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演義
《殘唐演義》第八回 晉王起兵入中原
晉王設宴,款待敬思,不覺已過旬日,絕口不言起兵。
一日會宴,酒至半酣,敬思避席言曰:「大王幾時動兵?」
晉王曰:「目今天寒地凍,草木已枯,人馬難行,待等來春天氣融和,草青沙暖,才好相持。」
敬思曰:「救兵如救火,中原百姓立待大王,如大旱之望雲霓也,不可遲緩,願熟思之。」
言罷,只見晉王背後一女子高聲大言曰:「看汝枉為丈夫,僖宗正在危急之際,專望救援,恨不得一日兵到,何故遲滯耶?妾雖女流,敢領兵前去滅賊,以慰中原之望。」
敬思視之,那女子:貂裘翠帽,一似出塞昭君;杏臉桃腮,不亞前朝賈氏。
朱一唇款動,開一顆櫻桃;皓齒輕掀,露兩行碎玉。
湘裙緊系,恰像吳宮西子;金蓮緩步,渾如蓬島仙姑。
這女子是誰?乃晉王正宮劉媳也,能使兩口雁翎刀,軍中敢戰無敵。
晉王曰:「汝是婦人,有何高見,緣何在此多言?」
劉妃曰:「大王受國重恩,早宜報效,何待來春?且大唐關外各鎮諸侯皆是好漢。
倘有一路滅了黃巢,那時大王有何面目再見朝廷乎?」
晉王曰:「汝言是也!吾即調遣人馬,準備起程。」
於是,傳下號令。
李嗣源收拾乾糧炒麵,點起兩營番漢人馬,約有四十餘萬,次日辰牌鼓響,眾兵離了金蓮川,望平原進發。
但見旌旗蔽日,劍戟如銀,人馬爭馳,果然雄劍大軍正行,前面哨馬回報,已到黑河。
敬思暗想:「晉王老漢,貪著直北富貴,懶上中原,待我將黑河的故事細說一番,看他如何?」
敬思曰:「大王曾識這黑河故事否?」
晉王曰:「吾乃粗略武夫,安能識此?」
敬思曰:「此故事著於史冊明矣。
昔漢元帝一妃,名曰昭君,大有姿色,被一奸一臣一毛一延壽圖了真容,獻上北番單于主。
後來昭君和番到此,見直北是夷狄地界,不肯前去,遂投此河而死。
大王不信,某記有詞一篇為證,名曰《木蘭花》:望昭君漸遠,流粉淚,濕征鞍,塞雁南飛,行人北渡,無限關山。
煙花頓成消索,問琵琶,今後與誰彈?惟有清風明月,教人怨恨長安。
梨花不奈風寒,葉落粉香散。
問長安,綵鸞人去也,想神仙,何日到人間?試問他愁知多少?投黑河,流水潺一潺。」
又有詩一首為證:
黑河流水響潺一潺,不斷一陰一雲蔽玉關,
紅粉無顏從北虜,琵琶死後向誰彈?
晉王曰:「世間有此烈女,沉埋於此,良可惜也!」敬思曰:「只一女子,也想中原繁華之地,不肯留此,何況你家大唐天下乎?」
晉王曰:「汝言是也!」
又行不數里,只見一台,巍然高一聳,勢若接天。
晉王曰:「此是何處?」
敬思曰:「此漢李陵台也。」
晉王曰:「何為在此?」
敬思曰:「昔漢元帝遣李陵來直北贖蘇武還朝,後在此處,拔劍自刎。
後人與他立下此台,以紀其事。」
亦有詩為證:
曠野雲低恨滿懷,長安西望李陵台,
關河萬里秋風起,黃葉一天鴻雁來。
持節還鄉悲壯士,屈身降虜歎庸才,
賢愚千載春秋筆,懶上雲摟酌酒杯。
晉王曰:「汝自不曾到直北來,這直北的故事,汝何識之?」
敬思曰:「臣看《通鑒》,有何不識?」
晉王曰:「吾只知一精一通兵法,熟諳韜略,以為能事,豈識此忠臣烈女之事乎?」
敬思曰:「此皆先朝遺跡,特以記事,不足為羨,前面乃一蘇武廟,真忠臣耳!」晉王曰:「何以見之?」
敬思曰:「蘇武亦是漢人,漢元帝遣來直北,催一逼一進貢,被單于拘留,令降不屈,使蘇武北海上牧羊,曰:『羝羊生子,即放汝還』,武持漢節牧羊,嚙雪餐氈,旌旄盡落,去十九年,始得歸漢,後夷人為之立廟,以旌忠烈。」
有詩為證:
漠漠平沙際北天,忠臣困此實堪憐。
餐氈嚙雪終歸漢,持節曾經十九年。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卓吾子評:
李僕射起兵討賊,有殉國之志,其妻劉氏,催兵救援,亦可謂女中丈夫。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