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講記》七、讀詩與欣賞:尤其需要大量地讀和背誦古人作品。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江南講記》七、讀詩與欣賞

江南講記

七、讀詩與欣賞

我們學習 詩詞的寫作,需要讀大量古人和今人的作品。

尤其需要大量地讀和背誦古人作品。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讀詩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讀就可以的,而是要認真地學習 。

這學習 的過程至少需要兩步,第一步是讀懂作品,第二步是要學會欣賞作品。

一首詩放在我們面前,我們首先要讀懂它。

詩的表面意思是什麼,它的中心思想或者主題是什麼,它到底都講了些什麼。

表面意思也許是容易理解的,可它還有什麼深刻的思想意義或內涵,就不一定都能理解了。

初學時,由於我們的認識水平有限,經驗不多,會影響我們對前人作品的理解和認識。

我們可以通過前人寫的詩話、詞話、理論文章以及賞析、評論文章,來幫助我們理解。

當我們讀過相當數量的作品以後,自己的閱讀和理解能力便會逐步增強,也許我們可以適當地甩掉那些「工具」來獨立地閱讀和欣賞了。

我們以杜牧的《赤壁》為例來說明讀詩的過程。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讀懂這首詩,我認為大致可以分這樣三個步驟。

首先,我們要理解它的表面意思:作者在赤壁古戰場上偶然撿到一塊廢棄的斷戟,回家後經過清洗打磨,發現這是三國時期赤壁之戰時留下的。

於是引發了作者對那場戰爭的思考:假如當年沒有東風的相助,周瑜就不可能取得那場戰爭的勝利,一江一 東的兩位美人一大喬和小喬都會成為曹操的俘虜而被鎖於銅雀台上。

但這只是詩的表面意思,這種說法也許有趣,但一首詩如果只講這一層意思,也就沒有多大的思想意義,更談不上什麼價值所在了。

因此,我們需要理解詩的深層含義:歷史可能是受到某些偶然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成功與失敗往往不是必然的,多少特殊的因素、多少主觀的與客觀的條件,共同決定和影響了歷史的發展,人,作為一個渺小的個體,往往會面臨許多的無奈。

當然,面對這樣一首千古名篇,可能每一位讀者對它的理解都會有很大不同。

但只要你能夠讀到或者理解到這一個層面,可以說這一首詩就基本上沒有白讀。

但是,這還是遠遠不夠的。

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或者感慨,還不止這麼簡單。

從有關的歷史資料我們可以知道,杜牧是懂軍事的。

和眾多的封建文人一樣,杜牧也存在著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想法。

與李白的「功成名遂身退」的理想抱負相類似,杜牧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這幾乎是舊時文人的共同特點。

可是成功的文人畢竟不多,而大多數文人都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不免產生各種各樣的感慨,通過詩詞歌賦來抒發自己的胸臆是他們理所當然要做的事情之一。

在杜牧心理也許這樣在想:周郎一戰成名,不過是靠老天爺幫忙而已,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

而自己之所以沒有成功,只不過是沒有那樣的機遇罷了。

這樣的思想,與陸游「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有著極其相似的內涵。

所區別之處在於,陸游的感慨是通過律詩的氣韻直接表達出來,雖然也有婉曲(畢竟不是直說,是拐了個彎子的),但畢竟容易理解。

而杜牧的想法,卻藏得很深。

這也是律詩與絕句的重要區別之一。

也許有的讀者會認為,我的這個理解是自己的主觀臆斷,作者的真實思想未必如此。

不過這不是我的發明,前人的詩話詞話裡應該有類似的分析。

即便沒有,我想我這樣的理解恐怕也不過分,因為詩的魅力之一,就是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發揮。

這在欣賞的意義上,是讀者對作者作品的再創造。

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詩的復意。

我前面舉的許多例子,比如王昌齡的《春怨》,比如劉禹錫的《再游玄都觀》,都是讀者讀出來的,因為作者沒有這樣的註解。

詩歌有詩歌自己特定的語言和表達方式,我們只有掌握了這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才能與作者溝通,才能與古人對話,才能產生思想上的共識或共鳴。

關於讀詩,限於篇幅問題,我們只講到這裡。

下面我們講第二步:欣賞。

對於一篇作品的欣賞,我認為同樣包括三個層次。

首先,理解作品,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進行溝通,產生共鳴,是第一個層次。

這個問題不多說了,相信讀者已經可以理解。

其次,欣賞作品的藝術手法和技巧。

比如《赤壁》的起承轉合,它的假設手法,以及作者駕馭題材的能力等等,就是這首作品的主要特點。

作者不說赤壁之戰的結果如果改變的話,會使東吳滅亡和生靈塗炭等等可以想到的問題,而把著墨點單單放在二喬身上。

而且這二喬可能的遭際,僅僅依靠對於歷史細節的捕風捉影的傳說上。

這樣的手法是只有詩歌才具有的,它是高度藝術手法的體現,是以點代面的結果,會使得作品更富趣味性和可觀賞性。

至於後世有些文學評論家對其肆意歪曲和詆毀,認為作者不關心廣大人民群眾的命運,而只擔心兩位美人的遭際,因此反映了作者的某種心態和低級趣味,甚至引到階級性、政治地位等等,那就不是正常人的正常心態了。

我只能說,這樣的人不配讀詩,只配去讀字典。

再次,我們需要對作品的語言特點、具體的修辭手法等等細節的東西進行欣賞和學習 。

比如「春風又綠一江一 南岸」的「綠」字,作者的煉字技巧,就很值得欣賞。

讓我們再舉一個今人的例子來具體的談一下欣賞的問題。

我們來看一下當今的網絡詩人賀蘭雪的作品《七律·甲申上元(其一)》。

華燈照樹樹青青,爆竹相隨月滿城。

道路盡誇春意邇,兒童會詠馬蹄輕。

素衣漸墨仍頻浣,病眼逢花欲暫明。

與我鏡中相看了,始知如此亦平生。

首先需要說明,這首作品不是賀蘭先生的最佳作品,只是一個普通的作品。

恰逢日前有一網友就這首作品與我探討,所以我多讀了幾遍,舉這個例子方便些。

如果賀蘭先生覺得不妥,容後改正。

題目是甲申上元,暗示內容可能與春有關。

首聯以景起,樹青青是樹葉綠了,暗示「春」字,僅扣題目。

爆竹和月,正是上元節的特點。

頷聯出句的「春」,算是第一次對主題的明示,對句的馬蹄輕,極有可能就是用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裡「淺草才能沒馬蹄」的典,還是為了暗示春「字」。

前面兩聯做夠了鋪墊,後面開始用細微的筆觸寫自己的心境。

「素衣漸墨仍頻浣,病眼逢花欲暫明」。

初看這兩句,可以感覺到詩人遣詞造句的能力。

「仍頻浣、欲暫明」似乎沒有費什麼力氣,卻應該是詩人貌似隨手拈來卻很能體現作者功力的得意之處。

結尾的「使知如此亦平生」點明了主題,應該是詩眼所在。

有的讀者也許會說:作者到底寫了些什麼呀?我怎麼還是沒看明白。

我以為,這首詩的主要目的,就是詩人用詩這樣的文體,隨手記錄下了自己生活中偶然產生的一點心靈的感慨和波動。

人的一生並不長,也絕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天天順順利利,想什麼得什麼。

不要說建功立業,就是事業有成也是一般人的夢想而已。

我們大多數人過的都只是平平常常的日子。

錢也許不多,但衣服要穿得得體乾淨。

高興的事情也許不多,但是不能泯滅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這「仍頻浣、欲暫明」透露的就是這樣的意思。

因此,「如此亦平生」的感慨就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了。

我們說,這首詩的立意、境界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平淡的語言,淡淡的心思,就在不知不覺間展現在讀者的面前,一樣可以打動讀者的心,使我們產生共鳴。

年輕的讀者也許把握不到,有了一定年齡的人,是會有所體會的。

「仍頻浣、欲暫明」幾個字不僅對仗工整,而且語言極其老到,是多年功力的體現。

頸聯一出,毫不費力,可以說於平淡處見神奇,是可以欣賞和學習 的。

我們閱讀和欣賞古人作品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學習 。

欣賞和分析今人的作品,也是為了學習 。

這關係到我們的眼力。

眼力高的人,其自己的作品不一定就高。

但眼力不高的人,其作品肯定不會高到哪去。

因為我們只有知道了別人作品的好處與不足,或者說知道什麼叫做好,怎麼才叫好,自己才有可能寫出好的作品來。

別人好的語言、章法、技巧,我們自然可以學習 和模仿。

而知道了別人的缺點和不足,我們才能知道怎樣去避免。

這就是讀詩和欣賞的根本目的。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江南講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