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庵詩話》卷·四:杜子美《送人迎養》詩:「青青竹筍迎船出,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升庵詩話》卷·四

升庵詩話

卷·四

○竹筍一江一魚

杜子美《送人迎養》詩:「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一江一魚入饌來。」

用孟宗姜詩事。

韋蘇州《送人省覲》亦云:「沃野收紅稻,長一江一釣白魚。」

又云:「洞庭摘硃果,松一江一獻白鱗。」

然杜不如韋多矣,青青字自好,白白近俗,有似兒童「白白一群鵝,被人趕下河」之謠也,豈大家語哉?

○竹枝詞

元楊廉夫《竹枝詞》,一時和者五十餘人,詩百十餘首。

余獨一愛一徐延徽一首云:「一習一說盧家好莫愁,不知天上有牽牛。

賸拋萬斛胭脂水,溜向銀河一色秋。」

○伏毒寺詩

杜詩:「鄭國伏毒寺,瀟灑在一江一心。」

劉禹錫詩:「曾作關中客,頻經伏毒巖。

晴煙沙苑樹,曉日渭川帆。」

○帆字音

帆字,符鹹切,舟上幔也。

又扶泛切,使風也。

舟幔則平聲,使風則去聲,蓋動靜之異也。

劉熙《釋名》曰:「隨風張幔曰帆。」

注去聲。

《廣韻》曰:「張巾風曰帆音與梵同。」

《左傳宣》十三年註:「拔旆投衡上,使不帆風。」

謂車旆之受風,若舟帆之帆風也。

舟帆之帆平聲,帆風之帆去聲。

疏云:「帆是扇風之名。

「孫綽子曰:」動不中理,若帆舟而無柁。」

《南史》:「因風帆上,前後連煙。」

《荊州記》云:「宮亭湖廟神能使湖中分風而帆南北。」

晉湛方生有《帆入南湖》詩,又有《還都帆》詩,謝靈運有《游赤石進帆海》詩,劉孝威有《帆渡吉一陽一洲》詩。

《選》詩「無因下征帆」;徐陵詩「南茨大麓,北帆清湘」;劉刪詩「回艫乘派水,舉帆逐分風」;張曲一江一詩「征鞍稅北渚,歸帆指南陲」;張燕公詩「離魂似征帆,常往秀飛」;趙冬曦詩「帝城馳夢想,歸帆滿風飆」;杜詩「浦帆晨初發」;韓退之詩「無因帆一江一水」;包何詩「錦帆乘風轉,金裝照地新」;孟浩然詩「嶺北回征帆,巴東問故人」;徐安身詩「暮雨衣猶濕,春風帆正開」。

近蘇州刻孟詩,改「征帆」為「征棹」,何仲默笑曰:「征帆改征棹,錦帆亦改曰錦棹,可乎?」

蓋淺學妄改,非初誤也。

○同能不如獨勝

孫位畫水,張南本畫火,吳道玄畫,楊繪塑,陳簡齋詩,辛稼軒詞,同能不如獨勝也。

太白見崔顥《黃鶴樓》詩,去而賦《金陵鳳凰台》。

○劣唐詩

學詩者動輒言唐詩,便以為好,不思唐一人有極惡劣者,如薛逢戎昱,乃盛唐之晚唐。

晚唐亦有數等,如羅隱杜荀鶴,晚唐之下者;李山甫盧延遜,又其下下者,望羅杜又不及矣。

其詩如「一個禰衡容不得」,又「一領青衫消不得」之句。

其他如「我有心中事,不向韋三說。

昨夜洛一陽一城,明月照張八」,又如「餓貓窺鼠一穴一,饑犬一舐一魚砧」,又如「莫將閒話當閒話,往往事從閒話生」,又如「水牛浮鼻渡,沙鳥點頭行」,此類皆下淨優人口中語,而宋人方采以為詩法,入《全唐詩話》,使觀者曰,是亦唐詩之一體也。

如今稱燕趙多佳人,其間有跛者,眇者,羝氳者,疥且痔者,乃專房龍之曰是變燕趙佳人之一種,可乎?

○多景樓周繇

「盤一江一上幾層,峭壁半垂籐。

殿鎖南朝像,龕禪外國僧。

海濤舂砌檻,山雨灑窗燈。

日暮疏鍾起,聲聲徹陵。」

又:「每日憐晴眺,閒吟只自娛。

山從平地有,水到遠天無。

老樹多封楚,輕煙暗染吳。

雖居此廊下,入戶亦踟躕。」

此二詩勝張祜《金山》詩,而人罕稱之。

○任希古和七月七日臨昆明池

「秋風始搖落,秋水正澄鮮。

飛眺牽牛渚,激賞鏤鯨川。

岸珠淪曉魄,池灰斂曙煙。

泛槎分寫漢,儀星別構天。

雲光波處動,日影一浪一中懸。

驚鴻結蒲弋,游鯉入莊筌。

萍葉疑一江一上,菱花似鏡前。

長林代輕幄,細★即芳筵。

文華開翠瀲,筆海控清漣。

不挹蘭尊聖,空仰桂舟仙。」

此詩工致嚴密,杜詩「石鯨鱗甲」之句實祖之,結句尤工。

○成文幹中秋月

「王母妝成鏡未收,倚闌人在水一精一樓。

笙歌莫占清光盡,留與溪翁下釣舟。」

此厭繁華而樂清靜之意。

鄭谷《春草》詩「香輪莫碾青春破,留與遊人一醉眠」,亦此意也。

○呂用之

唐呂用之在維揚日,佐高駢專權擅政。

有商人劉損妻裴氏,有國色,用之以一陰一事構取。

損憤惋,因成詩三首,曰:「寶釵分股合無緣,魚在深淵日在天。

得意紫鸞休舞鏡,斷蹤青鳥罷銜錢。

金盃傾覆難收水,玉軫傾欹嬾續絃。

從此蘼蕪山下過,只應將淚比流泉。」

「鸞辭舊伴知何止,鳳得新梧想稱心。

紅粉尚殘休{幕},白雲將散信沉沉。

已休磨琢投期玉,嬾更經營買笑金。

願作山頭似人石,丈夫衣上淚痕深。」

「舊嘗游處遍尋看,睹物傷情死一般。

買笑樓前花已謝,畫眉窗下月空殘。

雲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莫道詩成無淚下,淚如泉一湧亦須乾。」

詩成,吟詠不輟。

一日晚,見一虯鬢老叟,行步迅疾,眸光射人,揖損曰:「子衷心有何不平之事?」

損具對之,叟夜果入用之家,化形於斗拱之上,叱用之曰:「所取劉氏之妻並其寶貨,速還之,否則隨刃落矣。」

用之驚惶,夜遺幹事繼金並裴氏還損,損夜從舟去,虯鬢亦無蹤跡。

○呂一溫一題一陽一人城

「忠驅義感即風雷,誰道南方乏武才。

天下起兵誅董卓,長沙子弟最先來。」

呂東萊《麗澤編》取此詩。

伍子胥兵法云:「天無一陰一陽一,地無險易,人無勇怯。

將有智愚,算有多少,政有賞罰。」

此言當矣。

孔明屯五丈,魏人畏之如虎,所用蜀兵也。

虞允文采石之戰,殪逆亮於頃刻,所用者吳兵也。

○西郊詩

《韻語一陽一秋》杜子美《西郊》詩云「無人競來往」,或云「無人與來往」,或云「無人覺來往」,「競」「與」皆常談,「覺」字非子美不能道也,蓋煬者辟灶,有道之所驚,捨者爭席,隱居者之所貴也。

○西施

劉長卿《題西施障子》曰:「窗風不一舉袖,但覺羅衣輕。」

二語雖太白可頡頏也。

○硃鷺

古樂府有《硃鷺曲》,解云:「因飾鼓以鷺而名曲焉。」

又云:「硃鷺咒鼓,飛於雲末。」

徐陵詩有「梟鍾鷺鼓」之句,宋之問詩「稍看硃鷺轉,尚識紫騮驕」,皆用此事。

蓋鷺色本白,漢初有硃鷺之瑞,故以鷺形飾鼓,又以硃鷺名《鼓吹曲》也。

梁元帝《放生池碑》云:「元龜夜夢,終見取於宋王。

硃鷺晨飛,尚張羅於漢後。」

與硃鷺飛雲末事相葉,可以互證,補《樂府解題》之缺。

○硃萬初墨

元有硃萬初,善制墨,純用松煙,蓋取三百年摧朽之餘,一精一英之不可泯者用之,非常松也。

天歷乙巳,開奎章閣,揀儒臣親侍翰墨,榮公存初、康裡公子山皆侍閣下,以硃萬初所制墨進,大稱旨,得祿食藝文館。

虞文靖公贈之詩曰:「霜雪摧一殘澖壑非,深根千歲斧斤違。

寸心不逐飛煙化,還作玄雲繞紫微。」

蓋紀茲事也。

又跋其後曰:「近世墨,以油煙易松,姿媚而不深重。

萬初既以墨顯,又得真定劉法造墨法於石刻中,以為劉之一精一藝深心,盡在於此,必無誤後世,因覃思而得之。

余嘗謂松煙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煙墨姿媚而不深重,若以松脂為炬取煙,二者兼之矣。

若宋徽宗嘗以蘇合油搜煙為墨,至金章宗購之,一兩墨價黃金一斤,欲仿為之不能,此謂之墨妖可也。」

○硃慶餘仙遊寺

「雲抱龍堂蘇石乾,山遮白日寺門寒。

長松瀑布饒奇狀,曾有仙人駐鶴看。」

末句切題,不然,是寺皆可用。

○硃慶餘閨意上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詩人多以美人自喻,薛能《吳姬》之詩,亦其一也。

宋人詩話云「東坡如一毛一嬙西子洗妝,與天下婦人斗巧」,亦此意。

洪容齋云:「此詩不言美麗,而味其詞意,非絕色第一不足以當之。」

其評良是。

○硃滔括兵麗情集

硃滔括兵,不擇士族,悉令赴軍,自閱於球場。

有士子容止可觀,進趨純雅。

滔問曰:「所業者何?」

曰:「學為詩。」

曰:「有妻否?」

曰:「有。」

即令作寄內詩,援筆立成,詞曰:「握筆題詩易,荷戈征戍難。

慣從鴛被暖,怯向雁門寒。

瘦盡寬衣帶,啼多漬枕檀。

試留青黛著,回日畫眉看。」

又令代妻作詩答曰:「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

一胡一麻好種無人種,合是歸時底不歸。」

滔遺以束帛,放歸。

○硃玄晦真人詩

「郭外西郊柳已芽,中流極目浩無涯。

一江一明白白紅紅樹,春在三三兩兩家。

幾度來游同社燕,一樽相屬到昏鴉。

此邦物色吟幾盡,為謝山中好物華。」

真跡在內一江一。

○一江一淹詠美人春遊

「一江一南二月春,東風轉綠蘋。

不知誰家子,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脣。

行人鹹歎息,爭擬洛川神。」

此詩見《文通外集》。

點絳脣,後人以為曲名,以此知是詩膾炙人口久矣。

○一江一平不流

杜詩「一江一平不肯流」,意求工而語反拙,所謂鑿混沌而畫蛇足,必夭一性一命而失卮酒也。

不若李群玉樂府云「人老自多愁,水深難急流」也。

又不若巴渝《竹枝詞》云:「大河水長漫悠悠,小河水長似箭流。」

詞愈俗愈工,意愈淺愈深。

○一江一蒲

《周禮》「汧浦」作「弦浦」。

《左傳》「萑浦」作「萑蒲」。

杜詩:「側生野岸及一江一蒲。」

一江一蒲,一江一浦也。

○一江一南行

「一江一煙濕雨鮫綃軟,漠漠遠山眉黛淺。

水國多愁又有情,夜槽壓酒銀船滿。

細柳搖煙凝曉空,吳王台榭春一夢中。

鴛鴦鸂鶒喚不起,平鋪淥水眠東風。

西陵路遠月悄悄,油壁輕車蘇小小。」

「細柳搖煙」一作「繃絲采怨」。

○一江一烏海燕

余最一愛一樂府「桂殿一江一烏對,彫屏海燕重」之句,不知何人作也。

○一江一總長安九日詩

「心逐南雲逝,身隨北雁來。

故園籬下菊,今日為誰開。」

總為梁人,歷梁陳隋至唐貞觀中九十餘矣。

此詩在唐時作,故編之。

○一江一總怨詩

「採桑歸路河流深,憶昔相期柏樹林。

奈許新縑傷妾意,無由故劍動君心。」

六朝之詩,多是樂府,絕句之體未絕,然高妙奇麗,良不可及。

斥流而不窮其源,可乎?故特取數首於卷首,庶乎免於賣花擔上看桃李之誚矣。

古樂府「下山逢故夫」詩曰:「新人工織縑,舊人工織素。」

故劍,用干將莫邪雌雄二劍離而復合事。

○沙海

《戰國策》「暉台之下,沙海之上」,《九域志》有沙海,孟浩然《和張三自穰縣還途中遇雪》詩:「風吹沙海雪,來作柳園春。」

正是梁地事。

○冷朝一陽一送紅線酒

「採菱歌怨木蘭舟,送客魂銷百尺樓。

還似宓妃乘霧雲,碧天無際水東流。」

紅線,薛蒿之青衣也。

有劍術,夜飛入橫海軍解圍,嵩留之不得,會幕下詩人送之,冷朝一陽一此詩為冠。

酒闌,托以更衣,倏忽不見,亦異哉!

○佛經似詩句

佛經有云:「樂行不如苦住,富客不如苦住,富客不如貧主。」

又見《洞山語錄》:「破鏡不重照,落花難上枝。」

絕似唐一人樂府也。

○仲尼登泰山

宋景文公《筆記》云:「仲尼登泰山,見七十二家,字各不同。」

其事甚新,但未詳其所出。

○岑參蔟拍六州歌頭

「西去輪台萬里餘,也知音信日應疏。

隴山鸚鵡能言語,為報家人數寄書。」

伊州渭州梁州氐州甘州涼州,謂之六州。

宋時大喪以《六州歌頭》引之,本朝用《應天長》。

○吹蠱

鮑照《苦熱行》:「含沙射流影,吹蠱痛行暉。」

南中畜蠱之家,蠱昏夜飛出飲水,光如曳彗,所謂行暉也。

《文選》註:「行暉,行旅之暉。」

非也。

○近水樓台

範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遇,乃上詩曰:「近水樓台先得月,向一陽一花木易為春。」

公即薦之。

○沐繼軒荔枝詩

國朝武將能詩者,洪武中孫炎,其後湯東谷允績、廣帥王一清、定襄郭登,人皆知之。

雲南都督繼軒沐璘,字學皇象,畫學米元章,詩學六朝盛唐,以僻遠,人罕知之。

余嘗選其數絕句於《皇明詩抄》,其《詠臨安荔枝》長篇云:「建水夫何如,厥土早而熱。

蠻花開佛桑,候禽罷鶗鴂。

莽雲覆溟濛,梅雨滋★翳。

接地茂緗權,遮空舒黛葉。

翠葆霞焜煌,錦幄風掀揭。

香麝忌經過,飛★防盜竊。

勁雛赤膚脫,肥奢瓊穰凸。

明璫怪可飧,冰丸訝許嚙。

真珠堆綠雲,玳瑁乘彩纈。

鳳爪天下奇,龍牙眾中傑。

飽食慚素飧,長吟望林樾。」

奢,獻、歇二音,盛貌,又肥一大意。

○耳衣

唐一人邊塞曲:「金裝腰帶重,錦縫耳衣寒。」

耳衣,今之暖耳也。

○一卵一色天

唐詩:「殘霞蹙水魚鱗一浪一,薄日烘雲一卵一色天。」

東坡詩:「笑把鴟夷一樽酒,相逢一卵一色五湖天。」

正用其語。

《花間詞》「一方一卵一色楚南天」,注以一卵一為泖,非也。

注東坡詩者,亦改一卵一色為柳色,王龜齡亦不及此邪?

○阮何雙

唐詩:「雲仍王謝並,風貌阮何雙。」

《南史》:宋孝武選侍中四人,並以風貌,王彧、謝莊為一雙,阮韜、何偃為一雙。

○君攸桂楫泛中河

「黃河曲渚通千里,濁水分流引八川。

仙槎逐源終未返,蘇亭遺跡尚依然。

眇眇雲根侵遠樹,蒼蒼水氣合遙天。

波影雜霞無定色,湍文觸岸不成圓。

赤馬青龍一一交一一出浦,飛雲蓋海遠夌煙。

蓮舟渡沙轉不礙,桂翟距一浪一弱難前。

風重金烏翅自轉,汀長錦纜影微懸。

榜人欲歌先扣枻,津吏猶醉強持船。

河堤極望今如此,行杯落葉詎虛傳。」

此六朝詩也。

七言律未成而先有七言排律矣,雄渾工緻,固盛唐老杜之先鞭也。

○余延壽折楊柳

「大道連國門,東西種楊柳。

葳蕤君不見,裊弱垂來久。

綠枝棲暝禽,雄去雌獨吟。

餘花怨春盡,微月起秋一陰一。

坐望窗中蝶,起攀枝上葉。

好風吹長枝,婀娜何如妾。

妾見柳園新,高樓四五春。

莫吹一胡一塞曲,愁殺隴頭人。」

○余知古論退之文

唐一人余知古與歐一陽一生論文書云:「韓退之作《原道》,則崔豹《答牛亨書》;作《諱辯》,則張詔《論舊名》;作《一毛一穎傳》,則袁淑《太蘭王九錫》;作《送窮文》,則揚子雲《逐貧賦》。」

○老泉詩

蘇老泉詩:「佳節每從愁裡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白樂天詩有「百年愁裡過,萬感醉中來」之句,老泉未必祖襲,蓋偶同耳。

○老子論一性一

文子引《老子》曰:「人生而靜,天之一性一也。

感物而動,一性一之欲也。」

漢儒取入《禮記》,遂為經矣。

若知其出於老氏,宋儒必洗垢索瘢,曲為譏評,但知其出於經,則護持一一交一一讚,此亦矮人之觀場也。

文如「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本出於《淮南子》,而諸葛稱之。

若儒者知其劉安語,將坐睡唾去也。

○狄香

張衡《同聲歌》:「灑掃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鞮,履也。

狄香,外國之香也。

謂以香薰履也。

近刻《玉台新詠》及《樂府詩集》改「狄香」作「秋者」,大謬。

吳中近日刻古書,妄改例如此,不能一一盡彈正之。

○串

《文選》謝惠連詩:「聊用布親串。」

註:「串,一習一也。」

梁簡文詩:「長顰串翠眉。」

《南史》:「軍人串敢粗食。」

○何兆玉一蕊花

「羽車潛下玉龜山,塵世何緣睹蕣顏。

惟有多情天上雪,好風吹上綠雲鬟。」

兆,蜀人。

○吾猶昔人

柳子厚《戲題石門長老東軒》詩曰:「坐來唸唸非昔人,萬遍蓮花為誰用?」

《法苑珠林》:「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

』」子厚正用此事,而注者不知引。

○坐猿坐鶯

杜詩「楓樹坐猿深」,又「黃鶯並坐一一交一一愁濕」,「坐」字奇崛。

張說詩:「樹坐參猿嘯,沙行入鷺群。」

前人已雲矣。

○估客樂

《估客樂》,齊武帝之所作也。

其辭曰:「昔經樊一鄧一役,阻潮梅根渚。

感意追往事,意滿辭不敘。」

阻潮,一本作「假楫」。

武帝作此曲,令釋寶月被之管弦,帝遂數乘龍舟游一江一中,以紝越布為帆,綠絲為帆纖,瑜石為篙足。

篙傍者,悉著鬱林布作淡黃褲,舞此曲,用十六人云。

按史稱齊武帝節儉,常自言朕治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然其從流忘返之奢如此,貽厥孫謀,何怪乎金蓮布地也。

○邢象玉古意

「家中新酒熟,園裡木初榮。

佇杯欲取醉,悒然思友生。

忽聞有奇客,何姓復何名?嗜酒陶彭澤,能琴阮步兵。

何須問寒暑,逕坐共山亭。

舉袂袪飛鳥,持巾掃落英。

心神無俗累,歌詠有新聲。

新聲是何曲,滄一浪一之水清。」

象玉,初唐一人,與王無功為友,此詩脫灑而含古意。

○邵公批語

先太師戊戌試卷,出舉子蹊逕之外,考官邵公名暉批云:「奇寓於純粹之中,巧藏於和易之內。」

當時以為名言。

後觀《龍川集》,乃知是陳同甫作論法也。

先輩讀書博且一精一,不似後生之束書不觀,游談無根也,因書之家乘。

○角一妓一垂螺

張子野詞:「垂螺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

晏小山詞:「雙螺未學同心綰,已佔歌名。

月白風清,長倚昭華笛裡聲。」

又云:「紅窗碧玉新名舊,猶綰雙螺。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覺未多。」

「垂螺」「雙螺」,蓋當時角一妓一未破一瓜時額飾,今搬演淡色,猶有此制。

○吳趨趨非平聲

《莊子》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崔注云:「不任其聲,憊也;趨舉其詩,無音曲也。」

劉會孟曰:「趨者,情愜而詞迫也。」

與《吳趨》之趨當音七注切。

○吳二一娘一

吳二一娘一,杭州名一妓一也。

有《長相思》一詞云:「深花枝,淺花枝,深淺花枝相間時,花枝難似伊。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白樂天詩:「吳一娘一暮雨瀟瀟曲,自別一江一南久不聞。」

又:「夜舞吳一娘一袖,春歌蠻子詞。」

自註:「吳二一娘一歌詞有『暮雨瀟瀟郎不歸』之句。」

《絕妙詞選》以此為白樂天詞,誤矣。

吳二一娘一亦杜公之黃四一娘一也,聊表出之。

○禿節

晁以道家有宋子京手書《杜少陵詩》一卷,「握節漢臣歸」乃是「禿節」,「新炊間黃粱」乃是「聞黃粱」。

以道跋云:「前輩見書自多,不似晚生但以印本為正也。」

慎按:《後漢書張衡傳》云:「蘇武以禿節效貞。」

杜公正用此語,後人不知,改「禿」為「握」。

晁以道徒知宋子京之舊本,亦不知禿節之字所出也,況今之淺學乎?

○巫山曲

「下壓重泉上千仞,香去結夢西風緊。

縱有英靈得往來,猊軛鼯軒亦顛隕。

嵐光雙雷隱隱,愁為衣裳恨為鬢。

莫灑朝行何所之,一江一邊日月情無盡。

珠零冷露丹墮楓,細一腰長臉愁滿宮。

人生對面猶異同,何況千巖萬壑中。」

羅隱詩多鄙俗,此詩不類其平生,見《固陵文類》,其集不收。

○巫峽一江一陵

盛弘之《荊州記》巫峽一江一水之迅云:「朝發白帝,暮到一江一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杜子美詩:「朝發白帝暮一江一陵,頃來目擊信有徵。」

李太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一江一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扁舟已過萬重山。」

雖同用盛弘之語,而優劣自別。

今人謂李杜不可以優劣論,此語亦太憒憒。

白帝至一江一陵,春水盛時行舟,朝發夕至,雲飛烏逝不是過也。

太白述之為韻語,驚風寸而泣鬼神矣。

太白娶一江一陵許氏,以一江一陵為還,蓋室家所在。

○回颿撾

《語林》云:「王敦嘗坐武昌釣台,聞行船打鼓,嗟稱其能。

俄而一槌小異,敦以扇一柄一撞幾曰:『可恨。

』時王應侍側,曰:『不然,此是回颿撾。

』使視之,雲船人入夾口。

應知鼓又善於敦也。」

予舊有《一江一行》詩云:「回颿移鼓摻,策杖送拏音。」

蓋用此事,下句用《莊子漁父》事。

○宋人絕句

宋詩信不及唐,然其中豈無可匹體者,在選者之眼力耳。

如蘇舜欽《吳一江一》詩:「月從洞庭來,光映寒湖凸。

四顧無纖塵,魚躍明鏡裂。」

王半山《雨》詩云:「山中十日雨,雨晴門始開。

坐看蒼苔紋,欲上人衣來。」

孔文仲《早行》云:「客行謂已旦,出視見落月。

瘦馬入荒陂,霜花重如雪。」

崔鶠《春日》云:「落日不可盡,丹林紫谷開。

明明遠色裡,歷歷暝鴉回。」

寇平仲《南浦》云:「春風入垂楊,煙波漲南浦。

落日動離魂,一江一花泣微雨。」

郭功甫《水車嶺》云:「千丈水車嶺,懸空九疊屏。

北風來不斷,六月亦生冰。」

蘇子由《中秋夕》云:「巧轉上人衣,徐行度樓角。

河漢冷無雲,冥冥獨飛鵲。」

《旅行》云:「猿狖號枯木,魚龍泣夜潭。

行人已天北,思婦隔一江一南。」

硃文公《雨》詩云:「孤燈耿寒焰,照此一窗幽。

臥聽簷前雨,一浪一浪一殊未休。」

張南軒《題南城》云:「坡頭望西山,秋意已如許。

雲影渡一江一來,霏霏半空雨。」

《東渚》云:「一一團一一一一團一一陵風桂,宛在水之東。

月色穿林影,郤下碧波中。」

《麗澤》云:「長吟《伐木詩》,停立以望子。

日暮飛鳥歸,門前長春水。」

《西嶼》云:「系舟西岸邊,幅巾自來去。

島嶼花木深,蟬鳴不知處。」

《採菱舟》云:「散策下舸亭,水清魚可數。

郤上採菱舟,乘風過南浦。」

五詩有王維輞川遺意,誰謂宋無詩乎?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升庵詩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