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九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這醉月長老謹守清規,日率弟子春耕秋種,竟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木蘭奇女傳》九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

木蘭奇女傳

九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

卻說西陵縣雙龍鎮,有一觀音寺,寺中一僧,名曰醉月,門下徒弟有五六十人。

這醉月長老謹守清規,日率弟子春耕秋種,竟成巨富,一日,醉月長老謂諸弟子曰:「我自出家以來,只知道苦念彌陀,究竟不知『彌陀』二字,出於何處?今聞大悟山有一喪吾和尚,通玄達妙,見十性十明心。

趁著四月八日,佛祖壽誕之期,我欲請喪吾下山,到我寺說法,講解經義,也不枉出家一場。」

眾徒弟齊聲應道:「惟師命是聽。」

醉月長老帶了兩個徒弟,行了七十多里,到了大悟山。

上得頂來,見白鶴銜花,猿猴獻果,清香道味,別是一番世界。

看見山門,早有兩個和尚前來相迎,與醉月師徒相揖而入。

進了客堂,彼此合十。

醉月細說來意,那和尚搖頭道:「我家師傅自上山來,二十餘年,並未下山。

即山下名家巨族,吟詩插柳,概不迎送,豈肯到你寺中說法?」

醉月道:「你家大和尚既通禪禮,自然慈悲度世,況我請去說法,是闡揚佛教,代天宣化,比不得是俗家往來,一派虛名,全無實際。

煩二位大師領我進去,見了大和尚,料不推卻。」

二位和尚遂引醉月入方丈,見了喪吾,醉月倒身下拜。

喪吾連忙扶起,分賓主而坐。

醉月具道來意,喪吾欣然答道:「久聞你觀音寺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

蘭山聳翠於面前,柏巃枕於背後。

砂環水轉,松茂竹苞,為西陵第一名境。

乃高人托足之所,良緣廣聚之鄉,吾心嚮往,已非一日。

今大師既來相約,切願拜在下風,平生之願足矣。」

醉月見喪吾應允,喜形於色,道:「我師慈悲度世,真乃天人之師也。」

到了次日,喪吾引醉月參佛既畢,分付徒弟好生看守山門,下山望觀音寺而來。

醉月使眾僧各各參見,十分恭敬,自不必說。

住了數日,雙龍鎮上,人人知道觀音寺請了一位高僧。

於四月八日昇座說法,老老少少都來聽講。

醉月又使人請七位賢士齊來坐敘。

那七位賢士,為首的是:孝廉公朱若虛,致仁邑侯楊延臣,漢皋諶于飛,木蘭山鐵冠道人張良貞,仙姑庵尼僧慧參,孝廉陳榮兗、葉同觀。

七位賢士,一一與喪吾相見,各道相慕之意。

喪吾見七人皆是儒風道骨,好生歡喜。

到了四月八日,喪吾出示帖山門外,書道:

大悟山喪吾和尚告稟諸位檀越大護法:僧中年出家,資十性十愚昧,德不自量,辱升禪座。

於本月八日,宣說我佛陳言故典,有污聰聽,抱愧良多。

自辰至巳,請善男到經堂講經;自午至未,請善女到經堂講經。

庶男十女有分,清規不越。

謹白。

卻說那雙龍鎮及四方善士,都知喪吾是個有名高僧,到了初八日,士女如雲,畢集山門之外。

辰牌時候,寺內鐘鼓齊鳴,笙簫迭奏。

一陣陣香風撲鼻,一雙雙白鶴旋幡。

停了一會,又磐聲響亮。

聽者塵懷頓盡,善意興興。

眾僧簇擁喪吾參佛升座。

頭戴玉佛冠,身披大紅袈裟,足踏雲鞋。

兩旁僧眾,又金鼓大振,簫管齊鳴。

須臾,金住鼓停。

那大和尚高聲吟道:

無生父母,淨土家鄉。

生我沒我,空作昂藏。

認取歸路兮,莫旁皇。

和尚吟畢,眾寂無嘩。

僧寺人等,無一個上前參問。

那大和尚又吟道:

未生我兮誰為主,既生我兮主我誰?

大道不明空費力,水中明月自修持。

喪吾吟罷,左右僧士無人敢應,一個個形如木偶。

只見人眾中走出一個小學生,頭帶青巾,身穿藍衫,年紀不過八九歲,步至禪座下,合掌對那大和尚答道:

未生我兮天為主,既生我兮心為主。

大道若明不費力,水中明月好十精十神。

大和尚聽了,合掌當胸,又高聲吟道:

水中明月好十精十神,風送波搖萬點星。

不盡浮雲蔽月色,清池裡面影沉沉。

小學生不慌不忙,順口答道:

十性十靜如水慧如月,六欲不生萬念寂。

浮雲生滅空往來,寥寥太虛無掛礙。

大和尚又吟道:

龍從火裡出,虎向水中生。

九葉蓮台上,自度自家人。

小學生答道:

心中煉十性十龍火出,十性十中立命虎水生。

心花燦爛蓮花生,元神卻是自家人。

大和尚聽了,口稱:「善哉,善哉!」又吟道:

元神真又真,空寂見無生。

返我真面目,淨土好安身。

小學生聽了「返我真面目」這一句,料喪吾識破機關,又見喪吾下了法座,有相遜之意,往外就跑,不知去向,喪吾也退入方丈去了。

那些看的眾人,都道這個和尚果然有些道行,感得天神下降,不然那有不上十歲的小學生,就能出口成章?一個個疑神見鬼,惟有朱若虛暗笑不止。

大家進方丈,請大和尚再出說法,不表。

卻說這小學生,不是別人,就是若虛之孫木蘭女也。

若虛因他從小聰明,五歲入學,將一十三經讀得透熟。

他又喜看佛經道典,深通其妙,所以三教宗旨,心傳妙法,一一皆知。

當日聽了喪吾所云:上半日是男子聽法,下半日是女子聽法。

木蘭心中想道:與男子說法,必是盡十性十至命之理;與女子說法,不過是因果報應。

私向伯母房十中,將哥克念的頭巾、藍衫穿著,儼然一個小相公模樣,竟來觀音寺聽僧說法。

當時見喪吾連吟二偈無人參解,他就忍耐不住,竟到法座下與喪吾對答。

比及喪吾下座之時,他卻跑出山門之外,竹林之中,取下頭巾,脫十去藍衫,與一班女十娘十,匆匆而回。

況且朱家家法,一切內眷足跡不出中門。

誰人認得?朱若虛雖然曉得,也不肯說明。

當日見他有如此大才,到也歡喜。

自此喪吾在觀音寺,與諸賢或登木蘭之峰,探灄源之浦,尋白雲之洞,觀城潭之水,吟詩作賦,講道談經。

住了半年,才回大悟山。

過了一年。

一日,觀音寺池中蓮花開放。

醉月長老命徒弟搭起一座水閣涼亭,請諸賢來賞蓮花。

及諸賢畢至,依次而坐,早有侍者焚香烹茗,茶酒並進。

那湛于飛開口言道:「目今大唐天子明良際會,十胡十越一家,五穀豐收,三災永息。

使吾等高歌酣飲,對此光天化日,和風慶雲,花呈其色,鳥奏其音。

我等各吟蓮花詩一首,以志今日之勝。」

眾人皆道:「說得有理。」

九賢吟罷,彼此相賞,侍者又茶酒並進,果食重添,直飲到月上三竿,方才散席。

到了次日,喪吾道:「樂不可極,貧僧欲回大悟養靜,期至九月初八日,我等九人一齊到朱兄府中賀節,列位切不可失信。」

九人齊聲道:「謹遵嚴命。」

於是九賢各各作禮而散。

欲知後事,下文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木蘭奇女傳
一 朱若虛孝弟全天性 朱天錫聰明識童謠二 竇忠怒擊虎頭牌 朱盈夢會痘神女三 入龍宮凡夫行雨 酬茶恩義士封屍四 授天書蛟精返窟 謁越王女俠盜令五 彈寶鋏紅絹說奇人 畫三策李靖獻良馬六 評花卉盈川師李靖 觀書法若虛薦尉遲七 魏征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八 木蘭山天祿三祈嗣 大霧頂喪吾初聆法九 觀音寺喪吾說法 白蓮池九賢賦詩十 朱若虛遺言囑子媳 尉遲恭奉旨造西寺十一 天祿貧受千戶職 木蘭劍劈白狐精十二 香元參禪難喪吾 太宗蔣討褪十三 憐親病孝女從征 聽波聲木蘭賦詩十四 占營運李靖識奇人 餞軍儀青蓮談敵國十五 黑水渡焦周上國 五台山靖松贈明駝十六 界牌關額保告急 五狼關頡和被擒十七 老頡和再搶五狼 小木蘭三敗番兵十八 木萁三敗誘唐兵 木蘭黑夜襲界牌十九 宛邱城唐將獻捷 石子鋪寶林被擒二十 金牛關康和換將 五狼鎮木蘭裝神二十一 金沙谷木萁自刎 康和阿仍復帥印二十二 康和下令敕番兵 尉遲冒雪取金牛二十三 太宗蔣責尉遲 褪出榜募賢士二十四 真孝女遭厄刎頸 鐵道人遺書誅妖二十五 褪稱臣降中國 木蘭舉酒論奇門二十六 靖松封書謝故人 太宗賜爵酬將士二十七 天祿焚香祝神明 喪吾懸書試門人二十八 木蘭險遭花棍厄 太宗敕賜功臣宴二十九 伍登省親走湖廣 太宗慕賢賜詔書三十 木蘭初上陳情表 喪吾吟偈西天三十一 木蘭二上陳情表 太宗屈殺伍娘子三十二 木蘭三上陳情表 太宗建廟旌賢良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