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真後史》第四十三回 三戒銘心權避跡 一餐大嚼定交情:詩曰:少年鋒氣不尋常,俠骨稜稜義泰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禪真後史》第四十三回 三戒銘心權避跡 一餐大嚼定交情

禪真後史

第四十三回 三戒銘心權避跡 一餐大嚼定交情

第四十三回三戒銘心權避跡一餐大嚼定一交一 情

詩曰:

少年鋒氣不尋常,俠骨稜稜義泰山。

退敵一身威拔距,辭親三戒淚成斑。

揮戈一浪一戰誰為弱,赤手相持孰是強?虎啖坦然成莫逆,英雄何必治行裝。

話說潘嶼因潘有廉當官一口咬定,要他還羊雷下落,上前分辯道:「潘嶼、潘鹿原系伯伯之人,為閒家事寥落,將此二僕賣於小人,現存文契,通族盡知。

小人見二僕頗善經營,故帶他出去幫助生理。

誰想獸伯因承繼不遂,用銀二百兩,暗囑二僕於峽山嶺下謀害小人。

天幸本村獵戶羊雷路遇,一時仗義將潘嶼搠死,為何反誣告小人謀財害命,實為冤枉,乞爺台電豁超生。」

潘有廉道:「惡侄言語含糊,難逃老爺天鑒。

既雲小人寥落,為何又有二百兩銀子賄囑僕人謀害?只此一端,立見情弊。

小人白雪雪二千三百兩銀子一交一 付與他,彼時侄媳韋氏眼同收貯。

老爺不信,只問他便知真假。」

大尹喚韋氏近案前推問。

韋氏道:「丈夫臨起程時,伯爹原面付二千三百兩銀子,婦人眼同收拾。

去後路上謀害事體,婦人實不知情。」

潘嶼大·怒道:「哦,哦!潘鹿講你與惡兄有一奸一,我兀自狐疑不信,今日串同一一黨一 ,傾陷丈夫,一奸一情畢露,天理何存!」大尹發惱道:「我這裡是什麼去處,輒敢高聲喊叫?」

令左右掌嘴。

潘嶼含屈,不敢做聲。

潘有廉又道:「小人義男潘鹿現系清遠縣獄中,求老爺差人提回,並吊潘嶼一屍一首檢驗。

還有拒捕強徒羊雷,在逃未獲,懇天恩作速追拿。」

大尹道:「我已知道,不必多言。」

當下將潘嶼加上鐐杻,押入大獄。

已外一應人等,暫回候審。

被傷之人,親屬領回醫治。

一壁廂揀選合縣能事積年捕役六十餘人,分頭挨緝兇身羊雷,並親族家眷。

又行下榜諭,四遠張掛:有人擒獲羊雷出獻者,官給賞銀五十兩;窩藏者,一體治罪。

此時天搖地動,遍處喧傳。

有詩為證:俠氣凌霄戮不平,潛鱗斂甲入滄溟。

任君令出風雷迅,煙水茫茫何處尋。

且說羊雷自西官鎮打倒眾人,逃脫回大羅山來,一路暗想避難的去處:近村難以藏身,不如下海,另尋生計。

止捨不的老母,欲待帶了同去,又防掣肘難行;若使棄撇在家,難免官司蒿惱。

左思右算,無計可使。

又想自行投到,老一娘一終無靠傍,不如且下海覓了安身之所,再思計策,接母親一團一 聚,未為遲也。

一路以心問心,算計定了。

不覺已到自家門首,意欲過門不入,逕自逃竄,急忙忙走了數步,驀地裡心頭一轉,老母年過七旬,止有我這個逆子,今日惹禍招愆,遠離家捨,若不稟明而去,心下何安?母親不容我去時,另作理會。

踅轉身,回入家內,見了勞氏,哭拜於地。

勞氏驚駭道:「汝送潘官人回三水去,怎麼來的甚速,又何故恁地悲切?」

羊雷含一著兩淚道:「兒路遇三水縣公差,激怒打傷,欲待遠逃避難,只是難捨母親,不·覺使心痛切。」

勞氏道:「向來汝鹵莽生事,做一娘一的訓誨不下,致有今日之禍。

然事已臨近,徒悔何益?汝作速遠去,不必因我耽誤。」

羊雷道:「逆子此去,多分是下海經營,盡有安身之處。

但慮一娘一年老孤零,缺人侍奉,又愁官司驚擾,無錢使費,故此放心不下。」

勞氏道:「我雖年老,還喜清健,朝暮織紡,兀能度日。

假使官司著我身上還人,我年老人自有圓活,汝當放心前去。」

母子抱頭痛哭一常勞氏又取下手中戒指一枚,遞於兒子道:「我諒你此去,一無親戚可投,二少資本生理,恃著有些膂力,決行非常之孽。

憑你翻天倒地,做甚經營,我做一娘一的天各一方,料難拘束,故將戒指於汝,謹戒三事,切莫有忘!」羊雷跪下道:「一娘一親戒諭,兒當佩服,不知所戒者是甚三事?」

勞氏道:「第一戒莫行劫掠,第二戒莫妄殺人,第三戒莫貪色一欲。

汝能守此三戒,即為孝子。

或者天可憐見,我母子二人尚有相見之日,也未可知。」

羊雷悲泣受命,身帶乾糧,手執鋼叉,別了母親,逕取路往東莞縣來。

曉住夜行,奔馳數日,早到大奚山下。

羊雷暗忖:「山嶺險峻難行,盜賊出沒去處,天幸過得此山,便可為航海之計。」

當下肩上橫擔叉一柄一,扎煞起衣服,大踏步跨上山坡,迤逞而行。

頃刻間,走過了五七個岡子,忽見對山十餘個大漢,手執器械,攔住去路,大喝道:「來者快留下金寶,放汝過去。

不然,捆送山主,任憑發落。」

羊雷大怒,兩手舉起鋼叉,直衝過對山來。

眾大漢迎住廝殺,一交一 手處羊雷將數人搠倒,其餘四散奔走。

羊雷直衝出谷口,前望離海不遠,心下暗喜,急急奔落嶺下,只見前面是一林子,密匝匝樹木遮蔽,黑叢叢山徑難行,心下驚疑未定,忽聽得鑼聲響處,林子內閃出一條勇漢,頭戴一頂茜紅扎巾,身穿一件細花小袖錦襖,腰繫五彩絨絛,手挺一桿竹葉長槍,飛奔前來。

兩下並不打話,各舉兵器廝戰,·一來一往,斗至百餘合,不分勝敗。

二人正鬥到深處,不提防兩脅有人衝到,一弩一石亂髮。

羊雷措於不迭,失腳跌於下,被眾人餛飩樣捆了,抬到東北上山寨之中。

那戴茜紅扎巾的勇漢居中坐了,將羊雷撇在當面,眾嘍囉退出寨外聽令,那勇漢喝問道:「汝是甚處村夫,打從我山寨裡亂闖,兀敢大膽格鬥,汝縱是八臂哪吒,怎出的我老爺之手?」

羊雷大笑道:「砍嘴賊徒,輒誇大口!今日若非眾賊一奴一助力,汝已做叉下之鬼!」

那勇漢大惱,喚左右拿去砍了。

羊雷就地大喝一聲,恰似半空中起個霹靂,兩臂用力一掙,?錚錚把繩索迸斷,托地跳起身來,拔一出寨前架上大棍,亂打上來。

那勇漢手中沒有兵器,卻也心忙,望後便走。

羊雷趕進一步,那勇漢猛抬頭見一鐵燈檠豎在壁旁,急忙搶在手裡,迎住廝鬥,被羊雷橫挺著木棍,一逼一將攏去。

那勇漢侷促住了,不能施展,急切裡生出智來,忙棄下鐵燈檠,雙手來迎棍子。

羊雷正舉棍劈面打來,那勇漢把頭一側,棍子從旁削下,被勇漢一下搶住,兩個壯士攥定一根大棍,扯來拽去,兩下用得力猛,把棍子折為兩截,一齊撇下斷棍,扯住衣襟廝打,兩個滾做一一團一 。

合寨嘍囉,合執刀劍,一擁而來。

那勇漢忙喝住:「不要動手,待我自打倒這賊,才見手段。」

羊雷道:「我若懼你,不算做漢子!」兩個自壁角直打至中堂,巾幘襖子互相扯的粉碎,眾嘍囉圍定呆看,從晌午打到申牌時分,但只見拳捶腳踢,頭撞肩捱,滿寨中滾遍,並不分一些上下。

那勇漢忽失聲笑道:「罷了,且住手,停會再打。」

羊雷也覺的腹中飢餓,力懈臂酸,亦大笑,隨機放手。

眾嘍囉稟道:「這莽漢不知貴賤,輒敢冒瀆虎威,大王不行斬首,反與之較力作耍,孩兒們不知何意?」

那勇漢「咄」的一聲,喝道:「一胡一 講,你們省的什麼?待我喘一息暫寧,自有議論,速速整飯來吃。」

少頃,寨裡擺出飯來。

羊雷塌地坐了,偷眼·覷是什麼嗄飯,只見案上擺著一盤肉包子,一碗爛?豬蹄,一大盤牛脯,一碗鮮鵝,一盤牛一乳一,一盤肉臠子,兩尾青鯽,大壺清香熱酒,兩旁排列著持刀仗劍嘍囉。

那勇漢端坐當中,大碗子呷酒,大箸子吃肉,只聽得口中耰耰地響。

羊雷看了,當不的朝喉中嚥唾,作起波一浪一來,好生眼熱,大喊道:「好受用,好受用!何不請我共食,少頃拳下留情!」

那勇漢低頭大嚼,只是不理,將那諸品一精一餚將次吃了一半,羊雷按捺不下,跳起身奔至案前,大聲道:「我來吃了!」眾嘍囉欲待攔擋,那勇漢笑道:「讓他入來。」

羊雷左手按定案子,伸出右手五個鐵錐似指頭,抓來便吃,提起那酒壺,骨都都呷個不住,倏忽間,吃的酒壺罄盡,盤碗皆空。

那勇漢歡喜道:「足下還能用否?」

羊雷道:「若蒙見惠,賤腹不辭。」

那勇漢大笑道:「真壯士也!」喚嘍囉撤去杯盤,取出新衣一襲,巾幘襪履,請羊雷梳洗更換。

那勇漢也重整衣冠,迎羊雷入後寨賓館中,行禮畢,遜之上座。

那勇漢道:「壯士貴姓尊名,仙鄉何處?因甚事手持凶器,孤身從敝山經過?」

羊雷道:「小可姓羊名雷,祖居大羅山下,世以打獵為生。

今因避難遠奔,偶從貴寨行過,誤冒虎威,死罪,死罪!敢問寨主姓字,在茲幾經歲月?」

那勇漢道:「卑末姓潘,賤名三澼,祖貫東都人氏,先祖流寓建州,家頗饒裕。

卑末自幼父母雙亡,好勇尚氣,最喜結識一江一 潮上好漢。

數年之中,把家資蕩費,偶因小忿,殺人而逃,暫借此山駐紮,不期偶逢大駕,恁地了得,私心一愛一慕,意欲屈留共事,不識允否?」

羊雷暗想:「前思下海,事屬渺茫。

今有此安身佳處,暫且相依,再圖後計。」

當下起身道:「小可一勇之夫,並無片技可取,感蒙寨主相留,願充麾下小卒。」

潘三澼甚喜,令嘍囉宰殺豬羊,擺列於大寨之中,焚起一爐好香,點起兩支大燭,二人對天立盟結義。

因羊雷年·長,潘三澼下拜為兄。

聚集合寨嘍囉,參拜已畢,二人就於後寨飲酒作賀。

酒至半酣,羊雷復問潘三澼避難之因。

潘三澼道:「小弟幼一習一 槍棒,一浪一跡江湖。

數年前,從一師長往括州行教,路遇一夥惡少強與師長較棒,家師名為霍飛龍,棒到之處,無人可敵。

彼時眾惡紛紛敗去,心懷慚忿,拘集數十人於僻路邀住家師,登時打死。

小弟意欲鳴冤,奈彼眾我寡,無門控訴,就暗中打就一一柄一利刀,藏於身畔,以候代師長報仇。

不期一月之後,偶於綠波亭一妓一館遇眾惡少攢聚嫖賭,正是狹路相逢,怎能迴避?被小弟砍倒七人,亦被走脫了幾個,小弟乘夜逃回建州避難。

偶從此大奚山行過,細看這山四圍險峻,共有三十六嶼,前面谷口窄小,堪作出入之門,後濱大海,可為退路,故憑險自據,攔截來往客商,奪下財帛,聊為生計。

上托皇天護庇,一、二年之間,聚集嘍囉數百,創造屋宇營寨,築砌關隘壘壁,以為固守之計。

數次官兵蒿惱,皆被我殺敗,自此望風遠遁,誰敢正目相視!小弟又將嘍囉分為三隊,造成大小船五十餘隻,分一隊下海生理,分一隊於各嶼餘地耕種,這一隊更番巡哨,邀我客商,故此錢糧盡有,受用無窮。

今得大哥入伙,山寨倍生光彩,但不知大哥何事至此?」

羊雷將那峽山殺潘嶼情由,並赴本縣出首坐獄、卞心泉出銀賄賂,得以放回,因送潘嶼、路逢三水縣差人拘提、以致拘捕、打傷緝捕地方人等,從頭至尾告訴一遍。

又道:「感賢弟收錄,實出再生。

但一心懸念潘官人被緝捕擒拿回縣,必遭毒手,系我救人不到底之故,縱死也不瞑目!」潘三澼道:「大哥且休一性一急,待弟從容思索救他計策。

今日且盡歡暢飲,莫生煩惱。」

羊雷稱謝,開懷盡量而飲,不覺沉醉,就於燈下一裸一起烏叢叢虯筋盤繞的兩隻大臂膊,笑道:「不虧汝力大綁開,這時候已為肉醢。」

潘三澼道:「大哥繩斷之際,手中若有刀斧,小弟這條一性一命亦難保全。」

·說罷,二人拍掌大笑。

羊雷又道:「今日幸為一家,使羊某死中得生,何等恩誼!但適者息爭飲食之時,賢弟似乎太毒。

若非我攘臂自取,險些兒餓斷飢腸。」

潘三澼道:「小弟被兄一逼一來,只得抵死相敵。

及至罷手時,力疲筋懈,遍體索然,故急覓酒肉,暫濟餒軀。

又想餓虎見食,未有不搶,及後兄據案大嚼,旁若無人,已見兄慷慨不群,非矯情詐態尋常兒女子景狀。

只此一飲一啄,便生一交一 結之心。」

羊雷道:「古人說:臭味相投,便稱知己。

管、鮑分金,桃園結義,大率如此。」

潘三澼點頭道:「然也。」

二人說到知音處,重剔銀燈,再舉觴直飲到漏傳五鼓,遍處雞聲,二人同入帳房安宿。

次日早膳之間,羊雷又提起為潘官人事體憂心,醉後尚不能安枕。

潘三澼道:「不勞大哥費心,小弟已算計定下,我想令友此去,畢竟羊落虎口,吉少凶多。

問官審起人命重情,況復拒捕傷眾,刑杖牢獄之苦,這是碗盛碟蓋的受用。

所慮他渾家有了外情,決至暗行謀害,須作速著人多帶銀兩,往三水獄中使用,單買他留其一性一命,待擬罪成獄時,決然轉解上司,本寨乃清海必由之徑,預差的當嘍囉於要路等候,凡遇來往所解罪犯,盡行拿入寨中,管取令友全生,不陷羅網。」

羊雷聽罷,不勝欣喜。

當下潘三澼取出赤金三十兩、白銀二百兩,一交一 與心腹嘍囉,星夜趕至三水縣,分付「如此如此而行,設有差池,罪歸汝等」。

那嘍囉領了寨主之命,即下山取路往三水縣來。

話分兩頭。

再表潘嶼於西官鎮被緝捕等鎖吊回縣,被伯子潘有廉暗用錢財,買囑上下,縣官不容潘嶼分辯,打下竹片,發入牢裡。

潘有廉又與侄媳商議,等不的縣官擬罪,預先開除了這廝,方免日後之慮。

不知這韋氏主意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禪真後史
第一回 耿寡婦為子延師 瞿先生守身矢節第二回 醉後兔兒追舊債 夜深碩士受飛菑第三回 二真仙奇遇傳方 裘五福巧言構釁第四回 聽讒言潑皮興大訟 遇知己老穆訴衷情第五回 裘教唆硬證報仇 陸夫人酬恩反目第六回 商天理肆惡辱明醫 秋傑士奮威誅劇賊第七回 窺珠玉諸凶謀害 觀梅雪二友和詩第八回 舞大刀秋僑演武 拜花燭耿憲成親第九回 戀美色書生錯配 貪厚贈老嫗求婚第十回慶生辰妯娌分顏慪閒氣大家得病第十一回全孝義郁氏善言看風水葛鷦詭計第十二回寫議單敗子賣墳山假借宿禿囚探消息第十三回華如剛藏機破法龔敬南看鷂消閒第十四回凌老道華禿死奸養師母耿郎送地第十五回躍金鯉孝子葬親築高壇真人發檄第十六回葉煉師回神復旨張氏女妒孕生情第十七回問肚仙半夜有餘薦醫士一字不識第十八回全伯通巧處生情郁院君夢中顯聖第十九回五彩落水全生定媚姐思兒得受病第二十回瞿廷柏母子重逢劉廉訪弟兄蒞任第二十一回好施小惠恆招禍急為偷生反喪軀第二十二回叛獄賊市口遭刑燒香客廟前斗寶第二十三回惡公子見財起意老闍黎直口訴冤第二十四回存公道猴蟹歸原正法度主僕受責第二十五回木馬驛劍俠談心蒙山洞苗酋作亂第二十六回眾百姓鼓勇逐蛇三洞主改邪歸正第二十七回劉仁軌激蠻攻蠻骨查臘用計中計第二十八回墨頂朱沖波救主哈一喃出獵興兵第二十九回崆峒嶺二賢敘舊龍門府四將攻城第三十回愛良馬番將獻謀掛數珠猢猻念佛第三十一回黃鼠數枚神馬伏奇童三矢異僧亡第三十二回劉經略執旗督陣瞿司理上表辭官第三十三回瞿二郎吞符卻病黨氏女刺繡見妖第三十四回藍面鬼撲捉黨翼兒大將軍錘擊滑道士第三十五回瞿氏子放雷逐怪車雲甫挺斧劈邪第四十一回 白馬寺懷義嫉賢 大峽山羊雷仗義第四十二回 卞心泉賂貴救親 羊大郎肆凶拒捕第四十三回 三戒銘心權避跡 一餐大嚼定交情第四十四回 嘍囉贈寶救冤民 孔目收金寬獄犯第四十五回 二寨主停杯審事 四冤犯遇赦遠奔第四十六回 俠士戮奸伸大義簿司移釁詐平民第四十七回 談積弊防禦明心試神臂二雄納款第四十八回 告病還鄉期避世割襟為聘結良緣第四十九回 收番禮金吾護法慕闍黎王氏偷情第五十回 為渡銀河蹶躓因 方花貌受熬煎第五十一回 勞夫人夢裡簪花 來毓秀灶前說苦第五十二回 小蘭獻主解重圍 我惜貪歡嬰內疾第五十三回 田寶珠捱身入戶 沈三昧借港行舟第五十四回 嵇西化縱慾傷人 瞿道者登橋援難第五十五回 戮奸僧立時正法 救蠱婦子夜擒魔第五十六回 顧大郎為弟求醫 顏氏女訴冤索命第五十七回 程員外聆音擇婿 張別駕設計傾賢第五十八 回南明山玩景遇饑民 西屏嶺焚祠驅孽鱷第五十九回 赴井泉棄名避世 隱巖壑斂跡修真第六十回 棲霞洞四道敵魔毗離村七仙入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