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
卷二
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第一(上)
雷公問曰:禁脈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願聞其道?黃帝答曰: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
肺手太一陰一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一陰一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廉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然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音務,又音茂),是謂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音如)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一便數而欠。
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一雲卒遺矢無度)。
為此諸病。
凡十二經之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大腸手一陽一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外側,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廉上肩,出腢(音隅)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鬲,屬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直上至頸,貫頰,下入齒中,還出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
是動則病齒痛,頰腫。
是主津一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音求)衄,喉痺,肩前臑痛者,大指次指痛不用。
氣盛有餘則當脈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
為此諸病。
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胃足一陽一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傍約大腸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一乳一內廉,下俠臍,入氣街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是動則病淒淒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
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臂(一作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瘈(一作瘧)溫一婬一汗出,鼽衄,口一唇緊,頸腫喉痺,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一乳一、氣街、股、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饑,溺色黃。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
為此諸病。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脾足太一陰一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胻骨後,交出厥一陰一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一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寒瘧、溏,瘕(音加)洩、水閉、黃疸,不能食,唇青,強立股膝內腫痛,厥,足大指不用。
為此諸病。
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心手少一陰一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鬲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繫,上俠咽,系目系(一本作循胸出脅)。
其直者,復從心繫卻上肺,上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循太一陰一心主之後,下肘中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內出其端。
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滿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
為此諸病。
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小腸手太一陽一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向腋下,絡心,循嚥下鬲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出頁〉(音拙)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腋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為此諸病。
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膀一胱足太一陽一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會於後一陰一,貫一臀一入膕中。
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一作髖)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足踉也)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腰似折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裂,是謂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顛疾,頭囟(音信)項頸間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一尻一膕腨腳皆痛,小指不用。
為此諸病。
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
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腎足少一陰一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膕中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一本雲從橫骨中挾臍循腹裡上行而入肺)。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是動則病饑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則有血,喝喝(一作喉鳴)而喘,坐而欲起,目■〈硫,目代石〉■〈硫,目代石〉無所見,心如懸饑狀,是為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發,大杖重履而步。
為此諸病。
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心主手厥一陰一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鬲,歷絡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一陰一、少一陰一之間,入肘中,下循臂行兩筋之間,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
是主脈(一作心包絡)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為此諸病。
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三焦手少一陽一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一陽一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鬲,遍屬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俠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額(一作頰),至■〈出頁〉。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痺。
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為用。
為此諸病。
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膽足少一陽一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一陽一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一陽一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目銳眥,下大迎,合手少一陽一抵於■〈出頁〉下(一本雲別目銳眥上迎手少一陽一於額),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一毛一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中,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一陽一,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端。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一毛一。
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甚則面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一陽一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頭面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痛,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中脅肋髀膝外至胻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為此諸病。
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疚足厥一陰一之脈,起於大指叢一毛一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外踝八寸,交出太一陰一之後,上膕內廉,循股一陰一入一毛一中,環一陰一器,抵小竟,俠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一云:其支者,從小竟與太一陰一、少一陽一結於腰髁夾脊下第三第四骨孔中)。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中。
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頹〉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干,面塵脫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洞洩,狐疝,遺一精一癃一閉。
為此諸病。
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足少一陰一氣絕則骨枯,少一陰一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一作軟)則肉不能著骨也,骨肉不相親則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潤澤,無潤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手少一陰一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髮色不澤,故面色如黧(一作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靈樞》云:少一陰一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足太一陰一氣絕則脈不營其口一唇,口一唇者肌肉之本也,脈弗營則肌肉濡,肌肉濡則人中滿(一作舌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手太一陰一氣絕則皮一毛一焦,太一陰一者行氣溫於皮一毛一者也,氣弗營則皮一毛一焦,皮一毛一焦則津一液去,津一液去則皮節著,皮節著則爪枯一毛一折,一毛一折者一毛一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
《九卷》云: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一毛一焦而終矣。
足厥一陰一氣絕則筋弛,厥一陰一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一陰一器,而脈絡於舌本,故脈弗營則筋縮急,筋縮急則引一卵一與舌,故唇青舌卷一卵一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九卷》云:中熱嗌干,喜溺煩心,甚則舌卷一卵一上縮而終矣。
五一陰一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運為志先死,故志先死則遠一日半而死矣。
太一陽一脈絕,其終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絕汗乃出,則終矣。
少一陽一脈絕,其終也,耳聾,百節盡縱,目橐(一作■〈環,去王〉,一本無此字)系絕,系絕一日半死,其死也,目白(一作色青白)乃死。
一陽一明脈絕,其絕也,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而不行(一作不仁),則終矣。
六一陽一俱絕則一陰一陽一相離,一陰一陽一相離則腠理發洩,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則氣先死矣。
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此十二經之敗也。
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第一(下)
黃帝問曰:經脈十二,而手太一陰一之脈獨動不休何也?岐伯對曰:足一陽一明胃脈也,胃者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一陰一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脈一呼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
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於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一陰一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故五氣入於鼻,藏於心肺,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九卷》言其動,《素問》論其氣,此言其為五臟之所主,相發明也)。
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出焉息,下出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也?曰:氣之離於髒也,卒然如弓一弩一之發,如水岸之下,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也。
曰:足一陽一明因何而動?曰:胃氣上注於胃,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喉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頷下客主人,循牙車,合一陽一明,並下人迎,此胃氣走於一陽一明者也。
故一陰一陽一上下,其動也若一。
故一陽一病而一陽一脈小者為逆,一陰一病而一陰一脈大者為逆,一陰一陽一俱盛,與其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
曰:足少一陰一因何而動?曰:衝脈者十二經脈之海也,與少一陰一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一陰一股內廉,斜入膕中,循胻骨內廉,並少一陰一之經,下入內踝之後足下。
其別者,斜入踝內,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以注諸絡,以溫足跗,此脈之常動者也。
曰:衛氣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無端,今有卒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不隨,其脈一陰一陽一之道相腧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曰:夫四末一陰一陽一之會,此氣之大絡也。
四沖者,氣之經(經一作徑)也。
故絡絕則經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
黃帝曰:善!此所謂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此之謂也。
十二經脈伏行於分肉之間,深而不見。
其常見者,足太一陰一脈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
故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六經絡,手一陽一明少一陰一之大絡起五指間,上合肘中。
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則衛氣以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也。
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
雷公問曰: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黃帝答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
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
脈之見者,皆絡脈也。
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
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血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痺也。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
胃中有寒,則手魚際之絡多青。
胃中有熱,則魚際之絡赤。
其暴黑者,久留痺也。
其有赤有青有黑者,寒熱也。
其青而小短者,少氣也。
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乃止,調其虛實。
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僕不能言,悶則急坐之也。
手太一陰一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一陰一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
其病實則手兌骨掌熱,虛則欠■〈去欠〉(音掐開口也),小一便遺數,取之去腕一寸半,別走一陽一明。
手少一陰一之別,名曰通裡,在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
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腕後一寸,別走太一陽一。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繫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心,取之兩筋間。
手太一陽一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一陰一,其別者上走肘,絡肩腢。
實則筋弛肘廢,虛則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
手一陽一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走太一陰一,其別者上循臂,乘肩腢,上曲頰遍齒。
其別者入耳,會於宗脈。
實則齲(音禹)齒耳聾,虛則齒寒痺鬲,取之所別。
手少一陽一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
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
足太一陽一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一陰一,實則窒鼻(一雲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
足少一陽一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上五寸,別走厥一陰一,並經下絡足跗。
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
足一陽一明之別,名曰豐一隆,去踝八寸,別走太一陰一。
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
其病氣逆則喉痺瘁喑。
實則顛狂,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
足太一陰一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後一寸,別走一陽一明。
其別者,入絡腸胃。
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一脹,取之所別。
足少一陰一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一陽一。
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癃一閉,虛則腰痛,取之所別。
足厥一陰一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上五寸,別走少一陽一。
其別者,循經上一睪一,結於一莖一。
其病氣逆則一睪一腫卒疝,實則挺長熱,虛則暴癢,取之所別。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
實則腹皮痛,虛則瘙癢,取之所別。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
俠脊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一陽一,入貫膂。
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九墟》無此九字),取之所別。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實則一身盡痛,虛則百脈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黃帝問曰:皮有分部,脈有經紀,願聞其道?岐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一陽一明之一陽一,名曰害蜚,十二經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一陽一明之絡也。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
絡盛則入客於經,一陽一主外,一陰一主內。
少一陽一之一陽一,名曰樞杼(一作持),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一陽一之絡也。
絡盛則入客於經。
故在一陽一者主內,在一陰一者主外,以滲於內也。
諸經皆然。
太一陽一之一陽一,名曰關樞,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一陽一之絡也。
絡盛則入客於經。
少一陰一之一陰一,名曰樞儒,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一陰一之絡也。
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於經也,從一陽一部注於經,其出者,從一陰一部內注於骨。
心主之一陰一,名曰害肩,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
絡盛則入客於經。
太一陰一之一陰一,名曰關蟄,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一陰一之絡也。
絡盛則入客於經。
凡此十二經絡脈者。
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於皮一毛一,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稟於腸胃。
邪之始入於皮也,淅然起毫一毛一,開腠理。
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
其入客於經也則盛,虛乃陷下。
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膕破,一毛一直而敗也。
曰:十二部,其生病何如?曰:皮者,脈之部也。
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捨於腑臟。
故皮有分部,不愈而生大病也。
曰:夫絡脈之見,其五色各異,其故何也?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
曰:經之常色何如?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
曰:其絡之一陰一陽一亦應其經乎?曰:一陰一絡之色應其經,一陽一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
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滜(音皋),淖滜則黃赤。
此其常色者,謂之無病。
五色俱見,謂之寒熱。
曰:余聞人之合於天地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味、五時、五位。
外有六腑,以合六律。
主持一陰一陽一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時、十二經水、十二經脈,此五臟六腑所以應天道也。
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
其離合出入奈何?曰:此粗之所過,上之所悉也,請悉言之:
足太一陽一之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一尻一五寸,別入於一肛一,屬於膀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
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一陽一,此為一經也。
足少一陰一之正,至膕中,別走太一陽一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
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一陽一,此為一合。
(《九墟》云:或以諸一陰一之別者皆為正也)。
足少一陽一之正,或以諸經別者為正(一本雲繞髀入一毛一際,合於厥一陰一)。
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俠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一陽一於外眥。
足厥一陰一之正,別跗上,上至一毛一際,合於少一陽一,與別俱行,此為二合。
足一陽一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裡,屬於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出頁〉,還系目,合於一陽一明。
足太一陰一之正,則別上至髀,合於一陽一明,與別俱行,上絡於咽,貫舌本,此為三合。
手太一陽一之正,指地,別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
手少一陰一之正,別下於淵腋兩筋之間,屬心主,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
手少一陽一之正,指天,別於巔,入於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
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一陽一完骨之下,此為五合。
手一陽一明之正,從手循膺一乳一,別於肩腢,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一陽一明。
手太一陰一之正,別入淵腋少一陰一之前,入走肺,散之太一陽一,上出缺盆,循喉嚨,復合一陽一明,此為六一合。
奇經八脈第二
黃帝問曰: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對曰:手之三一陰一,從髒走手。
手之三一陽一,從手走頭。
足之三一陽一,從頭走足。
足之三一陰一,從足走腹。
曰:少一陰一之脈獨下行何也?曰: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
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一陽一,灌諸一陰一。
其下者注少一陰一之大絡,出於氣沖,循一陰一股內廉,斜入膕中,伏行髀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
其下者,至於少一陰一之經,滲三一陰一。
其前者,伏行出屬跗,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
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
曰:何以明之?曰:以言道之,切而驗之,其非必動,然後可以明逆順之行也。
衝脈任脈者,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
其浮而外者,循腹上(一作右)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
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一毛一。
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水下,數脫血,任沖並傷故也。
任沖之交,脈不營其唇,故髭鬚不生焉。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上,以下一毛一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衝脈者,起於氣沖,並少一陰一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其言衝脈與《九卷》異)。
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督脈為病,脊強反折(亦與《九卷》互相發也。
)
曰:人有傷於一陰一,一陰一氣絕而不起,一陰一不為用,髭鬚不去,宦者獨去,何也?曰: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血瀉不復,皮膚內結,唇口不營,故無髭鬚。
夫宦者,其任沖之脈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口一唇不營,故髭鬚不生。
(督脈者經缺不具,見於營氣,曰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
)
《素問》曰: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一陰一器,合纂間,繞纂後,別繞一臀一至少一陰一,與巨一陽一中絡者,合少一陰一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與太一陽一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其男子循一莖一下至纂,與女子等,其小竟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中。
此生病從小竟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
其女子不一孕,癃痔遺溺嗌干。
督脈生病,治督脈。
《難經》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一陽一脈之海也。
(《九卷》言營氣之行於督脈,故從上下。
《難經》言其脈之所起,故從下上。
所以互相發也。
《素問》言督脈似謂在沖,多聞闕疑,故並載以貽後之長者雲。
)
曰:蹺脈安起安止,何氣營也?曰:蹺脈者,少一陰一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一陰一股,入一陰一,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循人迎之前,上入鼽(《靈樞》作頄字),屬目內眥,合於太一陽一陽一蹺而上行,氣相並相還,則為濡(一作深)目,氣不營則目不合也。
曰:氣獨行五臟,不營六腑何也?曰:氣之不行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一陰一脈營其髒,一陽一脈營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
其流一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
曰:蹺脈有一陰一陽一,何者當其數?曰:男子數其一陽一,女子數其一陰一;其一陰一(一本無此二字)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
難經曰:一陽一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一陰一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入喉嚨,交貫衝脈。
此所以互相發明也。
又曰:一陽一維一陰一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溉灌也。
故一陽一維起於諸一陽一會,一陰一維起於諸一陰一交也。
又曰: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
(自衝脈以下是謂奇經八脈)。
又曰:一陰一蹺為病,一陽一緩而一陰一急。
一陽一蹺為病,一陰一緩而一陽一急。
一陽一維維於一陽一,一陰一維維於一陰一。
一陰一陽一不能相維,為病腰腹縱容,如囊水之狀(一雲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狀)。
此八脈之診也。
(維脈帶脈皆見如此,詳《素問》痿論及見於《九卷》)
脈度第三
黃帝問曰:願聞脈度?岐伯對曰:手之六一陽一,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一合三丈。
手之六一陰一,從手至胸中,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一合三尺,凡二丈一尺。
足之六一陽一,從頭至足,長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
足之六一陰一,從足至胸中,長六尺五寸,六六一合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凡三丈九尺。
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合一尺,凡一丈五尺。
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合八尺,二五合一尺,凡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此氣之大經隧也。
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孫絡之盛而有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十二經標本第四
黃帝問曰:五臟者,所以藏一精一神魂魄也。
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物者也。
其氣內循於五臟,而外絡支節。
其浮氣之不循於經者為衛氣,其一精一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一陰一陽一相隨,外內相貫,如環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然其分別一陰一陽一,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
能別一陰一陽一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
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經之氣街者,能知解結,紹於門戶。
能知虛實之堅濡者,知補瀉之所在。
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也。
岐伯對曰:博哉聖帝之論!臣請悉言之:
足太一陽一之本,在跟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
足少一陰一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
足少一陽一之本,在竅一陰一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
(《千金》云:窗籠者,耳前上下脈以手按之動者是也。
)
足一陽一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上頰頏顙。
(《九卷》云:標在人迎頰上俠頏顙。
)
足厥一陰一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腧。
足太一陰一之本,在中封前四寸之中,標在背腧與舌本。
手太一陽一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千金》云:命門在心上一寸)。
手少一陽一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三寸(一作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眥。
手一陽一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一陽一,標在腋下合鉗上。
手太一陰一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下內動脈是也。
手少一陽一之本,在兌骨之端,標在背腧。
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標在腋下三寸。
凡候此者,主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
故實者絕而止之,虛者引而起之。
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胻氣有街。
故氣在頭者,上(一作止,下同)之於腦。
在胸中者,上之膺與背腧。
氣在腹者,上之於背腧,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
氣在胻者,上之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
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久存之,應於手乃刺而予之。
所刺者,頭痛眩僕,腹痛中滿暴一脹,及有新積。
可移者,易已也。
積不痛者,難已也。
少一陰一根於湧一泉,結於廉泉。
太一陰一為開,厥一陰一為闔,少一陰一為樞。
故開折則倉稟無所輸膈洞,膈洞者取之太一陰一,視有餘不足,故開折者則氣不足,而生病。
闔折則氣弛而善悲,善悲者取之厥一陰一,視有餘不足。
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一陰一,視有餘不足,有結者皆取之。
足太一陽一根於至一陰一,流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
足少一陽一根於竅一陰一,流於丘墟,注於一陽一輔,入於天容(疑誤)、光明。
足一陽一明根於厲兌,流於沖一陽一,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一隆。
手太一陽一根於少澤,流於一陽一谷,注於少海。
入於天窗(疑誤)、支正。
手少一陽一根於關沖,流於一陽一池,注於支溝,入於天牖、外關。
手一陽一明根於商一陽一,流於合谷,注於一陽一溪,入於扶突,偏歷。
此所謂十二經絡也,絡盛者,當取之。
經筋第六
足太一陽一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斜上結於膝。
其下者,從足外側,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膕。
其別者,結於腨外。
上膕中內廉,與膕中並上結於一臀一,上挾脊上項。
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
其直者,結於枕骨,上頭下額(一作顏),結於鼻。
其支者,為目上綱,下結於鼽(《靈樞》作頄字)。
其下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腢。
其支者,入腋下,出缺盆,上結於完骨。
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入於鼽。
其病小指支踵跟痛(一作小指支踵痛),膕攣急,脊反折,項筋急,肩不一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名曰仲春痺。
足少一陽一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上,結於外踝,上循胻外廉,結於膝外廉。
其支者,別起於外輔骨,上走髀,前者結於伏兔,後者結於一尻一。
其直者,上乘■〈月少〉季脅,上走腋前廉,繫於膺一乳一,結於缺盆。
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一陽一之前,循耳後,上額角,交巔上,下走頷,上結於鼽。
其支者,結於目外眥為外維。
其病小指次指支轉筋,引膝外轉筋,膝不可屈伸,膕筋急,前引髀,後引一尻一,上乘■〈月少〉季脅痛,上引缺盆膺一乳一頸,維筋急,從左之右,右目不開,上過右角,並蹺脈而行,左絡於右,故傷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維筋相交。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春痺。
足一陽一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結於跗上,斜外上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
其直者,上循骭,結於膝。
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一陽一。
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一陰一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結,上頸上俠口,合於鼽,下結於鼻,上合於太一陽一。
太一陽一為目上綱,一陽一明為目下綱。
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脛轉筋,腳跳堅,伏兔轉筋,髀前腫,■〈頹〉疝,腹筋乃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弛縱緩不勝,目不開。
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不勝收,故僻。
治之於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與坐等,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啖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名曰季春痺。
足太一陰一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
其直者,上絡於膝內輔骨。
上循一陰一股,結於髀,聚於一陰一器,上腹結於臍,循腹裡,結於脅,散於胸中。
其內者,著於脊。
其病足大指支內踝痛,轉筋,內輔骨痛,一陰一股引髀而痛,一陰一器紐痛,上臍兩脅痛,膺中脊內痛。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秋痺。
足少一陰一之筋,起於小指之下,入足心,並足太一陰一而斜走內踝之下,結於踝踵,則與足太一陽一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並太一陰一之筋而上循一陰一股,結於一陰一器,循膂內俠脊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一陽一之筋合。
其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
病在此者主癇瘈及痓,病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
故一陽一病者腰反折不能俯,一陰一病者不能仰。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在內者熨引飲藥。
此筋折紐,紐發數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痺。
足厥一陰一之筋,起於大指之上,結於內踝之前,上循沖胻,上結內輔之下,上循一陰一股,結於一陰一器,絡諸經(一作筋)其病足大指支內踝之前痛,內輔痛,一陰一股痛,轉筋,一陰一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傷於寒則一陰一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
治在行水清一陰一器。
其病轉筋者,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秋痺。
手太一陽一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於肘內兌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於腋下。
其支者,從腋走後廉,上繞臑外廉,上肩胛,循頸出足太一陽一之筋前,結於耳後完骨。
其支者,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眥。
其病小指支及肘內兌骨後廉痛,循臂一陰一,入腋下,腋下痛,腋後廉痛,繞肩胛引頸而痛,應耳中鳴痛,引頷目瞑,良久乃能視,頸筋急則為筋痿頸腫。
寒熱在頸者,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其為腫者復而兌之,名曰仲夏痺。
(原本復而兌之下有「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眥,上頷,結於角,其痛當所過者支轉筋,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段)。
手少一陽一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結於肘,上繞臑外廉,上肩走頸,合手太一陽一。
其支者,上當曲頰入繫於舌本。
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屬目外眥,上乘頷,結於角。
其病當所過者,即支轉筋,舌卷。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季夏痺。
手一陽一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結於肘,上繞臑結於腢。
其支者,繞肩胛,俠脊。
其直者,從肩腢上頸。
其支者,上頰,結於鼽。
其直者,上出手太一陽一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
其病當所過者,支(一本下有痛字及字)轉筋痛,肩不一舉,頸不可左右視。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夏痺。
手太一陰一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於魚際後,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臑內廉,入腋下,上出缺盆,結肩前腢,上結缺盆,下結於胸裡,散貫賁,合脅下抵季肋。
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甚成息賁者,脅急吐血。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仲冬痺。
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與太一陰一之經並行,結於肘內廉,上臂一陰一,結腋下,下散前後俠脅。
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結於臂。
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及胸痛息賁。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冬痺。
手少一陰一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兌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一陰一,挾一乳一里,結於胸中,循賁下繫於臍。
其病內急,心承伏梁下為肘綱。
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其成伏梁吐膿血者,死不治。
凡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縱緩不收,一陰一痿不用,一陽一急則反折,一陰一急則俯不伸。
淬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劫刺。
名曰季冬痺。
足之一陽一明,手之太一陽一,筋急則口目為之僻,目眥急不能卒視,治此皆如右方也。
殼度腸度腸胃所受第七
黃帝問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對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褲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曰: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知各幾何?曰:頭(一作頸)之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
發所覆者顱,至項一尺二寸,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參(又作三,又作終)折。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骭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
■〈骨曷〉骭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
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
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一作寸),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
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二寸。
(一作三寸。
)兩顴之間廣九寸半(《九墟》作七寸),兩一乳一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
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
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
項發以下至脊骨長三寸半(一作二寸),脊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七奇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下至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此眾人骨之度也。
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
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乃經之長短也。
曰:願聞六腑傳谷者,腸胃之大小長短,受谷之多少奈何?曰:谷之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唇至齒長九分,廣二寸半。
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
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
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逕五寸,大容三(一作二)斗五升。
小腸後附脊,左環回周葉(一作迭,下同)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反十六曲,大二寸半,逕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一作三尺)。
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逕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
廣腸附(一作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積(一作脊)上下僻,大八寸,逕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
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
曰:人不食七日而死者何也?曰:胃大一尺五寸,逕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斗五升。
其中之谷常留者二鬥,水一斗五升而滿。
上焦洩氣,出其一精一微,慓悍滑疾。
下焦下溉,洩諸小腸。
小腸大二寸半,逕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逕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鬥,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逕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谷之數也。
平人則不然,胃滿腸虛,腸滿則胃虛,更滿更虛,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一精一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一精一氣也。
故腸胃之中常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五升。
故人一日再至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
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盡矣。
故平人不飲不食七日而死者,水谷一精一氣津一液皆盡,故七日死矣。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