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真後史》第二十七回劉仁軌激蠻攻蠻骨查臘用計中計:連兵合計犯金城,詎意三賢重聖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禪真後史》第二十七回劉仁軌激蠻攻蠻骨查臘用計中計

禪真後史

第二十七回劉仁軌激蠻攻蠻骨查臘用計中計

詩曰:

連兵合計犯金城,詎意三賢重聖明。

伏險出奇殲羽翼,等閒邊壘樂昇平。

話說劉仁軌見利把答說本洞採藥釀酒,其味香美,因羨稱佳品。

利把答道:「酒雖美,其毒足以害人。

土人飲之,最補一精一髓;外人飲之,極耗神氣,名為酒蠱。

本洞苗女雖國色,土民勿娶;必候他人一交一 一合,去其腥穢,然後婚配;那人受了這一股穢氣,遍身黃腫,發脹而死,其中幸活者有之,名為色蠱。

今三蠱並已施行,而爺台無纖毫損玷,非至神至明,焉能如此!」劉仁軌道:「汝等用蠱之意,不識為何?」

利把答道「蠻夷一習一 以成風,不過貪婪無一恥之念耳。」

劉仁軌道:「聆卿一言,洞知肺腑。

大凡貪即是欲,慾念一生,一婬一邪盜叛,無所不至,小則殞軀喪命,大則敗國亡家,一靡一不由此。

聖人云:人孰無過,改之為貴。

顏子則是」不遷怒不貳過」六個字,千古之下,誦其大德。

卿等青年特秀,正宜修身謹行,改復自新,不惟名譽日彰,抑且富貴可保。」

利把答道:「某生於邊域,弄兵一習一 武,虛言詭行,惟利是圖。

適蒙爺台賜教,不覺面慚心愧。

雖欲悔過遷善,奈無徑路可入耳。」

劉仁軌道:「卿言誤矣。

天之生人,種類不一,然其本一性一之良知良能,普天之下,總歸一體。

所言聞過自愧之念,即是修道進步的階梯,何患無徑路可入?卿等世胄簪纓,亦知忠孝二字乎?」

利把答道:「孝是敬親,忠乃報國。

愚雖暗昧,頗知大體。」

劉仁軌道:「聽卿之議,必能盡孝於親。

但」忠」之一字,未見底蘊。

苟能盡忠於國,才是遷善之徑路。」

利把答道:「某等歷受朝廷大恩,徒叨厚祿豢養,未有尺寸報效。

奈朝野懸隔,某縱有盡忠為國之心,無由上達。

況內外大臣視某等為苗夷,豈肯輕於信任耶?」

劉仁軌道:「我出仕已來,即聞卿等三洞長才能威武,遠播遐邇,奈前任諸公目內無珠,未經舉奏重用,豈不將英雄豪傑埋沒無聞?目今蒙山洞狂一奴一作叛,以書誘約,幸卿等忠讜自持,不受炫惑,此即是盡忠為國的善念。

遍視本鎮各州將士,瑣猥怯懦,焉能立業建功?我意欲勞卿等三人併力滅寇,奏聞皇上,決膺不次之賞,卿等未知肯效力否?」

利把答奮然道:「某等久淹草野,未獲重用。

今爺台開誠恩諭,委以大任,某等敢不戮力殲賊,以圖報效!但骨查臘雖致書相誘,然軍馬未曾出境,某等猝爾征剿,反速其變,朝廷見罪,怎生分解?」

劉仁軌道:「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

待彼軍馬臨城,然後應之,豈不先受其制?卿等三洞各發一精一銳為前隊,星夜兼程前進,扼其要路;我即發馬步軍兵相繼而至,以為後應,併力搗其巢一穴一,管取不日成功!將所有地土、財谷、玉帛、子女盡歸爾等,朝廷如有片言罪及,我當面陳力諍,便使殞軀滅族,亦所不辭!」利把答踴躍大喜,拜辭回轉洞中,將前項事備細對沙或迷說了。

沙或迷躊躇不答。

利把答道:「咱感督爺待以優禮,又將聖賢大道諄諄見諭,咱已慨然允諾而來。

長官如不肯起兵相助,咱自領本寨軍馬,誓擒此賊。

縱有挫衄,寧死沙場,以報劉爺知遇之恩!」沙或迷道:「賢弟且莫一性一急,咱從容從長計議。

想三寨與蒙山洞主向來無仇,只因督爺正直慈一愛一,待咱等以赤心,故擒下書人獻上,使彼且防,庶免臨期有失,今反要咱等發兵征剿。

俗諺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這一場征戰,不知費多少錢糧?況且那骨查臘勇一猛無敵,雖以三寨軍馬合力攻之,猶慮成功不易,故此狐疑不決,非有他意也。」

利把答道:「長官之論,實為縝密。

但咱已領命而回,怎好變易?情願起傾洞之兵,與彼相戰,成敗勝負,一聽於天!」二人正說間,恰好東洞主乜律新來到,相見畢,二酋長共訴前話,乜律新拍膝道:「可惜,可惜!」沙或迷道:「賢弟為何連呼可惜?」

乜律新道:「可惜挫下了一個好機會。

早知督爺要令咱三寨出軍效力,日前下書之際,將這人好好相待,約彼於某處會議,彼必星夜前來,就於此處擒之,獻與劉爺,任其發落,不費錢糧不軍,唾手成功!今失此機會,豈不可惜?」

沙或迷道:「這是已過之事,徒悔無益。

但今日之「戰守」二字,賢弟參酌,何者為便?」

乜律新道:「守易戰難,何必參酌?但督爺已經差委,若咱等抗拒不從,是慢上也。

倘朝廷罪及,何以解之?骨查臘雖然勇一猛,咱等起三洞一精一兵,水陸並進,況有督府大軍繼後,攻之甚易。

劉爺,信人也。

既許咱等功成獻捷,又以蒙山洞錢本山帛盡歸三寨,則所費者少,所得者多。

據咱論之,一舉而有三得。

愚見如此,未知合二位尊意否?」

沙或迷、利把答皆大喜,共稱妙算。

當下計議已定,各於本寨一操一練軍馬,整頓器械,備辦糧草,伺候出軍。

有詩為證:黠酋恃險起干戈,何異無知赴燭蛾。

三傑共擄忠義膽,凱歸應奏太平歌。

再說劉總督一壁廂上本奏聞朝廷,隨即整選軍士,差統制官陳滇繼公文往酉一陽一洞來,委沙或迷為征西大元帥,乜律新、利把答為左、右副元帥,率領本寨軍馬,剋期進兵。

已下先鋒等一應將士,任從三寨主便宜行一事。

沙或迷等接了公文,大排筵席聚會,分撥人馬,漸次起行。

沙或迷率馬軍三千、步軍七千,選大將馬千里為前鋒,山酉一陽一山中路進發,攻打邛崍關。

乜律新率水軍一萬,選大將雲藍為前鋒,由平羌一江一 進攻蒙山洞北門。

利把答率馬軍三千、步軍一萬,用長子利厥宣為前鋒,從西路進兵,攻打飛仙關。

三路人馬,一齊倍道而進。

卻說蒙山洞酋長骨查臘自令人繼書禮前往三洞一交一 結,日久不見回音,聚集洞下商議。

忽哨馬報道:「劉總督令酉一陽一洞等三路人馬,分水陸二處殺來,目今沙洞主部下先鋒將馬千里。

簇擁馬步軍兵殺近關下。」

骨查臘大驚,急撥心腹將士守護各處關隘,自領慣戰鷙悍大將二員:一名貝錦,一名水踢一浪一,為左右羽翼,率領苗兵一萬,把守邛崍關。

差弟骨查金部領洞丁五千,把守飛仙關。

苗將巴恍龍部領洞丁五千,抄出平羌一江一 ,迎敵水軍。

三路調撥已定,當下馬千里本隊軍馬殺至榮經地界,離邛崍關三十里下寨。

次日平明,兩軍相遇,各各布成陣勢。

馬千里直出陣前觀望,只見對面門旗開處,擁出一員大將,正是本洞酋長骨查臘,全身披掛,挺槍躍馬,大喝道:「汝是何洞亡酋,輒敢至此挑戰?先通姓氏,然後納命。」

馬千里道:「咱乃酉一陽一洞主沙麾下大將馬,今奉總督劉爺鈞旨,言汝屢生叛亂,戕戮生靈,特發大隊人馬前來擒汝。

汝若知大義,速速下馬受縛,解與督爺,任其裁處,猶有一條生路。

倘抗拒天兵,管教汝命立刻喪於咱手!」骨查臘大怒,奮勇衝殺過來,馬千里手舞大刀迎敵。

兩下戰不數合,左脅下苗將貝錦殺到,右脅下苗將水踢一浪一殺到,三面夾攻。

馬千里雖然英勇,怎當得三路人馬圍裹將來,部下苗兵先自奔潰。

馬千里急撥馬回時,早被骨查臘趕上,一槍戳於馬下,擒捉去了。

後隊主將沙或迷聞報,急率勇士驟馬來救。

骨查臘已回軍,閉上關門。

沙或迷忿怒,指撥軍馬殺上關來,被關上一弩一箭射下,不能前進,只得退下,離關十餘里,暫屯人馬。

將至三鼓,被骨查臘乘夜劫寨,沙或迷在夢中驚醒,怎敢抵敵?單身匹馬,落荒而走,不期跌落山巖之下,人馬俱斃。

骨查臘大獲全勝。

次早,分撥三隊軍士出關,紮下營寨。

正中骨查臘,東南貝錦,西北水踢一浪一,分為犄角之勢,專待接戰不題。

且說東路乜律新、西路利把答俱已殺出界口。

沙或迷敗殘軍士路遇清一江一 洞人馬,即把沙洞主全軍覆沒之事報知。

利把答痛哭不已,憤怒催趲前後二隊殺奔飛仙關來,併力攻打。

關上守備甚嚴,炮石一弩一箭如雨點一般放將下來,不能近關,只得遠遠圍困,一連數日,並不一交一 兵。

利把答焦躁,與利厥宣商議道:「咱兵遠來,利在速戰。

今骨賊據關,堅守不出。

這關四面皆山,峭嶮難上,又無別路可以透入,怎生區處?」

利厥宣道:「骨賊不惟驍勇難敵,又且詭譎多謀。

彼之不戰,是坐視老師之計。

不料沙寨主全軍皆覆,劉爺後隊人馬不按地徑,一時未敢深入。

倘骨查臘率一精一銳之士,從後抄路殺來,咱等腹背受敵,豈不坐受其困?」

利把答道:「汝言甚是。

但彼堅守不戰,進則難以犯險。

若一時撤軍退回,彼必以大軍躡咱之後,此際何以接戰?」

利厥宣道:「今日之事,有進無退。

父親倚邛崍山為險,水草甚便,留下一半軍士在此,晝則一逼一關搦戰,夜則巡警以防劫寨。

這賊或不時衝突而來,可令衙將齊五、齊七埋伏一支軍馬於關外西壁山谷間,候彼離關,放炮為號,半路裡腰截出來,乘勢搶關。

父親復迎住衝殺,賊軍必亂,可取全勝。

兒分一半兵去回至孟山埋伏,一來可以接應糧草,二則倘骨查臘有軍馬來時,兒自半路邀擊,出其不意,彼必敗去。

那時合兵,併力攻關,破之亦易。」

利把答大喜道:「此議論足稱良策,速行莫緩!」即撥洞兵六千與利厥宣,原路回轉孟山去了。

又撥善戰煥齊洞兵一千五百,隨齊五等乘夜往貼關山谷中埋伏。

有詩為證:

孤軍深入勢如懸,勝敗須差一著先。

妙算分兵殲巨惡,佇看勳績勒燕然。

且說骨查臘殺敗了沙或迷一洞軍馬,獲得糧草器械無數,降者甚多,大賞將士。

又與貝錦、水踢一浪一二將商議道:「沙或迷向來剛愎自恃,未經大陣。

今一鼓滅亡,乃自取其死。

咱料乜律新從平羌一江一 進兵,巴恍龍足以抵敵。

止有那利把答父子,咱曾與他共事來,其父才力有限,其子利厥宣謀略過人,勇悍無對,為咱心腹大患。

今攻打飛仙關,此關險峻,諒一時未能即破。

咱一面差人催吾弟出關衝陣,汝二人帶領一精一兵五千,悄悄從東北路大寬轉抄出利軍之後,只看孟山峰頂號旗一起,前後夾攻,擒得此父子二人,汝兩個就為清一江一 洞之主。

咱留一支軍馬守關,以待劉總督後隊官軍,殺教他片甲不還,方稱暢快!

「貝錦、水踢一浪一領計,部領五千洞蠻,掩旗息鼓,從武安廟轉出山後來。

迤邐行了三日,早到孟山之下,日已將午,眾苗兵就於山側埋鍋造飯,貝錦、水踢一浪一皆下馬歇息。

正欲舉箸,忽聽得鼓聲亂振,山凹裡擁出人馬來。

貝錦、水踢一浪一慌忙上馬,利厥宣早已飛騎趕到,一槍將水踢一浪一刺倒。

貝錦挺刀步戰,被眾苗兵砍翻。

骨查臘的洞蠻見主將已死,誰敢迎敵?四下裡亂竄逃命。

利厥宣揮軍士砍殺一番,殺得遍地一屍一骸堆疊,沿山血水橫流。

利厥宣割了二將首級,就於山頂屯紮一宵。

次早,領得勝苗兵取路回飛仙關來。

行至申牌時分,忽聽前面一派喊殺之一聲 。

利厥宣料是有軍馬出關一交一 戰,急驟馬加鞭,飛奔至前,只見父親利把答正與骨查金廝殺。

原來骨查金領兄號令,急帶洞兵四千,分為三隊殺下關來。

行至旅平谷口,被齊五、齊七人馬半腰裡衝殺出來,將後隊洞兵截住一半,洞兵驚怯,不敢一交一 鋒,倒退入關上去了。

骨查金止帶得二千苗子,奮怒衝突前來。

利把答親自縱馬迎敵。

二將鬥不上十合,骨查金陣後大亂,被齊五、齊七軍馬四面圍裹,骨查金首尾受敵,不敢回步,只得拚死惡戰。

利把答抵敵不住,撥馬便走。

骨查金提刀飛馬追來,看看趕上,利把答十分危急,正待回馬力敵,剛遇前面一彪軍馬蜂擁而至,卻是兒子利厥宣勝捷回軍,救了父親一性一命。

利厥宣大喝道:「骨賊何等匹夫,輒敢一逼一吾之父!」骨查金不答,提刀徑奔入來,利厥宣一馬擋祝二人奮力一交一 鋒,鏖戰四十餘合,不分勝敗,利把答驟馬挺槍助戰。

骨查金又力鬥十餘合,背後齊五、齊七二將又到,併力夾攻,骨查金措手不及,被利厥宣一槍刺於馬下,梟了首級,把二千洞兵殺個盡絕。

三處人馬合併,乘勢攻關。

守關將士見主將被殺,各各慌亂,被利把答大勢人馬一擁入關。

敗殘洞丁飛報入邛崍關說:「兩路人馬皆被利把答殺敗,二洞主與貝、水二將俱歿於陣,今已據住飛仙關隘。」

骨查臘大驚失色,跌足道:「咱正慮這一支軍馬鋒銳,先發奇兵襲之,不期反如此敗衄。

倘賊人從瓦屋山深入,據住險要,絕咱糧道,則不戰自困,束手就死。

必須親自領兵,由間道扼賊來路,庶幾可解。」

當下正要撤兵離關前進,忽哨馬到來,總督劉爺親領大軍三萬,直抵關下。

骨查臘急撥洞丁四千,令牙將羅闐、羅閫、戈萬吉、宗鑌四人統領,緊守關口,不可出戰。

自率一精一勇洞丁三十,乘夜取路從蔡山踅出梧桐嶺而進。

不知此一行勝負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禪真後史
第一回 耿寡婦為子延師 瞿先生守身矢節第二回 醉後兔兒追舊債 夜深碩士受飛菑第三回 二真仙奇遇傳方 裘五福巧言構釁第四回 聽讒言潑皮興大訟 遇知己老穆訴衷情第五回 裘教唆硬證報仇 陸夫人酬恩反目第六回 商天理肆惡辱明醫 秋傑士奮威誅劇賊第七回 窺珠玉諸凶謀害 觀梅雪二友和詩第八回 舞大刀秋僑演武 拜花燭耿憲成親第九回 戀美色書生錯配 貪厚贈老嫗求婚第十回慶生辰妯娌分顏慪閒氣大家得病第十一回全孝義郁氏善言看風水葛鷦詭計第十二回寫議單敗子賣墳山假借宿禿囚探消息第十三回華如剛藏機破法龔敬南看鷂消閒第十四回凌老道華禿死奸養師母耿郎送地第十五回躍金鯉孝子葬親築高壇真人發檄第十六回葉煉師回神復旨張氏女妒孕生情第十七回問肚仙半夜有餘薦醫士一字不識第十八回全伯通巧處生情郁院君夢中顯聖第十九回五彩落水全生定媚姐思兒得受病第二十回瞿廷柏母子重逢劉廉訪弟兄蒞任第二十一回好施小惠恆招禍急為偷生反喪軀第二十二回叛獄賊市口遭刑燒香客廟前斗寶第二十三回惡公子見財起意老闍黎直口訴冤第二十四回存公道猴蟹歸原正法度主僕受責第二十五回木馬驛劍俠談心蒙山洞苗酋作亂第二十六回眾百姓鼓勇逐蛇三洞主改邪歸正第二十七回劉仁軌激蠻攻蠻骨查臘用計中計第二十八回墨頂朱沖波救主哈一喃出獵興兵第二十九回崆峒嶺二賢敘舊龍門府四將攻城第三十回愛良馬番將獻謀掛數珠猢猻念佛第三十一回黃鼠數枚神馬伏奇童三矢異僧亡第三十二回劉經略執旗督陣瞿司理上表辭官第三十三回瞿二郎吞符卻病黨氏女刺繡見妖第三十四回藍面鬼撲捉黨翼兒大將軍錘擊滑道士第三十五回瞿氏子放雷逐怪車雲甫挺斧劈邪第四十一回 白馬寺懷義嫉賢 大峽山羊雷仗義第四十二回 卞心泉賂貴救親 羊大郎肆凶拒捕第四十三回 三戒銘心權避跡 一餐大嚼定交情第四十四回 嘍囉贈寶救冤民 孔目收金寬獄犯第四十五回 二寨主停杯審事 四冤犯遇赦遠奔第四十六回 俠士戮奸伸大義簿司移釁詐平民第四十七回 談積弊防禦明心試神臂二雄納款第四十八回 告病還鄉期避世割襟為聘結良緣第四十九回 收番禮金吾護法慕闍黎王氏偷情第五十回 為渡銀河蹶躓因 方花貌受熬煎第五十一回 勞夫人夢裡簪花 來毓秀灶前說苦第五十二回 小蘭獻主解重圍 我惜貪歡嬰內疾第五十三回 田寶珠捱身入戶 沈三昧借港行舟第五十四回 嵇西化縱慾傷人 瞿道者登橋援難第五十五回 戮奸僧立時正法 救蠱婦子夜擒魔第五十六回 顧大郎為弟求醫 顏氏女訴冤索命第五十七回 程員外聆音擇婿 張別駕設計傾賢第五十八 回南明山玩景遇饑民 西屏嶺焚祠驅孽鱷第五十九回 赴井泉棄名避世 隱巖壑斂跡修真第六十回 棲霞洞四道敵魔毗離村七仙入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