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庵詩話》卷·七:「中庭有樹自語,梧桐摧枝布葉。」陳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升庵詩話》卷·七

升庵詩話

卷·七

○神弦曲

「中庭有樹自語,梧桐摧枝布葉。」

陳後山詩「庭梧盡黃隕,風過自成語」,又「沖風窗自語,涴壁蝸成字」,皆用此事。

○神糞

陳希夷詩:「倏爾火輪煎地脈,愕然神糞湧山椒。」

「神糞」出《列子》,即《易》所謂「山澤通氣」,《參同契》所謂「山澤氣相蒸,興雲而為雨」是也,地理書,沃焦尾閭,皆此理耳。

○為善最樂

《書》云:「民訖自若是多盤。」

注云:「民之行已盡用善道,是多樂也。」

東平王蒼曰:「為善最樂。」

周公曰:「心逸日休。」

《內典》云:「為善若熟,種種快樂。」

亦是此意。

○律詩當句對

王維詩:「門外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

嚴維詩:「木一奴一花映桐廬縣,青雀舟隨白鷺濤。」

謂之當句對。

○泉明

李太白詩:「昔日繡衣何足榮,今朝貰酒與君傾。

且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一夜送泉明。」

泉明即淵明,唐一人避高祖諱,改淵為泉也。

今人不知,改泉明作泉聲,可笑。

○洪容齋唐一人絕句

洪容齋集錄唐一人絕句五十餘卷,詩近萬首。

然予觀之,猶有不盡,隨即書於簡端二十餘首。

近又得二首,其一無名氏《詠姑蘇台》云:「無端春一色上蘇台,鬱鬱芊芊草不開。

無風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拂過來。」

其二柳公綽《題梓州牛頭寺》云:「一出西城第二橋,兩連山木晚蕭蕭。

井花淨洗行人耳,留聽溪聲入夜潮。」

○香球金縷

白樂天詩:「《柘枝》隨畫鼓,調笑從香球。」

又云:「香球趁拍迴環匝,花盞拋巡取次飛。」

皆紀管弦酒席中事,但不知「香球」何用,如今人詞中用「金縷」字,亦竟不知金縷於歌何關?

○香雲香雨

雨未嘗有香也,而李賀詩「衣微香雨青氛氳」,元微之詩「雨香雲淡覺微和」,雲未嘗有香,而盧象詩云「雲氣香流水」。

○若光嵫景

一江一淹詩:「屬我嵫景半,一一黨一一爾若光初。」

嵫景,崦嵫之景;若光,若木之光。

一喻老,一喻少也。

○苻堅詩

「商風隕秋籜」,苻堅詩也,何讓漢魏。

○風箏詩

古人殿閣,簷稜間有風琴、風箏,皆因風動成音,自諧宮商。

元微之詩:「為啄風箏碎珠玉。」

高駢有《夜聽風箏》詩云:「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僧齊己有《風琴引》云:「按吳絲,雕楚竹,高托天風拂為曲。

一一宮商在素空,鸞鳴鳳語翹梧桐。

夜深天碧松風多,孤窗寒夢驚流波。

愁魂傍枕不肯去,翻疑住處鄰湘娥。

金風聲盡薰風發,冷泛虛堂韻難歇。

常恐聽多耳漸煩,清音不絕知音絕。」

王半山有《風琴》詩云:「風鐵相敲固可鳴,朔兵行夜響行營。

如何清世容高枕,翻作幽窗枕上聲。」

此乃簷下鐵馬也,今名紙鳶曰風箏,亦非也。

○屏風牒

梁蕭子雲上飛白書屏風十二牒。

李白詩「屏風九疊雲錦張」,牒即疊也。

唐詩「山屏六疊郎歸夜」,宋詞「屏風疊疊開紅牙」,今改「疊」作「曲」,非。

○軍門曰和

《孫子兵法》:「兩君相對曰和。」

《戰國策》:「章子為齊將,與秦軍一一交一一和而捨。」

又《楚策》:「開西和門。」

註:「軍門曰和。」

唐鄭培詩「戎壘三和夕」,《文苑英華》改作「秋」,誤矣。

○飛霜殿

范元實《詩話》:「白樂天《長恨歌》工矣,而用事猶誤。

『峨眉山下少人行。

』明皇幸蜀,不行峨眉山也,當改雲劍門山。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長生殿乃齋戒之所,非私語地也。

華清宮自有飛霜殿,乃寢殿也,當改『長生』為『飛霜』則盡矣。」

按鄭嵎《津一陽一門》詩:「金沙洞一口長生殿,玉一蕊峰頭王母祠。」

則長生殿乃在驪山之上,夜半亦非上山時也。

又云:「飛霜殿前月悄悄,迎風亭下風颸颸。」

據此,元實之所評信矣。

○洛一陽一花雪

何遜《與范雲聯句》詩云:「洛一陽一城東西,卻作經年別。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李商隱《送王校書分司》詩云:「多少分曹掌秘文,洛一陽一花雪夢隨君。

定知何遜緣聯句,每到城東憶范雲。」

又漫成一絕云:「不妨何范盡詩家,未解當年重物華。

遠把龍山千里雪,將來擬並洛一陽一花。」

二詩皆用此事,若不究其原,不知為何說也。

○洛春謠

劉須溪所選《古今詩統》,亡其辛集一冊,諸藏書家皆然。

予於滇南偶得其全集,然其所選,多不愜人意,可傳者止十之一耳。

辛集中皆宋人詩,無足採取,獨司馬才仲《洛春謠》,曹元一寵一《夜歸曲》,尚有長吉義山之遺意,今錄於此。

《洛春謠》云:「洛一陽一碧水揚春風,銅駝陌上桃花紅。

商樓疊柳綠相向,綃帳金鸞香霧濃。

龍裘公了五陵家,拳一毛一赤兔雙蹄白。

金鉤寶玦逐飛香,醉人花叢惱花魄。

青蛾皓齒別吳倡,梅粉妝成半額黃。

羅屏繡幕圍寒玉,帳裡吹笙學鳳皇。

細綠一一團一一。

紅曉煙涇,車馬騑騑雲櫛櫛。

瓊蕊杯深琥珀濃,鴛鴦枕鏤珊瑚澀。

吹龍笛,歌白紵,蘭席淋一漓日將暮。

君不見灞陵岸上楊柳枝,青青送別傷南浦。」

《夜歸曲》云:「饑烏啞啞啼暮寒,回風急雪飄硃闌。

鎖窗鄉閣艷紅獸,畫幕金泥搖綵鸞。

吳妝秀色攢眉綠,能唱襄一陽一《大堤曲》。

酒酣橫管咽孤吹,吹裂柯亭傲霜竹。

遠空寒雲渾不動,老狐應渡黃河凍。

暗回微暖入一江一梅,何處荒榛掛麼鳳。

歸來穩跨青連錢,貂茸擁鼻行翩翩。

籠紗蜜炬照飛霰,十二玉樓人未眠。」

○後山詩話

鮑明遠《行路難》壯麗豪放,若決一江一河,詩中不可比擬,大似賈誼《過秦論》。

○冷朝光越溪怨

「越王宮裡如花人,越水溪頭采白蘋。

白蘋未盡人先盡,誰見一江一南春復春。」

朝光詩僅此一首,亦奇作也。

○哀曼

晉鉦滔母孫氏《箜篌賦》曰:「樂一操一則寒條反榮,哀曼則晨華朝滅。」

「曼」與「慢」通,亦曲名。

○馬戴詩

嚴羽卿云:馬戴之計,為晚唐之冠。

信哉。

其《薊門懷古》云:「荊卿西去不復返,易水東流無盡時。

日暮蕭條薊城北,黃沙白草任風吹。」

雅有古調。

至如「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雖柳吳興,無以過也。

○馬戴楚一江一懷古

「露氣寒光集,微一陽一下楚邱。

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前聯雖柳惲不是過也,晚唐有此,亦希聲乎!嚴羽卿稱戴詩為晚唐第一,信非溢美。

○馬戴喻鳧詩句

「積靄沉斜月,孤燈照落泉。」

喻鳧詩也。

「積悴含微月,遙泉韻細風。」

馬戴詩也。

二詩幽思同而句法亦相似。

○南浦詩

寇准《南浦》:「春風入垂楊,煙波漲南浦。

落日動離魂,一江一花泣微雨。」

妙處不減唐一人。

○南雲

詩人多用「南雲」字,不知所出,或以一江一總「心逐南雲去,身隨北雁來」為始,非也。

陸機《思親賦》云:「指南雲以寄欽,望歸風而效誠。」

陸雲《九愍》云:「眷南雲以興悲,蒙東雨而涕零。」

蓋又先於一江一總矣。

○南裔志

蚺惟大蛇,既洪且長。

采色駮映,其文錦章。

食象吞鹿,腴成養瘡。

賓饗嘉食,是豆是觴。

○南州行

「挺艇至南國,國門連大一江一。

中洲兩邊岸,數步一垂楊。

金釧越溪女,羅衣一胡一粉香。

織縑春卷幔,采蕨暝提筐。

弄瑟嬌垂幌,迎人笑下堂。

河頭浣衣處,無數紫鴛鴦。」

此二詩,一見《英華》,一見《樂府》。

蓋初唐一人作也。

所謂暗中摸索,亦可知者。

高秉乃編之於中唐,真無見哉。

○庭珪贗墨

「庭珪贗墨出蘇家,麝煤添澤紋烏靴。

柳枝瘦龍印香字,十襲一日三摩挲。」

此山谷《題庭珪贗墨》詩,然其制可見,今贗者亦希見矣。

○一胡一唐論詩

一胡一子厚與予論詩曰:「人有恆言曰:唐以詩取士,故詩盛;今代以經義選舉,故詩衰。

此論非也。

詩之盛衰,繫於人之才與學,不因上之所取也。

漢以射策取士,而蘇李之詩、班馬之賦出焉,此豈繫於上乎?屈原之《一騷一》,爭光日月,楚豈以一騷一取人耶?況唐一人所取五言八韻之律,今所傳省題詩,多不工。

今傳世者,非省題詩也。

姑以畫論,晉有顧凱之,唐有吳道玄,晉唐未嘗以畫取士也。

至宋則馬遠、夏珪,不足為顧、吳之衙官,近代吳小仙、林良,又不足為馬、夏之一奴一僕。

畫既有之,詩亦宜然,謂之時代可也。」

余深服其言。

唐子元薦與予書,論本朝之詩:「洪武初,高季迪袁可潛一變元風,首開大雅,卓乎冠矣。

二公而下,又有林子羽、劉子高、孫炎、孫蕡、黃元之、楊孟載輩羽翼之。

近日好高論者曰沿一習一元體,其失也瞽。

又曰國初無詩,其失也聾。

一代之文,曷可誣哉!永樂之末至成化之初,則微乎矣。

弘治間,文明中天,古學煥日:藝苑則李懷麓張滄洲為赤幟,而和之者多失於流易;山林則陳白沙莊定山稱白眉,而識者皆以為傍門。

至李何二子一出,變而學杜,壯乎偉矣。

然正變雲擾而剽襲雷同,比興漸微而風一騷一稍遠,唐子應德箴其偏焉。

嘉靖初,稍稍厭棄,更為六朝之調。

初唐之體,蔚乎盛矣,而纖艷不逞,闡緩無當,作非神解,傳同耳食。

陳子約之議其後焉。」

張子愈光,滇之詩人也。

以二子之論為的,故蓍之。

○一胡一燕

《玄中記》:「一胡一燕斑胸聲小,越燕紅襟聲大。」

李賀詩:「勞勞一胡一燕怨酣春。」

《吳越春秋》:「越燕向日而熙。」

丁仙芝詩:「曉幕紅襟燕。」

○一胡一曾詠史

「漠漠黃沙際碧天,問人云此是居延。

停驂一顧猶魂斷,蘇武爭銷十九年。」

此詩全用杜牧之句。

慎少侍先師李文正公,公曰:「近日兒童村學教以一胡一曾《詠史詩》,入門先壞了聲口矣。」

慎曰:「如《詠蘇武》一首亦好。」

公曰:「全是偷杜牧之《聞一胡一笳》詩。」

退而閱之,誠然。

曾之詩,此外無留良者。

○一胡一琴婢勝兒

吳泰伯祠在閶門之東。

每春秋,市人相率牲醴,多圖善馬彩輿美一女以獻之。

時金銀行以輕綃畫侍婢捧一胡一琴以從,其貌勝於舊繪者,名為勝兒,蓋他獻者無以匹也。

女巫方舞,有進士劉景復送客之金陵,置酒於廟東通波館,忽欠伸思寢,夢紫衣冠者言襄王奉屈。

劉生隨至廟,周旋揖讓而坐,王語劉生曰:「適納一一胡一琴一妓一,藝一精一而色麗,知吾子善歌,故奉邀作一胡一琴一曲以一寵一之。」

生初頗不酣,命酌人間酒一杯,已醉,乃作歌曰:「繁弦已停雜吹歇,勝兒調弄邏婆撥。

四弦攏撚三五聲,喚一起邊風駝明月。

大聲嘈嘈奔淈淈,一浪一蹙波間倒溟渤。

小弦切切怨颸颸,鬼哭神悲秋悉窣。

倒腕斜挑掣流電,春雷直戛騰秋鶻。

漢妃徒得端正名,秦女虛誇有仙骨。

我聞天寶十年前,涼州未作西戎窟。

麻衣右任皆漢民,不省一胡一塵暫蓬勃。

太平之末狂一胡一亂,犬豕奔騰恣唐突。

玄宗未到萬里橋,東洛西京一時沒。

海內漢民皆入虜,飲恨吞聲空咽嗢。

時看漢月望漢天,怨氣沖星成彗孛。

國門之西八九鎮,高城深壘閉閒卒。

河湟咫尺不能收,輓粟推車徒兀兀。

今朝聞撥《涼州曲》,使我心神暗超忽。

勝兒若向邊塞彈,徵人淚血應闌干。」

吟畢以獻,王召勝兒授之。

王之侍兒有妒者,以金如意擊勝兒,劉生驚而寤,歌傳於吳中。

○音韻之原

或問餘音韻之原,余曰:唐虞之世已有之矣,《舜典》曰「聲依永,律和聲」是也。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又:「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熙之葉「喜」「起」,明之葉「良」「康」,即吳才老韻之祖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於我有何力哉。」

即沈約韻之祖也。

王充《論衡》作「帝於我有何力哉」,力與上文「息」「食」為韻。

《列子》作「帝力於我何有哉」,恐是傳寫之倒。

大凡作古文賦公佈,當用吳才老古韻,作近代詩詞,當用沈約韻。

近世有倔強好異者,既不用古韻,又不屑用今韻,惟取口吻之便,鄉音之葉,而著之詩焉,良為後人一笑資爾。

○柳公綽梓州牛頭寺詩

「才出城西第一橋,兩邊山木晚蕭蕭。

井花莫洗行人耳,留聽溪聲入夜潮。」

此詩今刻於樂至縣湧一泉寺。

與前洪容齋《唐一人絕句》條下所載略異,並錄之。

○柳花香

李太白詩:「風吹柳花滿店香。」

一溫一庭筠《詠柳》詩:「香隨靜婉歌塵起,影伴嬌嬈舞袖垂。」

傳奇詩:「莫唱踏春一陽一,令人離腸結。

郎行久不歸,柳自飄香雪。」

其實柳花亦有微者,詩人之言非誣也。

李又有「瑤台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之句。

○柳枝詞

《麗情集》載湖州一妓一周德華者,劉采春女也,唱劉禹錫《柳枝詞》云:「春一江一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此詩甚佳,而劉集不載,然此詩隱括白香山古詩為一絕,而其妙如此。

○洵美且都

《詩》:「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孟姜,世族貴女也。

美,質之佳麗也。

都,飾之閑雅也。

「顏如舜華」,可以言美矣。

「佩玉瓊琚」,可以言都矣。

蓋冶容艷態,多出於膏腴甲族薰醲含浸之下。

彼山姬野婦,雖美而不都,縱有舜華之顏,加以瓊琚之佩,所謂婢作夫人,鼠披荷葉。

故曰三代仕宦,方會穿衣吃飲,苟非一習一慣,則舉止羞澀,烏有閑雅乎?漢宮尹夫人之見邢夫人,賈充家郭氏之見李氏,亦可證也。

譬則士之有所卓立,必藉國家教養,父兄淵源,師友講一習一,三者備而後可。

采薪之女,教之容止,七日而傾吳宮。

釣渭之夫,立之尚父,三年而集周統,豈理之常也哉。

○逐子

杜詩:「大家東征逐子回。」

劉須溪云:「『逐』字不佳。」

予思之,杜詩無一字無來處,所以佳,此「逐」字無來處,所以不佳也。

今稱人之母隨子就養曰逐子,可乎?然亦未有他好字易之。

近有語予以「將」字易之,《詩》云「不遑將母」,蓋反言見義,若春秋杞伯姬以其子來朝,而書巳伯姬來朝其子之例也。

為文富於萬篇,貧於一字,其難如此。

古樂府有「一母將九雛」之句,則「將」字其愜,當試與知音訂之。

○卿雲歌

《太平御覽》引《卿雲歌》:「卿雲爛兮,糾漫漫兮。」

「糾」,今諸書所引誤作「札」。

○陳同甫與硃子書

同甫《與硃子書》略云:「因吾眼之偶開,便以為得不傳之絕學,三三兩兩,附耳而語,有同告密,畫界而立,一似結壇,盡絕一世之人於門外,而謂二千年之君子,皆盲眼不可點洗,二千年之天地日月,若有若無,世界皆是利慾,亦過矣。」

予喜其言,有切於士病,故書之以自警。

劉安世嘗云:「願士夫有此名節,不願士夫立此門戶。」

此元祐之士病。

黃履翁云:「願士夫務道學之實,不願士夫立道學之名。」

則淳熙以後士病也。

一一黨一一籍偽學之禁,雖小人無忌憚,亦君子有以招之也。

○陳子昂詩

陳子昂《送客》詩云:「故人洞庭去,楊柳春風生。

相送河州晚,蒼茫別思盈。

白蘋已堪采,綠芷復含榮。

一江一南多桂樹,歸客贈生平。」

今本作「平生」,非。

書所以貴舊本也。

余見新本,疑其誤而思之未得,一見舊本釋然。

○陳白沙詩

白沙之詩,五言沖淡,有陶靖節遺意,然賞者少。

徒見其七言近體,效簡齋康節之渣滓,至於觔斗、樣子、打乖、個裡,如禪家呵佛罵祖之語。

殆是《傳燈錄》偈子,非詩也。

若其古詩之美,何可掩哉?然謬解者,篇篇皆附於心學一性一理,則是癡人說夢矣。

○陳孚遠詩

元陳孚遠《歸帆》絕句云:「日落牛羊歸,渡頭動津鼓。

煙昏不見人,隱隱數聲櫓。」

識者以為不減王維。

○陳文惠公詩

陳文惠公堯佐《吳一江一》詩云:「平波渺渺煙蒼蒼,菰蒲才熟楊柳黃。

扁舟系岸不忍去,西風斜日鱸魚香。」

後人於其地立鱸香亭,和者計百餘人,皆不及也。

噫,此詩尚敢和耶!又《碧瀾堂》詩云:「苕溪清淺霅溪斜,碧玉光涵一萬古/家。

誰向月明中夜聽,洞庭漁笛隔蘆花。」

二詩曲盡東南之景,後之作者,無復措手。

○荀子解詩

予嘗一愛一荀子解《詩卷耳》云:「卷耳,易得也,頃筐,易盈也,而不可貳以周行。」

深得詩人之心矣。

小序以為「求賢審官」,似戾於荀旨,硃子直以為文王朝會征代,而后妃思之是也。

但「陟彼崔嵬」下三章,以為託言,亦有病婦人思夫,而卻陟岡飲酒,攜僕望岨,雖託言之,亦傷於大義矣。

原詩人之旨,以后妃思文王之行役而雲也。

「陟岡」者,文王陟之也。

「馬玄黃」者,文王之馬也。

「僕痡」者,文王之僕也。

「金罍」「兕觥」者,冀文王酌以消憂也。

蓋身在閨門,而思在道途,若後世詩詞,所謂「計程應說到梁州」,「計程應說到常山」之意耳。

曾與何仲默說及此,仲默大稱賞,以為千古之奇。

又語予曰:「宋人尚不能解唐一人詩,以之解《三百篇》,真是枉事,不若直從一毛一鄭可也。」

○鳥夜啼

「芳草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攀條摘香花,言是歡氣息。」

唐劉禹錫詩:「煙波與春草,千里同一色。」

一溫一飛卿詩:「蠻水揚光色如草。」

楊孟載詩:「春草春一江一相妒綠。」

○怪石詩

黃庶,字亞夫,嘗有《怪石》一絕傳於世云:「山鬼水怪著薛荔,天祿辟邪暱莓苔。

鉤簾坐對心語口,曾見漢家池館來。」

人士膾炙,以為奇作。

唐張碧詩亦不多見,嘗有《池上怪石》詩云:「寒姿數片奇突兀,曾作秋一江一秋水骨。

先生應是厭風雷,著向池邊塞垅窟。

我來池上傾酒樽,半酣書破青煙痕。

參差翠縷擺不落,筆頭驚怪黏秋雲。

我聞吳中項容水墨有高賈,邀得將來倚松下。

鋪卻雙繒直道難,掉首空歸不成畫。」

二詩殆未易甲乙也。

○酒龍

陸龜蒙詩:「花匠礙寒應束手,酒龍多病尚垂頭。」

又《詠茶》詩:「思量北海徐劉輩,枉向人間號酒龍。」

北海謂孔融,徐邈及劉伶也。

○連臂⻊間地

戚夫人侍兒賈佩蘭《歌上靈之曲》:「連臂⻊間地以為節。」

⻊間,以足踏地而歌也,丑犯切。

揚雄《蜀都賦》:「⻊間淒秋,發一陽一春。」

○康一浪一

甯戚《飯牛歌》:「康一浪一之水白石爛。」

康一浪一水在今山東,見《一統志》,可考。

今《樂府》誤作滄一浪一之水。

滄一浪一在楚,與齊何干涉也。

駱賓王文云:「觀梁父之曲,識臥龍於孔明;聽康一浪一之歌,得飯牛於甯戚。」

此可以證。

近書坊刻駱集,又妄改「康一浪一」作「康衢」,自是堯時事,與甯戚何干涉也。

○席箕

李賀《塞上》詩:「天遠席箕愁。」

劉會孟注「席箕」如箕踞坐。

予按秦韜玉《塞上曲》云「席箕風緊馬燹豪」,此豈箕踞義哉?「席箕」恐是塞上地名,書之以俟知者。

李本寧太史云:席箕是草名,出《太平廣記》。

燹音延。

○晉沈琉前溪歌

前溪滄一浪一映,通波澄淥清。

聲弦傳不絕,寄汝千載名。

○荔枝六言

曾吉甫《荔子》六言二首,其一云:「蕉子定成噲伍,梅丸應愧盧前。

金谷危樓魂斷,白州舊井名傳。」

其二云:「紅皺解羅襦處,清香開玉一肌時。

繡嶺堪憐妃子,苧蘿不數西施。」

○浮渲梳頭

《本事詩》載劉禹錫《李司空席上贈一妓一》詩云:「浮渲梳頭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一娘一》。」

今本「浮渲梳頭」作「高髻雲鬟」,又以為韋應物詩者,誤也。

蓋韋與劉皆嘗為蘇州刺史,是以傳疑。

「浮渲」字妙,畫家以墨飾美人鬢髮,謂之渲染。

○范季隨評詩

宋范季隨云:「唐末詩人,雖格致卑淺,然謂其非詩則不可。

今人作詩,雖句語軒昂,但可遠聽,其理則不可究。」

○高柄選唐詩正聲

「五言古詩,漢魏而下,其響絕矣。

六朝至初唐,止可謂之半格。」

又曰:「近體,作者本自分曉,呂者亦能區別。」

高柄選《唐詩正聲》,首以五言古詩,而其所取,如陳子昂「故人一江一北去,楊柳春風生」,李太白「去國登茲樓,懷歸傷莫秋」,劉慎虛「滄溟千萬里,日夜一孤舟」,崔曙「空色不映水,秋聲多在山」,皆律也。

而謂之古詩,可乎?璧之新寡之文君,屢醮之夏姬,美則美矣,謂之初笄室女,則不可。

於此有盲妁,取損罐而充完璧,以白練而為黃花,苟有孱婿,必售其欺。

高柄之選,誠盲妁也。

近見蘇刻本某公之序,乃謂「正聲」,其格渾,其選嚴。

噫!是其孱婿乎!

○高宗過一溫一湯

「一溫一渚停仙蹕,豐郊駐曉旌。

路曲回輪影,巖虛傳漏聲。

暖溜驚湍駛,寒空碧霧輕。

林黃疏葉下,野白曙霜明。

眺聽良無已,煙霞斷續生。」

此篇《文苑英華》作太宗。

按驪山石刻年紀麟德十月朔日,為高宗無疑。

應制和者,王德貞楊思玄鄭夔真,又皆高宗朝士也。

○夏侯湛補亡詩

夏侯湛《補亡詩》曰:「既殷斯虔,仰說洪恩。

名定匡省,奉朝侍昏。

宵中告退,雞鳴在門。

孳孳一溫一恭,夙夜是敦。」

○徐凝宮詞

「水色簾前流玉霜,漢家飛一燕在昭一陽一。

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徐凝詩多淺俗,《瀑布》詩為東坡所鄙,獨此詩有盛唐風格。

○連綿字

左太沖《招隱》詩:「峭蒨青蔥間,竹柏得其真。」

五言詩用四連綿字,前無古,後無今。

○海魚空鳥

「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唐荊州陟巳寺僧玄覽詩也。

硃文公嘗書之,且跋之曰:「大丈夫處世,不可無此氣象。」

蓋亦取之。

玄覽齋壁有張璪畫松,符載贊之,衛象詩之,覽悉加堊焉。

曰:「無事疥吾壁也。」

異哉,此髡一奴一能知魚鳥任其飛躍,又何必介意於三才子之筆乎?

○海紅

劉長卿集有《夏中崔中丞宅見海紅搖落一花獨開》詩,海紅未詳為何花。

後見李白詩注云:「新羅國多海紅,唐一人多尚之,亦戎王子之類也。」

又柑有名海紅者,見《橘譜》。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升庵詩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