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白話文
莊子心得
讀了莊子的《秋水》,我不禁為其超凡脫俗的哲理思辨所震撼,奔放肆虐的理想色彩如同海神若般龐大無涯,游曳於天地間的清靈灑脫的思想卻極其巧妙地以「個人」為切入點。
我驀地想到了《紅樓夢》裡「空雲潔白」的妙玉最愛讀的也是老莊,自比為「堅外人」的她是否像莊週一般對人世冷眼旁觀?
···
《秋水》中「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的,在莊子看來不過是「猶小石小木在大山也。」
塵世間功名利祿變得可笑,諸公袞袞像紅塵的醜態嘴臉成為社會的主體,叫莊周如何不幽憤?但他將對現實的失望化為木簡上嘲諷激昂的文字和思想中案例剖析的材料,讓文以載道,從社會的泥滓中飛出悠然的蝴蝶,於是濮水曳尾,漆園傲吏,終成了南華如詩的篇章。
···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莊子《秋水》中河伯很符合當下一些炙手可熱的人的形象,自負狂妄,目中無人;而海若虛懷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是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
對比之下不僅感慨,當時離我們是多麼遠,又是多麼近啊。
受現代實用主義價值觀的影響,濮水邊拒絕楚王的莊子很容易被看做不思進取消極怠慢的自一由 主義者——可我們是多麼需要自一由 的心靈世界啊,現實的實用是一缸水泥,凝固了,就會永遠冷下去。
幾千年前,莊子拜見惠施卻反被搜捕,幾千年後,有人證明嫉妒者的本質是恐懼失去;然而莊子早就用鵷鶵棲梧的寓言告訴世人什麼是真正的高貴,不是富貴名利,而是保持自我。
濠梁之魚的故事充滿了喜劇的辯證色彩,雖然照唯物論的觀點誰也不能窺探心靈。
如果撇開哲學,從詩意一點的角度看,莊周看到魚兒高興,僅僅是因為天朗氣清,遊目騁懷,河面碧波粼粼,河岸鬱鬱芊芊,莊子的心境替外物塗了一層明麗的光輝——魚兒樂不樂不是我能指認的,但我看著它就覺得它很快樂。
若干年有個叫王國維的替這種把感情加給生物的意境起名叫「有我之境」,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
賞析:
···
一、思想
···
《秋水》是莊子哲學思想方面的一篇論述,包括了他尋求個人自一由 「全性保真」的處世態度,和他辯證的宇宙觀兩個方面。
···
「濮水釣魚」是莊子自一由 精神的直接體現,面對浩瀚的人世,是寂寂漫漫,還是庸庸碌碌。
選擇精神的歡樂頌就意味著一種和凡塵的剝離,只因為戰國是個信仰缺失的時代。
即使如此,莊子依然要選擇剝離。
拒絕小吏,就是關閉了通向紅塵的大門,紅塵中不止有虛左以待的楚相之位,也有集體的認同,時代價值的體現,然而他關上了通向那些的大門,打開了另一扇名位「性靈」的窗,窗外,白鷺在湍流中戲水。
···
如果說「濮水釣魚」說的是自一由 的選擇,那麼「鵷鶵棲梧」則說的是自一由 的保潔,真正的自一由 是要如高山之雪那般純淨的。
「富貴於我如浮雲」自一由 的高潔如蓮花般不可褻瀆。
所以莊子寧願饑寒,也要「飲梧桐枝的水」;寧願困頓,也要「采薇而食」,落落拓拓,乾乾淨淨。
···
前兩個例子講的是莊子「自一由 保真」的處世態度,「河伯與海若」的寓言則體現了他辯證的宇宙觀。
這辯證包括:大小之辯,多少之辯,道德與天道之辯。
河伯寬廣得「百川灌河」,然而相對於海若的「東面而視,不見水端」,它還是顯得微小,而海若相比天地「猶小木石在大山也」,仍然微不足道。
在莊子看來,一粒可以是一個世界,一個世界也可以是一粒沙。
這是大小之辯。
接下來是多少之辯。
「人卒九州,似毫末在馬體。」
「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粒米之在大倉乎?」
強調個體的渺小,但反過來為渺小與博大的矛盾統一做了鋪墊。
最後引出人間的道德與天道之辯,所謂「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
說的是泛化的仁義道德在亙古流傳的天道面前,正如高山下的小草一般的渺小。
那些逐鹿中原的王侯將相,救國圖強的仁人志士,伯夷、叔齊死節首陽山的好名聲,孔丘羽化八千弟子的博學,面對造物的智慧神奇,天道的寶相莊嚴,難道不狹隘嗎?
···
莊子在秋水之湄唱出一段放飛心靈,敬畏自然的清闕。
松林泉下,斯人同誰?···
二、文筆
···
鋪張渲染的修辭,汪洋恣肆的句式,雲水空闊的意境,構成了莊子語言最主要的特色。
···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張揚的比喻使人一下子感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浩浩湯湯,銜遠山,吞長河,橫無涯際的一江一 水流向遠方。
「吾之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讓人真切感受到天地有多麼闊大,好似窮千里目也不能望盡。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既有比喻,也有鋪墊,奇特的想像給人以鮮活的意象,更好地說理。
《秋水》鋪張渲染的修辭在文中起了增添文采,構建境界,說理透徹的作用。
···
汪洋恣肆的句式是《秋水》文筆上另一個特點。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春秋不變,水旱不知。」
對仗的句中透著一股肆意磅礡的張力,彷彿抬首便是萬里一江一 河奔湧,千秋斗轉星移。
「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
連續排比的句式自有鋒芒,句句如劍發硎,那樣氣勢,將王霸圖雄盡遍塵土。
「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反問句式的運用,選擇之間是凜然生死般的神勇,異常執著,剎那間抓住人心。
···
讀著《秋水》,忽然就有「積雪滿燕山,萬里長城橫縞帶」的寥廓,彷彿風生水起,字字句句如龐大天空的碎片。
王小波是和莊子一樣的鬥士,他將自一由 化作與生命逆行的歌。
莊子則用他行雲流水的文字,構造一個「量無窮,時無止。
分無常,始終無故。」
的景地,那背後蘊藏著他深邃的智慧,《秋水》是莊子關於宇宙的解讀,面對未可知的謎,他的文字卻將我們代入雲空水闊的意境,難道不像極了李白那個夢遊天姥山的夢境?我們觸摸意境,就是對莊周夢的解釋
分類:道教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