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十八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年三十多歲,生得赤面長鬚,善用一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木蘭奇女傳》十八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

木蘭奇女傳

十八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

卻說康和阿帳下,有一員副將,名叫木萁。

年三十多歲,生得赤面長鬚,善用一把大砍刀,為人智勇雙全,康和阿甚信任之。

當日見元帥欲斬頡和、康利,即叫軍士刀下留人,進帳回道:「唐十人用此二計,為反間之計,其計有三得。

願元帥思之。

此計能成,一得也。

此計不能成,是彼縱而生之,元帥收而殺之,後再有被擒者,必傾心歸唐,而不思歸我邦,二得也。

三者使我軍知彼不殺之德,畏我國有好殺之威,即孛臣瞽而返國,其心未必不感木蘭之恩。

元帥何不留此二人,將計就計,待破了唐兵,將功折罪?」

康和阿即將二人杖了四十,二人上帳叩頭謝恩。

康和阿道:「吾兵糧草俱在東鄙紅羅城中。」

即令頡和往彼處監守;又令康利往守宛邱城。

二將領命去了。

再說尉遲元帥每日令伍登、焦文、焦武、寶林、秦懷玉、程鐵牛知節之子輪流討戰,關中只不理會,任唐兵百般大罵,番兵不出,如此三年有餘。

一日,秦懷玉同程鐵牛在關外叫罵,木萁領兵突出,與懷玉大戰,程鐵牛拍馬夾攻,木萁敗走,沿城而回。

唐兵趕上,城上亂箭射下,唐兵急退,木萁入關去了。

次日,木萁先來討戰,懷玉出馬,大戰三十餘合,木萁背後桑旱出馬夾攻,程鐵牛上前敵住。

番將畢符來助,這邊寶林槍出,直殺得日落西山,兩下收兵。

是夜,木萁來劫唐營,被先鋒伍登殺得大敗,焦文刺死桑旱,焦武刺死畢符,木萁敗進關中,連日不出。

忽軍士報曰:「頡和差人下書。」

尉遲恭喚入,拆書看之,書云:

末將受元帥兩番不殺之恩,思伸再造之報。

今在紅羅城監守,糧草五萬有餘。

元帥若提兵來此,願獻城投降。

界牌關糧道一絕,取之易如反掌也。

尉遲恭即重賞來使,叫他回去,拜上頡和將軍,十日之內,我兵即至也。

打發番使去了,即與軍師商議。

李靖即令焦文、焦武如此如此,二將領命去了。

過了數日,康利差人下書,元帥拆書云:

末將康利受恩帥之命,回見父親,備言所約,無奈父親忠心不回,登時將末將斬首。

幸得眾將保留,仍杖四十,謫守宛邱城。

恩師提兵至此,即開門納款,以報恩師。

元帥看罷,喜不自勝,重賞來使,批准回書,限七日定有兵到。

番使回去了,與軍師商議。

李靖即命寶林、鐵牛如此如此,二將領命去了。

李靖即致書於木蘭,令其照書行十事。

書云:

番兵久不出戰,慢我軍心。

目今屢敗,驕我士卒。

今又以數處獻城,分我軍勢,指日必有番將來攻五狼,阻我援兵。

番兵若到,將軍宜將全鎮燒燬,兵分兩路而走。

朱明領一軍與番兵廝殺,將軍暗引一軍往攻界牌關後。

以南方火起為號,切勿違令。

木蘭看罷,忙修一書,回復軍師云:

讀軍令訖,惟命是從。

但五狼鎮百姓,視末將如父。

向日南屏山之役,鎮上之民亦與有勞焉。

軍令燒燬全鎮,心切不忍,末將只棄鎮而走,料鎮民必不合彼為勢,共十逼十我軍。

切切私衷,上希鑒照。

李靖得書,深歎木蘭之才,出己之上。

傳令各營將士,左埋右伏,以御番兵。

再說康和阿在城上,見唐兵紛紛出營,心中大喜。

又聞哨馬報道:「唐將領兵總往紅羅、宛邱去了。」

即令頡保、保齡領兵往攻五狼,以阻木蘭。

二將領令,來至五狼,不料木蘭早已在半路等候,大殺一陣,兩下收兵安營。

次日,保齡討戰,木蘭將免戰牌掛起,如此二日不出。

再說康和阿預定破唐之計,遂令木萁、陀力、鐵表,帶領兵五千,往劫唐營。

到中軍先將帥旗砍倒,如唐兵有備,放火燒營,領兵向南而殺。

又令索雲、祥布領兵五千,劫唐兵有營。

如營中有備,放火燒營,率兵向西而殺。

又令怙開、開方二將,領兵五千,去劫唐兵左營。

如營中有備,放火燒營,率兵向東而殺。

又令孔吉、董成領兵五千,接應各路人馬。

天明之時,本帥親自領兵接應,以防不測。

康和阿調遣已畢,諸將各各準備廝殺。

再說李靖在營中,望見界牌關上一陣殺氣沖天,料番將必來劫營。

即令長子李懷書領一軍,伏於西路。

番兵若來,不許妄動,番兵過盡,卻引兵去取界牌關。

又令李英玉領一軍,伏於東路,番兵來時,不許驚動,番兵回關,率兵出戰,以絕回路。

又令十二府總戎,於四面埋伏,番兵到時,齊出擁殺。

又令伍登、秦懷玉各引一軍,保定元帥佔在高阜之處,看諸將用武。

再說木萁同陀力、鐵表,初更出關,三更時分殺入營中,見營中空虛,果然砍倒帥旗,放起火來,向南殺來。

四面伏兵蜂擁而來,卻喜後面人馬繼至,分左右而殺,衝散伏兵,各自混戰。

番兵魚貫而進,左右接應,唐兵大敗。

戰至天明,死者甚眾。

李靖看見唐兵潰散,令伍登、秦懷玉領兵分左右而出。

伍登見木萁在馬上耀武揚威,走馬十十交十十鋒。

陀力見了,上前接住,被伍登手起一槍,挑下馬來。

鐵表又趕來,被伍登大喝一聲,鐵表措手不及,翻身落馬。

木萁大怒,提刀直殺伍登。

伍登抖起十精十神,與木萁大戰,不表。

再說秦懷玉從西路殺出,唐兵見添了救兵,奮力回戰,番兵力怯,且戰且走。

木萁見勢不利,保定番兵,緩緩而行。

不料唐兵擋住去路,伍登緊緊追來。

木萁令番將奪路而走,在馬上大叫曰:「元帥救兵來了,在前接戰。」

番兵聞知,大膽爭先,將李英玉一支人馬衝散。

伍登與懷玉不捨,在後掩殺。

十二府總戎營中眾將,見番兵敗走,個個爭功,被木萁槍挑箭射落馬者二十五員。

李靖恐伍登、懷玉有失,鳴金收軍。

木萁敗至城濠,城上遍插唐兵旗號。

木萁不敢攻城,只得向金牛關而來。

木蘭在城上大叫曰:「吾不追殺,爾等只叫康元帥已後好好用兵。」

原來康和阿分撥眾將出戰,自己在城上巡查。

見李懷書兵到,一聲綁子響,萬弩齊發,李懷書所領之兵,射死大半。

懷書知有準備,只得退回,與李英玉合兵一處。

再說木蘭令朱明與額保、保齡相拒,自己帶五百多人,皆是會說番語的。

又扮作番兵旗號,四更時分,來界牌關後叫曰:「我等是額保將軍部下之兵,二位將軍俱被木蘭擒去,我等逃至此,望元帥開關。」

康和阿在南門敵樓之上,聞知此信,叫軍士傳令道:「就是我國人馬,也要到天明方許進關。」

城下又叫道:「可憐我等,一日一十夜,奔到此關,就在城下歇息若何?」

城上又叫曰:「元帥有令,爾等若進城來,就是自己人馬,也是放箭射來的。」

城下又曰:「我等人馬又不多,就城濠外歇息若何?」

城上曰:「濠外可也,切不可進城。」

康和阿令軍士舉火觀看,因見是自家人馬,漸漸的怠慢了。

不料,木蘭令五百軍士輕輕的扒過城去,用雲梯相繼而上,就在北門放起火來,五百名軍士喊殺連天。

康和阿聞知此信,不知唐兵來了多少人馬,只得開東關而走。

到了辰巳之時,方與木萁會合,奔金牛關而去。

木蘭差人迎接元帥等入城,自己卻提兵來接應朱明。

正逢朱明被額保、保齡困住,木蘭引得勝之兵,一鼓而進。

額保來戰,木蘭一箭射中馬頭,額保墜馬。

保齡來救,又被木蘭一箭射中馬頭,也翻身落馬。

朱明同木蘭雙雙趕上,唐兵擁上前來,將二人綁了,收兵回鎮。

鎮上百姓齊來迎接,木蘭一一撫十慰,令軍士解二將,往界牌關報功不表。

要知後事,下文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木蘭奇女傳
一 朱若虛孝弟全天性 朱天錫聰明識童謠二 竇忠怒擊虎頭牌 朱盈夢會痘神女三 入龍宮凡夫行雨 酬茶恩義士封屍四 授天書蛟精返窟 謁越王女俠盜令五 彈寶鋏紅絹說奇人 畫三策李靖獻良馬六 評花卉盈川師李靖 觀書法若虛薦尉遲七 魏征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八 木蘭山天祿三祈嗣 大霧頂喪吾初聆法九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十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十一 天祿貧受千戶職 木蘭劍劈白狐精十二 香元參禪難喪吾 太宗蔣討褪十三 憐親病孝女從征 聽波聲木蘭賦詩十四 占營運李靖識奇人 餞軍儀青蓮談敵國十五 黑水渡焦周上國 五台山靖松贈明駝十六 界牌關額保告急 五狼關頡和被擒十七 老頡和再搶五狼 小木蘭三敗番兵十八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十九 宛邱城唐將獻捷 石子鋪寶林被擒二十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二十一 金沙谷木萁自刎 康和阿仍復帥印二十二 康和下令敕番兵 尉遲冒雪取金牛二十三 太宗蔣責尉遲 褪出榜募賢士二十四 真孝女遭厄刎頸 鐵道人遺書誅妖二十五 褪稱臣降中國 木蘭舉酒論奇門二十六 靖松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二十七 天祿焚香祝神明 喪吾懸書試門人二十八 木蘭險遭花棍厄 太宗敕賜功臣宴二十九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三十 木蘭初上陳情表 喪吾吟偈西天三十一 木蘭二上陳情表 太宗屈殺伍娘子三十二 木蘭三上陳情表 太宗建廟旌賢良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