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渭水滔滔日夜流,西岐征戰幾時休;漫言虎豹離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封神演義》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

封神演義

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三回 一鄧一 九公奉敕西征

渭水滔滔日夜流,西岐征戰幾時休;漫言虎豹離穴,又見貔貅樹敵樓。

修德每愁糜白骨,荒一婬一反自□詠金甌;豈知天意多顛倒,取次干戈不斷頭。

話說申公豹,說反了土行孫下山,他又往各處去了。

且說當日絕龍嶺逃回軍士,進汜水關,報與韓榮說知;聞太師死於絕龍嶺,隨修表報進朝歌。

有微子看報,忙進偏殿,見紂王行禮稱:「臣。」

王曰:「朕無旨,王伯有何奏章?」

微子把聞太師的事啟奏一遍,紂王大驚:「孤數日前恍惚之中,明明見聞太師在鹿台奏朕,言:『在絕龍嶺失利』,今日果然如此。」

紂王著實傷感。

王問左右文武曰:「太師新亡,點那個員官,定要把姜尚拿解朝歌,與太師報仇?」

眾官共議未決,有上大夫出班奏曰:「三山關總兵宮一鄧一 九公,前日已大破南伯侯鄂順,屢建大功;若破西岐,非此人不克成功。」

紂王傳旨:「速發自旄黃鉞,得專征伐;差官即往,星夜不許停留。」

使命官王貞,持詔往三山關來。

一路上馬行如箭,騎去如飛;秋光正好,和堪行。

怎見得?

千山水落蘆花碎,幾樹風揚紅葉醉;路迷煙雨散人稀,黃菊芳菲山色麗。

水寒荷破人憔悴,白蘋紅蓼滿一江一 干;落霞孤長空墜,依稀暗淡野雲飛。

玄鳥去,賓鴻至,嘹嚦嚦驚人寐。

話說天使所過府州縣司,不止一日。

其日到了三山關驛內安歇,次日,到一鄧一 九公帥府前;一鄧一 九公同諸將等,焚香接旨,開讀詔曰:「天子征伐,原為誅逆救民,大將專閫外之寄,正代天行拯溺之權。

爾元戎一鄧一 九公,累功三山關,嚴出入之防,邊烽無警;退鄂順之反叛,奏捷甚速,懋績大焉。

今姬發不道,納亡招叛,大肆猖獗,累勤問罪之師,彼反抗軍而樹敵;致王師累辱,大損國威,深為不法,朕之噁心。

特效爾前去,用心料理,相機進;務擒首惡,解闕獻俘,以正國典。

朕不惜茅土,以酬有功,爾其欽哉,毋負朕重托至意,故茲爾詔。」

一鄧一 九公讀畢,待天使等交代。

王貞曰:「新總兵張山就到。」

不一日,張出已到。

一鄧一 九公交代。

完畢,點將祭旗,次日起兵,忽報:「有一矮子來下書。」

一鄧一 九公令進帥府,見來人身不過四尺長;至滴水簷前行禮,將書呈上,一鄧一 九公拆書觀看來書,如申公豹所為,乃是土行孫效勞麾下。

一鄧一 九公見土行孫人物不好,欲待不留,恐申道友見怪,若要用他,不成規矩,沈吟良久,也罷,把他催糧應付三軍,一鄧一 九公曰:「土行孫!既申道兄薦你,吾不敢負命;後軍糧草缺少,用你為五軍督糧使。」

命太鸞為正印先行,子一鄧一 秀為副印先行,趙升、孫紅為救應使,隨帶女兒一鄧一 嬋玉,隨軍征伐。

一鄧一 元帥調人馬,離了三山關,往西進發,一路上旗蕩蕩,殺氣騰騰。

怎見得?

三軍踴躍,將士熊羆;征雲並殺氣相浮,劍戟共耀目。

人雄如猛虎,馬驟似飛龍;弓彎銀漢月,箭穿虎狼牙。

袍鎧鮮明如繡簇,喊聲大振若山崩;鞭梢施號令,渾如開放三月桃花;馬擺閃鸞鈴,恍似搖錠九秋金菊。

威風凜凜,人人咬碎口中牙;殺氣騰騰,個個睜圖眉下眼。

真如猛虎出山林,恰似大王離北闕。

話說一鄧一 九公人馬,在路上行有一個月;一日來到西岐,哨探馬報入中軍:「啟元帥!前面乃西岐東門,請令定奪。」

一鄧一 九公傳令安營。

怎見得?

營按八卦,列五方;左右擺攢簇簇軍兵,前後排密密層層將佐;拐子馬系挨鹿角,連珠炮密護中軍。

正是:刀自映三冬雪,炮響聲高二月雷。

一鄧一 九公安了行營,放炮吶喊。

且說西岐子牙自從破了聞太師,天下諸侯響應;忽探馬報入相府,三山關一鄧一 九公人馬駐札東門,子牙聞報,謂諸將曰:「一鄧一 九公其人如何?」

黃飛虎在側啟曰:「一鄧一 九公,將才也。」

子牙笑曰:「將才好破,左道難破。」

且言一鄧一 九公次日傳令:「那員戰將先往西岐,見頭陣走遭?」

帳下先行官太鸞應聲願往。

調本部人馬出營,掩開陣勢,立馬橫刀,大呼:「搦戰!」探事馬報入相府:「有將請戰。」

子牙問左右:「誰見頭陣!」有南宮領令,提刀上馬,吶喊搖旗,衝出陣來;見對陣一將,面如活蟹,海下黃須坐烏騅馬。

怎見得?有贊為證:頂上金冠飛雙鳳,連環寶甲三鎖控;腰纏玉帶如一團一 花,手執鋼刀寒光並。

錦囊暗帶七星,鞍□鞒又把龍泉縱;大將逢時命即傾,旗開拱手諸侯重。

三山關內大先行,四海聞名心膽痛。

話說南宮大呼曰:「來者何人?」

太鸞答曰:「吾乃三山關總兵一鄧一 麾下正印先行太鸞是也。

今奉效西征討賊,爾等不守臣節,招納叛亡,無故造反,特強肆暴,壞朝廷之大臣,藐天朝之使命,殊為可恨。

特命六師,除叛惡,爾等可下馬受縛,解往朝歌,盡成湯之大法,免生民之倒懸。

如再執迷,悔之無及。」

南宮笑曰:「太鸞!你知聞大師、魔家四將、張桂芳等,只落得焚身斬首,片甲不歸,料爾等米粒之珠,光明不大,蠅翅飛騰,去而不遠,速速早回,免遭屠戮。」

太鸞大怒,催開紫驊騮,手中刀飛來直取,南宮縱騎合扇刀,急架相還,兩馬相一交一 ,一場大戰。

來往衝突,擂破花腔戰鼓,搖碎錦繡旗,來來往往,有三十回合;南宮馬上逞英雄,展開刀勢,抖搜精神,倍加氣力。

太鸞怒發,環眼雙睜,把合扇刀賣一個破錠,叫聲,「著!」一刀劈將下來,南宮因小覷了太鸞,不曾在意,見一刀落將下來,南宮著忙叫聲,「不好!」將身急閃過,那刀把護肩甲吞頭削去半邊:□絛繩割斷了數寸;把南宮嚇得魂飛天外,大敗進城。

太鸞趕殺周兵,得勝回營;見一鄧一 九公曰:「今逢南宮大戰,被末將刀劈讓肩甲吞頭,不能梟首,請令定奪。」

一鄧一 九公曰:「首功居上,雖不能斬南宮之首,已挫周將之銳。」

且說南宮至城,進相府回見子牙且言失利,幾乎喪師辱命,子牙曰:「勝敗軍家之常,為將務要見機,進則可以成功,退則可以保守無虞,此乃為將之急務也。」

次日,一鄧一 九公傳令調五方隊伍,大壯軍威;炮聲如雷,三軍踴躍,喊殺振天,來至城下,請姜子牙答話。

探子馬報入相府,子牙吩咐辛甲:「先調大隊人馬出城,吾親自一鄧一 九公。」

西岐連珠炮響,兩扇門開,一簇人馬擁出。

一鄧一 九公定睛觀看;只見兩大紅飄飄而出,引一隊人馬,分為前隊,有穿紅周將,壓住陣腳,怎見得人馬雄偉?有詩為證:「分離位列前鋒,朱雀迎頭百事凶;鐵橫排衝陣將,果然人馬似蛟龍。」

三聲號炮,又有兩青飛揚而出;引一隊人馬,立於左隊。

有穿青周將,壓住陣腳。

怎見得人馬鷹揚?

有詩為證:「青龍展震宮旋,短劍長矛次第先;更有衢鋒窩裡炮,追風並用火攻前。」

三聲炮響,只見兩白飄揚而出,引一隊人馬,立於右隊。

有穿白周將壓住陣腳。

怎見得人馬勇猛?有詩為證:「分兌位虎為頭,戈戟森森列敵樓;硬一弩一強弓遮戰士,中藏遁甲鬼神愁。」

一鄧一 九公對諸將曰:「姜尚用兵,真個紀律嚴明,甚得形勢之分,果有將才。」

再看時,又見兩皂飛舞而出,引一隊人馬,立於後隊。

有穿黑周將壓住陣腳。

怎見得人馬齊整?有詩為證:「坎宮玄武黑,鞭□鑭瓜襯鐵;左右救應為第一,鳴金擊鼓任頻敲。」

又見中央擺列杏黃在前,引著一大隊人馬,攢簇五方八卦;眾門人一對對排雁翅而出,有二十四員戰將,俱是金盔金甲,紅袍畫戟,左右分十二騎,中間四不像上,端坐子牙;甚是氣概軒昂,兵威嚴肅,怎見得?有詩為證:「中央戊己號中軍,寶纛齊開五色雲;十二牙門排將士,元戎大帥此中分。」

話說一鄧一 九公看子牙兵按五方而出,左右顧盼,進退紓徐,紀律嚴肅,井井有條,兵威甚整;真堂堂之陣,正正之;不覺點首嗟歎:「果然話不虛傳。

無怪先來將士,損兵折將,真勁敵也。」

乃縱馬向前言曰:「姜子牙請了!」子牙欠身答曰:「一鄧一 元帥卑職少禮。」

一鄧一 九公曰:「姬發不道,大肆猖獗,你乃是崑崙山明士,為何不知人臣之體?特強叛國,大敗綱常,招亡結一黨一 ,法紀安在?及至天子震怒,興師問罪,尚敢逆天拒敵;爾必有大敗之愆,不守國規,自有戮身之苦。

今天兵到日,急早下馬受縛,以免滿城生靈塗炭,如抗吾言,那時城破被擒、玉石俱焚,悔之晚矣!」子牙笑曰:「一鄧一 將軍!你這篇言詞,真如癡人說夢,今天下歸周,人心效順;前數次兵來,俱全軍覆沒,片甲無回;今將軍將不過十員,兵不足二十萬,其如群羊斗虎,以卵擊石,未有不敗者也。

依吾愚見,不若速回兵馬,轉達天聽,言:『我周並未有不臣之心。

』各守邊境,真是美事;若是執迷不悟,恐蹈聞太師之轍,那時噬臍何及。」

一鄧一 九公大怒,謂諸將曰:「似此賣面編小人,敢觸犯天朝大將,不殺此村夫,怎消此恨。」

縱馬舞刀飛來直取,子牙左有武成王黃飛虎,催開五色神牛,大呼:「一鄧一 九公不得無禮!」一鄧一 九公見黃飛虎罵曰:「好反賊,敢來見吾。」

二騎一交一 加,刀並舉,黃飛虎法如龍,一鄧一 九公刀法似虎;二將相一交一 ,一場大戰。

怎見得?有贊為證:二將特強無比賽,各守名利誇能幹;一個赤銅刀,舉湯人魂;一個銀蟒,飛驚鬼神。

一個沖營斬將勢無論,一個捉虎擒龍誰敢對;生來一對惡凶神,大戰西岐爭世界。

話說一鄧一 九公戰住黃飛虎,左哨哪吒見黃飛虎戰一鄧一 九公不下,忍不得登開風火輪,搖助戰;成湯營中一鄧一 九公長子一鄧一 秀,縱馬衝來,這壁廂黃天化催開玉麒麟截戰,太鸞舞刀衝來,武吉搖抵住,趙升使方天戟殺來,這裡太顛擋住,孫紅衝殺過來,有黃天祿接住,兩家混戰好殺,只殺得天昏地暗,旭日無光。

骨碌碌戰鼓忙敲,響噹噹兩家兵器。

怎見得?有賦為證:二家混戰,士卒奔騰;衝開隊伍勢如龍,砍倒旗雄似虎。

兵對兵,將對將,各分頭目使深機;迎,箭迎箭,兩下一交一 鋒乘不意。

你往我來,遭著刀鋒命即傾;顧後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

只殺得征雲黯淡,兩家將佐眼難明;那裡知怪霧瀰漫,哨探見郎尋隊伍。

正是:英雄惡戰不尋常,棋逢散手難分解。

話說兩家大戰西岐城下,哪吒使開火尖,助黃飛虎協戰一鄧一 九公,九公原是戰將,抖搜神威,展開大刀,精神加倍;哪吒見一鄧一 九公勇猛,暗取乾坤圈打來,正中九公左營上,打了個骨斷皮開,幾乎墜馬。

周兵哪吒得勝,吶了一聲,喊殺過來。

太顛不防,趙升把口一張,噴出數尺火來,燒得焦頭爛額,險些兒落馬。

兩家混戰一場,各自收兵。

且說一鄧一 九公敗進大營,喚聲不止,疼痛難禁,三夜不安。

且言子牙進城,同至相府,見太顛帶傷,命去調養不表。

且言一鄧一 九公在營,晝夜不安,有女嬋玉見父著傷,心下十分懊惱。

次日問過父安:「稟爹爹且自養理,待女孩兒為父親報讎。」

一鄧一 九公曰:「吾兒須要仔細。」

小姐隨點本部人馬,至城下請戰。

子牙坐在銀安殿,正與眾將議事,忽報:「成湯有一員女將討戰。」

子牙聽報,沈吟半晌,旁有武成王言曰:「丞相千場大戰,未嘗憂懼,今聞一女將,為何沈吟不快?」

子牙曰:「用兵有三忌,道人、陀頭,婦女,此三等人,非是左道,定有邪術,恐將士不提防,誤被所傷,深為利害。」

哪吒應聲出曰:「弟子願往。」

子牙吩咐小心,哪吒領命,上了風火輪;出得城來,果見一女將,滾馬而至。

怎見得?

有贊為證:紅羅包鳳髻,繡帶扣瀟湘;一瓣紅渠挑寶鐙,更現得金蓮窄窄;兩彎翠黛拂秋波,越覺得玉溜沈沈。

嬌姿娜,慵拈針指好掄刀;玉手青蔥,懶傍妝台騎玉馬。

桃臉通紅,羞答答通名問姓;玉貌微狠,嬌怯怯奪利爭名。

漫道佳人多猛烈,只因父子出營來。

有詩為證:「甲冑無雙貌出奇,嬌羞娜更多姿;只因誤落凡變裡,至使先行得結。」

哪吒大呼曰:「女將慢來!」一鄧一 嬋玉問曰:「來將是誰?」

哪吒答曰:「吾乃姜丞相麾下哪吒是也,你乃五體不全婦女,焉敢陣前使勇;況你系深閨弱質,不守家教,拋頭露面,不識羞愧,料你縱會兵機,也難逃吾之手;還不回營,另換有名上將出來。」

一鄧一 嬋玉大怒:「你就是傷吾父親讎人,今日受吾一刀。」

切齒面紅,縱馬使邊刀來取,哪吒火尖急架相還;二將往來,戰未數合,一鄧一 嬋玉想:吾先下手為強,把馬一拍,掩一刀就走:「吾不及你。」

哪吒點頭歎曰:「言不然是個女子,不耐大戰。」

竟往下追趕來;未及三五箭之地,一鄧一 嬋玉扭頭回顧見哪吒趕來,掛下刀,取五光石掌在手中,回首一下,正中哪吒臉上。

正是:發手五光出掌內,縱是神仙也皺眉。

話說一鄧一 嬋玉回手一石,正打中哪吒面上,只打得傳粉臉青紫,鼻眼皆平,敗回相府。

子牙看見哪吒面上著傷,乃問其故。

哪吒曰:「弟子與女將一鄧一 嬋玉戰未數合,那賤人就走,弟子趕去要拿他成功,不防他回首一道光華,卻是一個石頭,正中臉上,打得如此狼狽。」

子牙曰:「追趕必要小心。」

旁有黃天化言曰:「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難道你一塊石頭,也不會招架,被他打傷,今恐土星打斷,就破了相,一生俱是不好。」

把哪吒氣得怒沖牛鬥,今日失機著傷,又被黃天化一場取笑。

且說一鄧一 嬋玉進營,見父親回話,說打傷哪吒一事,一鄧一 九公聞言,雌是觀喜,其如疼痛離禁。

次日嬋玉復來搦戰。

探馬報入相府,子牙問:「誰去走一遭。」

黃天化曰:「弟子願往。」

子牙曰:「須要仔細。」

天化領令,上了玉麒麟,出城列陣。

一鄧一 嬋玉馬走如飛,上前問曰:「來將何名?」

黃天化曰:「吾乃開國武成王長男黃天化是也。

你這賤人,可是昨日將石打傷吾道兄哪吒是你麼?不要走!」舉就打,女將雙刀劈面來迎;二人刀一交一 架,未及數合,撥馬就走,嬋玉高聲叫曰:「黃天化你敢來趕吾。」

天化在坐騎上思想:吾若不趕他,恐哪吒笑話,我只得催開坐騎,往前趕來。

一鄧一 嬋玉聞腦後有聲,掛下變刀,回手一石,黃天化急待閃時,已打在臉上,比哪吒分外打得狠,掩面逃回,進相府來回令。

子牙見黃天化臉著重傷,仍問其故:「你如何不提防?」

天化曰:「那賤人回馬就是一石,故此未及防備。」

子牙曰:「且養傷痕。」

哪吒在後聽得黃天化失機,從後走出言曰:「為將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你連一女將、如何也失手與他,被他打斷山根,一百年還是悔氣。」

黃天化怒曰:「你為何還我此言,我出於無心,你為何記其小忿。」

哪吒亦怒曰:「你如何昨日辱我?」

彼此爭論,忽被子牙一聲喝:「你兩個為國,何必如此。」

二人各自負愧,退入後寨不提。

且說一鄧一 嬋玉得勝回營,見父親言:「打了黃天化,敗進城去了。」

一鄧一 九公雖見連日得勝,但臂膊疼痛,度日如年。

次日一鄧一 嬋玉又來城下請戰;探馬報入相府,有女將在城下搦戰。

子牙曰:「誰去走一遭。」

楊戩在旁,對龍鬚虎曰:「此女用石打人,師兄可往,吾當掠陣。」

龍鬚虎曰:「弟子願往,榻戩壓陣。」

子牙許之。

二人出城,一鄧一 嬋玉一見城裡跳出一個東西來,自從不曾見的。

怎見得?有詩為證:「發石如飛實可誇,龍生一種產靈芽;運成雲水歸周主,出奇形助子牙。

手似鷹隼足似虎,身如魚鱗髯如蝦;封神榜上無名姓,徒建奇功與帝家。」

話說一鄧一 嬋玉見城內跳出個古怪東西來,嚇得魂不附體,問曰:「來的甚麼東西?」

龍鬚虎大怒曰:「賤人!吾乃姜丞相門徒龍鬚虎便是。」

嬋玉又問:「你來做甚麼?」

龍鬚虎曰:「今奉吾師之命,特來擒你。」

一鄧一 嬋玉不知龍鬚虎發手有石,只見龍鬚虎把手一放,照著一鄧一 嬋玉打來,有磨盤大小的石頭,兩隻手齊放,便如飛蝗一般,只打得遍地灰土塵起,甚如霹靂之一聲 。

嬋玉馬上自思:此石來得利害,若不仔細,打了馬也是不好,撥回馬就走。

龍鬚虎趕來,嬋玉回頭一看,見龍鬚虎趕來,嬋玉回手一石打來;龍鬚虎見石子打來,把頭往下一躲,將頸子彎轉過來,正中頸子窩兒骨,把龍鬚虎打的扭著頭兒跑。

嬋玉復又一石,龍鬚虎獨足難立,跌了一一交一 ;一鄧一 嬋玉勒轉馬來,要取龍鬚虎首級。

不知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封神演義
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第二回 賞州侯蘇護反商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第五回 雲中子進劍除妖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第七回 費仲計廢姜皇后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第十一回 裡城囚西伯侯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第十五回 崑崙山子牙下山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第十七回 蘇妲己置造蠆盆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溪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干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第二十八回 西伯兵伐崇侯虎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崑崙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第三十九回 姜子牙冰凍岐山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第四十三回 聞大師西岐大戰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崑崙山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第四十九回 武王失陷紅沙陣第五十回 三姑計擺天河陣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服西岐第五十六回 子牙設計收九公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呂岳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第六十回 馬元下山助段洪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鋤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第六十七回 姜子牙金台拜將第六十八回 首陽山夷齊阻兵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雞嶺第七十回 准提道人收孔宣第七十一回 姜子牙三路分兵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游宮第七十三回 青龍關飛虎折兵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將顯神通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將取汜水關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爇化三清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第七十九回 穿雲關四將被擒第八十回 楊任大破瘟黃陣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關遇痘神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第八十三回 三大士收伏獅象□犼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第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鬱壘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第九十二回 楊戩哪吒收七怪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第九十六回 子牙發柬擒妲己第九十七回 摘星樓紂王自焚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第九十九回 姜子牙歸國封神第一百回 周天子分封列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