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
龍韜陰書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主將欲合兵行無窮之變,圖不測之利,其事繁多,符不能明,相去遼遠,言語不通,為之奈何?」
太公曰:「諸有陰事大慮,當用書,不用符,主以書遺將,將以書問主,書皆一合而再離,三發而一知。
再離者,分書為三部;三發而一知者,言三人,人一操一一分,相參而不知情也。
此謂陰書,敵雖聖智,莫知能識。」
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率領軍隊深入敵國境內,國君與主將想要集結兵力,根據敵情進行靈活的機動,謀求出其不意的勝利。
但事情繁雜,用陰符難以說明問題,彼此相距又十分遙遠,言語難通。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
太公回答道:「所有密謀大計,都應當用陰書,而不用陰符。
國君用陰書向主將傳達指示,主將用陰書向國君請示問題,這種陰書都是一合而再離、三發而一知。
所謂一合而再離,就是把一封書信分為三個部分;所謂三發而一知,就是派三個人送信,每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互參差,即使送信的人也不知道書信的內容,這就叫陰書。
這樣,無論敵人怎樣聰明,也不能識破我的秘密。」
武王說:「高明啊!」
【例證】
陰書是古代通信中另一種保守秘密的方法,它是由陰符演變而來,能比陰符傳遞更具體的消息。
但無論是陰符,還是陰書,都有著一定的局限一性一。
一是有可能被對方截獲而難以達到傳遞消息的目的,二是有可能被對方破譯內容並被對方將計就計加以利用。
因此,並不是「敵雖聖智,莫之能識」。
張獻忠襲取襄陽就說明了這一點。
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起義的著名領袖,他在陝西來脂聚眾起義,率部轉戰豫、陝、鄂等地。
後在南陽、麻城等地與明軍交戰失利,為保存實力,假意接受明兵部尚書熊文燦的招撫,駐兵谷城(今屬湖北),但暗中收集殘部,積蓄力量。
崇禎十二年(1639 年)五月,與羅汝才率領的另一支起義軍會合,出兵攻佔谷城諸縣,擊敗明總兵左良玉等部。
張獻忠再度起義,使明朝廷驚慌失措,急調禮部尚書楊嗣昌為督師,統帥各路明軍,圍剿張獻忠。
兩車在湖廣、四川交界處對峙近一年,崇禎十三年七月,張獻忠率部突破明軍防線,進入四川,楊嗣昌亦率明軍十萬尾隨追擊。
面對強敵,張獻忠又揮師東進,於次年二月進入湖北興山、當陽。
明鄖陽巡撫袁繼鹹得報後,率部前往堵截,張獻忠與羅汝才商議,決定由羅汝才率所部抵禦袁繼鹹,自己則率軍繼續東進。
在東進途中,起義軍活捉了由襄陽(今湖北襄樊市)回四川的楊嗣昌的軍使。
張獻忠從其口中得知楊嗣昌大營所在地襄陽城防空虛,決定奔襲襄陽。
他殺掉使者,搜出所攜帶的兵符,挑選了二十八名起義軍戰士,換上明軍的衣服,持兵符先行。
張獻忠自己則親率二千一精一騎,隨後跟進,一晝夜急行三百里,直撲襄陽。
偽裝成明軍的起義軍士兵到達襄陽時正是夜間,他們自稱是督師楊用昌派來調運軍械的,並出示兵符。
守城明軍用小筐吊上兵符,細心查驗,完全吻合,才命開門放入。
城門剛打開,二十八名起義軍戰士一湧而入,揮刀砍殺守門明軍,佔領城門。
張獻忠率領的後續部隊恰好趕到,順利入城。
一時殺聲震天,明軍驚慌失措,被迫投降。
起義軍殺死襄王朱翊銘,降俘明軍數千人,佔領襄陽,楊嗣昌聞訊嘔血而死。
襄陽是明軍事重鎮,儲藏有大量軍需物資。
起義軍攻佔襄陽,沉重地打擊了明王朝的腐敗統治。
此戰表明,無論是陰符還是陰書,都不是萬無一失的。
分類:古代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