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二十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正歎念間,焦文差人解頡和獻捷。不一時,寶林差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木蘭奇女傳》二十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

木蘭奇女傳

二十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

卻說尉遲元帥進了界牌關,對軍師歎道:「吾自隨主上起兵以來,搶關劫寨,勢如破竹,未有如界牌如是之難。」

正歎念間,焦文差人解頡和獻捷。

不一時,寶林差人解康利至,書中言取金牛關之意。

尉遲恭頓足道:「畜生無知自恃,必為香虜矣。」

過了二日,程鐵牛差人下書,言寶林被捉,聞木萁有取宛邱之意,求元帥發兵救援。

李靖道:「元帥可如此如此,庶令香國君臣相忌。」

尉遲恭修書一封,先將康利放了,差人送往金牛關。

康和阿觀書云:

元帥執迷不悟,徒損兵折將,何益於國。

今送公子回國,元帥若賜寶林不死,令其自回,不才亦送頡和等回營。

康和阿看罷,也差人送寶林回營。

尉遲恭卻將頡和、額保、保齡囚在營中,對差人云:「你回去上復康元帥,說三位將軍降了我國,元帥不必望他了。」

番使只得回營稟知元帥。

康和阿笑道:「焉有破關失城,而不折將乎?三將既不回,留蠢子何用?」

命將康利斬首。

木萁道:「事由人謀,數由天定。

此番失利,不在康利一人,祈元帥赦之。」

康和阿道:「康利回,寶林去,猶縱虎而收羊;而三將又不回,是捨餌而失魚也。

南方人狡甚,吾必欲破之。」

遂放了康利。

過了二日,忽哨馬飛報:「唐兵離關不遠紮營!」康和阿令木萁守關,不表。

自此番兵年餘不出。

再說五狼鎮守將朱木蘭,一日出鎮巡查,見番民於清明佳節祭掃墳墓。

自己想起老父、老母,潸然淚下。

回至帳中,心下想道:番國多賢,不能就滅,干戈何日可息?父母何日可見?失聲大哭起來。

朱明勸慰了一回,木蘭坐而不臥。

忽聽鴻雁啞啞而鳴,木蘭吟詩一首。

詩曰:

鴻雁寄居塞北鄉,遐飛萬里成行列。

三冬食稻春北翔,風泊楊柳故根別。

征夫十萬來朔方,寒霜秋雨花開謝。

笳聲冉冉心慘傷,披甲枕戈星光潔。

狐死邱首義難忘,龍藏淵底獸藏十穴十。

願隨主將返帝鄉,父兮母兮長闊絕。

木蘭歌罷,拊心自憶道:「突厥雖明,今窮兵已久,不能無慾速之心。

欲速則明者,有時而昏。

番將雖智,今失利已多,不能無妒賢之人。

妒賢則智者有時而黜。

欲破番邦,非反間不可。」

遂心生一計,欲外除木萁之勇,內減康和之智,只是無有用計之人。

一日,鎮上黃成老人進帳,木蘭迎入坐定,木蘭道:「連日軍務羈身,未能候教。

今日老丈玉臨,必有佳言惠我!」黃成道:「老民特來與將軍賀喜!」木蘭道:「末將寄身萬里,何喜可賀?」

黃成道:「鎮西花子麻令妹,名花阿珍,十性十好幽靜,以念佛看經為樂。

情願出家修道,不肯嫁人。

屢被兄長譴責,花阿珍百般不從。

兄長憐其年輕,今春又十逼十他出嫁,阿珍不從,被兄長痛打數十次,死而復甦。

花子麻欲破其齋戒,阿珍不得已,乃哭道:『阿兄必欲我出嫁,除非是朱將軍則可。

』花子麻無法,只得托老民,來與將軍作伐。

老民亦思將軍與阿珍之年貌相當,故大膽前來賀喜!」木蘭道:「臨敵招親,有干軍令。

末將家中,已有妻子,此事斷不敢從命!」黃成道:「將軍乃朝中貴人,家中就有妻子,此事只要將軍首肯,老民情願向元帥營中,陳情討令。」

木蘭道:「軍法,天下之公法也,元帥必不私與一人,老丈休往。」

黃成辭出,與花子麻商議,竟投元帥大營,備呈其事。

李靖明知木蘭是女扮男妝,又恐黃成是作十奸十細,就袖占一課,得大吉之兆,發下軍令,令花子麻送妹與木蘭成親。

黃成得了軍令,奔回五狼,與木蘭賀喜。

木蘭即召花子麻入營,責之曰:「汝妹既奉佛教,矢志修行,亦是美事。

爾等何必令其出嫁,亂其貞心?本藩捐金五百兩,爾可收去,養他終身。

再若十逼十他出嫁,定當重罰!」花子麻謝恩,領銀而出,回至家中,十分歡喜。

對妹十子阿珍稱道朱將軍之德,將銀子取出。

花阿珍道:「十奴十未出嫁,即先收朱氏養廉,我是朱家人也。

願入營隨侍朱將軍為妾,為婢,聽其所命。

況十奴十嫁字出口,意不再留。

阿兄如違十奴十命,十奴十願先死阿兄之前,以明十奴十心。」

花子麻無法,只得又請黃成入營。

黃成進營,見木蘭有不悅之意,硬著面皮說:「老民進營,端的來與將軍賀喜。」

木蘭道:「老丈又賀何喜?」

黃成即將阿珍一片言語說上,木蘭道:「阿珍必欲隨我,我有一言要他依從,方可入營」。

黃成道:「阿珍之心一於將軍,即有言語,料無不從。」

木蘭道:「他要入營,仍然持齋念佛,須待干戈平息,同我回家,見了公婆之面,然後成婚。」

黃成退出,向阿珍說道木蘭之語,花阿珍大喜道:「此乃十奴十之本心也。」

黃成又進營來說道:「今日方能賀喜得成也。」

木蘭再不能推辭,聽花子麻擇日送親入營。

木蘭無事時,與花阿珍講解經義,相得甚歡。

自此南屏山頂,夜夜有火光出現。

日間人往視之,又不見有形跡。

如此二月有餘。

一日,山民於山頂土中得一石碣,上有朱書篆文。

其詞曰:

木萁來,木蘭死。

康得阿,為番主。

鎮上番民齊往觀之,沉石碣於水中,不令木蘭得知。

木蘭風聞其事,召花子麻問之,花子麻隱而不言。

是夜,木蘭同子麻飲酒,子麻見妹十子與木蘭十分相敬,微微歎息。

因說道:「將軍日後出征,遇木萁千萬記之。」

木蘭再問石碣之文,花子麻方以實告。

木蘭見子麻有受重之意,使附耳輕言如此如此,許以千金為謝,子麻應允,即從偏路來至番都,到處傳說南屏山天降符瑞,並十二字篆文,互相傳說。

又於各路布散謠言道:「唐十人保康和阿為番主,康和阿許為內應。」

如此二日,連夜逃回五狼。

卻說番主突厥因失了界牌關,並宛邱、紅羅二城,又失了兄弟頡和,並數員上將,日夜憂疑。

一日,近臣將南屏山之事奏知,突厥猜疑不安。

次日昇帳,文武畢集,突厥曰:「康元帥與唐兵相拒,今已七年,而唐兵不退,我國難安。

孤欲另調一將,往代康和阿,卿等何人可往?」

左庶長蘇慶桂上帳奏曰:「勝負兵家之常,以臣愚見,元帥雖按兵不動,其得有五。」

突厥曰:「卿試言之。」

蘇慶桂曰:「唐兵利在速戰,元帥以逸待勞,俟彼軍心怠慢,而後攻其不備,一得也。

唐主向日,八年之間掃清天下。

今尉遲恭來此七載矣,費盡無限錢糧,他自君臣十十交十十責,二得也。

倘天雨連綿不已,軍需不敷,或久旱無收,唐兵必然引退。

那時乘勢攻之,若破竹然,三得也。

再過數年,唐營將老兵衰,戰則易克,四得也。

兵久不回,誰無父母?誰無兄弟?誰無妻子?久暴沙場,難乎為情,心生怨慕,軍心易慢。

主帥必濟之以威,我主再以恩義收之,五得也。」

突厥聽了蘇慶桂一片言語,默默回宮。

脫桑、帖罕二臣入宮奏曰:「主上奈何聽了蘇慶桂一片游辭,就罷了主意?」

突厥曰:「蘇相條呈得失,諸卿之才又皆不及康和阿,南屏符瑞之事,又不知是真是假。」

二臣奏曰:「康利乃慶桂之婿,故蘇相力為保全。

主公何不暗暗差人,往南屏細探虛實。」

突厥大喜,即差人扮作鄉民,往南屏山探聽。

使者往返旬日,回報道:「先是南屏夜有火光沖天,如此二月有餘,日間視之,並無形跡。

土民恐山上有寶,掘土尋之,得石碣赤書篆文十二字,如所說皆同。

又於各路打聽得尉遲恭欲得康元帥為番主,康元帥許為內應。」

突厥聽了此信,大驚道:「怪道唐十人捉去四將,只放康利一人回營。

康和阿果如此,吾國危矣!」雅丹十娘十娘十亦奏曰:「妾妃每見康和阿靜默寡言,又龍行虎步,有人君氣度,主公不可不防之。」

突厥即命國舅雅福,持手詔往召康和阿回國。

蘇慶桂聞之,入宮伏地奏曰:「南人狡甚,捏造遙言,主公誤聽,我國危矣。

臣不惜一死,祈主公將國舅追回,休使代康元帥之任。」

突厥曰:「康和阿七年無成功,又削了幾處城池,其才亦可見矣。

國舅之才,不亞康和阿!」蘇相又泣奏道:「不用賢則亡,削何可得與。

雅福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何堪重任哉!」突厥大怒道:「屢次遊說!」即命將慶桂下獄。

退至後宮,雅丹十娘十娘十迎奏曰:「蘇慶桂歷相多年,有欺君之事否?」

突厥曰:「無也。」

十娘十娘十曰:「慶桂作卑官時,有虐民之案否?」

突厥曰:「無也。」

十娘十娘十又曰:「慶桂家中有厚積否?」

突厥曰:「無也。」

十娘十娘十曰:「然則慶桂,社稷臣也,何以下獄?」

突厥曰:「抗朕之命,阻國舅之功,故爾下獄。」

十娘十娘十又曰:「國舅之才,不及康和阿遠矣。

妾所以勸主公罷和阿之職,亦以符瑞、謠言之故耳。

妾妃已命國舅往金牛關,遣木萁往征木蘭。

若木蘭果死木萁之手,則符瑞、謠言皆真。

若木蘭不死,則符瑞、謠言皆唐十人捏造之詞。

蘇慶桂不但無罪,而且有功,康和阿仍當用之。

主公今日以一時之怒,輕折二位股肱,國之不祥,莫大於斯。」

突厥大驚道:「微十娘十娘十之言,孤才不及此。」

即命內侍敕書赦慶桂出獄,賜以千金,仍居相位。

要知後事,下文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木蘭奇女傳
一 朱若虛孝弟全天性 朱天錫聰明識童謠二 竇忠怒擊虎頭牌 朱盈夢會痘神女三 入龍宮凡夫行雨 酬茶恩義士封屍四 授天書蛟精返窟 謁越王女俠盜令五 彈寶鋏紅絹說奇人 畫三策李靖獻良馬六 評花卉盈川師李靖 觀書法若虛薦尉遲七 魏征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八 木蘭山天祿三祈嗣 大霧頂喪吾初聆法九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十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十一 天祿貧受千戶職 木蘭劍劈白狐精十二 香元參禪難喪吾 太宗蔣討褪十三 憐親病孝女從征 聽波聲木蘭賦詩十四 占營運李靖識奇人 餞軍儀青蓮談敵國十五 黑水渡焦周上國 五台山靖松贈明駝十六 界牌關額保告急 五狼關頡和被擒十七 老頡和再搶五狼 小木蘭三敗番兵十八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十九 宛邱城唐將獻捷 石子鋪寶林被擒二十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二十一 金沙谷木萁自刎 康和阿仍復帥印二十二 康和下令敕番兵 尉遲冒雪取金牛二十三 太宗蔣責尉遲 褪出榜募賢士二十四 真孝女遭厄刎頸 鐵道人遺書誅妖二十五 褪稱臣降中國 木蘭舉酒論奇門二十六 靖松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二十七 天祿焚香祝神明 喪吾懸書試門人二十八 木蘭險遭花棍厄 太宗敕賜功臣宴二十九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三十 木蘭初上陳情表 喪吾吟偈西天三十一 木蘭二上陳情表 太宗屈殺伍娘子三十二 木蘭三上陳情表 太宗建廟旌賢良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