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演義》《殘唐演義》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晉王即令起營,四十五萬番漢兵,二十七鎮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殘唐演義》《殘唐演義》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

殘唐演義

《殘唐演義》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

話說晉王遣人打聽,黃巢差總管葛從周領兵四十八萬,在黃河西岸安營。

晉王即令起營,四十五萬番漢兵,二十七鎮諸侯人馬,逕近黃河。

周德威曰:「大王人馬,可在東岸安營,遣兵過黃河交戰。」

晉王說:「周德威與李存孝領五百錦衣人,保吾看黃河一遭。」

眾軍得令,不移時,即到黃河岸邊。

晉王舉目看那黃河,水勢兇惡。

有詩為證:

遙望黃河混渺茫,崑崙氣脈發來長。

古言斯水從天降,巨一浪一洪濤過太行。

逸狂詩云:

憶昔鴻濛判,崑崙是祖山。

黃河源發遠,萬里湧狂瀾。

七井三門險,通淮入海難。

澄清何日見,賢聖產其間。

晉王看了黃河,回營坐下,即令李嗣源、康君利、李從信:「與你四路諸侯,王重榮、韓鑒、曹順、周順帥兵一萬過黃河,與巢賊對面南首安營,輪流一出馬。」

又叫存孝:「你同安休休、薛阿檀、薛鐵山、賀黑虎,領一萬人馬,過黃河與巢賊對面北首安營,輪流一出馬」。

眾將領令,統兵過黃河來。

卻說哨馬報與葛從周曰:「今有李晉王手下第十三太保李存孝,生擒彭白虎,打死班翻一浪一,活捉孟絕海,殺敗人馬,特來飛報。」

葛從周聽說大驚道:「這三個好漢死了,天下難保!」下面閃出耿彪,向前高叫總兵曰:「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一精一而不在多。

明日下官出馬,若要活存孝,就生擒來;若要死存孝,就斬頭來。」

葛從周喝曰:「孟絕海那三個好漢,豈不如你,卻被他殺了,何況你乎?」

又一人身長丈五,膀闊三停,卻是五軍都救應鄧天王,大叫曰:「末將有一計,可成大功。」

從周問:「是何計?」

鄧天王說:「是犯將計,借刀殺人。

南邊是李嗣源營,北面是李存孝營,今夜三更時分,未將假裝存孝兵反,口稱我是十三太保李存孝,今父王用人不當,有功不賞,我今反了。

頭目聽說反了存孝,誰敢出來,必定都過黃河報與晉王。

晉王必定自來拿存孝殺了,營中沒了存孝,就有雄兵百萬,戰將千員,吾不懼矣!」從周說:「此計甚妙!」

鄧天王即整點人馬,等到天晚,將近三更,領兵到李嗣源營前,就殺進去,一聲炮響,卻開了營,一邊殺人,一邊叫造反。

眾將聽說反了存孝,都駕船乘夜走過黃河去了。

卻說北首下存孝營聽知,問是那裡鑼聲鼓響,人說是巢賊的兵劫了大哥的營,存孝說:「不要妄動,等到天明,討這劫營的賊來雪恨罷。」

卻說鄧天王正殺了半夜,領人馬竟回本營,來見葛從周。

從周問曰:「劫營之事何如?」

鄧天王答曰:「全中我計了!」從周大喜道:「這是你的頭功,」鄧天王說:「今營中缺少糧草,小將就領人馬占華州,催運糧草來,以救燃眉之急,不知總管意下何如?」

從周說:「如此甚好。」

鄧天王恐存孝來尋他,故說催糧,以便脫身。

卻說存孝等待天明,領兵南首下去,看那大哥,被巢兵殺得一屍一橫岸口,血染河流。

存孝痛哭,與四將商議道:「你們守營,我過黃河見父王,稟命一遭,卻回來拿這賊也末遲。」

卻說晉王升帳,只見大太保哭進營來。

晉王驚問嗣源,嗣源把存孝劫營造反事情細說一遍。

晉王問:「他怎的反?」

旁邊閃出兩個仇人康君利、李從信,向前告曰:「夜來黑影裡,只見虎磕盔、虎皮袍、搪猊鎧、畢燕檛、橫鐵搠,一邊裡殺,一邊裡罵,說:「父王用人不當,有功不賞,無功不罰。」

晉王聽言大怒。

守營將報云:「存孝下馬等令。」

晉王說:「他既反了,卻怎又來見我?」

二人說:「這賊,只說父王不知,他此來又要將老營兵賺過河去,父王只問他,知罪不知罪,他若答應知罪,父王可就令人拿去殺了,除此一害。」

晉王道:「這件事,是個兩頭不相照的事。」

晉王命存孝進營,遂問:「存孝知罪麼?」

此時存孝,不知是那個知罪,想是南首下,賊將劫了大太保的營,我兵未曾接應救護,敢是這個知罪?便答道:「兒知罪了!」晉王就叫刀斧手拿存孝去斬。

從信、君利聽說斬存孝,喜不自勝。

逸狂有詩云:

犯將謀成讒復戕,朦朧險誤殺忠良,

德威力救方能免,贏得芳名萬載揚。

卻說周德威跪下說:「大王不可因一時之怒,而殺自家大將。

今存孝反與不反,你也拿來問個明白,那時殺也不遲。」

晉王默思良久,答曰:「軍師之言有理!」就叫拿回存孝。

晉王問曰:「汝如何一旦負義,私自造反?」

存孝告曰:「兒受父王厚恩,欲報未能,怎肯造反?」

晉王曰:「你既不反,如何說知罪?」

存孝說:「父王問兒知罪,兒因逆賊劫了大哥的營,兒不曾領兵救應,是這個知罪。」

德威口:「大王險些中了此賊的犯將計!且把存孝囚在營中,大王差一個的當軍人,到賊營前打聽個消息,便知真假。」

晉王聽說,即令李嗣源領兵過了黃河,逕去巢兵營前索戰,軍士報葛從周曰:「如今唐兵在營前索戰。」

葛從周曰:「何將願去對陣!」言未絕聲,閃出大將耿彪叫曰:「小將願去出馬!」披掛當先,即時向陣前問曰:「來將是誰?」

嗣源說:「吾是大唐李晉王世子,大太保李嗣源,你是誰人,敢來與我對陣?」

耿彪答曰:「吾是大齊皇帝駕前大將耿彪!」李嗣源問耿彪曰:「不知你軍中那個賊定下這犯將計來,著我父王發怒,把存孝殺了!」耿彪聽說殺了存孝,叫嗣源曰:「若論我耿彪,也不怕存孝,是我營中鄧天王定的妙計。」

嗣源曰:「我家到不曾中你的犯將計,你今中我賺將計了。」

耿彪曰:「何為賺將計?」

嗣源曰:「我父王雖然發怒,存孝未曾受刑,正在疑惑之間,著我來探消息,今日被我把你言語都賺出來了,卻不是賺將計?」

耿彪大怒,拍馬舞刀,就砍李嗣源。

嗣源持戟急架,未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有詩為證:

二將逞功能,馬蹄縱亂橫,

放開白玉轡,方顯兩龍騰。

卓吾子評:

當時令鄧天王之計果行,則存孝冤死久矣,唐天子何日得還京師耶?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殘唐演義
《殘唐演義》第一回 孫待詔史記世系《殘唐演義》第二回 唐天子開科取士《殘唐演義》第三回 赤牆村黃巢出身《殘唐演義》第四回 黃巢藏梅寺起手《殘唐演義》第五回 黃巢殺入長安城《殘唐演義》第六回 鄭畋大戰朱全忠《殘唐演義》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晉王《殘唐演義》第八回 晉王起兵入中原《殘唐演義》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殘唐演義》第十回 安景思牧羊打虎《殘唐演義》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殘唐演義》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嶺關《殘唐演義》第十三回 李晉王河中會兵《殘唐演義》第十四回 鴉館樓朱溫賭帶《殘唐演義》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絕海《殘唐演義》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殘唐演義》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殺四將《殘唐演義》第十八回 存孝火燒永豐倉《殘唐演義》第十九回 德威遣將滅黃巢《殘唐演義》第二十回 滅巢山黃巢自刎《殘唐演義》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駕還朝《殘唐演義》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彥章《殘唐演義》第二十三回 朱溫火燒上源驛《殘唐演義》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權封爵《殘唐演義》第二十五回 晉王勘問田令孜《殘唐演義》第二十六回 朱溫掣劍挾王鐸《殘唐演義》第二十七回 劉知遠大戰梁兵《殘唐演義》第二十八回 李晉王同台解圍《殘唐演義》第二十九回 朱溫計逼五侯反《殘唐演義》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鄧天王《殘唐演義》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挾高思繼《殘唐演義》第三十二回 五牛掙死李存孝《殘唐演義》第三十三回 晉王痛哭勇南公《殘唐演義》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奪勇南柩《殘唐演義》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遷駕汴梁《殘唐演義》第三十六回 晉王起兵伐朱溫《殘唐演義》第三十七回 雞寶山存孝顯聖《殘唐演義》第三十八回 彥章智殺高思繼《殘唐演義》第三十九回 建唐智擒傅道昭《殘唐演義》第四十回 趙霸入汴誆軍糧《殘唐演義》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弒椒蘭殿《殘唐演義》第四十二回 五龍逼死王彥章《殘唐演義》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據守大梁《殘唐演義》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聖《殘唐演義》第四十五回 潞王奪位登天下《殘唐演義》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關《殘唐演義》第四十七回 廢帝遣將追公主《殘唐演義》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殘唐演義》第四十九回 桑維翰獻策取城《殘唐演義》第五十回 石敬瑭長安即位《殘唐演義》第五十一回 晉兵智困王延政《殘唐演義》第五十二回 劉知遠奉命出師《殘唐演義》第五十三回 文寶賺關殺戴禮《殘唐演義》第五十四回 孫飛虎拒鐵籠山《殘唐演義》第五十五回 史弘肇擒孫飛虎《殘唐演義》第五十六回 立齊王重貴為帝《殘唐演義》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殘唐演義》第五十八回 漢主謀殺史弘肇《殘唐演義》第五十九回 郭威為眾加黃袍《殘唐演義》第六十回 周世宗禪位宋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