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庵詩話》卷·十四:劉繪字士章。「抱玉者聯肩,握珠者踵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升庵詩話》卷·十四

升庵詩話

卷·十四

○鍾常侍詩話

劉繪字士章。

「抱玉者聯肩,握珠者踵武。」

言文士之多。

「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曹子建詩「陶一性一靈,發幽思。

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

評阮籍「咀嚼英華,厭飫膏澤,文章之淵泉也。」

陸機「詞彩蔥蒨,音韻鏗鏘。」

張協「名章迥句,處處間起;麗興新聲,絡繹奔會。」

謝靈運「托諭清遠,良有鑿裁。」

嵇康「鑿」音「蔟」。

「善為淒悷之詞,自有清拔之氣。」

劉越石「得景一陽一之詭諔,含茂先之一靡一嫚。

骨節強於謝混,驅邁疾於顏延。

總四家而擅美,跨兩代而孤出。」

鮑照「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足使叔源失步,明遠變色。」

謝朓「詩體總雜,善於摹擬,筋力於王微,成就於謝朓。」

一江一淹范云「清便宛轉,如流風回雪。」

丘遲「點綴映媚,似落花依草。」

孔雅圭「生於封谿,而文為彫飾。」

封谿,今之廣東出猩猩處。

○龍池春遊曲

「紅心草茁紅桃開,龍池淼淼春水來,春鳥蹄不歇,春燕語更切。

少一婦踏青游,傷春無限愁。

紅蕖蹀曳羅襪,羅襪塵生暗香發。

密意難傳陌上郎,含羞折花空斷腸,跺佇路側盻斜一陽一。」

永昌張含詩也。

○龍袞羊裘

宋人題釣台詩曰:「龍袞新天子,羊裘老故人。」

陳白沙竊為己句云:「七尺羊裘幾銖兩,千秋龍袞共低昂。」

子陵豈有意與龍袞較低昂乎?句法亦贅,不及宋人。

○簡文楓葉詩

梁簡文帝《楓葉》詩云:「萎綠映葭青,疏紅分一浪一白。

落葉灑行舟,仍持送遠客。」

此詩情景婉麗,本集亦不載。

○薛濤詩

「聞說邊城苦,如今到始知。

好將筵上曲,唱與隴頭兒。」

此恭濤在高駢宴上聞邊報樂府也。

有諷諭而不露,得詩人之妙。

使李白見之,亦當叩首。

元白流紛紛停筆,不亦宜乎?濤有詩集,此首不載。

○薛能柳枝詞

「和花香雪九重城,夾路春一陰一十萬營。

惟向邊頭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此詩意言粉飾太平於京都,而廢弛防守於邊塞也。

本集作「和花煙絮」,趙松雪作「和花香雪」。

《唐詩三體》作「和風煙雨」,非也。

當從本集及松雪所書始有味。

○薛道衡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

「京洛重新年,復屬化圓。

雲間璧猶轉,空裡鏡孤懸。

萬方皆集會,百戲盡來前。

臨衢車不絕,夾道閣相連。

驚鴻出洛水,翔鶴下伊川。

艷質回風雪,笙歌韻管弦。

佳麗儼成行,相攜入戲場。

衣類何平叔,人同張子房。

高高城裡髻,峨峨樓上妝。

羅裙飛孔雀,綺帶垂鴛鴦。

月映班姬扇,風飄韓壽香。

竟夕魚負燈,徹夜龍銜燭。

歡笑無窮已,歌吹還相續。

羌笛《隴頭吟》,一胡一舞龜北曲。

假面飾金銀,盛服搖珠玉。

宵深戲木蘭,競為人所歡。

臥馳飛玉勒,立騎轉銀鞍。

從衡既躍劍,揮霍復跳丸。

抑揚百獸舞,盤珊五禽戲。

狻猊弄斑足,炬象垂長鼻。

青羊跪復跳,白馬迴旋駟。

忽見羅浮起,俄看郁島至

峰領既崔嵬,林叢亦青翠。

麇下騰倚,猴猿或跂企。

金徒列舊刻,玉律動新灰。

甲荑垂陌柳,殘花散苑梅。

繁星漸寥落,斜月尚徘徊。

王孫猶勞戲,公子未歸來。

共酌瓊酥酒,同傾鸚鵡杯。

普天逢聖日,兆庶喜康哉。」

按《隋柳彧傳》有《請禁正月十五日角牴戲奏》云:「就邑內外,每以正月望夜,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會,詭狀異形,高棚跨路,廣幕凌雲,餚醑肆陳,絲竹繁奏。

以穢嫚為歡娛,用鄙褻為笑樂,一婬一行因此而生,盜賊由茲而起。

請分行天下,並即禁斷。」

即此時事也。

○鴻嘶猿唳

周賀詩「鴻嘶荒壘閉」,鴻未聞嘶也。

近日一士夫詩「枕上聞猿唳」,余弟敘庵戲之曰:「猿變為鶴矣。」

○鴻篆

謝莊詩「義標鴻篆」,宋詔「嘉篆缺文」,皆謂書也。

王融詩:「金滕開碧篆。」

又云:「彩標紫毫,華垂丹篆。」

文人用往篆皆同。

《南史》:「青箱起焰,素篆從風。」

言焚書也。

○謝皋羽詩

謝皋羽《晞》發集詩皆一精一致奇峭,有唐一人風,未可例於宋視之也。

予尤一愛一其《鴻門燕》一篇:「天雲屬地汗流宇,杯影龍蛇分漢楚。

楚人起舞本為楚,中有楚人為漢舞。

䴙鵜淬光雌不語,楚國孤臣泣俘虜。

君看楚舞如楚何,楚舞未終聞楚歌。」

此詩雖使李賀復生,亦當心服。

李賀集中亦有《鴻門燕》一篇,不及此遠甚,可謂青出於藍矣。

元楊廉夫樂府力追李賀,亦有此篇,愈不及皋羽矣。

其他如《短歌行》:「秦淮沒日如沒鶻,白波漾空濕弦月。

舟人倚棹商聲發,洞庭脫木如脫髮。」

《建業水》云:「太白八月魚腦減,武昌城頭鼓紞紞。」

《海上曲》云:「水花生雲起如葑,神龍下宿藕絲孔。」

《明河篇》云:「牽牛夜入明河道,淚滴相思作秋草。

婺女城頭玩月華,星君塚上無啼鳥。」

《俠客歌》云:「潮動西風吹杜荊,離歌入夜斗西傾。

佽飛廟下蛇含草,青拭吳鉤入匣鳴。」

《效孟郊體》云:「牽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

野風吹空巢,波濤在孤樹。」

律詩如「一騷一花殘楚水,烽火到一一交一一州」:「夜氣浮秋井,一陰一花冷碧田」;「山鬼下茅屋,野雞啼苧蘿」;「戍近鳳鳴柝,一江一空雨送船」;「鄰逋燈下索,鄉夢戍邊回」;「柴關當太白,藥氣近樵青」;「暗光珠母徙,秋影石花消」;「下方聞夕磬,南斗掛秋河」。

雖未足望開元天寶之蕭牆,而可以據長慶寶歷之上座矣。

○謝詩

謝朓《酬王晉安詩》:「南中榮橘柚,寧知鴻雁飛。」

後人不解此句之妙。

晉安即閩泉州也。

「南中榮橘柚」,即諺云「樹蠻不落葉」也。

「寧知鴻雁飛」,即諺云「雁飛不到處」也。

樹不凋,雁不到,本是瘴鄉,乃以美言之,此是隱句之妙。

○謝靈運逸詩

謝靈運有集,今亡。

其詩獨《文選》及《樂府》《藝文類聚》所載數十首耳。

余見《永嘉記》所引斷章,諸選不收者,今錄於此。

《一溫一州楠溪》詩曰:「澹瀲結寒波,檀欒秀霜質。

洞合水屢迷,林回巖愈密。」

《登石室★僧》詩曰:「迎旭凌絕巘,映弦歸椒浦。

結架非丹楹,藉田資宿莽。」

又《泉山》詩曰:「清旦索幽異,方舟越坰郊。

石室穿林陬,飛泉發樹梢。」

《丹山》詩曰:「遨遊碧沙渚,坦蕩丹山峰。」

○謝靈運逸句

謝靈運詩:「明月入綺窗,{髟方}{髟弗}想蕙質。」

「消憂非萱草,永懷寧夢寐。」

寐,葉音密。

上二句乃杜工部「落月滿屋樑」之所祖。

○謝自然升仙

謝自然,女仙,白日飛昇,當時盛傳其事。

至長安,韓昌黎作《謝自然詩》,紀其跡甚著,蓋亦得於傳聞也。

予近見唐詩人劉商集有《謝自然卻還舊居》一詩云:「仙侶招邀自有期,九天升降五雲隨。

不知辭罷虛皇日,更向人間住幾時?」

觀此詩,其事可知矣。

蓋謝氏為妖道士所惑,以幻術貿遷他所而一婬一之,久而厭之,又反舊居。

觀商詩中所云「仙侶招邀」,意在言外,惜乎昌黎不聞也。

然則世之所謂女仙者,皆此類耳。

○謝偃新曲

青一樓綺閣已含一春,凝妝艷粉復如神。

細細香裙全漏影,離離薄扇詎障塵。

樽中酒色恆宜滿,曲裡歌聲不厭新。

紫燕欲飛先棟,黃鶯始弄即嬌人,撩一亂絲垂昏柳陌,參差濃葉暗桑津。

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園明月輪。

○宛與涴同

韋莊《應天長》詞云:「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宛。」

「宛」字義與「涴」同,而字則讀如「涴」字入聲始得其葉。

然《說文玉篇》俱無「宛」字,惟元詞中「馬驟宛人語喧」,北音作平聲,四轉作入聲正葉。

○覆窠俳體打油釘鉸

《太平廣記》有仙人伊周昌,號伊風子,有《題茶陵縣詩》云:「茶陵一道好長街,兩邊栽柳不栽槐。

夜後不聞更漏鼓,只聽槌芒織草鞋。」

時謂之「覆窠體」。

一江一南呼淺俗之詞曰「覆窠」,猶今云「打油」也。

杜公謂之「俳諧體」。

唐一人有張打油作《雪》詩云:「一江一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籠。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北夢瑣言》有一胡一釘鉸詩。

○濾水羅詩

唐一人白行簡以《水羅賦》得名,其警句云:「焦螟之生必全,有以小為貴者;一江一漢之流雖大,蓋可一以貫之。」

靈一詩曰:「濾泉侵月起,掃徑避蟲行。」

濾水蓋僧家戒律有此,欲全水蟲之命,故濾而後飲。

今蜀中深山古寺猶有此規。

白居易《送文暢》詩:「山宿台溪虎,一江一行濾水蟲。」

○關山一點

杜詩:「關山同一點。」

「點」字絕妙。

東坡亦極一愛一之,作《洞仙歌》云「一點明月窺人」,用其語也;《赤壁賦》云「山高月小」,用其意也。

今書坊本改「點」作「照」,語意索然。

且「關山同一照」,小兒亦能之,何必杜公也。

幸《草堂詩餘》注可證。

○韓退之別盈上人

「山人一愛一山出無期,俗士牽俗來何遲。

祝融峰下一回首,便是此生長別離。」

宋人詩話取韓退之「一間茅屋祭昭王」一首,以為唐一人萬首之冠。

今觀其詩只平平,豈能冠唐一人萬首?而高柄《唐詩品彙》取其說,甚矣,世人這有耳而無目也!

○韓退之同張水部籍游曲一江一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輕一陰一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台。

曲一江一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城中車馬應無數,能解閒行有幾人。」

亦是此意。

○韓退之詩

韓文公《贈張曙》詩云:「久欽一江一總文才妙,自歎虞翻骨相屯。」

以忠直自比,而以一奸一佞待人,豈聖賢謙己恕人之意哉!考曙之為人,亦無一奸一佞似一江一總者。

若曰以文才論,何不以鮑照何遜為比,而必曰一江一總乎?此乃韓公平生之病處,而宋人我學之,謂之佔地步。

心術先壞矣,何地步之有?

○韓翃贈李冀

「王孫別捨擁硃輪,不羨空名樂此身。

戶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

今本「別捨」作「別上」,「空名」作「名公」,皆謬。

此據善本改之。

○韓翃詩

唐一人評韓翃詩,謂「比興深於劉長卿,筋節減於皇甫冉」。

比興,景也。

筋節,情也。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晦日新晴春意饒,萬家攀折度長橋。

年年老向一江一城寺,不覺東風換柳條。」

唐一人以正月三十日為晦日,君臣宴飲,應制賦計。

此詩在池州作也。

滉又有《病中遣一妓一》一首,見《三體》,姓名誤作司空圖。

圖,王屋山隱士,豈有一妓一可遺乎?

○韓琮楊柳枝

「梁苑隋堤事已空,萬條猶舞舊春風。

那堪更想千年後,誰見楊花入漢宮。」

韓琮在蜀作此,以諷王宗衍,亦有古意。

○顛當

顛當窩深如蚓一穴一,綱絲其中,土蓋與地平,大如榆莢,常仰早其蓋,伺蠅蠖過輒翻蓋捕之,才入復閉,與地一色,並無絲障可尋也。

《爾雅》謂之王蛈蜴,《鬼谷子》謂之蛈母。

秦中兒童戲曰:「顛當顛當牢守門,蠮螉寇汝無處奔。」

范成大六言詩曰:「恐妨一胡一蝶同夢,笑倩顛當守門。」

唐劉崇遠《金華子》云:「就師兒童以草臨此蟲一穴一呼之,謂之釣駱駝。

須臾此蟲出一穴一。

有明經劉寡辭曰:『此即《爾雅》王蛈易也。

』時人服其博識。

浙中謂之駝背蟲,其形酷似駱駝也。」

蛈母,一作蛈鬼。

○麗人行逸句

松一江一陸三汀深語予:「杜詩《麗人行》,古本『珠壓腰衱稱稱身』下有『足下何所著,紅渠羅襪穿鐙銀』二句,今本亡之。」

淮南蔡衡仲昂聞之擊節:「非惟樂府《鼓吹》,兼是周昉美人畫譜也。」

○鐃歌曲

漢《鐃歌曲》多不可句。

沈約云:「樂人以音聲相傳,訓詁不可復解。

凡古樂錄,皆大字是辭,細字是聲,聲辭合寫,故致然爾。」

此說卓矣。

近日有好古者效之,殆可發笑。

○韻語一陽一秋

書生作文,務強此弱彼,謂之尊題。

至於品藻高下,亦略存公論可也。

白樂天在一江一州聞商婦琵琶,則曰:「豈無山歌與村曲,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在巴峽聞琵琶云:「弦清撥利語錚錚,背卻殘燈就有。

賴是無心惆悵事,不然爭柰子弦聲。」

至其後作《霓裳羽衣歌》,乃曰:「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乍賢乍佞,何至如此之甚乎?韓昌黎美石鼓之篆,至有「羲之俗書逞妍媚」,亦強此弱彼之過也。

○魏收挾瑟歌

「春風宛轉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

白馬金鞍去未返,紅妝玉箸下成行。」

此詩緣情綺一靡一,漸入唐調。

李太白王少伯崔國輔諸家皆傚法之。

○魏收贈裴伯茂詩

「臨風想元度,對酒思公榮。」

誠秀句也。

惜不見全篇。

○魏文帝蒲桃詔東坡橄欖詩

魏文帝示君臣詔曰:「中國珍果甚多,蒲桃當其硃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酲,掩露而食,甘而不肙,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厚汁多,除煩解渴。

釀以為酒,甘於曲糵,善醉而易醒。

道之固已流羨嚥唾,況親食之耶?南方有橘,醋正裂人牙,時有甜耳。

他方之果寧有匹者。」

東坡《橄欖》詩:「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

俗諺傳南人說橄欖回味清甘,北人云:「待他回味時,我棗兒已甜了半日矣。」

坡詩蓋用此意。

今觀魏文帝以蒲桃壓橘2,亦相類,可入《笑林》也。

○羅隱紅梅詩

羅隱《詠紅梅》詩云:「天賜燕脂一抹腮,盤中風味笛中哀。

雖然未得和羹用,曾與將軍止渴來。」

此卻似軍官宿娼謎也。

○羅鄴嘉陵一江一

「嘉陵南岸雨初收,一江一似秋嵐不煞流。

此地終朝有行客,無人一為棹扁舟。」

不煞流,不甚流也。

「煞」音近「廈」,今京中諺猶然,謂癡曰煞瓜,肥曰煞大。

宋孝宗見《容齋隨筆》云「煞有好處」是也。

○鏡聽

李廓王建皆有《鏡聽詞》。

鏡聽,今之向卜也。

○寶襪腰彩

襪,女人脅衣也。

隋煬帝詩「錦袖淮南舞,寶襪楚宮腰」,盧照鄰詩「倡家一寶襪蛟龍被」是也。

或謂起自楊妃,出於小說偽書,不可信也。

崔豹《古今注》謂之腰彩,注引《左傳》「袒服」,謂日日近身衣也。

是春秋之世已有之,豈始於唐乎?沈約詩:「領上蒲桃繡,腰中合一歡綺。」

謝偃詩:「細風吹寶襪,輕露顯紅紗。」

○蘭廷瑞詩

滇中詩人蘭廷瑞,楊林人也。

予過其家,訪其稿,僅得數十首。

如《夏日》云:「終日憑闌對水鷗,園林長夏似深秋。

槐龍細灑鵝黃雪,涼意蕭蕭風滿樓。」

《冬夜》云:「枕上詩成喜不勝,起尋筆硯旋呼燈。

銀瓶取浸梅花水,已被霜風凍作水。」

《題嫦娥奔月》圖曰:「竊藥私奔計已窮,稿砧應恨洞房空。

當時射日弓猶在,何事無能近月中。」

三詩皆可喜。

○蘭草

古樂府:「蘭草自然香,生於大道傍。

腰鎌八九月,俱在束薪中。」

孟郊詩「昧者理芳草,蒿蘭同一鋤」,實本古樂府意。

○半亭杜詩

近有士人熟讀杜詩,余聞之曰:「此人計必不佳,所記是棋勢殘著,元無金鵬變起手局也。」

因記宋章子厚日臨《蘭亭》一本,東坡曰:「章七終不高,從門入者非寶也。」

此可與知者道。

○蘇頲公主宅夜宴

「車如流水馬如龍,仙史高台十二重。

天上初移衡漢匹,可憐歌舞夜相從。」

初唐絕句多為對偶所累,成半律詩,此首獨脫灑可誦。

○蘇堤始末

東坡先生在杭州穎州許州,皆開西湖,而杭湖之功尤偉。

其詩云:「我在錢塘拓湖淥,大堤士女爭昌豐。

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山通。

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雲空。」

此詩史也,而注殊略。

今按寧長編云:「杭本一江一海之地,水泉鹼苦。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故井邑日富。

及白居易復浚西湖,所溉千餘頃。

然湖多葑,近歲廢而不理,湖中葑田積二十五萬餘丈,而水無幾矣。

運河失湖水之利,則取給於一江一潮。

潮渾多淤,河行闤闠中,三年一淘,為市井大患,而六井亦幾廢。

公始至,浚茅山鹽橋二河,以茅山一河專受一江一潮,以鹽橋一河專受湖水。

復造堰閘以為湖水蓄洩之限,然後潮不入市間。

至湖上周視良久曰:『今願去葑。

葑田如雲,將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環湖往來,終日不達。

若取葑田,積之湖中為長堤以通南北,則葑田去而行者更矣。

』堤成,杭人名之曰蘇公堤雲。」

合是觀之,則公之有功於杭人一大矣。

予昔在京曰,問之杭之士夫,亦不知。

今閱公詩注亦略,故詳注之。

嗚呼!治水之難久矣。

宋之世,修六塔河三股河,安石以范子淵李仲昌專其事,聽小人李公義、宦官黃懷忠之言,用鐵龍爪濬川杷,天下皆笑其兒戲。

積以數年,糜費百十萬之錢穀,漂沒數十萬之丁夫,迄無成功,而猶不肯止。

其績敗功圮,而一奸一臣李清臣為考官,猶以修河問策欲掩護之。

甚矣宋之君臣愚且戇也。

視東坡杭湖穎湖之役,不數月之間,無糜百金而成百世之功,其政事之才,豈止十倍時流乎!公又欲鑿石門山運河以避浮山之險,當時妒者盡力排之。

又欲於蘇州以東鑿挽蹃為千橋,以迅一江一勢,亦不果用,人皆恨之。

噫,難平者事,古今同一慨矣!

○蘇李五言詩

蘇文忠公云:「蘇武李陵之詩,乃六朝人擬作。」

宋人遂謂在長安而言「一江一漢」,「盈卮酒」之句又犯惠帝諱,疑非本作。

予考之,殆不然。

班固《藝文志》有《蘇武集李陵集》之目。

摯虞,晉初人也。

其《文章流別志》云:「李陵眾作,總雜不類,殆是假托,非盡陵志。

至其善篇,有足悲者。」

以此考之,其來古矣。

即使假托,亦是東漢及魏人張衡曹植之流始能之耳。

杜子美云:「李陵蘇武是吾師。」

子美豈無見哉!東坡《跋黃子思詩》云「蘇李之天成」,尊之亦至矣。

其曰「六朝擬作」者,一時鄙薄蕭統之偏辭耳。

○蘇子卿梅花詩後周人。

中庭一樹梅,寒多葉未開。

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

上郡春恆晚,高樓年易催。

織書偏有意,教逐錦文回。

○蘇子由四絕句

「泉流逢石缺,脈散成寶網。

水作瓔珞看,山是如來想。」

《瓔珞巖》「巖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墮。

忽墜幽人前,知了觀空坐。」

《雨花巖》「白龍晝飲潭,修尾掛石壁。

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白龍潭》「蒼壁立積鐵,懸泉瀉天紳。

行山見已久,指與未來人。」

《陳鼓漈》此四詩,泉既奇,詩亦稱,何異王右丞。

○勸農詩

「仕宦之身,南州北縣。

商賈之人,天涯海岸。

爭如農夫,六親對面。

門無官府,身即強健。

夏絹新衣,秋米白飯。

不知金貴,惟聞傑賤。

鵝鵝成群,豬羊滿圈。

官稅早了,逍遙用誕。

安眠稱睡,直千直萬。」

此詩詞旨平易,足以諭俗。

程沙隨跋云:「不知何人作。

汪聖錫書於進賢,其門人程迥授邑得之,高季安刻於石。

近蜀中亦刻之,竟不知其名氏。」

余按:此乃謝艮齋《勸農》詩也。

《鶴林玉露》亦載這,而缺數句。

今據其集錄之。

○鶯啼修竹

杜子美《滕王亭》詩:「春日啼修竹裡,仙家犬吠白雲間。」

修竹用梁孝王事,犬吠雲中用淮南王中,人皆知之矣。

予嘗怪修竹本無鶯啼字也,後見孫綽《蘭亭詩》「啼鶯吟修竹,游鱗戲瀾濤」,乃知杜老用此也。

讀書不多,未可輕議古人。

○鐵馬汗常趨

安祿山之亂,歌舒翰與賊將崔乾祐戰,見黃旗軍數百隊,官軍以為賊,賊以為官軍,相持久之,忽不見。

是日昭陵內石馬皆汗流。

杜詩:「玉衣晨自舉,鐵馬汗長趨。」

李義山亦云:「天教李令心如日,可待昭陵石馬來。」

○驅雁

鮑照詩:「秋霜曉驅雁,春雨暗成虹。」

佳句也。

杜子美詩「朔風驅一胡一雁,慘淡帶沙礫」之句本此。

又一陽一休之《洛一陽一伽藍記》,有「北風驅雁,千里飛雲」之語。

庾信詩「秋風驅亂螢」,句亦奇甚。

○顧況詩句

顧況詩:「遠寺吐硃閣,春潮浮綠煙。」

二句情景絕妙,雖入《文選》可也。

然況集不載,因知古人詩文,雖全集亦有遺者。

如張文昌《白鼉行》有漢魏歌謠之風,《長干行》有《國風》《河廣》之意,集中不載。

李德裕《鴛鴦篇》有自無詩,而《唐詩紀事》幸載之。

○顧野王芳樹詩

「上林通建章,雜樹遍林芳。

日影桃蹊色,風吹梅逕香。

幽山桂葉落,馳道柳條長。

折榮疑路遠,用表莫相忘。」

詠芳樹,而中四句用桃梅桂柳,不覺其冗。

若宋人則以為忌矣。

在古人則多多益善,與宗懍《春望》詩相似。

○顧非熊

非熊《天洞閣到啼猿閣即事》詩:「萬壑褒中路,何曾不架虛。

濕雲和我起,燋蘗帶餘塗。

巖狖啼垂果,湍禽接迸魚。

每逢維艇處,塢裡有人居。」

○鷺絲謎

杜牧之《詠鷺絲》詩:「霜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分明鷺絲謎也。

○驚瀧

唐張泌詩:「溪風送雨過秋寺,澗石驚瀧落夜潭。」

瀧,奔湍也。

今本作「龍」,非。

○讀書萬卷

杜子美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此子美自言其所得也。

讀書雖不為作詩設,然胸中有萬卷書,則筆下自無一點塵矣。

近日士夫爭學杜詩,不知讀書果曾破萬卷乎?如其未也,不過拾《離一騷一》之香草,丐杜陵之殘膏而已。

又嘗記宋宣政間,文人稱翠汝文葉夢得汪藻孫覿四人。

孫嘗自評曰:「吾之視浮溪,浮溪之視石林,各少十年書。

石林視翟忠惠亦然。」

識者以為確論。

今之學文者,果有十年書乎?不過抄《玉篇》之難字,效紅勒之軋辭而已,乃反峻其門牆,高自標榜,必欲晚古人而薄前輩,何異蜉蝣撼大樹乎!

○鷓鴣歌詞

許渾《韶州夜燕》詩云:「鴝鵒未知狂客醉,鷓鴣先聽美人歌。」

《聽歌鷓鴣》詞云:「南國多情多艷詞雲《鷓鴣》清怨繞樑飛。」

又有《聽吹鷓鴣》一絕,知其為當時新聲,而未知其所以。

及觀李白《雲》詩云:「客有杜一陽一至,能吹《山鷓鴣》。

清風動窗竹,越鳥起相呼。」

鄭谷亦有「佳人才唱翠眉低」之句,而繼之以「相呼相應湘一江一闊」,則知《鷓鴣曲》效鷓鴣之一聲,故能使鳥相呼矣。

○艷雪

韋應物《答徐秀才》詩云:「清詩舞艷雪,孤抱瑩玄冰。」

極其工緻,而「艷雪」二字尤新。

又《五弦行》云:「如伴流風縈艷雪,更逐落花飄御園。」

又《樂燕行》云:「艷雪凌空散,舞羅起徘徊。」

屢用「艷雪」字,而不厭其復也。

或問予:「雪可言艷乎?」

予曰:「曹子建《洛神賦》以『流風回雪』比美人之飄雪搖,雪固自有艷也。

然雪之艷,非韋不能道;柳花這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也。」

○靈徹詩

僧靈徹有詩名於中唐。

《古暮詩》云:「松樹有死枝,塚墓惟莓苔。

石門無人入,古木花不開。」

《天台山》云:「天台眾山外,歲晚當寒空。

有時半不見,崔嵬在雲中。」

《九日》云:「山僧不記重一陽一節,因見茱萸憶去年。」

諸篇為劉長卿皇甫冉所稱,予獨取《天台山》一絕,真絕唱也。

○衢州斷碑詩

衢州爛柯橋斷碑詩不全,中有句云:「薄煙冪遠郊,遙峰沒歸翼。」

可謂奇絕,蓋六朝人語,唐一人罕及也。

又傳為古仙句也。

○灩澦

《灩澦歌》云:「《灩澦》大如樸,瞿唐不可觸。

金沙浮轉多,桂浦忌經過。」

此舟人商估刺水行舟之歌,樂府以為梁簡文所作,非也。

蜀一江一有瞿唐之患,桂一江一有桂蒲之險,故涉瞿唐者則准灩澦,涉桂浦者則准金沙。

今樂府桂浦作「桂楫」,非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升庵詩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