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演義》《殘唐演義》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晉王曰:「安景思,你會騎馬否?」景思曰:「我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殘唐演義》《殘唐演義》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

殘唐演義

《殘唐演義》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

卻說晉王既得了安景思,不勝大喜,當日遂將打死的虎,令良匠割頭為盔,剝皮為袍,腳皮為靴,又令鐵匠打造畢燕撾、(唐)猊鎧甲、渾鐵搠一齊完備,賜景思全身披掛。

晉王曰:「安景思,你會騎馬否?」

景思曰:「我自來不會騎馬,今願試之。」

晉王命將校選幾匹好馬,到帳前來,景思用手一按,那馬撲地而倒,一連按倒數匹好馬。

周德威曰:「勇將必須雄馬,臨陣才能成得大事。」

晉王曰:「我在直北四十年,只討得一匹好馬,名喚千里渾,快牽來與他騎。」

景思仍將馬一按,那馬亦倒地,晉王曰:「如用此為將,甚與他騎?想起來西涼州進我一匹好馬在哪裡?」

嗣源應曰:「在後營用兩條鐵索繫在脊上,,四蹄俱是鐵索絆定,人不敢近。」

晉王曰:「快將鐵索解去,牽來與景思,自去降伏。」

景思欣然提著畢燕撾渾鐵搠,到後營一覷,那馬望景思大吼,撲將起來,景思側身一躲,左手抓住鬃鬣,翻身跳上,跑出營前。

此馬久不騎人,馱得景思,漫坡越嶺,一徑飛跑去了。

晉王拍案大驚,謂周德威曰:「你說勇將須要好馬,今恐喪其命。」

言未畢,只見景思跨馬如毪,從山坡後跑將出來。

晉王看得見人馬無恙,大喜曰:「這馬中用否?」

景思曰:「馬便好,只是有些腰軟,將就騎著罷。」

晉王即命結束披掛,立在帳前,果是英雄。

晉王看十分歡喜,乃曰:「吾有十二太保,皆吾恩養,雖親疏不同,勝如一體,今升汝做個十三太保,改名李存孝,稱號飛虎大將軍,仍使薛鐵山、賀黑虎二人為汝副將,聽受約束,隨帶飛虎兵三千,剋日起程。

存孝拜謝,遂以父王呼之。

當日,晉王回入帳中,令蕭劉二妃,送鄧瑞雲去,與存孝成其夫婦。

二人行婚禮畢,即設合巹喜筵慶賀,不在話下。

後人因晉王推心用人,有詩贊曰:古雲良將至難求,英雄誰不覓封侯,晉王只為推心腹,贏得勳名到白頭。

歎存孝一絕云:

石父昂昂豈化胎,天生勇漢作良材,

牧羊臥處誰曾問,一日聲名遍九垓。

後人又贊一絕云:

翠巖曲澗水潺一潺,猛將連年屈此間,

若非夢兆先垂報,誰向巖前望遠山。

卻說晉王次日昇帳,文武恭賀禮畢,存孝謝曰:「蒙父王視以至親,兒乞為先鋒。」

晉王乃壯其志,即取印與之。

周德威曰:「不可,大王部下,有五百家將,十二太保,便將此印與存孝掛,誠恐人議論大王有棄舊迎新之意。」

晉王曰:「汝何主意?」

德威曰:「可令眾人與存孝同到營前比箭,分其勝負,如射得三箭中紅心者,與以先鋒印,方可以掩眾口。」

晉王曰:「汝言有理!」是日,晉王戴沖天冠,穿袞龍袍,玉帶珠履,正中而坐,諸將侍立左右。

晉王令諸將比試弓箭,定下先鋒,將紅錦戰袍一領,掛於垂楊之上,又設一箭垛,離百步為界,眾將分為兩隊,十三太保穿紅,五百家將穿綠,各帶雕弓長箭,跨鞍立馬,聽候指揮。

晉王傳令曰:「如有射得三箭中紅心者,鳴金擊鼓以應之,即將紅袍賞賜,隨令掛先鋒櫻晉王教諸將先一射,言未竟聲,紅袍隊中一將,驟馬持弓而出,眾視之,乃是太保康君利,把馬飛縱,來往三遭,搭上箭,扣滿弓,放射一箭,其箭未及射一到紅心上面,已自落地,金鼓寂然。

晉王大怒曰:「一箭尤然不中,安敢望掛先鋒印乎?」

喝令推出君利斬之。

德威慌忙跪下告曰:「未曾出軍,豈先斬家將乎?恐於軍不利。

權記過,後去將功贖罪。」

晉王曰:「既如此,難以全免。」

隨令拿下,重打四十皮鞭。

晉王怒氣略息,康君利羞慚滿面而退。

是此康君利積恨於懷,每日生嫉妒,有害存孝之意。

晉王叫眾將來試,只見綠袍隊中一將,奮武而出,眾視之,乃副將夏日新也,遂驟馬持弓,看垛一遭,第二番一箭正中紅心,金鼓齊鳴。

日新呼曰:「快取袍印餅來!」晉王曰:「只此一箭,未足以當此職。」

紅袍隊中一將,飛馬出曰:「看我射來,顯汝二人手段。」

拽滿雕弓,連射三箭,只有一箭中紅心。

眾皆喝彩,乃四太保李從信也。

從信曰:「吾中一箭,不得此袍,合得先鋒印。」

晉王曰:「吾有言在先,汝何犯令耶?」

從信默默無言。

紅袍隊中一將出曰:「你二人射中紅心,豈足為奇?看我連射三箭來。」

乃大太保李嗣源也。

飛馬翻身,背射三箭,二中紅心。

嗣源曰:「吾翻身背射,中卻二箭,合得此印與袍。」

言未絕,紅袍隊中一將,飛馬出曰:「汝翻身背射奇,看我射紅心。」

但見那人:

虎皮磕腦豹皮褌,襯甲衣籠細織金,

手內燕檛光閃閃,腰間利劍冷森森。

又有詩云:

蜀錦鞍韉寶鐙光,五明駿馬玉玎璫,

虎筋弦扣雕弓硬,燕尾梢攢箭羽長,

紅錦袍明金孔雀,綠配鞓帶束紫鴛鴦,

參差半露黃金甲,手執銀絲鐵桿一槍一。

其人乃李存孝也。

驟馬到界口,扭回身,連射三箭,皆中紅心,眾人喝彩。

存孝厲聲大呼曰:「吾今三箭皆中紅心,先鋒定矣!看我單取錦袍,以示英雄。」

拈弓搭箭,逕往柳梢射之,一箭射斷柳梢,錦袍墜下,存孝飛馬取錦袍披於身上,往來馳驟一遭,下馬對晉王面前拜謝。

晉王遂令存孝為先鋒,設酒相慶。

忽報轅門外有一支兵來索戰,存孝曰:「父王且留杯中酒,待兒去拿一將來才飲。」

言畢,飛身上馬出營,大叫:「來將何人?」

二人答曰:「吾乃飛虎山大將安休休、薛阿檀是也!」存孝更不答話,拍馬向前,二將一齊迎敵,被存孝大喝一聲,把二將活擒過來,勒馬回營,其時酒尚未寒。

晉王大喜,即使二將歸存孝帳下,存孝與之結為兄弟,折箭為盟,永相救援。

卻說晉王因收了存孝,在居延川上住了一月,軍情緊急,不敢久停。

晉王傳令,拔寨起程,一聲炮響,大隊軍馬離子飛虎山,望中原進發,日行夜宿,不覺已到大潼城。

哨馬報說,大潼鎮守官李友金領眾迎接。

晉王入城,吩咐軍馬安下,友金至府相見,各敘禮畢,友金稱晉王為皇兄,晉王呼友金為御弟。

友金大設筵席,款待晉王及諸將官,酒至二巡,友金起身謂晉王曰:「皇兄上長安,乞帶小弟,領本部人馬,一同去破巢如何?」

晉王曰:「朝廷曾有旨取爾否?」

友金曰:「並無。」

晉王曰:「既無聖旨,吾豈敢擅自帶爾去?」

友金曰:「吾既不去,願令大將兩員領軍二萬,相助皇兄可否?」

晉王允諾,並問:「二將是誰?」

友金曰:「一名史敬思,一名郭景。」

友金遂令二將見王叩頭。

晉王辭別友金,傳令催軍趲行,望河中府進發。

行不二日,哨馬報說,前近石嶺關。

晉王傳令,安營歇息,準備次日打關。

欲知攻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有詩題石嶺關曰:

一派巉巖萬仞山,天然險峻建雄關,

俯觀平地果何遠,仰望雲霄去不難,

車馬驅馳須按步,雁鴻飛度怕重還。

由來多少英雄漢,到此應教膽戰寒。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殘唐演義
《殘唐演義》第一回 孫待詔史記世系《殘唐演義》第二回 唐天子開科取士《殘唐演義》第三回 赤牆村黃巢出身《殘唐演義》第四回 黃巢藏梅寺起手《殘唐演義》第五回 黃巢殺入長安城《殘唐演義》第六回 鄭畋大戰朱全忠《殘唐演義》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晉王《殘唐演義》第八回 晉王起兵入中原《殘唐演義》第九回 克用箭服周德威《殘唐演義》第十回 安景思牧羊打虎《殘唐演義》第十一回 李晉王閱兵試箭《殘唐演義》第十二回 存孝打破石嶺關《殘唐演義》第十三回 李晉王河中會兵《殘唐演義》第十四回 鴉館樓朱溫賭帶《殘唐演義》第十五回 存孝生擒孟絕海《殘唐演義》第十六回 周德威力救存孝《殘唐演義》第十七回 李存孝力殺四將《殘唐演義》第十八回 存孝火燒永豐倉《殘唐演義》第十九回 德威遣將滅黃巢《殘唐演義》第二十回 滅巢山黃巢自刎《殘唐演義》第二十一回 程敬思接駕還朝《殘唐演義》第二十二回 存孝力服王彥章《殘唐演義》第二十三回 朱溫火燒上源驛《殘唐演義》第二十四回 田令孜弄權封爵《殘唐演義》第二十五回 晉王勘問田令孜《殘唐演義》第二十六回 朱溫掣劍挾王鐸《殘唐演義》第二十七回 劉知遠大戰梁兵《殘唐演義》第二十八回 李晉王同台解圍《殘唐演義》第二十九回 朱溫計逼五侯反《殘唐演義》第三十回 存孝活捉鄧天王《殘唐演義》第三十一回 存孝病挾高思繼《殘唐演義》第三十二回 五牛掙死李存孝《殘唐演義》第三十三回 晉王痛哭勇南公《殘唐演義》第三十四回 梁兵劫奪勇南柩《殘唐演義》第三十五回 唐昭宗遷駕汴梁《殘唐演義》第三十六回 晉王起兵伐朱溫《殘唐演義》第三十七回 雞寶山存孝顯聖《殘唐演義》第三十八回 彥章智殺高思繼《殘唐演義》第三十九回 建唐智擒傅道昭《殘唐演義》第四十回 趙霸入汴誆軍糧《殘唐演義》第四十一回 君臣三弒椒蘭殿《殘唐演義》第四十二回 五龍逼死王彥章《殘唐演義》第四十三回 李嗣源據守大梁《殘唐演義》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聖《殘唐演義》第四十五回 潞王奪位登天下《殘唐演義》第四十六回 石敬瑭反下三關《殘唐演義》第四十七回 廢帝遣將追公主《殘唐演義》第四十八回 契丹遣兵助敬瑭《殘唐演義》第四十九回 桑維翰獻策取城《殘唐演義》第五十回 石敬瑭長安即位《殘唐演義》第五十一回 晉兵智困王延政《殘唐演義》第五十二回 劉知遠奉命出師《殘唐演義》第五十三回 文寶賺關殺戴禮《殘唐演義》第五十四回 孫飛虎拒鐵籠山《殘唐演義》第五十五回 史弘肇擒孫飛虎《殘唐演義》第五十六回 立齊王重貴為帝《殘唐演義》第五十七回 幼主稱臣降契丹《殘唐演義》第五十八回 漢主謀殺史弘肇《殘唐演義》第五十九回 郭威為眾加黃袍《殘唐演義》第六十回 周世宗禪位宋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