

謂南呂本黃鐘之羽,變為下徵之商,皆以黃鐘為主而已。

此天地相與之序也。

人鬼始於正北,成於東北,終於西北,萃於幽陰之地也。

始於十一月,而成於正月者,幽陰之魄,稍出於東方也。

全處幽陰,則不與人接;稍出於東方,故人鬼可得而禮也;終則復歸於幽陰,復其常也。

唯羽聲獨遠於他均者。

世樂始於十一月,終於八月者,天地歲事之一終也。

鬼道無窮,非若歲事之有卒,故盡十二律然後終,事先追遠之道,厚之至也,此廟樂之始終也。

人鬼盡十二律為義,則始於黃鐘,終於應鐘,以宮、商、角、徵、羽為序,則始於宮聲,自當以黃鐘為宮也。

天神始於黃鐘,終於姑洗,以木、火、土、金、水為序,則宮聲當在太蔟徵之後,姑洗羽之前,則自當以圜鍾為宮也。

地祇始於太蔟,終於南呂,以木、火、土、金、水為序,則宮聲當在姑洗徵之後,南呂羽之前,中間唯函鍾當均,自當以函鍾為宮也。

天神用園鍾之後,姑洗之前,唯有一律自然合用也。

不曰夾鐘,而曰圜鍾者,以天體言之也。

不曰林鐘,而曰函鍾者,以地道言之也。

黃鐘無異名,人道也。

此二律為宮,次序定理,非可以意鑿十也。

圜鍾六變,函鍾八變,黃鐘九變,同會於卯,卯者,昏明之一交一 ,所以一交一 上下、通幽明、合人神,故天神、地祇、人鬼可得而禮也。

自辰以往常在晝,自寅以來常在夜,故卯為昏明之一交一 ,當其中間,晝夜夾之,故謂之夾鐘。

黃鐘一變為林鐘,再變為太蔟,三變南呂,四變姑洗,五變應鐘,六變蕤賓,七變大呂,八變夷則,九變夾鐘。

函鍾一變為太蔟,再變為南呂,三變姑洗,四變應鐘,五變蕤賓,六變大呂,七變夷則,八變夾鍾也。

圜鍾一變為無射,再變為中呂,三變為黃鐘清宮,四變合至林鐘,林鍾無清宮,至太蔟清宮為四變,五變合至南呂,南呂無清宮,直至大呂清宮為五變,六變合至夷則,夷則無清宮,直至夾鍾清宮為六變也。

十二律,黃鐘、大呂、太蔟、夾鍾四律有清宮,總謂之十六律。

自姑洗至應鍾八律,皆無清宮,但處位而已。

此皆天理不可易者。

古人以為難知,蓋不深索之。

聽其聲,求其義,考其序,無毫髮可移,此所謂天理也。

一者人鬼,以宮、商、角、徵、羽為序者;二者天神;三者地祇,比以木、火、土、金、水為序者;四者以黃鐘一均分為天地二樂者;五者六變、八變、九變皆會於夾鍾者。

【註釋】

1《周禮》:《周禮》是儒家經典,為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今從其思想內容分析,則說明儒家思想發展到戰國後期,融合道、法、陰陽等家思想,與春秋孔子時思想發生極大變化。

《周禮》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

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歷象;小至溝洫道路,草木蟲魚。

凡邦國建制,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賦稅度支,膳食衣飾,寢廟車馬,農商醫卜,工藝製作,各種名物、典章、制度,無所不包。

堪稱為上古文化史之寶庫。

2圜(huan)鍾:樂十二律之一,一名夾鐘。

3太蔟(cu):十二律中陽律的第二律。

4姑洗:古代樂律名。

古樂分十二律,陰陽各六,第五為姑洗。

5祀(si):祭祀。

6序:次第,順序。

7幽陰:陰靜;幽深。

8沈休文:名約,字休文,南朝吳興武康(今浙一江一 德清縣西)人,沈休文從二十餘歲時開始,歷時二十餘年,撰成《晉書》一百二十卷。

487年,奉詔修《宋書》,一年完成。

9馬融(79—166):字季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東漢儒家學者,著名經學家,尤長於古文經學。

他一生注書甚多,注有《孝經》《論語》《》《周易》《三禮》《尚書》《列女傳》《老子》《淮南子》《離騷》等書。

十鑿:在此指穿鑿附會。

昏明:黑夜和白晝。

蕤賓:樂十二律中之第七律。

【譯文】

《周禮》:「凡樂,圜鍾為宮,黃鐘為角,太蔟為徵,姑洗為羽。

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

函鍾為宮,太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

若樂八變,即地祇皆出,可得而禮矣。

黃鐘為宮,大呂為角,太蔟為徵,應鍾為羽。

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

按高低聲分為五等,這五等各用宮、商、角、徵、羽來命名。

首先是宮,其次是商,再次是角,再次是徵,再次是羽,這就是次序。

名可變,次序不可變。

圜鍾為宮,那麼黃鐘應是第五羽聲,現在卻稱它為角聲,雖稱它為角聲,名變了,其實質是第五羽聲,怎能變呢?牽強地稱它為角聲罷了。

遠古的聖王制樂的本意大概不是這樣。

民間的音樂和郊廟的音樂差別在於,如果圜鍾為宮,那麼林鍾為角聲,樂中每逢有用林鐘的地方就變成用黃鐘,因為這是祭禮天神的音樂,所以如此,並不是說能把羽聲變成角聲。

如果函鍾為宮,那麼太蔟為徵聲,樂中每逢有用太蔟的地方就變成用姑洗,因為這是向地祇祈禱的音樂,所以如此,並不是說能把羽聲變為徵聲。

如果黃鐘為宮,那麼南呂為羽聲,樂中每逢有用南呂的地方就變成用應鐘,這是向祖宗祈禱的音樂,所以如此,並不是說能把韻外的音聲變為羽聲。

應鐘,是黃鐘宮的變徵,周文王、周武王的時代不再用變徵、變宮兩個變聲,所以它們在韻外。

鬼神在音樂上的喜好應當用一類的事情來推求。

朱弦(祭祖用的樂器弦為紅色)、蒲席、太羹(不放調料的肉羹)、新酒,這些用來溝通鬼神的東西都和人們生活中所使用的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祭祀鬼神的音樂要變易它的樂聲的緣故。

郊廟祭樂中不用商聲,從前的學者認為是因為厭惡商聲是殺聲。

實際上黃鐘為宮時的太蔟,函鍾為宮時的南呂,都是商聲,因此未嘗不用殺聲,不用商聲的原因,是因為商聲是中聲。

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所以商為中聲。

迎接天上地下的鬼神,把中聲,即人聲空出來,去掉人聲是為了專一地向鬼神致敬。

宗廟的祭樂,宮排列最前,其次是角,再次是徵,再次是羽。

宮、角、徵、羽依次排列,這是人樂的順序,所以用它來迎接祖宗。

民間的音樂以宮、商、角、徵、羽為序,相比之下,宗廟的祭樂只是沒有商聲而已,其餘的樂聲都用,這是人樂的順序。

怎麼知道宮排在最前,其次是角,再次是徵,再次是羽?是根據律呂的次序知道的。

黃鐘最長,其次是大呂,再次是太蔟,應鍾最短,這就是四聲的順序。

在圜丘、方澤祭禮天地時用的音樂,都應該將角排列在最前面,其次是徵,再後是宮,最後是羽。

在五行中,「角」代表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水。

越過「金」,因而不用「商」音。

木、火、土、水之間的順序,因此,可以以它作為祭天的禮儀。

五行的順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這裡不用「金」,其他都用。

這一順序就是天地的順序。

怎麼知道將角排列在最前面,其次排列徵,再次排列宮,最後排列羽呢?這是從律呂的順序得知的。

在律呂中,黃鐘最長,太蔟比黃鐘短一些,圜鍾又比太蔟短一些,姑洗又比圜鍾短一些,函鍾又比姑洗短一些,而南呂在律呂中最短,這就是律呂的順序。

這是祭樂中四音的次序。

天之氣始於子,所以把黃鐘放在前面;天之功完成於三月,所以把姑洗放在最後。

地之功從正月開始顯示,所以把太蔟放在最前面,完成於八月,所以把南呂放到最後。

幽陰之氣,聚集於北方,這裡是人最終的歸宿,是鬼藏身的地方,勞以祭祖宗的音樂以黃鐘開始,以應鍾結束。

這是三大祭樂的開頭和結尾。

角,是萬物初生。

徵,是萬物成熟。

羽,是萬物蟄伏。

天之氣始於十一月,到了正月萬物萌發、活動,地功開始顯現的時候,天功就已經成熟了,所以地以太蔟為角,天以太蔟為徵。

三月萬物全都生長出來了,天功完畢的時候,地功就成熟了,所以天以姑洗為羽,地以姑洗為徵。

八月萬物全都成熟,這時地功祀天終結,所以南呂以為羽。

祭天的圜丘樂雖以圜鍾為宮,卻說「乃奏黃鐘,以祀天神」;祭地的方澤樂雖以函鍾為宮,卻說「乃奏太蔟,以祭地祇」。

大概因為圜丘之樂,始於黃鐘;方澤之樂,始於太蔟。

祭天地的音樂,只是世俗音樂中的黃鐘一韻而已,把這一韻黃鐘,分為天地二樂。

黃鐘之韻,黃鐘為宮,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則用於方澤樂而已,唯有圜鍾一律不在韻內。

天功在三月完畢,那麼宮聲自然應當在徵之後、羽之前,正應當用夾鐘,天地二樂何以專用黃鐘一韻?大概黃鐘是正韻,也含了全部樂聲,和其他十一韻不一樣。

所以《漢書·律歷志》說:「自黃鐘為宮,那麼都以正聲應和,沒有誤差。

其他律雖然在其所對應的月份為宮,然而應和之律會有誤差或者沒有相應的律與音階對應,不能獲得其正聲。」

黃鐘宮一韻開始於十一月,終結於八月,統攝一年的事情。

其他韻則各自主持所對應的一個月而已。

古樂有下徵調,沈約的《宋書》說:「下徵調法:林鍾為宮,南呂為商。

林鍾以正聲黃鐘為變徵,就稱為下徵調。」

馬融《長笛賦》說:「反商下徵,每各異善。」

說的是南呂原本是黃鐘的羽聲,變為下徵調中的商聲,都是以黃鐘為主而已。

這是天地二樂互相更迭的次序。

祭禮祖先的音樂始於正北,成於東北,終於西北,匯聚於幽陰之地。

始於十一月而成於正月,是因為幽陰的魂魄,在東方漸漸顯現。

如果完全處於幽陰之地,就不能與人一交一 接;漸漸出現於東方,所以祖先才能被禮拜;祖先最終會回歸於幽陰之地,恢復其常態。

唯獨羽聲比其他韻音距要長,這是因為世俗之樂始於十一月,終於八月,是天地間時令的一個循環。

鬼道無窮,不像時令是有盡頭的,所以要窮盡十二律然後終結。

侍奉祖先追懷先人的禮節,要極為忠厚,這是廟樂(指祭祀的音樂)的開始和終結。

祖先之樂從道理上講要窮盡十二律,則開始於黃鐘,終結於應鐘,以宮、商、角、徵、羽為序,那麼始於宮聲,自然應當以黃鐘為宮。

祭天神之樂始於黃鐘,終於姑洗,以木、火、土、金、水為序,那麼宮聲應當在太蔟徵之後,姑洗羽之前,於是自然應當以圜鍾為宮。

祭地祇之樂始於太蔟,終於南呂,以木、火、土、金、水為序,那麼宮聲應當在姑洗徵之後,南呂羽之前,中間唯有函鍾當韻,自然應當以函鍾為宮。

祭天神之樂的宮聲在圜鍾之後,姑洗之前,唯有一律自然合用。

不稱為夾鍾而稱為圜鐘,是按天體來說的。

不稱為林鍾而稱為函鐘,是以地道來說的。

黃鐘沒有別名,是因為人道。

這二律為宮,次序定理,是不可以隨意穿鑿附會的。

圜鍾六變,函鍾八變,黃鐘九變,同會集於卯,卯是黑夜和黎明的一交一 匯點,所以能一交一 上下、通幽明、合人神,所以天神、地祇、祖宗都能夠在這個點上禮拜。

自辰時以後都是白晝,自寅時以後都是黑夜,所以卯時為晝夜的一交一 匯點,是在它們的中間,白晝和黑夜夾著卯應對的音律,所以稱為夾鐘。

黃鐘一變為林鐘,再變為太蔟,三變為南呂,四變為姑洗,五變為應鐘,六變為蕤賓,七變為大呂,八變為夷則,九變為夾鐘。

函鍾一變為太蔟,再變為南呂,三變為姑洗,四變為應鐘,五變為蕤賓,六變為太呂,七變為夷則,八變為夾鐘。

圜鍾一變為無射,再變為中呂,三變為黃鐘清宮,四變正好到林鐘,林鍾無清宮,至太蔟清宮為四變,五變正好到南呂,南呂無清宮,直至大呂清宮為五變,六變正好到夷則,夷則無清宮,直至夾鍾清宮為六變。

十二律,黃鐘、大呂、太蔟、夾鍾四律有清宮,總稱為十六律。

自姑洗至應鍾八律,都無清宮,只是佔個位置罷了。

這些都是天理不可改動的。

古人認為難以理解,大概是沒有深入地探索。

聆聽其樂聲,推求其義蘊,考察其順序,沒有絲毫可以改動,這正是所謂的天理啊。

一是祭祖宗的音樂,以宮、商、角、徵、羽為序;二是祭天神的音樂;三是祭地祇的音樂,都以木、火、土、金、水為序;四是以黃鐘一韻分為祭天和祭地兩種音樂;五是六變、八變、九變都會聚於夾鐘。

釋「呂」

【原文】

六呂:三曰鐘,三曰呂。

夾鍾、林鍾、應鐘,大呂、中呂、南呂。

鍾與呂常相間,常相對,六呂之間,復自有陰陽也。

納音之法:申、子、辰、巳、酉、丑為陽紀,寅、午、戌、亥、卯、未為陰紀。

亥、卯、未,曰夾鍾、林鍾、應鐘,陰中之陰也。

黃鐘者,陽之所鍾1也;夾鍾、林鍾、應鐘,陰之所鍾也。

故皆謂之鐘。

巳、酉、丑曰大呂、中呂、南呂,陰中之陽也。

呂,助也,能時出而助陽也,故皆謂之呂。

【註釋】

1 鍾:聚集。

【譯文】

六呂:其中三個稱鐘,三個稱呂。

夾鍾、林鍾、應鐘,大呂、中呂、南呂。

鍾與呂總是相間隔,總是相對應,六呂之間,又還區分陰陽。

納音的方法為,申、子、辰、巳、酉、丑為陽紀,寅、午、戌、亥、卯、未為陰紀。

亥、卯、未,分別為夾鍾、林鍾、應鐘,是陰中之陰。

黃鐘,是陽之所鍾(鐘,動詞,聚集的意思);夾鍾、林鍾、應鐘,是陰之所鍾。

所以都稱為「鍾」。

巳、酉、丑分別為大呂、中呂、南呂,是陰中之陽。

呂,是「助」的意思,能時時出來幫助陽,所以都稱為「呂」。

「脛廟」

【原文】

《漢志》言數曰:「太極1元氣,函三為一2。

極,中3也;元,始也。

行於十二辰,始動於子。

參4之於丑,得三。

又參之於寅,得九。

又參之於卯,得二十七。

歷十二辰,得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

此陰陽合德,氣鍾於子,化生萬物者也。」

殊不知此乃求律呂長短體算立成法耳,別有何義?為史者但見其數浩博,莫測所用,乃曰「此陰陽合德,化生萬物者也」。

嘗有人於土中得一朽弊搗帛杵,不識,持歸以示鄰里。

大小聚觀,莫不怪愕,不知何物。

後有一書生過,見之曰:「此靈物也。

吾聞防風氏身長三丈,骨節專車。

此防風氏脛骨5也。」

鄉人皆喜,築廟祭之,謂之「脛廟」。

班固此論,亦近乎「脛廟」也。

【註釋】

1太極:古代哲學術語,指派生萬物的本原。

2函三為一:包含天、地、人,三者混合為一。

3中:充滿,引申為包羅萬象。

4參:通「三」。

5脛(jinɡ)骨:小腿骨。

【譯文】

《漢書·律歷志》談歷數時說:「太極元氣,包含天、地、人三者而且把它們合而為一。

極,是中;元,是始。

在十二辰(指子、丑、寅、卯等十二個地支)中運行,始動於子時(子就是一)。

於丑時乘以三得到三。

又在寅時乘三得到九。

又在卯時乘三得到二十七。

這樣經過十二辰,得到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

這是因為陰陽合德,氣聚集於子,從而化生了世間萬物。」

殊不知這只是推算律呂管長短的計算方法而已,哪還有別的什麼深義?寫史書的人只見這些數字很繁雜,不明白其中的用意,於是說「這是陰陽合德,化生萬物啊」。

曾經有人在土地中找到一枚朽爛了的搗帛杵,他不認識,拿著回家展示給鄰居們看。

鄰里的大人小孩都圍著來觀看,都不知道它是個什麼東西,沒人不驚怪。

後來有個書生經過,看見這個搗帛杵後說:「這是靈物。

我聽說防風氏(傳說中的山神)身高三丈,他的一節骨頭可以裝滿一輛車。

這是防風氏的脛骨。」

鄉里人都很歡喜,修築廟宇來祭祀它,並稱這廟為「脛廟」。

班固的這些議論,也和「脛廟」相近。

羯鼓

【原文】

吾聞《羯鼓錄》1序羯鼓2之一聲 云:「透空碎遠3,極異眾樂。」

唐羯鼓曲,今唯有邠州4一父老能之,有《大合蟬》5《滴滴泉》6之曲。

余在鄜延7時,尚聞其聲。

涇、原8承受公事9楊元孫因奏十事回,有旨令召此人赴闕。

元孫至邠,而其人已死,羯鼓遺音遂絕。

今樂部中所有,但名存而已,「透空碎遠」了無餘跡。

唐明帝與李龜年論羯鼓云「杖之弊者四櫃」,用力如此,其為藝可知也。

【註釋】

1《羯鼓錄》:唐代南卓著,記述了羯鼓的形狀、來源和部分用羯鼓演奏的曲目。

2羯鼓: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南北朝時從西域傳入,唐代比較盛行,形狀像漆桶,演奏時橫放在小牙床 上,兩手持杖敲擊演奏。

3透空碎遠:指演奏時羯鼓短促緊湊的聲響可以傳得很遠。

透空:可以理解為羯鼓的音色通透空闊。

碎遠:可以理解為羯鼓鼓點緊湊急促,聲音響亮,傳得很遠。

4邠(bīn)州:古代地名,在今陝西彬縣一帶。

5《大合蟬》:羯鼓曲目名稱。

6《滴滴泉》:羯鼓曲目名稱。

7鄜(fū)延:古代地名,在今陝西延安一帶。

8涇、原:古代地名,在今甘肅涇川、固原一帶。

9承受公事:官職名,安撫司的屬官。

十奏:封建時代臣子向皇帝進言或上書。

闕:皇宮門前兩邊的樓,這裡指宮廷。

樂部:掌管音樂的官署。

唐明帝:唐明皇,唐玄宗。

李龜年:唐代宮廷樂師,史載善歌,能作曲,也善奏羯鼓。

杖:鼓槌。

弊:敗壞,疲睏,這裡是「將鼓槌敲壞了」的意思。

【譯文】

我閱讀《羯鼓錄》,見書中敘述羯鼓的聲音,說它「聲破長空,穿透遠方,特異於諸種樂器」。

唐代的羯鼓曲,如今只有邠州的一位老人能演奏,有《大合蟬》《滴滴泉》等曲名。

我在鄜延時,還聽過他的演奏。

涇、原承受公事楊元孫因為奏事入京,回來後傳達朝廷諭旨,令召此人赴闕。

元孫到邠州,而其人已去世,羯鼓流傳下來的音曲遂從此斷絕。

現在官府樂班中所存的羯鼓曲,只不過徒有其名而已,所謂「聲破長空,穿透遠方」,已全無剩餘的痕跡。

唐明皇與李龜年討論羯鼓,曾說「鼓杖敲壞了的就有四櫃」,當時羯鼓的練一習一 如此用力,其技藝的一精一湛可想而知。

杖鼓

【原文】

唐之杖鼓1,本謂之「兩杖鼓」,兩頭皆用杖。

今之杖鼓,一頭以手拊2之,則唐之「漢震第二鼓」也。

明帝3、宋開府4皆善此鼓。

其曲多獨奏,如鼓笛曲是也。

今時杖鼓,常時只是打拍,鮮5有專門獨奏之妙。

古曲悉皆6散亡,頃年7王師8南征,得《黃帝炎》9一曲於一交一 趾十,乃杖鼓曲也。

(「炎」或作「鹽」。

)唐曲有《突厥鹽》《阿鵲鹽》。

施肩吾詩云:「顛狂楚客歌成雪,嫵媚吳娘笑是鹽。」

蓋當時語也。

今杖鼓譜中有炎杖聲。

【註釋】

1杖鼓: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以木為框,細腰,兩頭蒙皮,縛以五彩繡帶。

2拊(fǔ):拍,這裡是「用手拍擊」的意思。

3明帝:唐明皇,唐玄宗。

4宋開府:指唐代的宋璟,因其曾官至開府,所以被稱為宋開府。

5鮮:少有。

6悉皆:同義詞連用,是「全」、「都」的意思。

7頃年:近年。

8王師:文中指宋朝的軍隊。

9《黃帝炎》:曲名,或作《黃帝鹽》。

炎、鹽為古維文譯音,都是「曲」的意思。

宋代吳曾在《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中指出:《黃帝炎》一曲不是因近年征一交一 趾而得,在衡山南嶽廟早有此曲。

十一交一 趾:古代地區名,泛指五嶺以南。

北宋稱越南為一交一 趾。

《突厥鹽》:曲名。

《阿鵲鹽》:曲名。

施肩吾:唐代詩人。

顛狂:狂放不羈。

楚客:湖北一帶的人。

歌成雪:唱的是「陽春白雪」。

吳娘:一江一 浙一帶的女子。

笑是鹽:意思是說笑聲像歌曲那樣動聽。

炎杖聲:杖鼓曲。

【譯文】

唐代的杖鼓,本稱「兩杖鼓」,兩頭都能用鼓槌敲擊。

現在的杖鼓,一頭用鼓槌敲,另一頭用手拍打,則是唐一人所稱的「漢震第二鼓」。

唐明皇、宋開府宋璟都擅長兩杖鼓。

兩杖鼓演奏的曲子多是專用的,如與玉笛相配的鼓笛曲就是。

現在的杖鼓,通常只是用桌擊打節拍,很少有專門獨奏的妙用,舊時杖鼓曲也全都散失了。

當年王師南征時,於一交一 趾搜集到一曲《黃帝炎》,即是杖鼓曲。

(「炎」或作「鹽」。

)唐代杖鼓曲有《突厥鹽》《阿鵲鹽》,施肩吾的詩句說「顛狂楚客歌成雪,嫵媚吳娘笑是鹽」,可見鼓曲稱「鹽」就是當時的用語。

現在杖鼓譜子的標識符號中,還有「炎杖聲」的名目。

凱歌

【原文】

邊兵每得勝回,則連隊抗聲凱歌,乃古之遺音也。

凱歌詞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語。

予在鄜延時,制數十曲,令士卒歌吟之,粗記得數篇。

其一:「先取山西十二州,別分子將打衙頭1。

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

其二:「天威卷地過黃河,萬里羌人盡漢歌。

莫堰橫山2倒流水,從教西去作恩波。」

其三:「馬尾一胡一 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

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

其四:「旗隊渾如錦繡堆,銀裝背嵬打回回3。

先教淨掃安西路,待向河源飲馬來。」

其五:「靈武西涼不用圍,蕃家總待納王師。

城中半是關西種,猶有當時軋吃(根勿反)兒4。」

【註釋】

1子將:小將。

衙頭:山名,在今甘肅通渭南。

2堰:堵塞。

橫山:泛指今甘肅東部到陝西中北部的山區。

3銀裝:銀飾的鎧甲,泛指鎧甲閃亮。

背嵬:指大將的親兵。

回回:回紇,實指西夏。

4軋吃兒:新生兒的意思,指漢人後代。

【譯文】

守衛邊境的士兵每當得勝回軍的時候,就會連營結隊地高唱凱歌,凱歌的曲調也是古代流傳下來的。

凱歌的歌詞很多,用的都是市井街巷的俚俗語言。

我在鄜延時,曾創作了數十首,令士卒歌唱,現在還粗略地記得幾篇。

其一:「先取山西十二州,別分子將打衙頭。

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

其二:「天威卷地過黃河,萬里羌人盡漢歌。

莫堰橫山倒流水,從教西去作恩波。」

其三:「馬尾一胡一 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

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

其四:「旗隊渾如錦繡堆,銀裝背嵬打回回。

先教淨掃安西路,待向河源飲馬來。」

其五:「靈武西涼不用圍,蕃家總待納王師。

城中半是關西種,猶有當時軋吃兒。」

柘枝舊曲

【原文】

《柘枝》舊曲,遍數極多,如《羯鼓錄》所謂《渾脫解》之類,今無復此遍。

寇萊公好《柘枝》舞,會客必舞《柘枝》,每舞必盡日,時謂之「柘枝顛」。

今鳳翔有一老尼,猶是萊公時柘枝妓,云:「當時《柘枝》,尚有數十遍。

今日所舞《柘枝》,比當時十不得二三。」

老尼尚能歌其曲,好事者往往傳之。

古之善歌者有語,謂當使聲中無字,字中有聲。

凡曲,止是一聲清濁高下如縈縷1耳,字則有喉、唇、齒、舌等音不同。

當使字字舉末2皆輕圓,悉融入聲中,令轉換處無磊塊3,此謂「聲中無字」,古人謂之「如貫珠4」,今謂之「善過度」是也。

如宮聲字而曲合用商聲,則能轉宮為商歌之,此「字中有聲」也,善歌者謂之「內裡聲」。

不善歌者,聲無抑揚5,謂之「念曲」;聲無含韞6,謂之「叫曲」。

【註釋】

1縈縷:盤繞的絲線。

2舉末:自始至終之意。

3磊塊:此指疙瘩。

4如貫珠:像一串珠子那樣圓潤而連貫。

5抑揚:此指高低強弱。

6含韞(yun):含蓄。

【譯文】

《柘枝》舊曲的遍數極多,比如《羯鼓錄》所說的《渾脫解》這類,今天的《柘枝》曲不再有這一類的遍數。

寇准(封號萊國公)喜好《柘枝》舞,與客人集會時必定要舞《柘枝》,況每舞一次必定是一整天,當時的人稱他為「柘枝顛」。

今天在鳳翔有一個老尼姑,是寇准當年的《柘枝》妓,她說:「當時的《柘枝》曲還有幾十遍,今日所舞的《柘枝》,和當時的相比,遍數不到十分之二三。」

老尼姑還能歌當時的曲子,有閒情逸致的人往往傳唱她的曲子。

古時善於歌唱的人有種說法,就是歌唱應當做到「聲中無字,字中有聲」。

凡是曲調,只不過是清濁高下不同的一種曲折連貫的發聲,有如纏繞的一縷絲線;而歌詞的字,則有喉音、唇音、齒音、舌音等發音部位的不同。

歌唱時,應當使字字都發自本部位而能輕鬆圓潤,完全融入曲調的發聲中,令聲音轉換處沒有鬱結障礙,這叫作「聲中無字」,古人稱這種唱法如同貫串圓珠,現在說的善於過渡也是指這一技巧。

如宮聲的字而曲調應該用商聲,那就要能轉換宮音而用商聲把它唱出來,而這也就是「字中有聲」,善於歌唱的人稱這樣的發聲是一種「內裡聲」(歌聲出自胸中)。

不善於歌唱的人,聲音沒有適當的高低抑揚,那就叫「念曲」;聲音過於淺直而缺乏應有的內涵,那就成了「叫曲」。

詩詞與音樂曲調

【原文】

古詩皆詠之1,然後以聲依詠以成曲,謂之「協律2」。

其志安和3,則以安和之一聲 詠之;其志怨思,則以怨思之一聲 詠之。

故治世4之音安以樂,則詩與志、聲與曲,莫不安且樂;亂世之音怨以怒,則詩與志、聲與曲,莫不怨且怒。

此所以審5音而知政也。

詩之外又有和聲,則所謂「曲」也。

古樂府6皆有聲有詞,連屬7書之。

如曰賀賀賀、何何何之類,皆和聲也。

今管弦8之中纏聲9,亦其遺法也。

唐一人乃以詞填入曲中,不復用和聲。

此格雖雲自王涯十始,然貞元、元和之間,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

又小曲有「咸陽沽酒寶釵空」之句,雲是李白所制,然李白集中有《清平樂》詞四首,獨欠是詩;而《花間集》所載「咸陽沽酒寶釵空」,乃雲是張泌所為。

莫知孰是也。

今聲詞相從,唯里巷間歌謠及《陽關》《搗練》之類,稍類舊俗。

然唐一人填曲,多詠其曲名,所以哀樂與聲尚相諧會。

今人則不復知有聲矣,哀聲而歌樂詞,樂聲而歌怨詞。

故語雖切而不能感動人情,由聲與意不相諧故也。

【註釋】

1古詩皆詠之:古代的詩歌都是可以吟唱的。

2協律:編排聲律,類似於現代的譜曲。

3安和:安逸平和。

4治世:太平盛世。

5審:認真研究,考察。

6古樂府:樂府詩歌,指漢魏時代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合樂的詩歌。

樂府,原為漢武帝時所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構,也負責採集民歌並配以音樂供宮廷演唱,後來人們就把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以及仿樂府古題的作品都叫樂府了。

7連屬(zhǔ):相連接。

8管弦:管絃樂器,這裡泛指器樂曲。

9纏聲:古代歌曲中的虛聲,用於弦、管演奏的稱「纏聲」,相當於現代樂曲中用樂器演奏的過門。

十王涯:唐代宰相,字廣津,太原人。

貞元:唐德宗李適(kuo)年號(785—805年)。

元和:唐憲宗李純年號(806—820年)。

小曲:樂曲的一種體裁。

咸陽沽酒寶釵空:此句引自《花間集》卷四張泌詞,意思是說,在咸陽因為要買酒喝,把貴重的首飾都賣光了。

張泌:五代南唐詞人,字子澄,淮南人。

相從:緊密配合,協調一致。

里巷間:這裡指民間。

《陽關》:古曲名,即《陽關三疊》。

《搗練》:古曲名,即《搗練子》。

【譯文】

古代的詩歌都是可以吟詠的,然後依照吟詠時抑揚頓挫的韻律來譜成曲子,就叫做「協律」。

當詩歌表達安逸平和的感情時,就用安逸平和的音調來吟詠;當詩歌表達哀怨幽憤的感情時,就用哀怨幽憤的音調來吟詠。

所以,太平時代的音樂安逸而歡樂,詩歌及其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音調和曲子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沒有不安逸而歡樂的;動亂時代的音樂哀怨而幽憤,詩歌及其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音調和曲子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也就沒有不哀怨幽憤的了。

這就是通過仔細考察音樂就可以知道政治情況的道理所在。

詩之外又有所謂的和聲,就叫做「曲」。

古代的樂府詩都既有和聲又有詞句,連起來寫在一塊兒。

如「賀賀賀」、「何何何」之類,都是和聲。

如今演奏樂曲時的過門「纏聲」,也就是和聲遺留下來的手法。

唐代人把詞句填入樂曲中,於是不再使用和聲了。

這種方法雖說是從王涯開始的,不過在貞元、元和年間,用這種方法的人已經很多了,還有一些甚至是在王涯之前使用的。

此外,小曲中有「咸陽沽酒寶釵空」的句子,相傳是李白所作,但是在李白的詩集中只有《清平樂》詞四首,唯獨沒有這首詩;而在《花間集》中雖記載有「咸陽沽酒寶釵空」的句子,卻傳是張泌所作。

這兩種說法,也不知道到底哪一種是對的。

現今時代曲調和詞意能夠密切配合的,只有民間歌謠和《陽關三疊》《搗練子》一類的曲子,還比較接近於過去傳統的格式。

但是唐代人填曲時,大多是按照曲調名稱的含義來填詞的,所以所表達的悲哀、歡樂的情感與曲調還是配合得當的。

現在的人卻不再懂得曲調原本是有悲哀、歡樂之別的,所以往往用悲哀的曲調去吟唱歡樂的歌詞,或者用歡樂的曲調去吟唱悲哀的歌詞。

即使歌詞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和情感非常深切,也不能打動人,原因就在於曲調與歌詞意義搭配得不夠妥當。

李嗣真求磬

【原文】

唐《獨異志》1云:「唐承隋亂,樂虞2散亡,獨無徵3音。

李嗣真4密求得之。

聞一弩一營5中砧6聲,求得喪車一鐸7,入振之於東南隅8,果有應者。

掘之,得石一段,裁為四具9,以補樂虞之闕十。」

此妄也。

聲在短長厚薄之間,故《考工記》:「磬氏為磬,已上則磨其旁,已下則磨其端。」

磨其毫末,則聲隨而變,豈有帛砧裁琢為磬,而尚存故聲哉?兼古樂宮、商無定聲,隨律命之,迭為宮、徵。

嗣真必嘗為新磬,好事者遂附益為之說。

既云「裁為四具」,則是不獨補徵聲也。

【註釋】

1《獨異志》:唐代李亢著,今大部分已亡佚。

2虞(ju):亦作「虡」,懸掛鐘、磬的木架。

3徵(zhǐ):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

4李嗣真:唐代人,擅長鑒賞美術,精通音律。

5一弩一營:軍隊中製作一弩一的作坊。

6砧:切割或砸、捶東西時墊在下面的器具,如砧板、鐵砧、石砧等。

7鐸:大的鈴。

古代宣佈政事或有戰事時用。

8隅:角落。

9四具:四塊。

十闕:同「缺」。

《考工記》:我國先秦時專門記述各種手工業工藝的書籍,作者不詳,有論者稱之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科學技術文獻。

磬氏:製造磬的人。

磬:古代打擊樂器,形狀有點像曲尺,用玉或石頭做成,懸掛在架子上。

已上:指聲音(頻率)高了。

下文「已下」則指聲音低了。

帛砧:用來搗帛、捶衣的石砧,這裡指李嗣真掘地所得的那塊石頭。

定聲:這裡指固定的音高。

迭:這裡是「一交一 替」、「輪流」的意思。

附益:這裡是「牽強附會」、「添枝加葉」的意思。

【譯文】

唐代的《獨異志》一書中說:「唐朝是在動亂的隋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懸掛編磬的架子散失了,(所剩的)編磬裡唯獨少了一個徵音。

李嗣真很神秘地找到了它。

(據說)他聽到了軍營造一弩一作坊裡的捶衣石發出的聲音,便找來一隻喪車上的大鈴鐺,跑到一弩一營東南角上去搖,鈴聲果然引起了(地下的)回聲。

(於是)挖掘那地方,找到了一塊石頭,把它切割成四塊,(做成磬)用來補齊了編磬架上缺失的徵音。」

這是很荒謬的。

磬的聲音的高低取決於它的長短厚薄,所以《考工記》裡講:「做磬的人在制磬的時候,如果磬的音偏高了,就磨它的兩邊;如果磬的音偏低了,就磨它的兩頭。」

(只要)磨去一點點,磬的音就會隨之而發生變化,哪有把一塊搗衣石切割打磨成四塊以後,它依然還能保持原有聲音的呢?再說在古代音樂中,宮和商音是沒有固定音高的,是隨著樂律的變化而定的,可以一交一 替作為宮音、徵音。

(由此看來)李嗣真肯定曾經做過新的磬,有些喜歡多事的人便牽強附會、添油加醋地編造出了上面的故事。

既然說把石砧分成了四塊,就不會只用來補徵音了。

潤州玉磬

【原文】

《國史纂異》1云:「潤州2曾得玉磬十二以獻,張率更3叩4其一,曰『晉某歲所造也。

是歲閏月,造磬者法月數,當有十三,宜於黃鐘5東九尺掘,必得焉』。

從之,果如其言。」

此妄也。

法月律6為磬,當依節氣7,閏月自在其間,閏月無中氣8,豈當月律?此懵然9者為之也。

扣其一,安知其是晉某年所造?既淪陷在地中,豈暇十復按方隅尺寸埋之?此欺誕之甚也!

【註釋】

1《國史纂異》:即《國史異纂》,唐代劉餗撰。

2潤州:古代地名,即今一江一 蘇鎮一江一 。

3率更:古代官名,掌管計時。

4叩:敲擊。

5黃鐘:編磬中的黃鐘磬。

6月律:古人把音樂中的十二律與十二個月相配,如黃鐘代表十一月、大呂代表十二月等。

7節氣:從小寒起,太陽黃經每增加30℃,便是另一個節氣。

計有小寒、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十二個節氣,連同十二個「中氣」,總稱為二十四節氣。

中國古代的節氣,有時指一段時間,例如,太陽黃經從0℃增加到15℃這段時間叫做春分。

現在所用的節氣都是指時刻,即太陽黃經等於0℃時叫春分,太陽黃經等於15℃時叫清明。

8中氣:從冬至起,太陽黃經每增加30℃,便開始另一個中氣。

計有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總稱為二十四節氣。

按規定,閏年所包括的那個閏月沒有中氣。

9懵然:不明白的樣子。

十暇:空閒,沒有事的時候。

方隅:文中指方向。

【譯文】

《國史異纂》一書中說:「鎮一江一 曾經從地下挖到十二隻玉磬並獻給了朝廷,掌管計時的率更官張某敲了一下其中的一隻便說:『這是晉代某年所造的,那一年有閏月,造磬的人是依照月數制磬的,應當有十三隻磬。

可以在所發現的黃鐘磬的東邊九尺遠的地方挖掘,一定會找到。

』按照他的話去挖,果然像他講的那樣(又找到了一隻磬)。」

這是很荒唐的。

依照月律來製造磬,應該按照節氣,閨月已經包括在當中了,閏月是沒有中氣的,怎麼能按照月律來造磬呢?這是不明事理的糊塗人的胡說八道。

敲一下其中的一隻磬,哪裡就能知道它是晉代某年所製造的呢?既然失落掩埋在泥土裡,哪裡還會有工夫按一定的方位和間隔距離去埋呢?這種自欺欺人的說法真是荒誕到了極點。

天寶法曲與一胡一 部合奏

【原文】

外國之一聲 ,前世自別為四夷樂。

自唐天寶十三載,始詔法曲與一胡一 部1合奏,自此樂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一胡一 部者為宴樂。

【註釋】

1法曲:樂曲種類名稱。

晉以前原為用於佛教法會的樂曲,傳入中原後,與漢族的清商樂相結合,逐漸發展為以清商樂為主的隋代法曲。

盛唐時,這種樂曲又摻雜道教樂曲而發展至極盛,《霓裳羽衣曲》即是著名的法曲。

唐玄宗命梨園弟子學習 ,稱為「法部」。

一胡一 部:指中原北方及西方少數民族音樂,有時也泛指與中原傳統音樂有別的「四夷樂」。

隋代音樂有九部,唐太宗時加一部為十部,玄宗時又加入一胡一 部。

【譯文】

中原之外的地區和國家的音樂,前世自然與中原有別而稱之為「四夷樂」。

自從唐天寶十三載(754),始詔令以法曲與一胡一 部樂合奏,從此朝廷的音樂演奏便完全失去了古代的法度,而將上古先王留傳的樂曲稱為雅樂,後世新創作的樂曲稱為清樂,與一胡一 部樂合奏的樂曲稱為宴樂。

《霓裳羽衣曲》

【原文】

《霓裳羽衣曲》1,劉禹錫詩云:「三鄉陌2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又王建詩云:「聽風聽水3作《霓裳》。」

白樂天4詩注云:「開元中,西涼府節度楊敬述5造。」

鄭嵎《津陽門詩》注雲6:「葉法善7嘗引上入月宮,聞仙樂。

及上歸,但記其半,遂於笛中寫之。

會西涼府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與其聲調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為散序8,用敬述所進為腔9,而名《霓裳羽衣曲》。」

諸說各不同。

今蒲中逍遙樓楣上有唐一人橫書十,類梵字,相傳是《霓裳》譜,字訓不通,莫知是非。

或謂今燕部有《獻仙音曲》,乃其遺聲。

然《霓裳》本謂之道調法曲,今《獻仙音》乃小石調耳,未知孰是。

【註釋】

1《霓裳羽衣曲》:唐代樂曲名。

傳自西涼,本名《婆羅門曲》,經玄宗潤色而改名。

2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

為中唐著名詩人。

三鄉陌:一作「三鄉驛」。

相傳唐玄宗於三鄉驛樓上望女幾山(在今河南宜陽),歸而作《霓裳羽衣曲》。

3王建(約765—830):字仲初,穎川(今河南許昌)人。

唐後期詩人。

聽風聽水:相傳西域龜茲國君臣聽風水之一聲 而創製樂曲。

4白樂天:即白居易(772—846)。

字樂天,下邦(今陝西渭南)人。

為中唐著名詩人。

5楊敬述:開元間以羽林大將軍、西涼都督充河西節度使,曾因御突厥戰敗被削官爵。

6鄭嵎:字賓先,唐宣宗時進士。

其《津陽門詩》為七言長句,凡一千四百句,成一百韻。

7葉法善(616—720):唐初道士。

以道術歷事高宗至玄宗五朝,以至封為越國公。

8散序:各種樂器次第發聲而尚無節拍的序曲。

因無節拍,故不伴舞。

9腔:腔調,曲調。

十蒲:蒲州(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

橫書:即橫行書寫的字,與漢字傳統上的縱行書寫不同。

燕部:唐宋音樂部類之一,即燕樂。

混合傳統雅樂及西涼樂,供宴饗用。

北宋時有二十八調。

道(qiu)調:古代音樂以宮音(相當於現在簡譜的1)為主的樂調之一。

法曲:見上條注。

小石調:古代音樂以商音(相當於現在簡譜的2)為主的樂調之一。

【譯文】

關於《霓裳羽衣曲》,劉禹錫的詩說:「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又有王建的詩說:「聽風聽水作《霓裳》。」

白居易有首詩的註釋說:「開元年間,西涼府節度使楊敬述作。」

鄭嵎《津陽門》詩的註釋說:「葉法善曾經引導皇上飛入月宮聆聽仙樂,等回到人間時,皇上只記得其中的一半,於是就用笛子把它吹奏出來。

恰逢西涼府都督楊敬述進獻《婆羅門曲》,與仙樂聲調相符,於是就用月宮中所聽到的為序曲,用楊敬述所進獻的為曲子的主旋律,而且把曲子取名為《霓裳羽衣曲》。」

各種說法各不相同。

今天蒲中逍遙樓的門楣上有唐朝人橫著書寫的文字,像是梵文,相傳是《霓裳》的曲譜,由於不懂上面文字的意思,沒人知道到底是不是。

又有人說今天燕部中有《獻仙音曲》,是《霓裳羽衣曲》的遺聲,然而《霓裳》原本被稱為是道調法曲,今天的《獻仙音》卻是小石調,不知道哪種說法正確。

【原文】

《虞書》曰:「戛擊鳴球1,搏拊2琴瑟以詠,祖考來格。」

鳴球非可以戛擊,和之至,詠之不足,有時而至於戛且擊3;琴瑟非可以搏拊4,和之至,詠之不足,有時而至於搏且拊。

所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和之至,則宜祖考之來格也。

和之生於心,其可見者如此。

後之為樂者,文備而實不足。

樂師之志,主於中節奏、諧聲律而已。

古之樂師,皆能通天下之志,故其哀樂成於心,然後宣於聲,則必有形容以表之。

故樂有志,聲有容,其所以感人深者,不獨出於器而已。

【註釋】

1鳴球:圓形的玉磬。

2搏拊:原是一種古樂器,此指演奏這種樂器的動作。

3戛、擊:戛是指演奏古樂器敵的動作;擊是指演奏古樂器祝的動作。

【譯文】

《虞書》說:「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

鳴球原本不可以戛擊,和諧到了極致,吟詠還不足以表達感情,有時候竟至於對鳴球又戛又擊.琴瑟原本不可以搏拊,和諧到了極致,吟詠還不足以表達感情,有時候竟至於對琴瑟又搏又拊。

正所謂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而自己不覺得,和諧到了極致,自然祖先就會降臨。

和諧的情意產生於內心,表現出來就是這個樣子。

後代的樂師,徒有完備的形式而缺乏充實的情感,樂師的心思,只專注在節奏準確、聲律諧和而已。

古代的樂師都能與所處時代的情思相通,所以他們的哀樂產生於內心,然後用樂聲來宣洩,而且必然有舞蹈來表現它們,所以樂聲裡有感情,樂聲裡有舞蹈。

古代樂師的音樂之所以能感人至深,不只是因為樂器而已。

唐昭宗《菩薩蠻》詞

【原文】

《新五代史》書唐昭宗幸華州1,登齊雲樓,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其卒章曰:「野煙生碧樹,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2中?」

今此辭墨本猶在陝州3一佛寺中,紙札甚草草。

予頃年過陝曾一見之,後人題跋多盈巨軸矣。

【註釋】

1《新五代史》:北宋歐陽修著,《二十四史》之一。

唐昭宗幸華州:指唐昭宗因軍閥混戰而出逃事。

乾寧三年(896),昭宗募兵自衛,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出兵逼京師,昭宗逃往華州(今陝西華縣),依附華州節度使韓建。

五年,諸軍閥相互妥協,使昭宗回京。

2大內:指皇宮。

3陝州:今河南陝縣。

【譯文】

《新五代史》記載唐昭宗出奔華州時,曾登齊雲樓,向西北回望京城,作《菩薩蠻》詞三首,其中最後一首寫道:「野煙生碧樹,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

現在這首詞的手跡還在陝州一座佛寺中,紙張粗糙,字跡也很潦草。

我往年路過陝州時曾看到過一回,後人的題跋甚多,已寫滿了一大卷軸。

世稱善歌者曰「郢人」

【原文】

世稱善歌者皆曰「郢人」,郢州1至今有白雪樓。

此乃因宋玉《問》2曰「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次為《陽阿薤露》,又為《陽春白雪》,「引商刻羽,雜以流征」3,遂謂郢人善歌,殊不考其義。

其曰「客有歌於郢中者」,則歌者非郢人也;其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陽阿薤露》,和者數百人;《陽春白雪》,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征,則和者不過數人而已」——以楚之故都,人物猥盛,而和者止於數人,則為不知歌甚矣!故玉以此自況。

《陽春白雪》,郢人所不能也;以其所不能者名其俗,豈非大誤也?《襄陽耆舊傳》雖云「楚有善歌者,歌《陽菱白露》、《朝日魚麗》,和之者不過數人」,復無《陽春白雪》之名。

又今郢州本謂之北郢,亦非古之楚都。

或曰楚都在今宜城界中,有故墟尚在,亦不然也。

此鄢也,非郢也。

據《左傳》,楚成王使斗宜申「為商公,沿漢泝一江一 ,將入郢;王在渚宮,下見之」。

沿漢至於夏口,然後泝一江一 ,則郢當在一江一 上,不在漢上也。

又在渚宮下見之,則渚宮蓋在郢也。

楚始都丹陽,在今枝一江一 ;文王遷郢,昭王遷都,皆在今一江一 陵境中。

杜預注《左傳》云:「楚國,今南郡一江一 陵縣北紀南城也。」

謝靈運《鄴中集詩》云:「南登宛郢城4。」

今一江一 陵北十二里有紀南城,即古之郢都也,又謂之南郢。

【註釋】

1郢(yǐnɡ)州:宋代為上州,治長壽(今湖北鍾祥)。

按:郢為先秦楚國故都,其沿革變化甚為複雜。

最早在春秋時,楚文王始建都於郢,故址在今湖北一江一 陵西北,因此址在紀山之南,故後世又稱紀郢或紀南城。

公元前506年吳軍攻入郢都,兩年後楚昭王遷都於都(在今湖北宜城東南),不久又遷回故址。

前488年楚惠王即位之初,又曾遷都於鄢(在今河南鄢陵西北),不久亦遷回故址。

前278年秦軍破郢,地入秦,楚頃襄王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

後來楚考烈王又曾先後遷都巨陽(在今安徽阜陽北)、壽春(在今安徽壽縣西南)。

所有這些遷都的地點,楚人都稱為郢,故有南郢、北郢等區分。

沈括本條下文所考,亦是有關郢都流變的一種看法。

2宋玉:戰國時楚辭作家,為屈原之後最有名的代表人物。

《問》:當視為《對問》的簡稱。

《文選·對問》載其原題為《對楚王問》。

本條下引宋玉文字皆出此篇。

3引商刻羽,雜以流征:按傳統的解釋,此八字大意謂在歌唱時,不是順著商聲下轉的次序引入羽聲,而是克制羽聲,逆轉而流入了徵聲。

4宛郢城:《古詩紀》注謂「宛」一作「紀」。

若作「紀郢城」,則即紀南城。

【譯文】

世人都稱善於歌唱的人為「郢人」,郢州至今還有白雪樓。

這是由宋玉《對楚王問》所說的「客有歌於郢中者」而來的,其文記載這位歌者始唱《下里巴人》,接著又唱《陽阿薤露》,然後又唱《陽春白雪》,以至「引唱商聲,抑制羽聲,雜入流變的徵聲」,世人遂因此而稱郢人善歌,根本就沒有考察宋玉這些話的真實含義。

他說「客有歌於郢中者」,那麼歌者就是「客」而不是郢人;他說「客唱《下里巴人》,郢城中跟著唱和的有幾千人;唱《陽阿薤露》,唱和的有幾百人;唱《陽春白雪》,唱和的就不過幾十人了;而到他引唱商聲,抑制羽聲,雜入流變的徵聲,則唱和的就只剩幾人而已」——以楚國的故都,人物眾多繁盛,而能唱和的只有幾個人,那麼郢人不懂歌唱真也過頭了!所以這文章不過是宋玉自稱「曲高和寡」的一種比況。

《陽春白雪》之曲,郢人所不能唱;以他們所不能唱的曲子作為代名詞(白雪樓),稱道他們有善歌的風俗,豈不是大錯特錯了嗎?《襄陽耆舊傳》雖說「楚有善歌者,歌《陽菱白露》《朝日魚麗》,和之者不過數人」,而並沒有《陽春白雪》的曲名。

再說,現在的郢州本來稱為北郢,也不是最早的楚都。

有人說楚都在今天的宜城境內,那裡還有故址的遺跡存在,這看法也不對。

那地方是古代的鄢,而不是郢。

據《左傳》記載,楚成王使斗宜申「為商公,沿漢泝一江一 ,將入郢;王在渚宮,下見之」。

他先是沿著漢水來到夏口,然後溯長一江一 而上,那麼郢都應當在長一江一 岸邊,而不在漢水流域。

而且楚王先在渚宮,從渚宮下來見他,那麼渚宮大概就在郢都。

楚國開始建都丹陽,在今天的枝一江一 ;至文王時遷都於郢,昭王時又遷都於都,都在今天的一江一 陵境內。

杜預注《左傳》說:「楚國故都,就是現今南郡一江一 陵縣北的紀南城。」

謝靈運《鄴中集詩》說到:「南登宛郢城。」

現在一江一 陵以北十二里有紀南城,就是楚國的舊郢都,又稱為南郢。

太常鍾鎛

【原文】

今太常鍾鎛,皆於甬本為紐,謂之旋蟲,側垂之。

皇祐中,杭州西湖側,發地得一古鐘,匾而短,其枚1長几半寸,大略制度如《鳧氏》所載,唯甬乃中空,甬半以上差小,所謂衡2者。

予細考其制,亦似有義。

甬所以中空者,疑鍾縻3自其中垂下,當衡甬之間,以橫栝掛之,橫栝疑所謂旋蟲也。

今考其名,竹筩4之筩,文從竹、從甬,則甬僅乎空;甬半以上微小者,所以礙橫栝,以其橫栝所在也,則有橫之義也。

其橫栝之形,似蟲而可旋,疑所謂旋蟲。

以今之鍾、鎛校之,此衡甬中空,則猶小於甬者,乃欲礙橫栝,似有所因。

彼衡、甬俱實,則衡小於甬,似無所因。

又以其栝之橫於其中也,則宜有衡義。

實甬直上植之,而謂之衡者何義?又橫栝以其可旋而有蟲形,或可謂之旋蟲;今鍾則實其紐不動,何緣得「旋」名?若以側垂之,其鍾可以掉蕩5旋轉,則鍾常不定,擊者安能常當其隧6?此皆可疑,未知孰是。

其鍾今尚在錢塘,予群從7家藏之。

【註釋】

1其枚:鐘面凸起的錐狀物,又稱鐘乳。

2衡:甬的頂部。

3鍾縻:懸掛樂鐘的繩子。

4竹筩(tǒnɡ):筩,同「筒」。

竹筩即竹筒。

5掉蕩:擺動。

6隧:鍾上受敲擊發聲的地方。

7群從:指同族的子侄輩。

【譯文】

今天太常寺的鍾鎛都在甬的根部設有紐,稱作旋蟲,側垂著。

皇祐年間,杭州西湖畔從地下發掘出一口古鐘,扁而且短,鐘乳的長度將近半寸,大體上樣式如《考工記·鳧氏》所記載的,唯獨甬是中空的,甬的上半部稍小,是所謂的衡。

我仔細推敲它的式樣,似乎也有它的道理。

甬之所以中空,懷疑是因為懸掛樂鐘的繩子要從那中間垂下來,到了衡、甬之間的地方,用橫栝把鍾縻掛住,橫栝懷疑就是所謂的旋蟲。

現今來考究它的各部件名稱的含義,竹筩的「筩」,從竹、從甬,那麼甬有空的意思;甬的上半部稍小是為了能掛住橫栝,因為橫栝就在這個部位,所以甬的上半部又被稱作「衡」。

古鐘橫栝的形狀似蟲而且可以旋轉,懷疑橫栝就是所謂的旋蟲。

以今天的鍾鎛來和它比較,這口古鐘的衡、甬中空,衡比甬小是為了掛住橫栝,似乎有它的道理。

今天的鍾衡、甬都是實心的,那麼衡比甬小,似乎沒有道理。

古鐘的衡因為有橫栝橫在其中,所以應該稱為衡;今天鐘的衡只是立在實心的甬上,並沒有橫栝橫在其中,也稱為衡有什麼意義呢?另外橫栝因為可以旋轉而且有蟲的形狀,或許可以稱為旋蟲;今天鐘的紐是固定的不能轉動,有什麼理由稱作旋蟲呢?如果把它側垂著,那口古鐘就會擺動旋轉,那麼鍾總是沒法固定,擊鐘的人怎能總敲擊在隧上呢?這些都是疑點,不知道今天的鍾對還是古鐘對。

這口古鐘今天還在錢塘,我的子侄家收藏著它。

《拋球曲》

【原文】

海州士人李慎言,嘗夢至一處水殿中,觀宮女戲球。

山陽蔡繩為之傳,敘其事甚詳。

有《拋球曲》十餘闋,詞皆清麗。

今獨記兩闋:「侍燕黃昏晚未休,玉階夜色月如流。

朝來自覺承恩醉,笑倩旁人認繡球。」

「堪恨隋家幾帝王,舞裀1揉盡繡鴛鴦。

如今重到拋球處,不是金爐舊日香。」

【註釋】

1舞裀(yīn):指跳舞時所墊的地毯。

【譯文】

海州有個士人叫李慎言,曾經在夢裡到一個水殿裡觀看宮女的拋球遊戲,山陽的蔡繩為這事作了篇傳,把這事敘述得非常詳細。

有十幾首《拋球曲》,辭藻清麗。

今天只記得兩首:「侍燕黃昏晚未休,玉階夜色月如流。

朝來自覺承恩醉,笑倩旁人認繡球。」

「堪恨隋家幾帝王,舞裀揉盡繡鴛鴦。

如今重到拋球處,不是金爐舊日香。」

朽木為琴

【原文】

琴雖用桐,然須多年木性1都盡,聲始發越2。

予曾見唐初路氏琴3,木皆枯朽,殆4不勝指,而其聲愈清。

又嘗見越5人陶道真6畜7一張越琴8,傳雲古塚中敗棺杉木也,聲極勁挺。

吳僧智和9有一琴,瑟瑟徽碧,紋石十為軫,制度音韻皆臻妙。

腹有李陽冰篆數十字,其略云:「南溟島上得一木,名伽陀羅,紋如銀屑,其堅如石,命工斫為此琴。」

篆文甚古勁。

琴材欲輕、松、脆、滑,謂之「四善」。

木堅如石,可以制琴,亦所未逾也。

《投荒錄》云:「瓊管多烏樠、呿陀,皆奇木。」

疑「伽陀羅」即「呿陀」也。

【註釋】

1木性:木材的本性,這裡指木材所含的水分、營養物質等。

2發越:激揚。

3路氏琴:唐代著名制琴師路氏所製作的琴。

4殆:幾乎,差不多。

5越:古代地名,指今浙一江一 一帶的部分地區。

6陶道真:陶瞻,字道真,東晉人。

7畜:通「蓄」,文中是「收藏」的意思。

8張越琴:唐代著名制琴師張越製作的琴。

9吳僧智和:吳地名叫智和的僧人。

十紋石:帶花紋的石頭。

臻:達到。

李陽冰:唐代書法家。

南溟島:具體位置未詳,可能指南海中的某個島嶼。

南溟:南海。

伽陀羅:一種樹木的名字,未詳。

斫(zhuo):砍削,這裡指製作。

《投荒錄》:未詳待考。

有人認為是指唐代房千里所作《投荒雜錄》,但現存的《投荒雜錄》中沒有沈括所引的這段文字。

瓊管:瓊州,在今海南省瓊山縣南一帶。

呿(qū)陀:樹木名。

【譯文】

琴雖然用桐木製作,但必須是生長多年的桐木,到它的木材質性差不多都失去了,用以製作的琴的音聲才能激揚清越。

我曾見過唐朝初年的路氏琴,木質都枯朽了,看上去幾乎都承受不了手指的彈撥,然而其音聲更加清亮。

又曾見到越人陶道真所收藏的一張越琴,相傳是用古墓中出土的破爛棺材的杉木製作的,音聲極為有力而挺拔。

吳地僧人智和有一張琴,瑟瑟呈霉綠色,用花紋石作弦柱,製作樣式和音聲韻律都達到美妙的程度。

其腹部有李陽冰篆書的數十字,大略是說:「從南海的一座島上得到一種木材,名叫伽陀羅,其紋理如同銀子的碎屑,而堅硬得像石頭,遂命工匠斫削加工為這張琴。」

篆文的書法甚為古樸而強勁。

制琴的材質,通常是希望它質量輕、質地疏鬆、材性脆而不綿軟、紋理光滑,這叫做「四善」。

李陽冰所說的木質硬如石頭,這樣的材料也可以制琴,是讓人有點鬧不明白的。

《投荒錄》說:「瓊州之地多有烏樠木、呿陀木,都是珍奇的樹木。」

我懷疑伽陀羅木即是呿陀木。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夢溪筆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