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二十九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惟雁門關更屬要地,伍卿即日登程可也。」伍登伏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木蘭奇女傳》二十九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

木蘭奇女傳

二十九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

卻說太宗在凌煙閣宴賞功臣,隨召伍登、寶林曰:「二卿身膺重職,各宜就任,勿久居京都。

惟雁門關更屬要地,伍卿即日登程可也。」

伍登伏地奉曰:「臣幼日被難,子敬父離,向日不知父親生死,惟隱恨而已。

今聞臣父在湖廣為僧,欲先去省親,然後上任。」

太宗准奏,催尉遲寶林速到武昌,仍守汛地,又命伍登同行。

二人辭了聖駕,望湖廣而來。

一路之上,各處官員迎接護送,好不威嚴。

出了河南信十陽十地界,武昌文武在界牌崗俟候。

進了公館,大小官員都來參見。

從人將手本接了,分付眾官道:「侯爺在路辛苦,命爾等今日各回本署,二位侯爺要到大悟山參見喪吾和尚。」

寶林在公館內坐了片時,吃了點心,即檢手本觀看。

忽見黃州營西陵縣雙龍鎮千戶朱天祿手本,旁邊又寫寅愚侄朱木蘭名字,即令從人請天祿入館會話。

天祿入館,伍登、寶林降階而迎。

相見禮畢,天祿曰:「小兒木蘭,年少從軍,多蒙二位叔父大人蔭庇,愚弟感恩不盡。」

寶林曰:「木蘭才堪將相,智兼文武,功超我等之上,為皇上隆重之人。

只是他宜作速進京,免主上提召。」

伍登致敬曰:「吾父在大悟山為僧,承兄台栽培多年,愚弟心感久矣。」

伍登道罷,即向天祿叩頭,天祿連忙扶起。

寶林曰:「木蘭近日在家中做些什麼?」

天祿曰:「木蘭近日以來,與阿珍茹齋食素,杜門不出。

昨日聞二位叔父駕至,亦不肯來迎接,祈二位叔父海涵寬恕。」

寶林道:「愚弟從雙龍鎮經過,單去叩見他,看他仍杜門不出否?」

三人說了一十夜。

次日天時,只帶三四人上大悟山來,分付從人在雙龍鎮等候。

到了大悟山,喪吾同焦周在山門迎接。

寶林見喪吾明眸皓齒,如活佛降世,忙上前施禮,伍登叩頭不止。

喪吾扶起伍登,天祿也上前作揖,一同入方丈而坐。

喪吾見伍登官星明亮,爵位尊顯,山根黑氣縱橫;又上寬下削,膊闊腰細,非久福之相,難免殺身之禍,心下不樂。

又見寶林詢問禪宗,喪吾盡心曲談僧家樂趣,有留伍登棲隱之意。

奈伍登貪圖仕進,置若罔聞。

寶林在大悟游賞數日,同天祿辭去。

伍登也要來問候木蘭,一同而行。

不上半日,到了雙龍鎮,在觀音寺歇馬,即來天祿行中。

敘禮已畢,不見木蘭出來。

寶林、伍登心下不悅,也不問他。

天祿明知其意,排酒接風,寶林推杯不飲。

天祿曰:「兄台不悅者,莫非因木蘭未出乎?」

寶林答曰:「令郎乃殿下大臣,小弟是邊鎮守將,勢位懸殊,令肯出相見耶?」

天祿不得已,將木蘭行止,一一訴出。

寶林、伍登聽了,大驚曰:「木蘭如此,古今奇人也。」

入內室固請,木蘭素服淡妝而出。

相見禮畢,寶林曰:「將軍在營中何等威風,今居閨內又如此閑靜。

真乃變化如龍,令人莫測。」

木蘭答曰:「侄兒女扮男妝,皆不得已而為之。

今日思之,殊非閨閣應分之事。

所以不敢見客。」

寶林曰:「賢侄受天子重任,何以謝之?」

木蘭曰:「侄兒蒙昧天子並元帥、軍師十多年,罪不可道,尚敢言官職哉?」

寶林與伍登辭出,又與天祿說了些閒話,欲伍登到武昌游賞,伍登辭卻,寶林向武昌而去,伍登向大悟而回。

喪吾命徒弟去請諶于飛來,與伍登相見。

喪吾私向于飛日:「吾有一事,托賢弟為之,須受愚兄一拜。」

于飛忙答禮曰:「兄長有何事委弟,弟無不從,何須如此。」

喪吾曰:「憐我伍氏祖宗尚存一脈,現今伍登不日當有殺身之禍,賢弟可如此如此而行,庶能救伍氏之後。」

于飛頓首受命。

過了月餘,喪吾謂伍登曰:「雁門關重地也,于飛叔父同爾上任,衙中內外之事,盡可囑托,爾當以父禮事之。」

伍登曰:「叔父若肯同侄上任,莫大之幸也。」

又住了月餘,于飛隨伍登向北而行,喪吾送至半山而回。

再說太宗在朝,思念木蘭功勞,降詔提他進京就職。

使者去了未回,伍登上殿朝見,辭駕上任。

太宗曰:「卿家省親回朝,辭闕赴任,朱木蘭如何不回來就職?」

伍登不敢隱匿,逕將木蘭行止,一一奏明。

太宗見奏,龍顏大喜,候天使回京,觀其表奏,命伍登走馬上行,不表。

卻說諶于飛謁見尉遲恭,尉遲恭迎入帥府,禮畢而坐。

尉遲恭曰:「向日弟欲保兄為官,兄執意不從,今日奈何又肯居伍登幕館?」

于飛曰:「弟聞五台山多賢,欲藉此一往,別無他意。」

尉遲恭問喪吾等,于飛備述楊廷臣、醉月數人俱皆去世,惟喪吾、鐵冠、香元尚在。

尉遲恭亦加傷感,遂留于飛在府,不肯放他與伍登同行。

次日朝見天子,保于飛為長安太守,于飛無法,勉強做了二年,頗有政聲。

太宗加升刑部御史之職,又做了二年。

才人武曌,聲名傳外。

于飛恐負喪吾之托,告病歸田,潛往五台山,會見靖松道人,與吳大杲,陳介庵曲談十性十命之理。

一日,論及阿彌陀佛四字,陳介庵曰:「君臣初際會為阿,臣諫君非為彌,君從巨諫為陀,民歌帝德為佛。」

介庵又曰:「孩兒戲舞歸家,急喚母親曰阿。

喚之不應,喚之愈急,甚至號泣追尋,曰彌。

見了母面,投入懷中,此時母即是子,子即是母。

曰陀。

孩兒吃十乳十已飽,跳下地來,對母舞歌躍笑,曰佛。

愚人夫唱婦隨曰阿,夫婦十十交十十感曰彌,懷胎十月曰陀,生子能哭能笑曰佛。

學道之人,收其放心曰阿。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曰彌。

明心見十性十曰陀,元神出捨曰佛。」

于飛曰:「弟子知之矣。

冬藏勿暴曰阿,春生勿殺曰彌,夏茂而華曰陀,秋結而實曰佛。

譬之油草皆備,取火燃燈曰阿,置燃於不動不搖之處曰彌,油與草得火而明曰陀,火得油與草光照一室曰佛。」

介庵大喜曰:「子真道學人也,何善悟至此!」於是于飛與三賢論道半年,始至雁門關。

伍登迎入,以父禮事之。

于飛道:「聞公子年已十五歲,學問未成,老夫情願教他詩書,保他日後名標金榜,不知侯爺意下如何?」

伍登喜道:「叔父若肯如此用心,侄兒敢不從命!」即令公子伍烈擇日入學,于飛盡心教訓。

不知後事,下文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木蘭奇女傳
一 朱若虛孝弟全天性 朱天錫聰明識童謠二 竇忠怒擊虎頭牌 朱盈夢會痘神女三 入龍宮凡夫行雨 酬茶恩義士封屍四 授天書蛟精返窟 謁越王女俠盜令五 彈寶鋏紅絹說奇人 畫三策李靖獻良馬六 評花卉盈川師李靖 觀書法若虛薦尉遲七 魏征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八 木蘭山天祿三祈嗣 大霧頂喪吾初聆法九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十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十一 天祿貧受千戶職 木蘭劍劈白狐精十二 香元參禪難喪吾 太宗蔣討褪十三 憐親病孝女從征 聽波聲木蘭賦詩十四 占營運李靖識奇人 餞軍儀青蓮談敵國十五 黑水渡焦周上國 五台山靖松贈明駝十六 界牌關額保告急 五狼關頡和被擒十七 老頡和再搶五狼 小木蘭三敗番兵十八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十九 宛邱城唐將獻捷 石子鋪寶林被擒二十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二十一 金沙谷木萁自刎 康和阿仍復帥印二十二 康和下令敕番兵 尉遲冒雪取金牛二十三 太宗蔣責尉遲 褪出榜募賢士二十四 真孝女遭厄刎頸 鐵道人遺書誅妖二十五 褪稱臣降中國 木蘭舉酒論奇門二十六 靖松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二十七 天祿焚香祝神明 喪吾懸書試門人二十八 木蘭險遭花棍厄 太宗敕賜功臣宴二十九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三十 木蘭初上陳情表 喪吾吟偈西天三十一 木蘭二上陳情表 太宗屈殺伍娘子三十二 木蘭三上陳情表 太宗建廟旌賢良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