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二十二 康和下令敕番兵 尉遲冒雪取金牛:康和阿又於城外左右扎二座大營,營中多設弓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木蘭奇女傳》二十二 康和下令敕番兵 尉遲冒雪取金牛

木蘭奇女傳

二十二 康和下令敕番兵 尉遲冒雪取金牛

卻說金牛關外,有一長河,其形如帶,河水洶湧,金牛關以此為勢,十分難破。

康和阿又於城外左右扎二座大營,營中多設弓弩,勢如鼎足。

唐兵幾次渡河,番兵乘其渡而擊,唐兵傷者甚多。

康和阿又命能幹軍士,每日於夜靜時,在北岸吹動笳聲,彼此唱和,以亂唐兵之心。

名曰《春宵怨語》。

其歌曰:

唏噓復唏噓,河漢星斗移,悲家鄉萬里。

父兮母兮,近居何地?雙雙倚閭望眼穿,睹楊柳依依,負盡十陽十和意。

夜月寒光長歎息,佳節良辰,肝腸全碎。

妻兮子兮,音信幾稀。

可憐我,日色慘淡干戈棘,可憐你,孤單單深關夢裡。

望斷行雲,今生已矣。

來世再聚。

盼鴻雁南來,家書未寄。

嗟兮戚友兮,勞你問卜尋回期。

登高眺北空相憶,看旌旗閃閃,那個人兒生得雙飛翼。

天兮天兮,河邊枯骨,白雪成堆。

怕看那綠草萋萋,戰馬嘶鳴,征夫哀啼。

天兮天兮,十胡十不聽,南北人兒共悲泣。

這笳聲隨風飄渺,悠悠揚揚,悲悲切切,唐兵聞之,人人傷感,個個思回。

李靖與尉遲無法可施。

忽細作報:「番主召回康和阿,關上換了主帥,乃國舅雅福。」

尉遲恭大喜,每日令兵渡河挑戰。

雅福謹守康和阿之教,分兵擊殺,毫不妄動。

及木萁死後,康和阿又來為帥,留雅福在軍中,與康利分守二營。

康和阿下令曰:「我兵據河為池,任唐兵百萬,不足懼也。

如有妄言渡河劫擊唐兵者,立斬!」因此,一年有餘,唐兵無寸進之功。

一日,北風凜冽,彤雲密佈,雨雪十十交十十加。

李靖與尉遲恭對天拜告曰:

昊天上帝,鑒我忠心。

若大唐天子有福,今夜冰凍成礄,使唐兵渡河搶關,克服番邦,早賜成功。

二人叩罷,焚香靜坐,不時令軍士探視。

到了三更時候,軍士報道:「冰深數寸,人馬可渡。」

李靖大喜道:「天助吾成功也。」

令伍登領兵搶左營,寶林領兵搶右營,請元帥率營中眾將,一齊搶關。

卻說康元帥見風雪大作,傳令雅福、康利並一干番將道:「今夜謹防唐兵冒雪劫營。」

分令眾將輪流巡視,如有唐兵到來,放炮為號,使營中皆有準備。

三更之後,該雅福巡營,巡至河邊,正與伍登軍相遇。

番軍連放信炮,唐兵懼退。

尉遲恭走馬當先,眾將見了,一齊洶湧上前。

雅福與伍登大戰三十多合,雅福死戰不退,被伍登活捉過來。

寶林搶入康利營中,康利料不能勝,走馬出營而逃。

尉遲恭親率大軍,直通關下。

城濠冰凍如石,唐兵得勝,任城上箭如飛蝗,磚石如雨,亦不肯退。

天明城陷,康和阿帶番兵出後關,走到玉十門關去了。

尉遲恭入城,令人安十撫百姓,差人繼表奏聞天子。

李靖道:「今得了金牛關,已深入番地,差人往守五狼鎮,令木蘭來營中聽用。」

卻說雅福被伍登捉來,尉遲元帥屢勸不降。

尉遲將雅福囚在城中,與頡和、額保、保齡同十居一室,賜以酒食。

雅福自絕飲食五日。

李靖憐之,謂尉遲恭曰:「此人文不及康和阿,武不及木萁,但其心可憫。

宜放之回國,使番人歸心。」

尉遲從之,差人送至玉十門關。

雅福自愧,不見康和阿,亦不回番都,隻身入山修仙學道去了。

後遇異人點明心十性十,成了正覺,此話不表。

再說朱木蘭在五狼鎮,聞軍令調他攻取玉十門關,忙送花阿珍到十娘十家居住,即來參見元帥、軍師。

元帥道:「玉十門關靠山為勢,聞爾所騎白駝,乃異人所賜,能登山越嶺,故調爾來,同到玉十門關立功。」

木蘭道:「元帥有令,末將敢不效犬馬之勞!」過了數日,中軍炮響,三軍起程。

行了五百多里,到了玉十門關,唐兵紮下八座營盤。

忽焦文差人下書至營,言聞已近玉十門關,欲留弟焦武獨守紅羅城,思來同攻玉十門關,立功報國。

元帥准其所請,即差二人往換弟兄皆來,使其守望相助,更加親切之意。

一日,正與軍師商議進兵之計,忽傳聖命至。

忙排香案,迎接聖旨。

不知如何,下文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木蘭奇女傳
一 朱若虛孝弟全天性 朱天錫聰明識童謠二 竇忠怒擊虎頭牌 朱盈夢會痘神女三 入龍宮凡夫行雨 酬茶恩義士封屍四 授天書蛟精返窟 謁越王女俠盜令五 彈寶鋏紅絹說奇人 畫三策李靖獻良馬六 評花卉盈川師李靖 觀書法若虛薦尉遲七 魏征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八 木蘭山天祿三祈嗣 大霧頂喪吾初聆法九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十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十一 天祿貧受千戶職 木蘭劍劈白狐精十二 香元參禪難喪吾 太宗蔣討褪十三 憐親病孝女從征 聽波聲木蘭賦詩十四 占營運李靖識奇人 餞軍儀青蓮談敵國十五 黑水渡焦周上國 五台山靖松贈明駝十六 界牌關額保告急 五狼關頡和被擒十七 老頡和再搶五狼 小木蘭三敗番兵十八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十九 宛邱城唐將獻捷 石子鋪寶林被擒二十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二十一 金沙谷木萁自刎 康和阿仍復帥印二十二 康和下令敕番兵 尉遲冒雪取金牛二十三 太宗蔣責尉遲 褪出榜募賢士二十四 真孝女遭厄刎頸 鐵道人遺書誅妖二十五 褪稱臣降中國 木蘭舉酒論奇門二十六 靖松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二十七 天祿焚香祝神明 喪吾懸書試門人二十八 木蘭險遭花棍厄 太宗敕賜功臣宴二十九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三十 木蘭初上陳情表 喪吾吟偈西天三十一 木蘭二上陳情表 太宗屈殺伍娘子三十二 木蘭三上陳情表 太宗建廟旌賢良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