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經世書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卷八
天之象數則可得而推,如其神用則不可得而測也。
自然而然者,天也,唯聖人能索之。
傚法者,人也,若時行時止,雖人也,亦天也。
生者性,天也。
成者形,地也。
日入地中,一交一 精之象。
體四而變六,兼神與氣也。
氣變必六,故三百六十也。
凡事為之極,幾十之七則可止矣。
蓋夏至之日止於六十,兼之以晨昏,分可辨色矣。
庶幾乎十之七也。
圖雖無文,吾終日言未嘗離乎是,蓋天地萬物之理盡在其中矣。
氣一而已,主之者乾也,神亦一而已,乘氣而變化,出入於有無死生之間,無方而不測者也。
不知乾,無以知性命之理。
時然後言,乃應變而言,言不在我也。
(周文建註:代天而言也)仁配天地謂之人,唯仁者真可以謂之人矣。
生而成,成而生,易之道也。
氣者,神之宅也。
體者,氣之宅也。
(周文建註:即精氣神之謂)
天六地四,天以氣為質,而以神為神,地以質為質,而以氣為神,唯人兼乎萬物而為萬物之靈,如禽一獸 之一聲 ,以其類而各能其一,無所不能者,人也。
推之他事,亦莫不然,唯人得天地日月一交一 之用,他類則不能也。
人之生真可謂之貴矣!天地與其貴而不自貴,是悖天地之理,不祥莫大焉。
(周文建註:是也,天地之間人為貴,然天地給予人貴而人自賤,有違天理也)
燈之明暗之境,日月之象也。
月者,日之影也。
情者,性之影也。
心性而膽情,性神而情鬼。
心為太極,又曰道為太極。
形可分,神不可分。
陰事大半,蓋陽一而陰二也。
(周文建註:哦?宇宙中暗物質佔大半,亦由此乎?)
冬至之後為呼,夏至之後為吸,此天地一歲之呼吸也。
(周文建註:冬至之後陽長陰消,夏至之後陽消陰長,故有此說)
以物喜物,以物悲物,此發而中節者也。
不我物則能物物。
(周文建註:不以我喜物,不以我悲物,故能發而中節,因其出於客觀也,不以我觀物,而以物觀物也)
任我則情,情則蔽,蔽則昏矣。
因物則性,性則神,神則明矣。
潛天潛地,不行而至,不為陰陽所攝者,神也。
(周文建註:陰陽不測謂之神,此之謂也)
天之孽,十之一猶可違。
人之孽,十之九不可逭。
(周文建註: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人類社會歷史表明,天災或可自救,人禍不可自免也)
先天之學,心也。
後天之學,跡也。
出入有無死生者,道也。
神無所在,無所不在,至人與他心通者,以其本於一也。
道與一,神之強名也。
以神為神者,至言也。
(周文建註:心神道一,異名而同指也)
身地也,本靜,所以能動者,血氣使之然也。
生生長類,天地成功。
別生分類,聖人成能。
以物觀物,性也。
以我觀物,情也。
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陽主辟而出,陰主翕而入。
日在於水則生,離則死,一交一 與不一交一 之謂也。
陰對陽為二,然陽來則生,陽去則死,天地萬物生死主於陽,則歸之於一也。
神無方而性有質。
發於性則見於情,發於情則見於色,以類而應也。
(周文建註:性情上也,情色下也)
以天地生萬物,則以萬物為萬物。
以道生天地,則天地亦萬物也。
(周文建註:道本也,天地其次,萬物再次)
人之貴,兼乎萬物,自重而得其貴,所以能用萬類。
凡人之善惡,形於言,發於行,人始得而知之。
但萌諸心,發於慮,鬼神已得而知之矣。
此君子所以慎獨也。
氣變而形化。
(周文建註:舉頭三尺有神明,人或可欺,天不可欺)
人之類,備乎萬物之性。
人之神則天地之神,人之自欺,所以欺天地,可不戒哉?人之畏鬼亦猶鬼之畏人,人積善而陽多,鬼亦畏之矣,積惡而陰多,鬼不畏之矣。
大人者,與鬼神合其吉凶,夫何畏之有?
至理之學非至誠則不至,物理之學或有所不通,不可以強通,強通則有我,有我則失理而下入於數矣。
(周文建註:至見之論也!無我則純然天理,不失於先入之見)
心一而不分,則能應萬物,此君子所以虛心而不動也。
(周文建註:此佛道儒各家之共見也)聖人利物而無我。
明則有日月,幽則有鬼神。
夫聖人六經,渾然無跡,如天道焉。
春秋錄實事,而善惡形於其中矣。
中庸之法,自中者天也,自外者人也。
韻法辟翕者律天,清濁者呂地,先閉後開者,春也。
純開者,夏也。
先開後閉者,秋也。
冬則閉而無聲。
東為春聲,陽為夏聲,此見作韻者亦有所至也。
(-)凡冬聲也。
寂然不動,反本復靜,坤之時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陽動於中,間不容髮,復之義也。
不見動而動,妄也。
動乎否之時,是也。
見動而動則為無妄,然所以有災者,陽微而無應也。
有應而動則為益矣。
(周文建註:適時而動,量力而行)
精氣為物,形也。
遊魂為變,神也。
又曰。
精氣為物,體也。
遊魂為變,用也。
君子之學以潤身為本,其治人應物,皆餘事也。
(-)割者,才力也。
明辨者,智識也。
寬洪者,德器也,三者不可闕一。
無德者責人,怨人,易滿,滿則止也。
能循天理動者,造化在我也。
學不通天人,不足謂之學。
人必有德器,然後喜怒皆不妄為,卿相為匹夫,以至學問高天下,亦若無有也。
(周文建註:大道者大隱)
得天理者不獨潤身,亦能潤心,不獨潤心,至於性命亦潤。
(周文建註:吾幾近於得道矣,潤身潤心潤性命,有切身之感受也)
歷不能無差,今之學歷者但知曆法,不知歷理,能布算者落下閎也,能推步者甘公石公也。
落下閎但知曆法,揚雄知曆法又知歷理。
(周文建註:落下閎,甘公,石公,楊雄,皆人名)
顏子不遷怒不貳過,皆情也,非性也。
不至於性命不足謂之好學。
揚雄作玄,可謂見天地之心者也。
(周文建註:玄,指楊雄所作《太玄》)
易無體也。
曰,既有典常,則是有體也,恐遂以為有體,故曰不可為典要。
既有典常,常也。
不可為典要,變也。
莊周雄辯,數千年一人而已。
如庖丁解牛曰踟躕四顧,孔子觀呂梁之水曰蹈水之道無私,皆至理之言也。
夫易者,聖人長君子消小人之具也。
及其長也,辟之於未然。
及其消也,闔之於未然。
一消一長,一辟一闔,渾渾然無跡,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周文建註:辟於未然闔於未然,猶中醫治未病之意)
大過本末弱也,必有大德大位然後可救,常分有可過者,有不可過者,大德大位,可過者也,伊周其人也,不可懼也。
有大德無大位,不可過者也,孔孟其人也,不可悶也,其位不勝德耶?大哉位乎!待時用之宅也。
復次剝,明治生於亂乎?姤次夬,明亂生於治乎?時哉時哉,未有剝而不復,未有姤而不夬者,防乎其防,邦家其長,子孫其昌,是以聖人貴未然之防,是謂易之大綱。
先天學,心法也。
故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生乎心也。
所行之路不可不寬,寬則少礙。
知易者不必引用講解,始為知易。
孟子著書,未嘗及易,其間易道存焉,但人見之者鮮耳。
人能用易,是為知易,如孟子可謂善用易者也。
所謂皇帝王伯者,非獨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而已,但用無為則皇也,用恩信則帝也,用公正則王也,用知力則伯也。
鬼神無形而有用,其情狀可得而知也,於用則可見之矣。
若人之耳目 口手足,草木之枝葉花實顏色,皆鬼神之所為也。
福善禍淫,主之者誰耶?聰明正直,有之者誰耶?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任之者誰耶?皆鬼神之情狀也。
易有意象,立意皆所以明象,統下三者。
有言象,不擬物,而直言以明事。
有像象,擬一物以明意。
有數象,七日八月三年十年之類是也。
易之數窮天地始終,或曰,天地亦有始終乎?曰。
既有消長,豈無終始?天地雖大,是亦形器,乃二物也。
(周文建註:天地果有始終乎?)
易有內象,理致是也。
有外象,指定一物而不變者是也。
在人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在物則乾道成陽,坤道成陰。
神無方則易無體,滯於一方則不能變化,非神也。
有定體則不能變通,非易也。
易雖有體,體者象也,假象以見體,而本無體也。
(周文建註:嗯!)
事無大小,皆有道在其間,能安分則謂之道,不能安分謂之非道。
正音律數行至於七而止者,以夏至之日出於寅而入於戌,亥子丑三時則日入於地,而目無所見,此三數不行者,所以比於三時也。
(周文建註:哦?)故生物之數亦然,非數之不行也,有數而不見也。
六虛者,六位也,虛以待變動之事也。
六爻六卦,有形則有體,有性則有情。
天主用,地主體,聖人主用,百姓主體,故日用而不知。
法始乎伏羲,成於堯,革於三王,極於五伯,絕於秦。
(周文建註:秦朝始用法制治天下,而康節先生反說法絕於秦,乃康節先生所指乃河洛之數,自然法則也,非指秦所用之法家刑律,此法非彼法也)萬事治亂之跡無以逃此矣。
神者,易之主也,所以無方。
易者,神之用也,所以無體。
循理則為常,理之外則為異矣。
火以性為主,體次之。
水以體為主,性次之。
陽性而陰情,性神而情鬼。
(周文建註:哦)
易之首於乾坤,中於坎離,終於水火之一交一 不一交一 (周文建註:指既濟未濟),皆至理也。
太極一也,不動生二,二則神也,神生數,數生象,像生器。
太極不動,性也,發則神,神則數,數則像,像則器,器之變,復歸於神也。
分類:易經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