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演義》《殘唐演義》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據守大梁:時梁王聞彥章已死,乃聚宗族長幼,相向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殘唐演義》《殘唐演義》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據守大梁

殘唐演義

《殘唐演義》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據守大梁

話說五龍一逼一死王彥章,梁兵四散奔走,降者極多,唐兵徑奔汴梁,遠近守將,望風歸降。

時梁王聞彥章已死,乃聚宗族長幼,相向而哭,君臣商議破敵之策,皆莫能對。

遂謂宰相敬翔曰:「汝嘗有生子,當如李亞子,教吾事唐,吾一時不從,以至於此。

今事急矣,將若之何?」

翔泣曰:「臣受先帝厚恩,殆將三世,名為宰相,其實朱氏老奴耳!事陛下,獻言莫非盡忠,陛下不肯早圖,致有今日,縱使陳平更生,諸葛復出,誰能為陛下計也?臣請先賜一死,不忍見宗廟喪亡!」因與梁王慟哭一常城中尚有控鶴軍數千,朱珪請帥之出戰,梁王不從,乃命王瓚驅市中百姓,登城守禦,比及五日,唐兵打入大梁,梁王疑諸兄弟,乘危謀亂,盡行殺之。

至是,梁之眾臣,各懷忿怒,遂將朱友從綁出城來,為唐亂兵所殺。

當日,大唐眾王子商議,皆言:「李存勖是晉王嫡子,志氣遠大,英雄無敵,當應天順人,以承大統。」

眾人共立為帝,是日即位,稱號後唐莊宗皇帝。

改元為同光元年,大赦天下。

時張全義請遷都洛一陽一,唐主從之。

封馮道為左右僕射,封李嗣源為行兵大總管,封郭崇韜為侍中。

崇韜深有謀略,輔佐唐主,以成帝業,至是權兼內外,謀猷規益,竭中無隱,薦引人物,他相受成而已。

卻說唐主自滅梁後,溺於酒色,專事音樂,或時自傅粉墨,與優人共戲於庭,優名謂之李天下,嘗自呼:「李天下,李天下!」言尚未絕,只見一人向前披其額曰:「李天下只一人,尚誰呼耶?」

唐主視之,乃是一優人,姓敬名新磨。

此人善於音律,尤一精一歌舞,甚得帝所鍾一愛一,至是如此戲之。

當時諸樂人,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群臣疾忿,莫敢出言,亦有交相附托,納賄以干思澤者。

蠹政害人,恣為讒慝,且疏忌宿將,不恤軍土,數出遊畋,蹂踐民間五穀,上下恣怨。

時有魏博將守瓦橋,留屯貝州,趙在禮據守鄴城,遂謀作亂。

唐主遣李嗣源率兵五萬討之,嗣源領命去訖,星夜到鄴都紮了營寨。

嗣源下令,命眾軍準備,次早進兵攻城。

是夜指揮使從馬直部下軍士張破敗作亂,率眾大噪,殺都將,焚營寨。

比及平明,眾兵各個持一槍一帶劍,圍一逼一中軍。

嗣源厲聲叱而問曰:「爾眾人欲何所為?」

眾軍齊聲答曰:「吾等從主上十有餘年,百戰以得天下。

今主上棄恩任威,且雲克城之後當盡坑魏博之軍。

我輩初無叛心,但畏死耳!今眾議欲與城中合勢,擊退諸道之軍,請主上帝於河南,令公帝於河北,以為軍民之主。」

嗣源曰:「汝等是何言乎?」

因泣下以諭眾軍士,軍士於是厲聲一呼,左右相從,即共擁嗣源入城,城中軍士不受,城外眾軍挺一槍一混戰,內外皆潰。

嗣源詐言,方得出城,即欲召兵,以攻為亂者。

安重誨曰:「不可!鮑既為元帥,不幸為凶人所劫,安可以攻之?不如星夜詣闕,以見天子,庶可自明,此弭亂之計也!」嗣源聽言,即日結束,南奔相州。

正值李紹榮在唐主面前進獻讒言,奏嗣源在鄴城已叛,自立為帝,唐主信之。

比及嗣源上表,訴明其事,又為紹榮所遏,不能上達。

嗣源由是疑懼,石敬瑭謂嗣源曰:「夫事成於果決,而敗於猶豫,安有上將與叛卒入城,他日得保無恙乎?今日事勢如此,早宜決計。

吾觀大梁,乃天下都會之所,願先取之,始可全身無事,此為上策也。」

康義誠亦曰:「今主上無道,軍民怨望,公若從眾則生,守節則死。」

嗣源曰:「吾亦知如此,恐招不義之名。」

乃令安重誨移檄會兵。

於是,軍聲大振,遂以石敬瑭為先鋒,李從珂為都總兵,引兵徑入大梁。

報至洛一陽一,此時李紹榮請唐主幸關東,招諭中原,唐主從之。

及至萬勝鎮聞嗣源已據大梁,諸軍離叛,神色沮喪,乃登高歎曰:「吾不濟矣!」即命旋師,逕回洛一陽一。

當日與群臣正在商議御亂之策,忽聞禁中喊聲大舉,殺氣沖天。

唐主問:「是何處喧鬧?」

近臣奏稱:「從馬直指揮、伶人郭從謙率所部兵,攻興教門。」

唐主聽得大驚,急召救援。

時朱守殷將騎兵在外,召之不至,唐主親自率衛兵擊之,亂兵四散,各自奔出門外。

唐主乃引兵憩息於茂林之下,未及半刻,亂兵已燒興教門,一湧而入。

此時近臣宿將,皆解甲逃躲,獨有指揮使符彥卿、軍校何福、王全斌十餘人,力戰拒敵。

俄而唐主為流矢所中,須臾而殂。

彥卿等慟哭一回,不顧而去,左右皆從。

伶人善友,欽樂器而焚之。

劉皇后見唐主已死,遂收拾金寶,包裹數囊繫於鞍轎之亡,與申王存渥及李紹榮焚嘉慶殿出奔去了。

朱守殷領兵入宮,領宮人三十餘個,納於其家。

於是,諸軍大掠一番。

是日,李嗣源至罌子谷,聞之大哭。

謂諸將曰:「主上素為群小蔽惑,致有此失,吾今將安歸乎?」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逸狂詩曰:

滅梁繼統後唐興,何事莊宗政不明,

信任一奸一邪耽酒色,偏貪音樂一寵一優人,

遷都恣怨荒朝政,畋獵遊觀擾庶民,

自取亂亡何足惜,彥卿慟哭亦虛情。

卓吾子評:

莊宗滅梁即位,以聲色自娛,一寵一優信讒,致死於郭從謙之流,抑可憐不足惜也!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殘唐演義
《殘唐演義》第一回 孫待詔史記世系《殘唐演義》第二回 唐天子開科取士《殘唐演義》第三回 赤牆村黃巢出身《殘唐演義》第四回 黃巢藏梅寺起手《殘唐演義》第五回 黃巢殺入長安城《殘唐演義》第六回 鄭畋大戰朱全忠《殘唐演義》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晉王《殘唐演義》第八回 晉王起兵入中原《殘唐演義》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殘唐演義》第十回 安景思牧羊打虎《殘唐演義》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殘唐演義》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嶺關《殘唐演義》第十三回 李晉王河中會兵《殘唐演義》第十四回 鴉館樓朱溫賭帶《殘唐演義》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絕海《殘唐演義》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殘唐演義》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殺四將《殘唐演義》第十八回 存孝火燒永豐倉《殘唐演義》第十九回 德威遣將滅黃巢《殘唐演義》第二十回 滅巢山黃巢自刎《殘唐演義》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駕還朝《殘唐演義》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彥章《殘唐演義》第二十三回 朱溫火燒上源驛《殘唐演義》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權封爵《殘唐演義》第二十五回 晉王勘問田令孜《殘唐演義》第二十六回 朱溫掣劍挾王鐸《殘唐演義》第二十七回 劉知遠大戰梁兵《殘唐演義》第二十八回 李晉王同台解圍《殘唐演義》第二十九回 朱溫計逼五侯反《殘唐演義》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鄧天王《殘唐演義》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挾高思繼《殘唐演義》第三十二回 五牛掙死李存孝《殘唐演義》第三十三回 晉王痛哭勇南公《殘唐演義》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奪勇南柩《殘唐演義》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遷駕汴梁《殘唐演義》第三十六回 晉王起兵伐朱溫《殘唐演義》第三十七回 雞寶山存孝顯聖《殘唐演義》第三十八回 彥章智殺高思繼《殘唐演義》第三十九回 建唐智擒傅道昭《殘唐演義》第四十回 趙霸入汴誆軍糧《殘唐演義》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弒椒蘭殿《殘唐演義》第四十二回 五龍逼死王彥章《殘唐演義》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據守大梁《殘唐演義》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聖《殘唐演義》第四十五回 潞王奪位登天下《殘唐演義》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關《殘唐演義》第四十七回 廢帝遣將追公主《殘唐演義》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殘唐演義》第四十九回 桑維翰獻策取城《殘唐演義》第五十回 石敬瑭長安即位《殘唐演義》第五十一回 晉兵智困王延政《殘唐演義》第五十二回 劉知遠奉命出師《殘唐演義》第五十三回 文寶賺關殺戴禮《殘唐演義》第五十四回 孫飛虎拒鐵籠山《殘唐演義》第五十五回 史弘肇擒孫飛虎《殘唐演義》第五十六回 立齊王重貴為帝《殘唐演義》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殘唐演義》第五十八回 漢主謀殺史弘肇《殘唐演義》第五十九回 郭威為眾加黃袍《殘唐演義》第六十回 周世宗禪位宋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