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臆說
第13部分
柱厲叔這人要死給大家看,給後面當老闆、當君王的看看,要他們知道不懂人才、不能用人才的後果。
古代有這樣的人,這個人多勇敢!不過歷史上很多的忠臣是死給大家看的。
譬如漢朝那個小官朱雲,跟漢成帝爭一個問題,把頭撞到欄杆上,流血而死。
漢成帝還是了不起,叫部下留下這個血不要擦掉,也不要粉刷,讓歷史知道我是個不高明的皇帝。
這是把朱雲的血留給後世做個榜樣,警告當老闆的要聰明。
後來有些皇帝看到有人也要那麼幹,就說你也想做朱雲啊!譬如朱元璋時也有人跑來想跟他玩這一套,希望朱元璋殺掉他而能在歷史留名。
朱元璋很聰明,說這個傢伙是鄉巴佬,要我殺了他歷史留名,我才不幹,放他回去。
實為怨恨而死
「凡知則死之,不知則弗死,此直道而行者也」,這是《列子》的評論,中國文化都是相對的,如「君禮臣忠」,如果當領袖的對部下有禮、一愛一護,部下就對他忠心;「君不禮則臣不忠」,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父慈子孝,父母要兒女做孝子,父母本身要健全,父母能夠真一愛一子女,真會教育子女,子女則是孝子。
自己是個混球的父母,光要求兒女做孝子,也不可能。
兄友弟恭,也是一樣道理,由此可知,中國文化並不是呆板的規定,而是相對的。
所以這裡也講,「凡知則死之,不知則弗死」。
古人講,「士為知己者死」,一個知識分子為了一個知己可以把命送了。
「女為悅己者容」,這是中國文化的名言,一個女人打扮是給一愛一自己的人看的,他不喜歡你,你打扮起來有什麼好看啊!你越打扮,他越覺得討厭,這是必然的道理。
所以說,不是知己,我又何必為你賣命!這是人生的直道,是當然的道理。
「柱厲叔可謂懟以忘其身者也」,什麼是懟(懟 拼音:dui)?怨恨。
柱厲叔這個死是一股怨氣促使的,把身一體生命都不要而去死。
這種怨恨的心理死得很冤枉,死後變鬼也是冤枉鬼,到枉死城裡去報到。
據說地獄裡有一個監獄叫枉死城,凡是冤枉死的、自一殺的,都到那裡報到,不大容易投生了。
不曉得經過多少時間,等到地藏王菩薩來視察,閻王才來清理枉死城,可憐的就放出去投生。
這個所謂生死之間,中國文化另有一套價值看法,也是我們中國文化嚴重的問題。
中國古人所講,「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一毛一」,這是所謂死的價值的定義。
中國文化,有時候對生命輕視得像一根雞一毛一一樣,有時很有價值不妨一死。
有時候上了氧氣還不肯死,那是否也是重於泰山?
楊朱論因果
【楊朱曰:「利出者實及,怨往者害來。
發於此而應於外者惟請,是故賢者慎所出。」
】
接著下一件事在中國文化史裡非常有名,就是人生的大道理,你們學佛修道的人、不修道的人都要注意。
「楊朱曰」,楊朱大家都認識,孟子最反對的一個人。
楊朱是主張「拔一一毛一以利天下,不為也」,你叫他拔掉身上一根汗一毛一,對社會有利益,他都不於。
孟子一生反對楊朱、墨子兩家,他們都是道家思想的人物。
我們現在講中國文化,你們青年要懂,像我們中國文化一精一深博大,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這個思想幾千年了,佛家的思想也一樣,大慈大悲,平等看待一切眾生如親人。
孟子反對墨子,認為他陳義太高,理想太高,做起來太困難,所以要一步一步地來,認為有限度的仁一愛一才是對的。
另外,楊朱的思想是把個人主義發展到極點,屬於自一由主義,也是真的民一主。
自一由主義的楊朱思想,絕對尊重他人的自一由,各有各自的範圍,所謂自一由民一主的結果是絕對的自私、為己,所以楊朱就是為己。
但是楊朱不是那麼狹隘,楊朱雖然為己,對社會有貢獻都不幹,但是別人的利益絕不沾。
如果天下人個個都是楊朱,我有我的自一由,不妨礙你的自一由,那天下太平了。
可是人是絕對做不到的,口口聲聲講自一由的人,最喜歡妨礙別人的自一由。
等於我常說口口聲聲講科學的人絕對不懂科學。
真正學科學的人,嘴巴閉住不敢講,因為科學這個東西太難太難。
像我們同學裡頭,好幾位學科學的博土,他嘴裡不敢談科學,一提科學,哎喲!這個問題很嚴重。
就曉得這是學科學的,他不輕視每一個問題。
只有我們這一些科學不科學、文學不文學的人,一提就是科學,其實科也不科,學也不學,這很奇怪。
現在這裡提到楊朱,他應該是所謂自一由主義思想的領袖、祖師爺,他的哲學你看多高明啊!他說「利出者實及」,你有利益給人家的話,實際好處就回到你身上,這也是因果問題,就報應回來,所以你給人家利益,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怨往者害來」,你到處都埋怨別人,看不起別人,人家也看不起你,也討厭你。
所以你去怨恨別人,馬上反應過來是對你有害的。
你看楊朱的思想不是那麼簡單吧!孟子是他的反對派,儘管《孟子》講楊朱好像一一毛一錢不值,可是楊朱有他的一套哲學思想,也是不得了的。
所以你看楊朱的自一由主義多麼實際,「利出者實及,怨往者害來」,就是他的哲學名言。
「發於此而應於外者惟請」,這個「請」就是「情」字,所以楊朱也是明白因果報應道理的。
任何人的思想行為,只要一發動,內外就有感應,相應的作用。
這個道理是什麼?就是情。
人到底不是普通的動物,還有一種情感的懷抱,其實動物也是,生物都是這個樣子。
依現在科學的研究,植物也有感情,所以一枝花啦,一棵樹啊,好好地招呼它,它對你也未免有情,也有這種道理。
我們看歷史上也很多,譬如說玄奘法師要到印度留學,他的廟子門口有兩棵松樹,他就摸住那個松樹暗自發了一個願,準備二十年回來。
廟子裡的小和尚就問他,師兄啊你幾時回來?他說等這個松樹的樹枝從東方轉向西面伸手,我就回來。
結果玄奘法師回國那一年,松樹枝由東向西轉了,所以師兄弟們講玄奘要回來了。
這是物理的所謂相應,就是「發於此而應於外者惟請」。
「是故賢者慎所出」,因此這個賢人,有道德的人,小心謹慎自己的起心動念,對自己情感的發出非常謹慎。
大家認為,我們心裡頭的思想,外面的人怎麼知道?可是人之所以不同,有他的電感,你對一個人有所怨恨,對方已經收到電波了,他也不高興你了。
所以一切只能求於自己,這就是楊朱為己的哲學道理。
下一段引用楊朱的話,又是另一個道理。
羊追不回 楊朱慼然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一黨一,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
鄰人曰:「多歧路。」
既反,問:「獲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揚子慼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
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
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
弟子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
】
「楊子之鄰人亡羊」,楊朱鄰居有個人養的羊丟掉了一隻,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
「既率其一黨一」,這個鄰居集合他的家人親友去找這隻羊,因人手不夠,「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找楊朱的學生、孩子、用人們,一齊來幫忙追那隻羊。
楊朱一聽,「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只跑掉一隻羊,何必用那麼多人去追呢?我們去跑股票市場就是亡羊,股票不曉得哪一家會漲,但是股票市場有多少人在追這隻羊啊!天下事都是追這隻羊,羊跑掉只有一隻,但追的人那麼多。
「鄰人曰」,這個鄰居說,「多歧路」,他說岔路太多了。
這個注意啊!人生的岔路多得很,向哪一條路追呢?就因為岔路太多,所以去了那麼多人追這隻羊。
大概追了一天吧,「既反」,沒有追到就回來了,「問獲羊乎」,楊朱問他羊追到了沒有,「曰:亡之矣。」
丟掉了,追不到了。
「曰:奚亡之?」
,怎麼丟掉呢?「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岔路裡頭又有岔路,再多人去追也沒有用,「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我不曉得向哪一條路去追才好,所以回來了。
楊朱聽了這個話,「慼然」,這個眉頭皺起來,「變容」,臉色都變了。
「不言者移時」,很久也不說一句話,「不笑者竟日」,一天也沒有笑。
就聽了這一件事,一隻羊跑掉了,這麼多人追不回來,搞得不相干的楊朱在旁邊愁容滿面,一天不笑。
「門人怪之,請曰」,這些學生們奇怪了,就問這個老師楊朱,「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一隻羊是個小動物,丟掉就丟掉,而且這一隻羊又不是老師的,是隔壁鄰居的,結果你不笑,也不講話,難過了一兩天,這是為什麼?學生們搞不懂就問楊老師。
「楊子不答」,學生們問他,他也不說話,不講理由。
「門人不獲所命」,學生們得不到楊老師的答案,「弟子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姓孟的這位學生啊,受不了,跑出去給另外一個人講,這個人叫心都子,他和楊朱是朋友跟學生之間。
仁義的三種解釋
【心都子他日與孟孫陽偕入,而問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齊魯之間,同師而學,進仁義之道而歸。
其父曰:『仁又之道若何?』伯曰:『仁義使我一愛一身而後名。
』仲曰:『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
』叔曰:『仁義使我身名並全。
』彼三術相反,而同出於儒。
孰是孰非邪?」
】
「心都子他日與盂孫陽偕入,而問曰」,另外一天,這位心都子同這位孟同學兩個一齊進來問楊朱。
「昔有昆弟三人」,這個人會問問題,問得好,這就是禪宗了。
他不問楊朱為什麼不高興,他說從前有兄弟三個人,「游齊魯之間」,在齊魯之間遊學,當時齊國與魯國文化最高。
「同師而學」,在同一個老師那裡求學。
「進仁義之道而歸」,學什麼呢?這三兄弟就學儒家的仁義。
你看啊!下面是道家楊朱對於仁義的解釋,由這個解釋再看《論語》,再看孔孟的書裡如何解釋仁義,歸納起來是這三種。
「其父曰:仁義之道若何」,這三兄弟畢業了,回來了,父親問,你們在老師那裡學仁義,什麼叫仁義?
「伯曰」,大哥講,「仁義使我一愛一身而後名」,這是道家解釋儒家的仁義最正確的,說仁義之道,真懂了仁義,第一要一愛一惜自己。
不是自私啊!是一愛一惜自己人格的建立,人品學問的養成,不要貪圖外面的虛名,自己學問沒有成就,道德修養沒有好,只有外面知名度,那是假的,不是仁義之道。
所以大哥的瞭解,生命最重要是建立自己的人格,完成自己的人品,外面的名望、知名度有沒有不重要,那是假的,是虛名。
這是我所瞭解的仁義,他向父親這樣報告。
「仲曰」,老二說,「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懂了仁義的人要做忠臣,「殺身」,就是必要的時候這一條命可以不要,要在歷史上留萬世清高之名。
這是第二種瞭解。
「叔曰」,最小的這個弟弟說,「仁義使我身名並全」,我所瞭解的仁義,一個人真懂了學問,懂了仁義,自己本身也站得起來,在歷史上、社會上也留名,這就是仁義之道。
你看三個親兄弟同一個老師,所學的東西、成就三個人完全不同,對於仁義的瞭解都不同,這就是教育。
一一娘一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所以教育這個東西很難說,都在一代一代變樣。
所以禪宗講「見過於師,方堪傳授」,陳義雖然很高,卻是真理。
要找到一個可以教的學生,見解要比老師高的才有資格,一點就透,才會發揚光大;否則帆布袋變草袋,一代不如一代,那是當然的。
現在全世界文化,像你們在座的,找些中學生來看看,你們已經看不上眼了。
因此有一個結論,「彼三術相反,而同出於儒,孰是孰非邪」,這個心都子問楊朱,你看同樣一種學問,三個人的結論不同,老師是同一個人,學校也是一個,哪個對?哪個不對呢?
楊朱答話
【楊子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於水,勇於泅,一操一舟鬻渡,利供百口。
裹糧就學者成徒,而溺死者幾半。
本學泅,不學溺,而利害如此。
若以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
孟孫陽讓之曰:「何吾子問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
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
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楊子曰」,楊朱的答覆也妙得很,這就是學問。
「人有濱河而居者」,他說有人住在河邊,在水邊長大。
因為從小就在河邊嘛,「習於水」,一愛一玩水,「勇於泅」,游水的本事很高,天然環境養成的。
所以長大了以後,「一操一舟鬻渡(鬻 拼音:yu。
鬻渡:指以擺渡為謀生之業)」,會駕船,不用到海洋學院,自然會做輪機長駕船。
「利供百口」,因他有這個游泳的技術,所以賺來的錢,養活全家一百個人的生活都很充裕。
有人看了眼紅,去學游泳,學海上的生活,「裹糧就學者成徒」,自己帶了糧食來上課,還交了費,來跟他學游泳,徒弟多得很。
結果跟他學的「而溺死者幾半」,學游泳沒有學好,在水裡淹死的有一半以上,這都是自己願意來學的啊,結果淹死了一半。
在我們這裡也是一樣,來到這裡學佛學道的,也有學得淹死了,學不成的,一半以上。
「本學泅,不學溺,而利害如此。
若以為孰是孰非」,他本來是為要淹不死才學游泳,結果反而淹死了,利害相差那麼大。
我問你這個樣子哪個對,哪個不對?心都子沒有講話,這就是邏輯了,這個善於問話的心都子和善於答話的楊朱,兩個都是第一等高明人,天下是非下不了定論,給你們第三者去作結論。
所謂禪宗的機鋒,問答也都很漂亮。
你們要學會演講,演講就是會講話,這兩個講話講得非常好,說話藝術高明透頂了。
「心都子嘿然(嘿 拼音:mo;然 拼音:ran。
嘿然:沉默無言的樣子)而出」,這個一聽,一聲不響,答案已經有了,出來了。
另外一個同學孟孫陽到底是一個笨蛋,「孟孫陽讓之曰」,出來就抓住這個心都子講,「何吾子問之迂」,他說你問的什麼問題啊?要你問老師人家的羊跑了,他難過個什麼?要問這個問題,你怎麼問到仁義之道?你問得很迂,莫名其妙,問得好遠。
而「夫子答之僻」,我們這個楊老師也答覆得怪,他又不是答覆你這個問題。
這叫做「兩個黃鸝鳴翠柳」,不曉得你們兩個說些什麼,「一行白鷺上青天」,越說離題越遠了。
「吾惑愈甚」,搞得我更加迷惑,越發不懂了。
當然不懂!這樣高明的問答,這樣高明的邏輯哲學,一般學生怎麼懂啊!
大道多歧而失羊
「心都子曰」,心都子一聽就給他作結論了,「大道以多歧亡羊」,這個大道是廣義的,所謂道就是天下的大道,很寬的路,真理只有一個,真理本來就很簡單嘛!後來儒家有儒家的真理,佛家有佛家的真理,道家有道家的講法,耶穌有耶穌的講法,越來越多了。
每個人表達的方法不一樣,耶穌也不錯,裡頭又分了幾百個宗派;佛也不錯,到中國來又有禪宗啊,禪宗又分五個宗派,到現在你有你的禪,我有我的禪。
到我們學生手裡,有些學生告訴我,老師啊,我不是這樣看法,那我就不說話了,那就是你的禪啊,也沒有錯啊,因為你的鼻子也對到嘴嘛!誰不對呀?個個都對,就不要說了。
「大道以多歧亡羊」,但是羊只有一隻,跑出去,因為岔路太多了,岔路裡頭又有岔路,結果你永遠找不到了。
做學問修道也是,「學者以多方喪生」,方法越多,懂得越多,最後是一無所成。
依我看來,現在全世界的教育普及了,知識越來越廣博,卻沒有真正的學問,就是「多方」,方向太多了,生命的真諦沒有了,結果是「以多方喪生」。
「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學問本來是一個東西,並非本來不同,也並非本來不是一個,真理就是一個。
「而末異若是」,最後越學越複雜,所謂科學分門別類越詳細越錯。
所以我常常感覺,有許多同學講,老師啊,看古書不懂,我看現在人翻的白話懂了。
對不起,我看那些翻譯白話的人,古書他們自己都沒有懂。
還有些同學說,哎呀!《易經》啊,中國學問高深,我不懂,我看到外國人寫的《易經》才懂。
我說真的嗎?那叫外國《易經》,他《易經》究竟學好了沒有?對了沒有?都是問題。
他說看了那個懂,越淺的當然越容易懂啊,所以你們看了現在的書,越容易懂的越沒有真東西。
現在學問就是這樣,市面上出的書,依我看就是這樣。
這是我們講到這一段的感觸,學問到了越分析越詳細,越科學化,學問也越沒有了。
「唯歸同反一」,他說只有一切歸納,歸納又歸納,歸納到最後,找一個共同的歸依,叫做唯一的真理,「為亡得喪」,就不會喪失了。
「子長先生之門,」心都子講這個孟孫陽,你老兄,你在老師那裡是大弟子,「習先生之道」,學的是楊老師的學問,「而不達先生之況」,你對你老師一點都不懂,「哀哉」,他說真悲哀啊。
我們現在在本院的同學們,千萬不要哀哉啊!今天先到這裡為止。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