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經》清靜經譯文,清靜經翻譯:作者不詳。此經主要闡述「如何清靜,漸入真道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清靜經》清靜經譯文,清靜經翻譯

清靜經

清靜經譯文,清靜經翻譯

(1)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或《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又稱《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常清靜經》。

作者不詳。

此經主要闡述「如何清靜,漸入真道」。

「太上老君」,道教徒對「老子」的尊稱。

「太」為大之意,「上」為尊之意;高真莫先眾聖共尊,「太上」系 道門最高之辭,用以稱呼其神仙體系中品位極高之神。

老即壽,君是尊號,道清德極,所以稱為君。

說明老君為眾聖之祖,真神之宗。

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 制,故為宗祖也。

常為恆也。

清為元,靜為氣,經為法。

一則為聖人之徑路,二則為神仙的梯凳。

凡學道的人,都因經戒而成真聖。

聖人沒有不借經而成為聖人,不 憑借元氣而成道的。

《清靜經》在道教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歷來為此作注者眾多。

《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把《清靜經》放在眾經之首,每日持誦,可知該經是道教 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經典。

每每朗誦此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

(2)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老君,太上老君的簡稱。

曰,稱、說。

大道,道是至高無上的,是在沒有天地之前,有一個沒有形狀的最高能源,《道德經》中說她「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世間萬物都是由她所生。

《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

因天地萬物皆為「道」的化生,故注稱「大道」。

她是不可名狀之物,而又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杳杳冥冥,其中有一精一,混混沌沌,分為一陰一陽一。

無形,視之不見。

生育,育,養育,長養一陰一陽一,所以叫生育,一陽一為清,上升為天,一陰一為濁,下降為地,此言大道是永恆不滅的,天地萬物,都是從她而生,由她所養,最後由她化解,她是萬有之源,萬化之本。

所以說她生育天地。

(3)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至高無上,極尊至貴的道。

無情,沒有偏愛及私情。

運行,旋轉運行,此處指化生萬物。

日月,指日月星辰及世間萬物。

此句言人有喜、怒、哀、樂等表現,都是從一個「情」字中而來,然而不可名狀的大道,雖然萬物都在她的包容之中,但她則是一視同仁,沒有半點偏愛和私護,在大宇宙中旋轉運行,沒有止息,也沒有偏差,試想這種充沛的能力及行為,是誰給她的呢?那就是沒有一分一毫私情的大道。

(4)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無名,是指無形無象的混元大道,因無形無象,所以叫無名。

《道德經》云:「道常無名。」

無名指有功而不為名的意思。

《道德經》又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不有指不為已有,也是指無名之意。

長養,生長養育。

萬物,指世間萬事萬物。

此句言大道自生萬事萬物而不為已有的博大胸懷和無私。

(5)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吾,即我。

不知其名,不知道她的名稱,如何稱謂她。

強名,勉強稱名。

此句言大道是萬事萬物產生、發展、滅亡的根源,就連太上老君都不知道怎麼稱呼她,給她定稱,就勉強稱之為「道」。

《道德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此段總的是講,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麼是萬事萬物的根源,她是沒有形狀、沒有情慾、沒有名字的大道之體,她是天地萬物的運作長養的惟一操作者。

沒有她,世界將毫無生機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應當觀察她的永恆常存,向她學習 。

一要學習 她的無形。

「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又何患」。

二要做到無情,無情就是無念,就是沒有七情六慾,心地才能清靜,本性才能永住。

第三要做到無名。

萬事萬物都是從無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捨去有形 之身,忘掉肉體之我,即是大道無形之功;能做到一念不動,心地圓滿無缺,即是大道無情之功。

能做到這些,在你的性海中無一物可思,無一事可言。

達到不可名 狀的元始先天境界,即有無名的大道之體了,到此則萬福並致,圓滿無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6)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夫,發語詞。

清為天,正一陽一之氣,上升為天。

濁為地,正一陰一之氣,下結為地。

有清有濁,指能清能濁,如宇宙中有清水就有濁水一樣。

動,指動一態 。

靜,指靜態。

有動有靜,指能動能靜。

天清,指天動而清。

地濁,指地凝而濁。

天動地靜,指天地有動有靜。

男清,男了有神氣之清。

女濁,女有有敗血之濁。

男動,男子好動。

女靜,女子好靜。

降本,歸於根本。

流末,返於末端。

此句說:道分清濁動靜之喻,男女動靜之機,清濁動靜之理,男女清濁之用,動靜之機,萬物本末之由。

(7)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源,源頭。

基,基礎、根本。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指清、濁、動、靜乃相對之態,有晴天就有一陰一天,有生就有死,兩者相互轉化的運動,才有生生不息的大道運行。

(8)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此句言學仙之人,能堅守於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

經云:「一江一 河淮海,非欲於魚鱉蛟龍,魚鱉蛟龍自來歸之。

人能清虛寡慾,無為非於至道,至道自來歸之於人。

但能守太和元氣,體道合真,萬物悉歸耳。」

此段總述了,所謂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無形的運作,絲毫沒有一點自私的作為,這樣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境界。

清、濁、動、靜、天、地、男、女,萬事萬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運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於其中,隨波逐流,便是生死輪迴!如果放下身心,合於大道的清靜無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9)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神,此處指人的元神本性,來自無極中的真一陽一之靈。

心,元氣結成的東西,聖人云:「聲色不止神不清,思慮不止心不寧,心不寧兮神不靈,神不寧兮道不成。」

七情六慾,是識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貪念,元氣所結成之心,本來也是好靜,但貪慾之念一起,牽動一心,就不再平靜了。

此句言人的心神本來清靜,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擾,而使之不清靜。

(10)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遣,去除。

澄,澄清。

此句言人能去除七情六慾,內守元和自然之氣,內心自然而然就會安靜,七情六慾就不能存在。

古仙云:「欲從心起,息從心定,心息相依,息調心靜。」

(11)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六欲,指六根,六根指眼、耳、口、鼻、心、意。

欲,染著之貌,情愛之喻。

觀境而染,謂之欲。

所以眼見耳聞,意知心覺。

世上之人如果能斷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慮,而安其神,那麼六欲自然而然就會消滅不能存在。

三毒,指身、心、口。

人有身時,身有妄動之業。

心有妄思之業,口有妄語之業,又說三毒為三一屍一,上一屍一彭琚、中一屍一彭瓚、下一屍一彭矯。

上一屍一好華飾,中一屍一好滋味,下一屍一好一婬一欲。

人若能斷其華飾,遠離滋味,絕其一婬一欲,去此三事,就能使毒消滅,三毒既滅,就能神如氣暢,自然清靜。

(12)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所以不能者,所以不能夠做到的,指人心被名利、聲色、滋味等所動,性亂情惑。

為心未澄,指心不能澄清。

欲未遣也,指欲不能去除。

此句言人心迷惑未斷,心有所染,不能窮盡妙理。

(13)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人能斷情、絕貪、去欲,即無三業之罪,使心處於形內,不能夠從外形上看到心內世界,心無其心。

即無心可觀,無心可觀則無所用,無所修。

就達到清靜之道了。

(14)外觀其形,形無其形:形由心主宰,心由形表現出來。

形無主就不能安靜,心沒有形表現出來就不存在,心處於內,形見於外,內外相承,不可相離。

心離開形體,叫做無心。

無心,也就無形,所以叫做形無其形,形無其形就合於道。

老君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15)遠觀其物,物無其物:物,道之妙用,非世間的一般物體,五行造化謂之物,塊需然有凝謂之形。

凡是有形質的,都是後天之物,物無其物,謂之真,真空也。

《道德經》云:「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又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此句言修道之士,應當認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後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16)三者既悟,惟見於空:三者,指心、形、物。

空,道之用。

此句言凡夫俗子,都執著身、心、外物三種東西,而學道的人,又常常執著外面的法界,內裡的元神,遠處的神通,以至「凡」能證「聖」,「聖」不能成「神」。

如果能摒棄這些,使大道賦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聖了。

再進一步修煉到「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17)觀空亦空,空無所空:空,真空。

空有兩種形式,有大空,有小空。

此二空懼無即自然不染正性,以成真道。

觀空也空,大道無象,空也有空象,應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則真空之境更加真實。

空無所空,凡居有質,都憑借大道而成形,一切物類,都是從道而產生。

大道坦然常存於物,非為斷滅也。

(18)所空既無,無無亦無:大道沒有窮盡,修道到了空也沒有處所之後,空也沒有了。

如果仍然有空,就不能達到無的境界,再進一步做到無之又無,就無也不存在了。

(19)無無既無,湛然常寂:無無,無執。

世間萬事萬物,都歸於無,功夫到了無也沒有的地步,就萬法都空了,達到湛然而又圓滿的真本,即成真道了。

(20)寂無所寂,欲豈能生:寂到了盡頭,連寂都不存在了,就到了無為、無事、無慾的境界,自然成道了。

(21)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靜,自然無慾。

求靜必須先遣欲,有欲則患生,無慾則無憂,無憂則可進入真靜。

(22)真常應物:真,體無增減謂之真。

常者,法也。

常能法則叫真常之法。

法則真常應物,隨機而化導眾生。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依舊「寂然不動」。

才能真常應物。

(23)真常得性:凡欲得成真性,須修常性而為道性。

得者動也。

動其本性,謂其得性。

(24)常應常靜,常清靜矣:「事來則應」,常應則無所不應。

常者道體也,應者靈機也。

言道體可以隨機而應萬變。

「事去則忘」如浮雲過空,雲過則天又清又靜。

可知,不管天之有雲無雲,而天體本淨,不管心之有事無事,皆可常若無心,無心之心,是為道心,是為真心,真心乃清靜無染之心,也即可應萬境萬變而永恆不變之心。

(25)如此清靜,漸入真道:真道,指清靜之性。

真,即為道。

此句言經中不言,令人須假性修,漸進而成真。

(26)既入真道,名為得道:此句接上句,言既入真道,名悟修真。

煉凡成真,煉真成神。

(27)雖名得道,實無所得:雖然從名目上說,似乎是得到了道,但其實道為天地之本源,宇宙之原動力,大自然之規律。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太上無極大道,本無得無失,無形無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

故曰實無所得。

(28)為化眾生,名為得道:化,返 以守真謂之化。

化,遷變之義。

逐換應見之名,化別種種,應見容儀。

有無莫測,透化時人。

透化者,指事為喻。

恆勸開悟教道之名。

普令後學之人。

捨惡從善,惜 身保命。

故要歸於聖教。

只有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國,亦法視相,或見大人,身千丈;或見小人,身長丈八。

變見無方,易形改號。

或曰金仙,或曰梵仙。

隨方設 化,同體異名。

教人修道,去妄成真。

乃立清靜之教,是為得道。

(29)能悟之者,可傳聖道:悟,覺,猶通。

此句言凡 學仙之人,若悟真理,則不以西竺東土為名,分別六一合 之內,天上地下,道化一也。

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為尊,也不以眾教為異,也不以儒宗為別。

能悟本性,非 分別所得。

但能體似虛無,常得至道。

歸身內修清靜,則順天從也,名合人事,可以救苦拔衰。

以此修持,自然清靜。

人能清靜,至道自來,不求自得,不學而成。

清靜自然,聖道歸身,所以說可傳聖道。

清靜經原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清靜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