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講記
四、詩的波瀾
文似看山不喜平。
詩詞是文體之一,自然也應該像文章一樣,忌平鋪直敘,要有波瀾。
古風和詞因為較長,需要波瀾,這個道理好理解些。
格律詩也需要波瀾,下面我們分別舉例來介紹一下格律詩和絕句的波瀾。
我們先來看看杜甫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起聯感情頗為強烈,直接把感情推向高一潮。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細膩的筆觸,使強烈的感情推向最高點。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具體敘述自己的遭際,感情趨於平緩。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感情稍稍走高,但已經不是最高,較頸聯略高而已,留下餘味。
像這樣以表達思想感情為主的詩歌,是最應該體現波瀾之美的。
這裡說的波瀾,其實就是蘊涵於詩人筆下的一種氣韻。
這種氣韻是要不斷推高的,但不能高了再高。
如果一味地高下去,最終是要繃破的。
俗話說:氣可鼓,不可洩。
但也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說法。
詩的氣不能如串串驚雷響之不停,要舒緩有致。
所謂文武之道在於一張一弛,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上面這首詩採用的是:高、再高、漸低、稍高這樣的感情強弱高低的安排。
也有與此相反的,比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一開始的遙想,帶有感情的波動,但不是很強烈,有些平緩的味道。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此聯一出,感情開始逐漸強烈起來。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繼續是寫想像中的景象,但深情有加,情緒開始趨於平緩。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結尾依然是想像中的情景,但雙淚的場面,終於把感情推向最高一潮。
這首詩感情變化的特點就是:平緩、高一潮、平緩、更高一潮。
錯落有致,極具感染力。
律詩如此,絕句也是一樣,甚至絕句因為篇章短小,更要求有起伏和變化,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我們以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為例來說明。
獨在異鄉為異客,孤獨淒涼的情緒。
每逢佳節倍思親。
思親的時候總是有的,而今天更甚,因而曰之「倍」。
這裡遞進了一層。
遙知兄弟登高處,展開回想的時候,情緒稍稍降下來一點,我們在讀這句的時候,聲音似乎也可以降低一些。
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少一人的無奈,更增加了自己的鄉思之苦。
我們讀詩的時候,想拚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想要使聲音降下來,但情緒反而越控制越強烈,是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感情在結尾不能不達到最高。
另一個例子與此不同,它是先高後低的變化過程。
比如白居易的《舟中讀元九詩》。
把君詩卷燈前讀,先交代起因,自然是平緩的。
詩盡燈殘天未明。
讀的時間很長,感情暗含於其中,表面上似乎沒有什麼,但我們可以感覺到詩人此時激動的心情。
眼痛滅燈猶暗坐,讀累了,需要休息,給人的感覺似乎是想要平緩下來。
逆風吹浪打船聲。
這句看似無關的語言,實際是暗喻的手法,把感情再重新推起來,表面上卻是平緩又平緩地敘述,絲毫不用力氣。
在絕句中,大概是由於體裁的特殊原因,先抑後揚,層層推進的手法比較多。
而先揚後抑的手法用得似乎比較少。
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解釋。
我們所說的波瀾,不僅僅指感情的起伏波蕩,也含有文字的色彩、聲調的一交一 互轉換,場面的感覺變化,動靜之間的相互轉化等等來實現作品跌蕩起伏的效果。
比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前兩句給人以蒼茫淒愴悲涼的景象。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 徵人盡望鄉。
後兩句卻給人以幽寂淒然的感覺,前後明顯不同,對比強烈,更增加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同樣杜牧的《山行》就又有不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前兩句是詩中的主人公拾階而上或者是想像著拾階而上時所看到的。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後兩句是靜止的看(因喜圖中景色而乾脆不走了)。
移動中的看與靜止不動時的觀看,效果自然不同,也是一種起伏變化的手段。
總之,詩的美不僅僅停留在語言上,還有音樂、情緒、情感、場面、動靜、快慢、明暗等等多種效果變化下的美。
起伏和波瀾也不僅僅是情感上的變化,其他方面的變化也可以達到跌宕錯落的效果。
我們在欣賞古人詩詞的時候,自然應該為作者的匠心安排而深入細緻地體會。
如此,才不枉讀古人詩詞。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