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
玉珠串-第二十章
回到軍寨衙廳,狄公命軍丁將青鳥客店帳台那張大案桌抬上前來,又命取缸熱鹼水和一匹素縐。
文東、康文秀坐一邊,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狄公沉吟半晌,乃開口道:「本欽差現來剖析玉珠串一案。
盜竊玉珠串的就是適才那青鳥客店的帳房,名喚戴寧,是個青年後生。
這戴寧為一夥歹人重金所雇,大膽潛入碧水宮行竊。」
康文秀愕然,不由問道:「望欽差明示,這戴寧是如何潛入碧水宮行竊的。」
狄公道:「戴寧乘黑夜駕一葉小舟闖入碧水宮外禁域,偷偷潛伏到西北隅宮牆四處的水門下,再沿水門的拱形壁架攀緣宮牆而上,翻越雉堞恰好便是三公主賞月的涼亭。
三公主賞月前將玉珠串從頸間摘下,放在涼亭外一個茶几上。
戴寧乘三公主賞月之際,順手竊得,並不費力。」
康文秀臉色轉白,心中叫苦:「如此說來,是卑職防備佈置有疏漏,被歹人所乘。
卑職疑惑不解的是,這戴寧也不過平頭百姓,如何曉得官牆崗戍的疏漏,如何曉得宮之西北隅水門處可以沿牆攀緣。
更令卑職驚訝的是,他又是如何曉得三公主那一日要去涼亭賞月,一又必然會摘下項間的珠串放在涼亭外的茶几上。」
中心惶惑,疑竇叢生,康文秀滿臉急汗。
狄公淡淡地望了一眼康文秀,笑道:「機關正在這裡。
原來那伙歹人也是受人僱傭,在背後牽線的是一個姓霍的牙儈。
那牙儈告訴說,某日某刻,如此如此,便可順利竊得玉珠串。
如此猜來姓霍的宮內必有內應,這案子的主犯必然安居於宮中運籌帷幄,演繹出如此一出驚心動魄的戲文來。」
「本欽差暫且不說出這主犯的姓名來,卻道那戴寧竊得玉珠串後,心中寶一愛一,捨不得割棄,使私下偷偷藏匿過了。
他想將這串珠子變賣作金銀,快活受用,事實上他已將這珠串拆散開來,打算一顆一顆地出一售。
他悄悄回到青鳥客店打點了行裝,便沿那條山路直奔鄰縣的十里鋪,要去那裡發脫珠子……」
文東不禁大怒,破口罵道:「這小賊奴竟是無法無天,待拿獲了,碎一屍一萬段。」
狄公笑了笑:「文總管豈忘了適才魏掌櫃的招供,戴寧已被人殺了。
這後生目光短淺,哪裡知道這串珠子的利害?他心裡一個心眼做發橫財的好夢,那壁廂歹徒們早布下天羅地網。
戴寧沒走出那山梁便被他的僱主抓獲,問他要珠子,他推說並未竊得成。
僱主乃過來人,經過世面,哪裡肯信?喝令動刑。
這戴寧自恃年輕,可以熬過,誰知那伙歹徒下手太重,竟送了他的一性一命。
一鄒立威校尉,你說說軍營的巡丁發現他一屍一身時,從他行囊裡搜得何物。」
鄒立威跪稟:「戴寧一屍一身繫在大清川南岸撈得。
當時見他全身是傷,肚子都被剖開,血污模糊,幾不成一人形。
右手胳膊還勾著個粗布行囊,行囊內,一迭名帖、一本地圖、一串銅錢和一把算盤。」
「且慢。」
狄公揮一揮手,示意鄒校尉退過一邊。
「這戴寧雖是目光短淺,卻饒有心計。
他也知道不交出珠串他的僱主不肯輕易放過。
他想出一個絕妙好計,用剪子將八十四顆珠子一顆一顆拆下,然後輕輕藏過。」
康文秀睜大了眼睛,豎一直了耳朵,沒甚聽明白,急問:「這八十四顆珠子,滾一圓一滾一圓的,兩手都掬不過來,他如何能輕輕藏過?」
狄公點了點頭,伸手將案桌的右首一抽一屜拉開,拿出那把算盤。
「珠子就在這裡。」
他將算盤高高舉起。
眾人驚愕得面面相覷,只不知狄公葫蘆裡埋了什麼藥。
狄公命一軍丁端過那盛了熱鹼水的瓷缸,自己用力將算盤框一掰,「卡嚓」一聲,框架散裂,算盤珠滑碌碌全滾進了瓷缸,只聽得嘶嘶有聲,瓷缸裡冒升起一縷縷水氣。
「戴寧將八十四顆珠子串成了這個算盤!——他用硃砂汁一精一合金墨塗在每顆珠子上,再蘸以水膠,然後穿綴在原算盤的十二根細銅桿上,而將木珠子全數扔棄,合固了木框,隨身攜帶,真是天衣無縫。
他身為帳房,須臾不離者帳冊和算盤,誰會疑心他那把算盤原來是由八十四顆價值連城的玉珠子串綴而成。」
「那僱主自然也被瞞過,故爾和那行囊連一屍一身一併拋入大清川。
一屍一身撈上當日,還正是鄒立威校尉托付我將這把算盤送回青鳥客店。
我親手將這把算盤輕易交還給了魏掌櫃,卻煎熬了兩天兩夜心思,才解出這個謎來。
繫鈴解鈴,原是一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眾人這才巨雷震耳,大夢初醒,一個個伸長脖頸往案桌上那口瓷缸中看覷。
狄公從瓷缸中拈出兩顆珠子,用素縐輕輕摩挲,然後攤開掌心,頓時兩道閃亮的白光從狄公手掌射一出,玲瓏剔透、晶瑩奪目的玉珠兀然展現於眾目睽睽之下。
座中一個個目瞪口呆,狂驚不已。
狄公吩咐將珠子用雕花金盤盛放了,覆蓋以黃綾聖旨。
未幾,八十四顆珠子全數納入金盤。
又叫請來玉匠將珠子重新串綴,遂完好如初,絲毫無異。
狄公乃命啟駕進宮。
——一頂八人抬大轎坐了狄公,文東、康文秀跨上各自的雕鞍駿馬,禁軍牙騎護衛,鹵簿儀從齊整,兩隊鼓樂前面引導,浩浩蕩蕩向碧水宮迤儷而來。
一路花炮轟擊,鼓樂聲喧,街上百姓哪敢仰視,都紛紛躲路而行。
早有飛騎稟報內宮,欽差領聖旨少刻便要進來宮中拜謁三公主。
三公主大喜,心中明白狄仁傑已尋回了玉珠串,忙傳命內宮所有宮娥、太監齊集在金玉橋下恭迎。
外宮早已得康將軍軍傳今,大開宮門,蕭韶饌酒,等候接旨。
狄公轎馬進了碧水宮正大門,接應禮儀畢,狄公入一彩欄畫楹的小軒略事休歇。
待兒獻茶,狄公正覺口渴,呷了一口,頓覺脾胃爽冽,一精一神振新,乃問道:「文、康兩位可知有一個姓霍的時常宮中進出。」
康文秀搖頭道:「從不曾聽說進出宮中有個姓霍的。」
文東皺眉道。
「外宮系康將軍巡查,卑職監衛,卻從未放過一個姓霍的進來宮中。
內宮由雷公公掌管,金玉橋裡邊的事我們不盡清楚,出入也別有門徑。」
「文總管手下的錦衣近來出外勾攝公事可是穿的黑衣黑褲。」
狄公又問。
文東答道:「卑職手下的錦衣從不穿黑衣褲,近來也不曾有什麼差遣。
對了,昨日裡邊赫主事來向卑職借了四個去應局。」
「文總管說的裡邊可是指金玉橋那邊內官雷承奉?」
「回欽差大人言,那赫主事正是雷老公公手下的,故不好推調,撇不過主子面一皮。
照例錦衣是不准借過去的,伏乞欽差降罪。」
狄公心中明白三分,又問康文秀:「四天前午夜,守衛宮牆的崗成有什麼異常。」
康文秀追思片刻,乃答日:「是了,那夜夜半,內宮廚下失火,奉雷公公之命,宮牆城頭的守卒曾分撥一半去救應。」
狄公沉吟不語,又呷啜了幾口茶,遂起身傳命進內宮。
文東、康文秀引狄公穿過幾處水榭亭館,迴廊曲沼,一路華木珍果,一團一團一簇簇,蝶亂蜂喧,香風溫一軟,看看到了荷花池邊的金玉橋下,胖太監率四名小黃門早匍匐在地,恭候欽差。
狄公命眾人在橋下稍候,他自己徑去衙齋見雷太監。
雅致的衙齋濱臨荷花池,靜悄悄空無一人。
一陣陣花香熏得人醉意微微。
雷太監站立在水激雕欄邊上,望著池中一叢叢冰清玉潔的睡蓮呆呆出神。
狄公走到雷太監身後,雷太監乃慢慢轉過臉來。
「狄仁傑閣下,沒想到轉眼間已是欽差。」
他的語氣不無鄙夷。
狄公拱手施禮道:「今日奉聖旨進宮,專程將玉珠串奉回三公主。」
雷太監鼻子裡呼了一聲:「閣下的大名在京師時便略有所聞,多少奇案疑獄,一經剖析,無不洞然,能不領佩。
閣下可自去內宮拜見三公主,今番聖旨在手,老朽哪能盤間阻礙。」
狄公正色道:「雷承奉,三番五次欲加害本官,不知緣何?」
雷太監淡淡一笑:「古人云,成事不說,往事不諫,事至今日,你我又何必細說。
你看池中那邊一叢結淨無垢的白蓮,今日一早競枯萎而敗,我便知道必有人事相應。
一飲一啄,皆有前定,如今看來,此話不假。」
狄公冷笑道。
「舉凡人萌想念,明有刑法相系,暗有鬼神相隨,故道是天理昭昭,不可惑欺。
雷承奉不亦聽說,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雷承奉不知自重,致有今日,不然誰敢對你大不敬呢?」
雷太監失聲笑了:「自作孽,不可活。
老朽前夜見了你,就知道會有今日,只是捨不得妨你前程,故不忍下手。
老朽風前殘燭,又何足惜,哈哈。
我要去服藥了,進內齋說話吧。」
說著搖擺進衙齋,去書案一抽一屜裡拿出一個小小紫葫蘆,搖了搖,倒出一顆藥丸納入口中,又漱了一口香茶,囫圇吞下。
「狄仁傑,赫某人就在後花園、莫要放過了他。
老朽此去泉台,正還需個跟隨服侍的,哈哈……」雷太監變了臉色,氣喘吁吁,全身痙一攣不止。
狄公趕忙進衙齋上前扶持,雷太監已軟作一一團一,癱倒在地,眼珠兒翻自,挺了挺脖根去了。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