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服西岐:百十伎倆終歸正,八九玄功自異常;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封神演義》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服西岐

封神演義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服西岐

藏身匿影無良,水到渠成著甚忙;背卻天真貪愛慾,有違師訓逐沙場。

百十伎倆終歸正,八九玄功自異常;兩國始終成配合,認由月老定鸞凰。

話說楊戩借土遁,往夾龍山來;正駕遁光風聲霧色,不覺飄飄蕩蕩,落將下來,乃是一座好山。

但見:山頂嵯峨摩斗柄,樹梢彷彿接雲霄。

青煙堆裡。

時聞谷口猿啼;亂翠一陰一中,每聽松間鶴唳,嘯風山魅,立溪邊戲弄樵夫。

成器狐狸,坐崖畔驚張獵戶。

八面崖嵬,四圍險峻;古怪喬松盤翠嶺,嵯岈老樹掛籐蘿。

綠水清流,陣陣異香忻馥郁;嶺峰彩色,飄飄隱現白雲飛。

時見大蟲來往,每聞山鳥聲鳴。

鹿糜成群,穿荊棘往來跳躍;玄猿出入,盤溪澗摘□果攀桃。

□立草坡,一望並無人走;行來深凹,俱是採藥仙童;不是凡塵行樂地,賽過篷萊第一峰。

話說楊戩落下土遁來,有一座山,真實罕有,往前一望,兩邊俱是古木喬松,路徑深幽,杳然難覓,行過數十步,只見一座橋樑。

楊戩過了橋,又見碧瓦雕簷,金釘朱戶,上懸一匾:「青鸞斗闕。」

楊戩觀玩不盡,甚是清幽,不覺立在松一陰一之下,看玩景致。

只見朱紅門開,鸞鳴鶴唳之一聲 ,又見數對仙童,各執羽扇。

當中有一位道姑,身穿大紅白鶴降綃衣,徐徐而來;左右分八位女童,香風,彩瑞翩翩。

怎見得?有詩為證:「魚尾金冠霞彩飛,身穿白鶴絳綃衣:蕊宮玉闕曾長生,自幼瑤池養息機。

只因勸酒蟠桃會,誤犯天條謫翠微;青鸞斗闕權修攝,再上靈霄啟故扉。」

話說楊戩隱在松林之內,不好出來;只得待他過去,方好起身。

只見道姑問左右女童:「是那裡閒人,據在林內,走去看來。」

有一女童兒往林中來,楊戩迎上前去,口稱:「道兄方誤入此山,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一人門下楊戩是也。

今奉姜子牙命,往夾龍山去,探機密事;不意駕土遁於此誤落,望道兄轉達娘娘,我弟子不好上前請罪。」

女童出林,見道姑,把楊戩的言語一一回覆了。

道姑曰:「既是玉鼎真一人門下,請來相見。」

楊戩只得上前施禮,道姑曰:「楊戩你往那裡去,今到此處?」

楊戩曰:「因土行孫同一鄧一 九公伐西岐,他有地行之術,前日險些被他傷了武王與姜子牙;如今訪其根由,覓其實跡,設法擒他,不知誤落此山,失於迴避。」

道姑曰:「土行孫乃懼留孫門下,請他師父下山,大事可定;你回西岐多拜上姜子牙,你速回去。」

楊戩躬身問曰:「請娘娘尊姓大名,同西岐好言娘娘聖德。」

道姑道:「吾非別人,那昊天上帝親女瑤池金母所生,所因那年蟠桃會,該我奉酒,有失規矩,誤犯清戒,將我謫貶鳳凰山青鸞斗闕;吾乃龍吉公主是也。」

楊戩躬身辭了公主,駕土遁而行。

未及盞茶時候,又落在低澤之旁。

楊戩偏生要待此術,為何又落?只見澤中狂風大起:楊塵播土,倒樹催林;濁浪如山聳,渾波萬疊侵。

乾坤昏慘慘,日月暗沉沉。

一陣搖松如虎嘯,忽然吼樹似龍吟;萬竅怒號天噎氣,飛沙走石亂傷人。

話說楊戩見狂風大作,霧暗天愁,澤中旋起二三丈水頭;猛然開處,見一怪物,口似血盆,牙如鋼劍,大呼一聲:「那裡生人氣?跳上岸來。」

兩手捻叉來取。

楊戩笑曰:「好孽畜,怎敢如此?」

手中,急架相還,未及數合;楊戩發手,用五雷訣一聲響,霹靂一交一 加,那一精一靈抽身就走。

楊戩隨後趕來,往前跳至山腳下,有斗大一個石穴,那一精一往裡面鑽去了。

楊戩笑曰:「是別人不進來,遇我憑你有多大一個所在,我也走走。」

喝聲:「疾!」隨跟進石穴中來,只見裡邊昏暗不明,楊戩借三昧真火,現出光華,照耀如同白晝;原來裡面也大,只是一個盡頭路。

觀看左右,並無一物;只見閃閃灼灼,一口三尖兩刃刀,又有一包袱紮在上面。

楊戩連刀帶出來,把包袱打開一看,是一件淡黃袍。

怎見得?有贊為證:淡鵝黃,銅錢厚,骨突雲霞光透屬,戊己按中央;黃一鄧一 一鄧一 大花袍,渾身上下金光照。

楊戩將袍抖開,穿在身上,不長不短,把刀和紮在一處,收了黃服;方欲起身,只聽的後面大呼曰:「拿住盜袍的賊!」楊戩回頭,見兩個童兒趕來。

楊戩立而問曰:「那童子那個盜袍?」

童子曰:「是你。」

楊戩大喝一聲:「吾盜你的袍?把你這孽障,吾修道多年,豈犯盜賊。」

二童子曰:「你是誰?」

楊戩曰:「吾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一人門下楊戩是也。」

二人聽罷,倒身下拜:「弟子不知老師到,有失迎迓。」

楊戩曰:「二童子果是何人?」

童子曰:「弟子乃五夷山金毛童子是也。」

楊戩曰:「你既拜吾為師,你先往西岐去,見姜丞相就說:『吾往夾龍出去了。

』」金毛童子曰:「倘姜丞相不納如何?」

楊戩曰:「你將此,連刀袍都帶去,自然無事。」

二童辭了師父,借水遁往西岐來。

正是:玄門自有神仙術,腳踏風雷咫尺來。

話說金毛童子至西岐,尋至相府前,對門官曰:「你報丞相說:『有二人求見。

』」門官進來:「啟丞相!有二道童求見。」

子牙命來,二童人見子牙,倒身下拜:「弟子乃楊戩門徒金毛童子是也。

家師中途相遇,為得刀袍,故先著弟子來,師父往夾龍山去了;特來謁叩老爺。」

子牙曰:「楊戩又得門人,深為可喜,留在本府聽用。」

不提。

且說楊戩駕土遁,至夾龍山飛雲洞,見了懼留孫便下拜,口稱:「師叔。」

懼留孫忙答禮曰:「你來做甚麼?」

楊戩道:「師伯可曾不見了困仙繩?」

懼留孫慌忙站起曰:「你怎麼知道?」

楊戩曰:「有個土行孫同一鄧一 九公來征伐西岐,用的是困仙繩,將子牙師叔的門人,拿入商營,被弟子看破,特來奉請師伯。」

懼留孫聽得。

怒曰:「好畜生!你敢私自下山;盜吾寶貝,害吾不淺。

楊戩你且先回西岐,我隨後就來。」

楊戩離了高山回到西岐。

至府前入見子牙,子牙問曰:「可是困仙繩?」

楊戩把收金毛子事,誤入青鸞斗闕,見懼留孫的事,說了一遍。

子牙曰:「可喜你又得了門下。」

楊戩曰:「前緣有定,今得刀袍,無非賴師叔之大德,主上之洪福耳。」

且言懼留孫吩咐童子:「看守洞門,候我去西岐走一遭。」

童子領命不提。

道人駕縱地金光法,來至西岐。

左右報與子牙曰:「懼留孫仙師來至。」

子牙迎出府來,二人攜手至殿行禮坐下。

子牙曰:「高徒屢勝吾軍,我亦不知,後被楊戩看破,只得請道兄一行,以完道兄昔日助燃燈道兄之雅,末弟不勝幸甚。」

懼留孫曰:「自從來破『十絕陣』回去,並未曾檢點此寶,豈知是這畜生,盜在這裡作怪,不妨,須得如此如此,頃卻擒獲。」

子牙大喜。

次日子牙獨自乘四不像,往成湯營門前後,觀看一鄧一 九公的大營,若探視之情形;只見巡營探子報入中軍:「啟元帥!姜丞相在轅門外私探,不知何故。」

一鄧一 九公曰:「姜子牙善能攻守,曉暢兵機,不可不防。」

傍有土行孫大喜曰:「元帥放心;待吾擒來,今日成功。」

土行孫暗暗走出轅門,大呼:「姜子牙你私探吾營,是自來送死,不要走。」

使手中棍照頭打來,子牙仗手中劍,急架來迎;未及三合,子牙撥轉四不像就走,土行孫隨後趕來,祭起困仙繩,又來拿子牙。

他不知懼留孫駕著金光法,隱於空中,只管接他的。

土行孫意在拿了子牙,早奏功回朝,要與一鄧一 嬋玉成親;此正是意欲迷人,真性自昧,只顧拿人,不知省視前後;一路只是祭起困仙繩,不見落下來,也不思忖,只顧趕子牙;不止一里,把繩子都用完了,隨手一摸,直至沒有了,方驚駭。

土行孫見勢頭不行,站立不趕,子牙勒轉四不像,大呼曰:「土行孫敢至此再戰三合否?」

土行孫大怒,拖棍趕來,轉過城垣,只見懼留孫曰:「土行孫那裡走。」

土行孫□抬頭見是師父,就往地下一鑽;懼留孫用手一指:「不要走。」

只見那一塊土,比鐵還硬,鑽不下去。

懼留孫趕上,一把抓住頂瓜皮,用困仙繩,四馬攢蹄困了,擒著他進西岐城來。

眾將知道擒了土行孫,齊至府前來看,道人把土行孫放在地下,楊戩曰:「師伯仔細,莫又走了他。」

懼留孫曰:「有吾在此,不妨。」

復問土行孫曰:「你這畜生!我自破『十絕陣』回去,此困仙繩,我一向不曾檢點,誰知被你盜去;你實說是誰人唆使?」

土行孫曰:「老師來破『十絕陣』,弟子閒玩高山,遇逢一道人,跨虎而來,問弟子:『叫甚名字?』弟子說名與他,弟子也隨問他;他說:『是闡教門人申公豹。

』他看我不能了道成仙,只好受人間富貴,他教我往聞太師行營立功。

弟子不肯,他薦我往三山關一鄧一 九公麾下建功。

師父!弟子一時迷惑,但富貴人人所欲,貧賤人人所惡,弟子動了一個貪癡念頭,故此盜了老師困仙繩,兩葫蘆丹藥,走下塵寰;望老師道心無處不慈悲,饒了弟子罷。」

子牙在旁曰:「道兄!似這等畜生,壞了吾教,速速斬首報來。」

懼留孫曰:「若論無知冒犯,理當斬首,但有一說,此人子牙公久後,自有用他之處,可助西岐一臂之力。」

子牙曰:「道兄傳他地行之術,誰知他存心毒惡,暗進城垣,行刺武王與我,賴皇天庇佑,風折旗,把吾警覺,算出吉凶,著實防備,方使我君臣無虞;此事還多虧楊戩設法擒獲,又被他狡滑走了。

這樣東西,留他作甚?」

子牙道罷,懼留孫大驚,忙下殿來,大喝曰:「畜生你進城行刺武王,行刺你師叔,那時幸而無虞;若是差遲,罪繫於我。」

土行孫曰:「我實告師尊,弟子隨九公征伐西岐。

一次仗師父困仙繩,拿了哪吒,二次又擒了黃天化;元帥與弟子賀功,三次將師叔拿了;見我屢屢著有名之將,將女許我,欲贅為婿,被他催逼,弟子不得已,仗地行之術,故有此舉;怎敢在師父跟前有一句虛語。」

懼留孫低頭思想,默算一番,不覺嗟歎,子牙曰:「道兄為何嗟歎?」

懼留孫曰:「子牙公方貧道卜算,該畜生與那女子,該有系足之緣,前生分定,事非偶然,若得一人作伐,方可全美;若此女來至,其父不久也是周臣。」

子牙曰:「吾與一鄧一 九公,那是敵國之讎,怎能得全此事?」

懼留孫曰:「武王洪福,乃有道之君,天數已定,不怕不能完全,只見選一能言之士,前往湯營說合,不怕不成。」

子牙低頭,沈思良久曰:「須得散宜生去走一遭方得。」

懼留孫曰:「既如此,事不宜遲。」

子牙命左右去請上大夫散宜生來商議;命放了土行孫,不一時,上大夫散宜生來至,行禮畢,子牙曰:「今一鄧一 九公有女一鄧一 嬋玉,原系一鄧一 九公親許土行孫為妻,今煩大夫至湯營作伐,乞為委曲周旋,務在必成,如此如此方可。」

散宜生領命出城不表。

且說一鄧一 九公在營懸望土行孫回來,只見一去,毫無影響,令探馬打聽多時,回報:「聞得土行孫被子牙拿進城去了。」

一鄧一 九公大驚曰:「此人捉去,西岐如何能克?」

心中十分不樂,只見散宜生來與土行孫議親。

不知吉凶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封神演義
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第二回 賞州侯蘇護反商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第五回 雲中子進劍除妖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第七回 費仲計廢姜皇后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第十一回 裡城囚西伯侯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第十五回 崑崙山子牙下山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第十七回 蘇妲己置造蠆盆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溪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干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第二十八回 西伯兵伐崇侯虎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崑崙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第三十九回 姜子牙冰凍岐山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第四十三回 聞大師西岐大戰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崑崙山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第四十九回 武王失陷紅沙陣第五十回 三姑計擺天河陣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服西岐第五十六回 子牙設計收九公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呂岳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第六十回 馬元下山助段洪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鋤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第六十七回 姜子牙金台拜將第六十八回 首陽山夷齊阻兵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雞嶺第七十回 准提道人收孔宣第七十一回 姜子牙三路分兵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游宮第七十三回 青龍關飛虎折兵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將顯神通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將取汜水關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爇化三清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第七十九回 穿雲關四將被擒第八十回 楊任大破瘟黃陣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關遇痘神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第八十三回 三大士收伏獅象□犼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第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鬱壘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第九十二回 楊戩哪吒收七怪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第九十六回 子牙發柬擒妲己第九十七回 摘星樓紂王自焚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第九十九回 姜子牙歸國封神第一百回 周天子分封列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