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庵詩話》卷·九:「悲莫悲兮生別離,登山臨水送將歸。武昌無限新栽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升庵詩話》卷·九

升庵詩話

卷·九

○渚宮一妓一高使君別宴

「悲莫悲兮生別離,登山臨水送將歸。

武昌無限新栽柳,不見楊花似雪飛。」

高駢自渚宮移鎮揚州,別宴口占楚詞二句,使幕下續之,久未有應。

有一一妓一進曰:「賤妾感相公之恩,續貂可乎?」

即收淚吟曰云云,合座大加賞歎,駢厚贈之。

其詩絕佳,雖使一溫一李為之,不過如此。

「飛」一作「時」。

○盛小叢突厥三台

「雁門山上雁初飛,馬邑闌中馬正肥。

昨夜一陰一山逢驛使,慇勤南北寄征衣。」

盛小叢,雁門一妓一女也。

此詩甚佳,樂府歌之。

《三台》,曲名,自漢有之,而調之長短,隨時變易。

韋應物集有《上皇三台》,元曲有《鬼三台》,訛為「三台」雲。

○豆蔻

杜牧之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劉孟熙謂《本草》云:「豆蔻未開者,謂之含胎花,言少而娠也。」

其所引《本草》,是言少而娠者也。

且牧之詩,本詠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經事人,如豆蔻花之未開耳,此為風情言,非為求嗣言也。

若倡而娠,人方厭之,以為綠葉成一陰一矣,何事入詠乎?

○莊子解

《莊子》為書,雖恢譎佚宕於《六經》外,譬猶天地日月,固有常經常運,而風雲開闔,神鬼變幻,要自不可闕,古今文士每奇之。

顧其字面,自是週末時語,非後世所能悉曉。

然尚有可徵者,如正獲之問於監市履希,乃《大射》有司正、司獲,見《儀禮》。

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之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乃古天子春有解祠,見《漢郊祀志》。

唐子乃掌堂塗之子,猶周王侯之子稱門子。

義台乃儀台。

鄭司農云:「故書儀為義。」

「其脰肩肩」,乃見《考工記》:「梓人為磬文,數目顅脛。」

肩即顅字。

如此類不一,而士無古學,不足以知之。

諸家解者,或敷演清談,或牽聯禪語,或強附儒家,漫曰此文字奇處妙絕,又惡識所謂奇妙。

千八百載,作者之意郁而未伸,剽竊之用,轉而多誤。

羅勉道《莊子循本序》。

《內則》「一卵一醬,讀作鯤」,《國語》亦云「魚禁鯤鮞」,皆以鯤為魚子。

莊子乃以至小為至大,便是滑稽之開端。

《南史·吉翂傳》:「鯤鮞螻蟻,尚貪其生。」

{鳥}音渥。

蛁音刀料。

鶻鳥音嘲。

西蜀范無隱云:「未成心,則真一性一混融,太虛同量,成心則已離乎一性一,有善有惡矣。

人處世間,應酬之際,有不免乎成心,發思而求之於未成之前,則善惡不萌,是非無朕,何所不齊哉?」

其論一精一當,足以盡祛前惑。

「夢而為蝶,不知有周;覺而為周,不知有蝶。

其勢不能合,必有時而分矣。

萬物之化亦如此。

休獨疑《逍遙游》,盡一性一也。

《齊物論》,窮理也。

《養生主》,修身也。」

碧虛陳景允。

「聖人成焉,以身徇道而成功。

聖人生焉,以道徇身而全生也。」

陳詳道注。

「儵忽生而渾沌死,以喻外王之功成,而內聖之道民。」

陳碧虛曰:「好生者以世事為樂,趣死者以人世為勞,唯超生死者,可以論其大概矣。」

髑髏注。

○莊定山詩

莊定山早有詩名,詩集刻於生前,淺學者相與效其「太極圈兒大,先生帽子高」,以為奇絕。

又有絕可笑者,如「贈我一壺陶靖節,還他兩首邵堯夫」,本不是佳語,有滑稽者,改作《外官答京宦苞苴》詩云:「贈我兩包陳福建,還他一疋好南京。」

聞者捧腹。

然定山晚年詩入細,有可並唐一人者。

古詩如《題竹》及《養庵》兩篇,七言如《題玉川畫》,五言律如:「野暝微孤樹,一江一清著數鷗。

與君真自厚,不是兩相留。」

七言律如《游琅琊寺》:「偶上蓬萊第一峰,道人今夜宿芙蓉。

塵埋下界三竿丈,月在西巖七十峰。」

《羅漢寺》云:「溪聲夢醒偏隨枕,山色樓高不礙牆。」

又如:「狂搔短髮孤鴻外,病臥高樓細雨中。」

《病眼》云:「殘書漢楚燈前壘,草閣一江一山霧裡詩。」

《舟中》云:「千家小聚村村暝,萬里河流岸岸同。」

又:「秋燈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

又:「北海風回帆腹飽,長河霜冷岸痕高。」

《和沈仲律原字韻》云:「心無牛口乾秦穆,跡繼龍頭愧邴原。」

又云:「藜羹莫道無萊婦,蘭畹應知負屈原。」

《寄劉東山》云:「塵外有人占紫氣,鏡中疑我尚硃顏。」

《次東嶠韻》云:「電懸雙眼疑秋水,髻擁三花御野風。」

又:「豈無湖水甘神糞,更有溪一毛一當紫芝。」

《書東山草堂扁》云:「封題雲臥東山扁,歌詠司空表聖詩。

天闕星辰遺舊履,橘洲歲月有殘棋。

石橫流潦潛蚪角,梅迸垂蘿屈鐵枝。

自笑野人閒袖手,雲煙濃淡忽一一交一一馳。」

次首云:「沙苑草非騏驥秣,瀟湘竹

是鳳凰枝。

紫虛有約千回醉,笑指僧趺亦坐馳。」

又:「招隱誰甘同寂寞,著書不獨為窮愁。」

《木昌道中》云:「行客自知無歲暮,賓鴻不記有家歸。」

《寄一鄧一五羊》云:「後時自許甘邱過於,前席將無問鬼神。

浮世虛名非得已,出山小草卻悲人。

別時笑語風吹斷,會處迷一離夢寫一真。

四十餘年一回首,乾旋坤轉有冬春。」

此數首若隱其姓名,觀者決不謂定山作也。

○晁詩

晁元忠詩:「安得龍湖潮,駕回安河水。

水從樓前來,中有美人淚。

人生高唐觀,有情何能已。」

晏小山《留春令》云:「別浦高樓,曾漫倚對一江一南千里。

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憑高淚。」

全用其語。

○粘天

庾闡《揚都賦》:「濤聲動地,一浪一勢沾天。」

本自奇語。

昌黎祖之曰:「洞庭漫汗,粘天無壁。」

張祜詩「草色粘天鶗鴂恨」,黃山谷「遠山粘天吞釣舟」,秦少游小詞「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正用此字為奇。

今俗本作「天連」,非矣。

○側寒

唐詩「春寒側側掩重門」,王介甫「側側輕寒剪剪風」,許奕小詞「玉樓十二春寒側」,呂聖求詞「側寒斜雨」,「側寒」字詞人相承用之,不知所出,在意側不正也。

側寒字甚新,特拈出之。

○掘柘掘音擔。

按此節已略見卷三《白苧舞》條。

《樂苑》云:「羽調有《柘枝曲》,商調有《掘柘枝》。」

此舞因曲為名,用二女一童,帽施金鈴,抃轉有聲,其來也於二蓮花中藏之,花折而後見,對舞相呈,實舞中雅妙者也。

段成式《寄一溫一庭筠雲草藍紙》詩曰:「三十六鱗充使時,數番猶得寄相思。

待將袍祅重抄了,寫盡襄一陽一《掘柘詞》。」

《掘柘詞》,一溫一集中亦有。

○探情以華

《文選》王仲宣詩:「探情以華,睹著知微。」

本於《史記律書》「情核其華,道著明矣」之語。

華者,貌也。

然《史記》之語,觀仲宣之詩而益明,仲定量之詩,得李善之解而始白,觀書所以貴乎博證也。

○補稻畦水詩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銀漢。

鷗鳥鏡裡來,關山雲邊看。

秋菰成黑米,一精一鑿傳白粲。

玉粒足晨炊,紅鮮任霞散。」

陸龜蒙《引泉》詩:「曾聞瑤池溜,亦灌硃草田。

鳧伯弄翠蕊,鸞雛舞丹煙。

凌風捩桂舵,隔霧馳西船。」

二詩曲盡農田之景,然而詞語且宕落。

○彫菰

《說文》:「彫菰,亦名蔣。」

徐鉉曰:「彫菰,《西京雜記》及古詩皆作『雕明』,《內則》注作『雕一胡一』,亦作『安一胡一』。

枚乘《七發》『安一胡一之飯』,註:『今所食茭苗米也。

』」宋玉賦:「主人之女,炊雕一胡一之飯。」

《爾雅》:「齧雕蓬。」

孫炎云:『米茭也,米可作飯,古人以為五飯之一。」

《周禮》:「魚宜菰。」

干寶云:「菰米飯,膳以魚,同水物也,其米色黑。」

杜詩「波漂菰米沉雲黑」,言人不收取而雁亦不啄,但為「波漂」「沉雲」而已,見長安兵火之慘極矣。

○雪贊書紈扇

羊孚作《雪贊》曰:「資清以化,乘氣以一靡一。

遇象能鮮,即潔成輝。」

桓允遂以書扇。

余嘗有《夏日》詩云:「紈扇書,羊孚雪。

玉笛吹,李白梅。」

○假詩

黃鄮山評翁靈舒戴式之詩云:「近世有一江一湖詩者,曲心苦思,既與造化迥隔,朝推暮敲,又未有以溉其本根,而詩於是乎始卑。」

然予以為其卑非自一江一湖始,宋初九僧已為許洞所困,又上斥於唐,則大歷而下,如許渾輩,皆空吟不學,平生鏤心哎血,不過五七言短律而已。

其自狀云:「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行須。」

不知李杜長篇婁千首,安得許多一胡一須尋扯也。

苦哉!又云:「詩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

不思周人《清廟》,漢代《柏梁》,何必爾耶?又曰:「尋常言語口頭話,便是詩家絕妙詞。」

又云:「詩從亂道得。」

又自云:「我平生作詩,得貓兒狗子力。」

噫!此等空空,知萬卷為何物哉!然猶是形月露而狀風雲,詠山水而寫花木。

今之作贗詩者異此,謂詩必用語錄之話,於是無極、先天、行窩、弄丸,疊出層見。

又云:「須夾帶禪和子語。」

於是打乖、打睡、打坐、樣子、撇子、句子,朗誦之有矜色,疾書之無怍顏,而詩也掃地矣。

○榔櫪

李屏山《達摩贊》,所謂「榔櫪」者,稱杖也。

范石湖詩:「病憐榔櫪隨身慣,老覺屠蘇到手遲。」

○麥含金

《梁鴻傳》載鴻詩二首,「麥含含兮方秀」,刻本皆如此。

《藝文類聚》引之,作「麥含金」為是。

「金」與「含」相似而衍為二字也,此當表出之。

○符載甘州歌

「月裡嫦娥不畫眉,只將雲霧作羅衣。

不知夢逐青鸞去,猶把花枝蓋面歸。」

此詩飄飄欲仙,樂府以為《甘州歌》,而禪宗公佈古引之。

蓋名作眾所膾炙也。

符載,成都人,見《唐文粹》。

○清新庾開府

杜工部稱庚開府曰清新。

清者,流麗而不濁滯;新者,創見而不陳腐也。

試舉其略,如「文昌氣似珠,太史明如鏡。」

「凱樂聞硃雁,鐃歌見白麟。」

「楊柳歌落絮,鵝一毛一下青絲。」

「覆局能懸記,看碑解暗疏。」

「池水朝含墨,流螢夜聚書。」

「含風搖古度,防露動林於。」

古度、林於皆竹木名,自來無人用也。

「漢一陰一逢荷,緇林見杖拏。」

「濁醪非鶴髓,蘭餚異蟹胥。」

「漢帝看桃核,齊侯問棗花。」

「冬嚴日不暖,歲晚風多朔。」

「賦用王延壽,書須韋仲將。」

「千柱蓮花塔,由旬紫紺園。」

「建始移一一交一一讓,徽音種合昏。」

「螢排亂草出,雁拾斷蘆飛。」

「羊腸連九阪,熊耳對雙一峰。」

「北梁送孫楚,西堤別葛龔。」

「古槐時變火,枯楓乍落膠。」

「香螺酌美酒,枯蚌藉蘭餚。」

「盛丹須竹節,量藥有刀圭。」

「京兆陳安世,成都李意期。」

「山一精一逢照鏡,樵客值圍棋。」

「野爐燃樹葉,山杯捧竹根。」

「被垅文瓜熟,一一交一一塍香穗低。」

「學異南宮敬,貧同北郭一騷一。」

「蒙吏觀秋水,萊妻紡落一毛一。」

「雪花開六出,冰珠映九光。」

「階下雲峰出,窗前風洞一開。」

「澗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峽路沙如月,山峰石似眉。」

「荷風驚浴鳥,橋影聚行魚。」

「水影搖叢竹,林香動落梅。」

「水似桃花色,山如甲煎香。」

「路高山裡樹,雲低馬上人。」

「酒正離悲促,歌工別曲淒。」

「山明疑有雪,岸白不關沙。」

《詠杳花云:「依稀映林塢,爛熳開山城。」

《寄王琳》云:「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望渭水》云:「樹似新亭岸,沙如龍尾灣。

猶言吟暝浦,應有落帆還。」

此二絕,即一篇《哀一江一南賦》也。

《重別周尚書》云:「一陽一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

惟有河邊雁,年年南向飛。」

《詠桂》云:「南中有八桂,繁華無四時。

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期。」

唐一人絕句,皆放效之。

○庾信詩

庾信之詩,為梁之冠絕,啟唐之先鞭。

史評其詩曰綺艷,杜子美稱之曰清新,又曰老成。

綺艷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獨子美能發其妙。

余嘗合而衍之曰:綺我傷質,艷多無骨。

清易近薄,新易近尖。

子山之詩,綺而有質,艷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為老成也。

若元人之詩,非不綺艷,非不清新,而乏老成。

宋人詩則強作老成態度,而綺艷清新,概未之有。

若子山者可謂兼之矣。

不然,則子美何以服之如此。

○庾肩吾燭影詩

「垂焰垂花比芳樹,隨風隨水俱難駐。

秦娥軟舞隙中來,李吾夜續光中度。

燭龍潛曜城鳥啼,一陰一陰一疊鼓朝天去。」

一作「春枝拂岸影上來,還杯繞客光中度」。

○晨雞鳴高樹

「晨雞振翮鳴,出洞擅奇聲。

蜀道隨金馬,天津應玉衡。

摧冠驗遠石,系火出連營。

爭棲斜揭暮,解翼橫飛度。

試飲淮南藥,翻上仙都樹。

枝低且候潮,葉淺還承露。

枝低觸嚴霜,葉淺伺朝一陽一。

不見猜君怯寶劍,勇戰出花場。

當損黃金距,誰論白玉璫。

豈知長鳴逢漢帝,恃氣遇周王。

流名說魯國,分影入陳倉。

不復愁苻朗,猶能感孟嘗。」

金馬碧雞,無中生有,妙句也。

《緯書》:玉衡星一精一為雞。

○梔子同心

梁徐悱妻劉三一娘一詩:「兩葉雖為贈,一一交一一情永未因。

同心何處切,梔子最關人。」

唐施肩吾《雜曲》:「憐時魚得水,怨罷商與參。

不如山梔子,卻解結同心。」

結句又與劉三一娘一《光宅寺詩》同。

○陶淵明九月九日

「野人迷節候,端坐隔塵埃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映崖千段發,臨浦萬株開。

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按周麟曰:「淵明古體蟠曲,入八句中,渾然天成,唐末諸人所不能也。」

○陶弼

陶弼,宋仁宗時人,有詩名,仕於兩廣,詩絕似晚唐。

《宋文鑒》選其二首,《虔化縣》云:「暖雪梅花樹,晴雷贛石溪。」

《出嶺》云:「天文離卷石,人影背含沙。」

其他如《僧寺》云:「花露生瓶水,松風落架書。」

《早行》云:「照枕殘雞月,吹燈落葉風。」

李洞喻鳧,可相伯仲。

○陪族叔侍郎曄及賈舍人至游洞庭

「洞庭西望楚一江一分,水盡南天不見雲。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此詩之妙不待贊,前句云「不見」,後句「不知」,讀之不覺其復。

此二「不」字,決不可易。

大抵盛唐大家正宗作詩,取其流暢,不似後人之拘拘耳。

柳發此義。

○又

「帝子蕭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間。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洞庭為楚之巨浸大觀,近日士夫崇尚別號,楚人以洞庭取號者,比比是:曰洞野,曰洞澤,曰洞一胡一、洞一陽一、洞一陰一、洞濱。

唐池南侍御云:「太白詩中『明湖』二字,奇甚無人拈出為別號及亭扁者。」

○悠字單用

《詩》「悠悠蒼天」,註:「眇邈無期貌。」

後人押韻,罕有單用者,惟《莊子》有「荒唐謬悠」,《後漢書》「任重道悠」,張平子《西京賦》「建辰旅之太常,紛焱悠以空裔」,佛經「道一性一天悠」,可以單押。

○悠字押韻

《說文》「攸,行水也。」

字本從水,省作攸,借為所字。

《古文苑西嶽碑》:「靈則有攸。」

秦嘉《迷婚》詩:「神啟其吉,果獲令攸。」

《文選》:」紛焱悠以容裔。」

註:「旌旗搖動貌。」

悠字,《詩》中除「悠悠」之外,只有「焱悠」與《莊子》「謬悠」、《內典》「道一性一天悠」可押。

「攸」,所也。

韓文:「壺儀之攸。」

《左傳》:「湫乎攸乎。」

註:「乘危貌。」

又「郁攸」,火氣也。

《五行傳》「卸於怵攸」,言人君遇災,以憂為所,則可免也。

「怵攸」,猶言敬作所也。

《前漢書敘傳》:「攸攸外寓。」

《支遁傳》:「嘗游外國,歲數囊悠。」

按此條與前條小異,故兩存之。

○寄衣曲

唐長孫佐輔《寄衣曲》云:「徵人去年戍遼水,夜得邊書字盈紙。

揮刀就燭裁紅綺,結作同心達千里。

君寄邊書書莫絕,妾答同心心自結。

同心再解心不離,書字頻開字愁滅。

結成一一夜和淚封,貯書只在懷袖中。

莫如書字固難久,願學同心長可同。」

佐輔,盛唐一人,詩集亡逸。

此詩《英華》亦不載,故謹錄之。

○寄明州於駙馬

「平一陽一音樂隨都尉,留滯三年在浙東。

吳越聲邪無法曲,莫教偷入管弦中。」

南方歌詞,不入管弦,亦無腔調,如今之弋一陽一腔也。

蓋自唐宋已如此,謬音相傳,不可詰也。

東坡《贈王定國歌姬》云:「好把鸞黃記宮樣,莫教絃管作蠻聲。」

亦是此意。

○寄梅事

寄梅事始見於《說苑》:「越使諸發云:『豈有一枝梅,可寄國君者乎?』」又詩話載南北朝范曄與陸凱相善凱在一江一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且贈一霅云云。

按曄為一江一南人。

陸凱字智君,代北人。

當是范寄陸耳,豈在長安,安得梅花寄曄乎?

○崔融從軍行

穹廬雜種亂金方,武將神兵下玉堂。

天子旌旗過細柳,匈一奴一運數盡枯楊。

關頭月落橫西裔,塞下凝雲斷北荒。

漠漠邊塵飛眾鳥,昏昏朔氣君羊。

依稀蜀杖迷新竹,彷彿一胡一一床一識故桑。

臨海舊來聞驃騎,巡河本自有中郎。

坐看戰壁為平土,近待軍營作破羌。

○崔道融梅詩

楊誠齋一愛一唐一人崔道融《詠梅》云:「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方虛谷云:「惜不見全篇。」

余近見雜抄唐詩冊子,此首適全,今載之:「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催殘。」

因思古人詩文,前代不傳,或以出於後,未可知也。

如蒲城縣李邕書《雲麾將軍碑》,已為人擊斷。

正德中,劉東阜謫居蒲城,乃為鐵閂束之,復完。

饒州《薦福寺碑》,宋代為雷所轟,近日商人取其三段合為一,尚可印摹。

吁,亦奇事矣!

○崔塗王維詩

崔塗《旅中》詩:「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

詩話亟稱之。

然王維《鄭州》詩:「他鄉絕儔侶,孤客親僮僕。」

已先道之矣,但王語渾含勝崔。

○崔魯華清宮詩

崔魯《華清宮》詩四首,每各一精一練奇麗,遠出李義山杜牧之上,而散見於《唐音》及《品彙漁隱叢語》長安古志中,各載其一而已,今並錄於此。

其一曰:「門橫金瑣闃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

紅葉下山寒寂寂,濕雲如夢雨如塵。」

其二曰:「銀河漾漾月輝輝,樓礙星邊織女磯。

橫玉叫雲天似水,滿空霜霰不停飛。」

其三曰:「掩金雞蓄禍機,翠華西拂蜀雲飛。

珠簾一閉朝元閣,不見人歸見燕歸。」

其四曰:「草遮回磴絕鳴鑾,雲樹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欄干。」

○崔道融讀杜紫微集

「紫微才調復知兵,常遣風雷筆下生。

猶有枉拋心力處,多於五柳賦《閒情》。」

梁昭明太子序陶淵明集云:「白璧微瑕,惟在《閒情》一賦。」

杜牧嘗著《孫武子》,又作《守論戰論原十六衛》皆有經濟之略,故道融以此絕句少之。

杜牧嘗譏元白云:「一婬一詞媟語,入人肌膚,吾恨不在位,不得以法治之。」

而牧之詩一婬一媟者,與元白等耳,豈所謂睫在眼前猶不見乎?

○許渾

唐詩至許渾,淺陋極矣,而俗喜傳之,至今不廢。

高柄編《唐詩品彙》,取至百餘首。

甚矣,柄之無目也。

柄不足言,而楊仲弘選《唐音》,自謂詳於盛唐而略於晚唐,不知渾乃晚唐之尤下者,而取之極多。

仲弘之賞鑒,亦羊質而虎皮乎?陳後山云:「近世無高學,舉俗一愛一許渾。」

斯卓識矣。

孫光憲云:「許渾詩,李遠賦,不如不做。」

當時已有公論,惜乎伯謙輩之懵於此也!

○許彥周詩話

許彥周《詩話》云:「客言李杜詩中說馬如《相馬經》,有能過之者乎?」

僕曰:「《一毛一詩》過之。」

曰:「《六經》固不可擬,然亦未嘗仔細說馬相態行步也。」

僕曰:「願熟讀之。

『兩驂如舞』,此會語所謂花踏羊行是也。

『兩驂如手』,此會語所謂熟使喚是也。

思之便覺『走過掣電傾城知』與『神行電邁涉恍惚』,為難騎耳。」

○魚米

唐田澄《蜀城》詩:「地富魚為米,山芳桂是樵。」

俗名沃土為魚米之地,本此。

○魚若乘空

柳子厚《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此語本之酈道元《水經注》:「淥水平潭,清潔澄深。

俯視游魚,類若乘空。」

沈佺期詩「魚似鏡中懸」,亦用酈語意也。

又古詩:「水真綠淨不可唾,魚若空行無所依。」

○魚魚雅雅

古樂府《硃鷺曲》:「硃鷺曲,魚以烏,鷺何食,食茄下。」

「烏」古與「雅」同葉,音作「雅」。

蓋古字烏也雅也,本一字也。

「雅」與「下」相葉,始得其音。

「魚以雅」者,言硃鷺之威儀,魚魚雅雅也。

韓文《元和聖德》詩「魚魚雅雅」之語本此。

「茄」古「荷」字。

○隋末詩讖

一江一都迷樓宮人杭靜《夜半歌》云:「河南楊柳樹,一江一北李花營。

楊柳飛綿何處去,李花結果自然成。」

又煬帝作《鳳艒歌》云:「三月三日到一江一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意欲持鉤往撩取,恐是蛟龍還復休。」

皆唐興之兆。

又煬帝《索酒歌》云:「宮木一陰一濃燕子飛,興衰自古漫成悲。

他日迷樓更好景,宮中吐焰奕紅輝。」

其後迷樓為唐兵所焚,竟葉詩讖。

出《海山記》。

○陸賈素馨

陸賈《南中行紀》:「雲南中有花,惟素馨香特酷烈。

彼中女子以采絲穿花一心繞髻為飾。」

梁章隱《詠素馨花》詩云:「細花穿弱縷,盤向綠雲鬟。」

用陸語也。

花繞髻之飾,至今猶然。

予嘗有詩云:「金碧佳人墮馬妝,鷓琳裡采秋芳。

穿花貫縷盤香雪,曾把風一流惱陸郎。」

姜夢賓笑謂予曰;「不意陸賈風一流之案,千年而始發耶?」

○陸希聲梅花塢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雪,羞共千花一樣春。」

唐詩梅花詩甚少,絕句尤少,此首「凍蕊凝香」,乃「疏影暗香」之先鞭也。

○陸機太白詩音

陸機《招隱》詩:「哀音附靈波,頹響赴曾曲。」

「附」音「拊」。

太白詩:「羌笛橫吹《阿濫》回,向月樓中吹《落梅》。」

下「吹」字音去聲,不惟便於讀,亦義宜爾也。

○陸機詩

《文選》陸機詩:「感別慘舒翮,思歸樂遵渚。」

舒翮謂鵠,遵渚謂鴻,言感別之情,慘於舒翮之飛鵠;思歸之志,樂於遵渚之征鴻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升庵詩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