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世奇謀
第十一章 謀國忠臣(忠謀類)
第十一章謀國忠臣(忠謀類)
〔開宗明義〕凡是掌握國家重大決策;動輒影響國事成敗的人,必須彈一精一竭慮,盡其所能,一心一意地為人民謀求最大的福祉,方可稱之為忠於謀國。
若像秦檜一般,畏忌忠臣,陷害賢良,則真是歷史的罪人了。
324 灌醉重耳成霸業
晉公子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逃亡到齊國,齊桓公(公元前 685~前643 年)十分禮遇他,將同宗之女許配給他,並給他二十輛馬車,公子重耳生活頗感安定,一待將近五年,沒有離開的意思。
趙衰、舅犯在桑樹下謀劃離開的計策,恰巧被採桑養蠶的妾婦聽見,妾婦就去告知姜氏(重耳之妻),姜氏卻殺了她,告訴公子重耳說:「公子志在四方,知道這秘密的人已經被我殺了。」
公子說:「沒有這麼回事。」
姜氏說:「走罷!苟且偷安會壞了名聲。」
公子卻不同意。
姜氏只好與舅犯等人商議,將公子灌醉,用車載著走。
走遠之後,公子醒來,非常生氣,拿起戈,追著舅犯說:「如果事辦不成(回晉國登基),我會吃舅犯的肉。」
舅犯邊跑邊說:「如果事辦不成,我恐怕死無葬身之地;如果辦成了,擁有晉國,好處不盡。
我的肉又腥又臊,哪用得著呢?」
於是就出發了。
325 程嬰保孤存趙
晉屠岸賈攻趙氏於下宮,殺了趙朔、趙同、趙括,滅了趙氏家族。
趙朔之妻是成公(公元前 606~606 年)之姊,有遺腹子,逃入公宮之中藏匿。
沒多久,分娩生下一個男嬰。
屠岸賈聽說之後,在宮中搜索。
趙夫人將兒子放在布劓中,祈褥著:「你如果哭出聲,趙嗣就完了;如果你不出聲,趙嗣就保全了。」
等到被搜索的時候,嬰兒竟然未發出聲音。
脫逃之後,原趙朔的門下客公孫杵臼問程嬰說:「保存趙家孤兒與犧牲一性一命相比,哪一項較難?」
程嬰說:「犧牲一性一命較容易,保存孤兒較難。」
公孫杵臼說:「那難的給你辦,容易的由我來。」
於是就找來別人家的嬰兒,包上花采的襁褓,躲入山中。
後來程嬰向將領們稱說:「誰能給我千斤黃金,我就告訴他趙氏孤兒在哪裡。」
將領們很高興的答應了,並帶領部隊隨著程嬰攻打公孫杵臼。
公孫杵臼假稱說:「小人啊!程嬰。
以前不能為下宮之難犧牲,卻又與我共謀藏匿趙氏孤兒。
如今縱使不能撫養他,難道忍心出賣他嗎?
於是抱著嬰兒,叫喊著說:「天啊!天啊?趙氏孤兒何罪,請讓他活下
去,就只殺我孫杵臼吧!」
將領們不青肯,就殺了桿臼與孤兒,卻不知真正的孤兒還活著。
程嬰帶著孤兒,一起藏匿在山中,一住就是十五年。
後來晉景公(公元前 599~前 581 年)生病,經過卜筮,認為是在事變之後下順者作祟。
景公就問韓厥,韓厥知道趙氏孤兒仍在,就說:「事變之後,只有趙氏宗族彼滅,國人哀痛,所以徽兆顯現在龜策上,請國群想想辦法。」
景公於是召見趙武(趙氏孤兒)、程嬰,要他們拜請將領們,將領們於是回過頭來攻擊屠岸賈,並滅了他的家族。
景公也讓趙武恢復原有的田邑。
等到趙武二十歲,成了人了,程嬰就告訴趙武:「以前下宮之難,我並非不能犧牲,只是為了保全趙氏之後而苟活,如今你已復位,我將到九泉之下回報趙宣孟及公孫杵臼。」
趙武邊哭邊拜,懇求說:「我願受苦至死以報答您,您竟忍心離我而去?」
程嬰說:「不行,他們認為我可以完成大事,因此先我而死,如今我不回報,他們會認為事沒辦好。」
於是就自一殺了。
趙武服齊衰之喪三年,為他設祭邑,每年春、秋祭祀,代代不絕。
326 三策並用
楚襄王當太子時,曾在齊國當人質。
楚懷王去世時,太子向齊辭行,想回楚國,齊王刁難他說:「將楚國東部五百里的土地割讓給我,才放你回去。」
太子答應了,才得以回到楚國登基為王。
(公元前 298 年)
不久,齊國的使者來到楚國,要求接收土地。
楚王告訴上柱國(戰國楚制,殺敵斬將者封為上柱國)子良說:「寡人一時失誤,答應割讓東部五百里的土地給齊國,現在齊國的使者來要求接收,如何是好呢?」
子良回答說:「大王不能不給,大王一言九鼎,既答應了擁有萬輛兵車的齊國,卻又不割讓,這是失信,不可行。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聯合諸侯出兵攻齊,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同時顧及信用及威名。」
子良告退之後,昭常晉見,楚王又告訴他這件事。
昭常說:「不可以割讓,楚國號稱是萬乘之國,是因土地廣大,如今削去五百里,就有名無實了。
不行!希望大王能堅守。」
昭常告退之後,景鯉晉見,楚王又告訴他實情。
景鯉說,「不可以割讓,但楚國無法單獨防禦,臣子請求向秦國討救兵。」
景鯉告退之後,慎子晉見,楚王將三個大夫的計策告訴他。
慎子回答:「大王可以同時用三個人的計策。」
楚王很不高興地說:「你是什麼意思?」
慎子說:「請讓我證實我的說法有效,大王也將認為確實是如此。
大王可以先派子良到齊國獻五百里的土地,第二天則封昭常為大司馬,派他去防守東部的土地。
再次日,遣景鯉領五十輛車,到秦國尋求援助。」
楚王於是依計而行。
齊王告訴子良說:「楚國一面派大夫來獻地,一面又叫昭常防禦,是怎麼回事?」
子良說:「我是身受楚國國君授命的,昭常則是假造命令,大王可以出
兵攻他。」
於是齊王大舉興兵攻擊楚國東部的土地,討伐昭常。
但尚示進入楚境,強大的秦國卻已率領五十萬大軍一逼一近齊國右邊的邊境,而且表示:「齊國先是刁難國太子,不讓他回國,這是不仁;然後又想劫奪楚國東部五百里的土地,這是不義。
如果退兵就算了,否則秦國不惜一戰。」
齊王心生恐懼,就請子良回楚國。
楚國遣使入秦,解除齊國的兵患,既未用一兵一卒,又保全了東部土地的完整。
327 齊國社鼠惡犬為患
齊桓公(公元前 685~前 643 年),問管仲說:國內有何憂患?」
管仲回答說:土神廟的老鼠為患。」
桓公說:「什麼意思?」
管仲回答說:「土神廟是用木頭建造再塗上泥的,老鼠就寄生在裡頭。
如果用火熏,怕燒了木頭;如果用水灌,又怕弄壞塗泥。
因此老鼠無法翦除,實在是因土神廟的緣故。
國內也有土神廟鼠,國君左右親信就是了。
在朝廷內,對國君蒙蔽善惡;在朝廷外,對百姓賣弄權勢。
不殺嘛!就作亂;殺嘛!卻顧忌他們是國君所信所一愛一的人,這就是國內的土神廟鼠。
「我再打個比方吧!有人賣酒,器皿十分潔淨,但酒卻放到發酸了也賣不出去。
向當地人打聽原因,當地人說:「店主人的狗很兇猛,有人帶著容器進來,要買酒,狗就迎面咬人,這就是酒賣不出去的原因。」
國內也有惡犬,就是當權者。
一些有道之人,想對大國之君提一供高見,當權者卻迎面傷害他,這就是國內的惡犬。
國君左右親信既如土神廟鼠,當權者又像惡大有道之人自然不能受到重用,這是國內的憂患。」
桓公說:「說得好!」
328 國君露宿,天降甘霖
齊國久旱不雨,齊景公(公元前 547~前 490 年)召集群臣,問道:「天下乾旱很久了,人民面有饑色,我派人卜筮,發現是高山作祟,寡人希望稍為收些稅來祭祀靈山,可不可以呢?」
群臣無法回答。
晏子卻回答說:「不可以!靈山是以石塊為身一體,以草木為一毛一發,如果長久大旱不雨,一毛一發將會焦枯,身一體將感懊熱,他怎麼會不希望下雨,祭祀靈山沒有用的。」
景公又說:「不然我祭祀水神河伯,可以嗎?」
晏子說:「不行,河伯以水為國家,以魚鱉為人民,長久不下雨,水源將減少,百川將枯竭,國家將滅亡,它怎會不希望下雨呢?」
景公說:「那怎麼辦呢?」
晏子說道:「國君如果能夠離開宮殿,露宿野外,與靈山、河伯共憂患,就有希望下雨!」
於是景公來到野外,露宿三天,天果然下起大雨,老百姓都能夠栽種莊稼了。
景公說:「妙啊!晏子的話豈可不用呢?真是位有德之啊!」
329 拔樹容易種樹難
田需極受魏王重視。
惠子告訴他說:「你一定要善待左右之人。
我打個比方,楊木,橫著種也活,倒著種也活,折斷了再種也活。
但假使要十個人種樹,一個人拔樹,那還是不會有活的楊木。
以十個人之多,種容易活的樹,卻抵不過一個人拔樹,為什麼呢?因為畢竟種樹難而拔樹容易啊!現在你雖然擅長於在大王面前樹立形象,但是希望拔除你的人卻很多,你自然會有危險嘍!」
330 往北的馬車到不了楚國
魏王想攻擊邯鄲,季梁一聽到消息,在外出途中,急忙情趕回,風塵僕僕的晉見魏王說:「今天我來的時候,看到有人會在向北行的馬車上,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去。」
我說:「先生要到楚國,應朝向南方,為什麼鄧朝向北方呢?」
他說:「我的馬好。」
我說:「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到楚國路啊!」他說:「我的錢多。」
我說:「錢雖然多,但這條路不能到楚國。」
他又說:「我的車伕技術很好。」
但我知道這些條件愈好,離楚國將越遠。
現在大王想稱王稱霸,想在天下之中取得威信,地憑恃著國大兵一精一而去攻打邯鄲,希望開疆拓土,提高威望。
大王愈是如此做,離稱霸天下的目的就愈遠,就像要到楚國卻往北走一般。」
331 魏太子申不聽老人言
魏國龐涓攻擊韓國,齊王下令孫臏帶兵援救韓國,孫臏經由渤海,直攻魏國首都大梁。
龐涓一知道消息,教魏國太子申帶兵先回大梁對抗齊國的部隊。
在經過外黃城的時候,當地父老擁向馬前說:「我們有百勝的計策,想獻給太子。」
太子說:「我想聽聽。」
父老說:「殿下貴為東宮太子,享有整個魏國,已是富貴之極。
而竟然想在刀劍之下計功勞,如果勝了,並不會提升富貴;敗了,那麼殿下永遠不能享有魏國了,何必冒險呢?希望太子仔細考慮。」
太子卻不聽從,最後還是被孫臏俘虜了。
332 黃歇賭命為太子
楚頃襄王(公元前 298~前 263 年)生病。
黃歇(春申君)當時在秦國服侍太子(當人質),聽到這消息,就向應侯范睢說:
「楚王生病,恐怕會去世。
秦國如果讓楚太子回去,可以表示對盟國親善,而且等於儲備著萬輛兵車的支援:如果不放人,太子將來只能留在秦國咸陽做個平民罷了。
一旦楚國改立國君,必定不會服侍秦國。」
范睢就把這事向秦王報告,秦王說,「先派太子傅(黃歇)到楚國探望,回來再說吧!」
黃歇與太子商量說:「楚王如果歸天,陽文君的兒子一定被冊立為王,你就不能登基了。」
黃歇於是教太子化裝為楚國的使者,駕車出關,而自己守著館舍,假托生病,謝絕訪客。
估計太子已走遠了,才向秦王說明,請求賜死。
秦王很生氣,想依他的話殺了他。
范睢說:「黃歇冒著生命的危險,為太子犧牲,如果太子登基為王,必定重用黃歇,不如放了黃歇,表示對楚國親善。」
秦王聽從了。
黃歇回到楚國,過了三個月,楚王台灣省世,太子即位,任命黃歇為宰相。
333 張良借箸代籌
酈食其勸漢劉邦冊立六國諸侯的後代為王,用來阻撓楚霸王項羽建立強權,於是漢王劉邦急忙下令刻印。
恰巧張良晉見,漢王正在用餐,就把這計劃詳細地告訴張良。
張良說:「大王請借我筷子,為您籌劃一下。
目前天下的游士,遠離自己的親戚,拋棄自己的故土,而追隨大王,都是希望大王成就帝王之業後,能分封一點土地以傳給後代子孫。
現在如果再冊立六國諸侯的後代,那各國的游士就又各自回頭擁護他們自己的主人了,到時有誰幫您爭天下呢?如果您採用祁其食的謀略,大事就完了。」
漢王聽了,吃不下飯,吐出口裡咬食的東西,罵著說:「不成材的儒生(酈食其)!幾乎破壞了你爺爺的好事。」
急忙下令銷毀印鑒。
334 商山四皓保住太子
漢高祖劉邦想改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當太子,呂後就派呂澤強求張良想辦法。
張良說:「這件事光憑口舌爭取是沒有用的。
商山有四位賢人,皇上一直網羅不到,太子務必要請到他們,如果能讓皇上看到,大有幫助。」
呂澤於是派人拿了太子的信函,帶著厚禮,恭敬客氣地迎接商山四皓來到宮廷。
接著設宴置酒招待,太子陪侍。
這四位賢人年紀都已八十好幾,鬍鬚眉一毛一是銀白色的,儀態雍容尊貴。
高祖很驚訝地請問姓名,這四位各自做了介紹。
高祖吃驚地說,「我招聘各位,各位都逃避我,現在卻怎麼跟我兒子在一起呢?」
四皓回答說:「陛下看輕士人,又喜歡謾罵,我們不願受辱,所以我們心懷恐懼而逃亡。
如今聽說太子仁慈孝順,待人恭敬,又重視士人,天下人都盼望能為太子奉獻,所以我們就來了,」
高祖說:「請各位多調一教太子吧!」
高祖召見戚夫人,指著商山四皓給夫人看,並且說道:「我想撤換太子,這四位賢人卻輔佐他,看來羽翼已成,難以動搖了。」
最後還是沒有撤換太子,這是張良的功勞。
335 不聽小子言,吃虧在眼前
漢朝時吳王劉鼻造反,吳國一位年輕的桓將軍建議吳王說:「吳國多步兵,在地形險惡的地方作戰比較有利,而漢朝王室較多戰車和騎兵,在地勢平坦的地方作戰比較有利。
希望大王一路上經過城鎮的時候,如攻不下,就直接放棄,趕緊往西佔據錐陽儲備物資的武庫,用敖倉的糧食作軍糧,隔著山,佔據險要的地勢,來號令諸侯;如此雖沒有入關;天下大局卻定下了。
大王如果慢慢行軍,滯留部隊,攻打城鎮,一旦漢軍戰車、騎兵到來,長一驅一直一入梁、楚的郊野,大事就不妙了。」
吳王於是徵詢其他老將領的意見,老將領都說:「這位將軍年紀輕,對敵時能挫殺敵人的銳氣,卻怎麼會有什麼大謀略呢?」
吳王因此不用桓將軍的計策,最後失敗了。
336 李邰洞見竇憲必危
後漢時李邰當漢中的戶曹吏,當時朝中大臣竇憲納娶妻妾,各地的顯要都送賀儀。
季邰規勸漢中太守,認為竇憲的處境隨時可能發生危險,不能和他來往。
但太守不聽規勸。
於是李邰就請求回任所,太守答應他回任所觀察情況的變化。
李邰來到扶風時,竇憲被封為完軍侯,但就任時,被迫自一殺,竇憲的一黨一羽也都被殺,與他有交往的人都被免除官職,只有漢中不受牽連。
337 連坐不如饒赦
曹一操一任命高柔為理曹掾。
依照舊有法令,軍中士兵逃亡,妻、子要受連坐處分,然而士兵還是不斷逃亡。
曹一操一於是想再加刑罰,讓逃亡者的父母兄弟也受連坐處分。
高柔報告說:「士兵逃亡,實在可恨,然而我聽說當中常有人後悔。
所以我認為應當饒赦逃亡的妻、子,希望藉此能誘導他們有回到軍中的意願。
我很擔心現在軍中的人,一看有人逃亡,怕會連累自己,於是也跟著逃亡,這樣一來,即使判了死也殺不到人。
這種重刑,沒有辦法阻止逃亡,甚至會促使士兵逃亡。」
曹一操一說:「說得好!」
就下令廢除逃亡者的死刑。
338 孫策放餌,劉勳上鉤
廬江太守劉勳在長江、淮河一帶擁有強兵。
孫策很厭惡他,於是派人帶著厚禮及一封信遊說他說:「上繚的宗民,常欺侮我們東吳小國,我痛恨以久。
想攻找他,路途又不便,希望你們大國能討伐他,上僚相當庶,攻下以後,我痛恨已久。
想攻打他,路途又不便,希望你們大國能討伐他。
上繚相當富庶,攻下以後可以增強國力,請出兵吧!」
劉勳聽信孫策的話,府內府外的人都來祝賀,只有劉曄不以為然。
劉勳問他緣故,劉曄回答說:「上繚雖然是小地方,但城池堅固,我們
攻起來難,他守起卻容易,如果十天攻不下,那我們將兵力疲憊,而國內更是空虛,孫策如果乘虛而入,那將軍必然進則受制於敵人,退卻無路了。」
但劉勳不聽他的話,帶兵攻打上繚,孫策果然襲擊他的後方,劉勳受困,只好投奔曹一操一。
339 賈詡一言安儲
魏國賈詡服侍曹一操一時,曹一操一的兒子曹丕當五官中郎將,另一個兒子曹植身為臨溜侯,才名正盛;他們各有擁護的人。
曹丕派人請教賈詡鞏固自己勢力的計策。
賈詡說:「希望將軍能恢宏度量,尊崇德行,實踐素士之本份,日夜不倦,堅守為人子的道理。」
曹一操一也曾經摒退左右親信,請教賈詡應當立什麼人為太子。
賈詡沉默不語。
曹一操一就說:「先生為何不回答呢?」
賈詡說:「屬下正想到一些事。」
曹一操一說:「想什麼?」
賈詡說:「想到袁本初(袁紹)及劉景升(劉表)他們你子的關係。」
曹一操一於是會意而笑,太子入選也就確定了。
340 公翟黑子黑白不分
高允,字伯恭,在北魏太武帝(公元 42~452 年)朝廷當官,受封為汶陽子,兼任著作郎。
遼東公翟黑子,頗受大武帝一寵一信,奉命出使并州,收了一千疋布的厚禮。
這件事被發覺後,公翟黑子問高允:「如國君問起這件事,是承認好呢?還是隱瞞好?
「高允說:「您府內受一寵一的內臣要是犯過失,如果坦白承認,幾乎都會獲得原諒,希望您也不要欺瞞。」
但中書侍郎崔鑒、公孫質等人卻都認為應該隱瞞。
公翟黑子就認定崔鑒公孫質等人才親近自己,於是生氣地與高允絕交。
最後並未坦白承認,竟因此獲罪被殺。
341 太子監國,杜絕流言
唐朝張說,字道濟,受命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國史。
景雲二年(公元 711 年),皇帝告訴左右臣子說:「算命的人說五天之內會有急兵攻入宮廷,要我防備。」
左右臣子都無法應對,只有張說進言:「這是讒人想動東宮太子的腦筋。
陛下如果下令太子監理國政,那麼太子名份一確定,好人自然嚇破膽子,流言之禍也就杜絕了。」
皇帝有所領悟,於是照張說的活頒布詔書。
342 錢謬諫阻董昌僭號
唐朝董昌僭號稱帝,要錢謬當西浙都指揮使。
錢謬寫信給董昌說:「與其關起門來當天子,讓親戚九族及百姓跟著受災殃,不如敞開大門當個節度使,還能終身享受富貴呢!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董昌不聽勸告。
錢謬於是帶兵三萬,來到趙州城下,進迎恩門拜見董昌,恭敬地說:「大王身兼將相之高位,為何會捨安而就危呢?錢謬帶兵來到這裡,是等候大王改過啊!縱使大王不一愛一惜自己,鄉里的士人、民眾又有何罪過,要隨著大王被滅族呢?」
董昌心生恐懼,送了勞軍錢兩百萬,綁著首謀的人吳謠以及幾個神棍,送給錢謬,另外又向天子請罪。
錢謬於是率兵回去,並做奏書向朝廷報告。
343 曾王皋騎招降
唐朝王國良怕被辛京果陷害,就佔據縣城造反,朝廷下令各道(行政區)出兵合力討伐,但連著幾年卻無法攻下。
庚申年(公元 900 年)七月,曾王皋當湖南觀察使,上書說:「驅策疲民去討伐反賊,不是辦法。」
於是派人送信寫王國良說:「將軍恐怕不敢叛亂,只是想保住一性一命罷了。
我與將軍一樣,都被辛京杲陷害。
而我已承蒙朝廷洗刷冤情,怎麼會再出兵討伐將軍呢?但是,將軍如果遇到我不快投降的話,恐怕後悔都會來不及呢!」
國良看了信,一邊高興一邊害怕,雖然先派人求降,心裡卻還是猶豫不決。
曾王皋於是偽裝做使者,帶著一個侍從,騎馬橫趙五百里,來到王國良的軍營,敲著門大叫說:「我是曾王皋,來接受投降的。」
王國良整個營區大起恐慌,王國良也出來迎接、跪拜請罪。
曾王皋握著他的手,相約結盟為兄弟,將攻守用的裝備、武器都焚燬,然後遣散所有部下。
要他們回去種田。
朝廷也頒下詔書,赦免王國良的罪,並賜名維新。
344 張丞業忠言,李存勖逆耳
五代時晉王(李存勖)因將領們及各地藩鎮勸進,不得已,就下令給官吏去買玉,要刻登基用的玉璽,當時有人找到了傳國之寶,而且也奉獻給朝廷。
張丞業一聽到這件事,急忙趕到魏州,勸諫晉王說:
「大王世世代代忠於唐朝宗室,如今河北剛剛平定,但朱氏還在,而大王就急著登上王位,實在不合向來南征北討的本意,大王何不先消滅朱氏,為唐朝宗室的幾位先帝報仇,然後尋找唐朝宗氏的後代,輔佐他登基。
再南征吳國,西取巴蜀,平定天下。
這時,即使唐高祖、太宗復生,又有誰敢佔大王上頭的地位?登基的事,只要大王謙讓得愈久,地位自然越鞏固。
老奴沒別的用意,只是因為受了先王的大恩,所以希望為大王建立可以流傳萬代的根基罷了。」
晉王不聽從,張丞業只有大哭而回。
345 掃興雨變及時雨
趙普與宋太祖(公元 960~976 年)大開宴席,突然下起大雨,太祖心中很不高興,然而雨又下個不停,左右陪恃的臣子都很擔心。
趙普就說道:「宮外百姓都盼望能下雨,這場及時雨實在難得,陛下不妨讓樂官在雨中奏樂,以示慶祝。」
太祖聽了很高興,宴席才得以圓滿結果。
346 呂端留母降子
宋朝時西夏李繼遷擾亂西部邊隆,當地保安軍奏報說逮捕到李母,宋太宗(公元 976~997 年)當時想將她殺了以懲誡李繼遷。
呂端聽了,說:「如果一定要這麼辦,恐怕不好。」
就入宮奏報說:「以前項羽抓到劉邦的父親,想將他烹煮,劉邦說:「煮後請分我一杯羹湯吧!」創大事業的人,並不會顧及自己的親人,何況像李繼遷這種叛逆?陛下現在殺了李母,是不是馬上就可以抓到李繼遷呢?如果抓不到,殺了李母,只會結下更深的仇恨,更堅定李繼遷叛逆的意圖罷了。」
太宗說:「那如何是好呢?」
呂端說:「依臣的淺見,應當將她拘留在延州,好好對待她,以便招降李繼遷。
即使他不會立刻投降,終究可以牽伴他的心,因為他母親的生死還是掌握在我們的手裡。
太宗拍著大一腿稱讚說:「沒有你的話,幾乎誤了大事。」
後來,李母在延州過世。
在李繼遷死後,他的兒子竟然輸誠納獻,這都是呂端的功勞。
347 為殺叛逆損國體
宋朝趙元昊造反,朝廷下命削除趙元昊一切的官職、爵位,並懸賞活捉趙元昊;如果能殺趙元昊,就可以當節度使,並賞賜萬貫錢財。
呂夷簡當時正在大名,一聽說這件事,吃驚地說:「計策失誤了。」
馬上上奏說:「前代發生方鎮叛亂造反的事,朝廷頒布這樣的命令是有的,但這並不是抵禦戎狄的好辦法。
萬一在造反之後,說了什麼不客氣的話,豈不有損國體嗎?」
348 一愛一母又一愛一妻
明朝陳邦佐,因為妻子與母親不和,考慮休妻。
找唐一庵商量。
唐一庵:「大孝是一愛一妻子也一愛一母親,時下人情喜怒無常,怎可因為妻子一時失去母親的歡心,便認為是妻子的大錯?要是將來母親後悔了,你怎麼辦?這時候,只能委曲求全,好好調解,將來才不至於埋怨。」
不久,婆媳果然相處融洽。
陳邦佐後來很早過世,他的妻子雖然貧困,卻織布縫衣,侍奉婆婆,堅守貞節。
分類:古代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