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註釋
第01章 學而
【0!」】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註釋】 (1)子:古人對男子的尊稱。
《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對孔子的稱呼,義同「先生」。
(2)時習:按時溫習。
(3)說(yue):同「悅」。
(4)朋:古時同門為朋,同志為友。
同門就是同一師門,也就是同學的意思。
(5)慍(yun):怒。
【譯文】 孔子說:「學習知識並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同學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不被別人瞭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風度的嗎?」
【解讀】 求知自得其樂,交友衷心喜悅,懷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
好一個從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現代人行色匆匆,疲於奔命。
知識爆炸,讀書囫圇吞棗猶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結友工於算計;追名逐利,懷才不遇怨天尤人。
古典風範蕩然無存,現代焦慮油然而生。
你我捫心自問:還有儒雅的君子風度嗎?還有幾多衷心的喜悅幾多無猜的歡樂呢?
【0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註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
(2)鮮(xian):少。
(3)與:同「欽」,語氣詞。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歡冒犯上司卻喜歡造反的人,更是從來沒有過。
君子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道德原則就會形成。
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就是實行仁道的根本吧!」
【解讀】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是實行仁道的根本。
這實際上就是《大學》「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也就是孟子去見梁惠王時所說的:「尊敬自己的老人,並由此推廣到尊敬別人的老人;一愛一護自己的兒女,並由此推廣到一愛一護別人的兒女。
做到了這一點,整個天下便會像在自己的手掌中運轉一樣了。」
(《孟子·梁惠王上》)。
簡言之,只有一愛一自己的親人,然後才能一愛一別人。
相反,一個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能敬一愛一的人,是不能敬一愛一別人的。
所以,在儒家學說中,一個人對父母是否孝順,對兄長是否尊敬這絕不是一個個人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問題,而是關係到社會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問題。
當然,隨著宗法制度的解體,血緣關係作為社會紐帶的作用日益減弱,孝弟與否的問題似乎也逐漸從社會退入家庭,從「法」的領域退入「道德」的領域。
尤其是,隨著「獨生子女」制度的實行,很多家庭已無所謂兄弟姊妹,也就無所謂「弟」(尊敬兄長)的問題和觀念了。
這又是不是一個新的問題呢? 下 一 篇 (花言巧語的人沒有仁德)
【0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註釋】 (1)令色:令,好、善;色,臉色。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臉色,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巧言令色。
這是一幅偽君子的畫像。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的兩筆,那可真稱得上是絕妙了。
曾子說:「脅肩諂笑,病於夏畦。」
聳一起兩個肩頭,做出一副討好人的笑臉,這真比頂著夏天的毒日頭在菜地裡幹活還要令人難受啊!(《孟子·騰文公下》)
儒者對偽君子的鄙棄之情溢於言表。
僅孔子對「巧言令色」的斥責,在《論語》中就記有三次(其它兩次見於《陽貨》、《公冶長》)。
然而,在歷史上,在現實中,這種巧言令色,脅肩諂笑的人卻並不因為聖人的鄙棄而減少。
他們雖無仁德,難成正果,但卻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國危天下亂。
所以,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要牢記聖人提醒我們的話,時時警惕那些花言巧語,一臉笑得稀爛的偽君子。
【0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註釋】 曾子:孔子的學生,名參,字子輿。
三省:多次自我反剩「三」表示多次,不是實指三次。
傳:指老師傳授的學業。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別人謀劃是否忠心?與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學業是否時常溫習?」
《法句經》說:「人若知一愛一,則應慎護自己。
有心者應於三時之一,嚴以自我反剩」
儒者的自我反省當然到不了佛教懺悔或基督教日課的程度,也沒有佛或主的神秘色彩。
它既不是為死後進天堂,也不是為贖人類與生俱來的原罪而反省,而是為現世的自我完善而進行人格解剖,因此,是一種現實的自我認識,具有鮮明的理一性一批判一精一神。
【0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一愛一人,使民以時。
」
【註釋】 (1)道:一本作「導」,作動詞用。
這裡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國:乘,音sh&egra一ve;ng,意為輛。
這裡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
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
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車的國家,即諸侯國。
春秋時代,戰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
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不是大國。
(3)敬事:敬字一般用於表示個人的態度,尤其是對待所從事的事務要謹慎專一、兢兢業業。
(4)一愛一人:古代「人」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
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僅指士大夫以上各個階層的人。
此處的「人」與「民」相對而言,可見其用法為狹義。
(5)使民以時:時指農時。
古代百姓以農業為主,這是說要役使百姓按照農時耕作與收穫。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一愛一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解讀】 【解讀】孔子在本章中所說的話,主要是對國家的執政者而言的,是關於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
他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一愛一護官吏;役使百姓應注意不誤農時等。
這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
康有為說,孔子的學說是「一愛一人」,泛一愛一一切人。
但本章裡所說的「一愛一人」則非此意。
他所說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對象。
可見,「一愛一人」不是一愛一一切人,而只是一愛一統治集一團一中的人。
「節用而一愛一人,使民以時」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會思想。
但這與「一愛一人」與否則無太大干係。
從另一個角度說,孔子這裡是為統治者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出謀劃策。
魯迅曾經指出:「孔夫子曾經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這是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孔子治國方略的。
因而頗具尖銳一性一。
【0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一愛一眾,而親仁。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註釋】 弟子:指學生或年紀幼小的人。
入則孝,出則弟:"入"指"入父宮",即到父母的房間裡去;"出"指"出己宮",即走出自己的房間與兄弟相處。
親仁:親近有仁德的人。
【譯文】 孔子說:"同學們在父母面前要孝順父母,與兄弟相處要尊敬兄長;說話要謹慎而講信用;博一愛一大眾而特別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做到了這些之後,才談得上學習文化知識。
"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養,其次才談得上學習文化知識。
德育第一,智育第二,這兩者的關係是非常明確的。
換句話說,如果你要學習文化知識,一精一通學問之道,也只有從做人的體會、人生的經驗入手,才能夠學有所成,學以致用,而不會成為讀死書的書獃子。
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第四回)的道理所在。
可見,不論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針,還是在各級各類學校開設"德育"公共課,設專職"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繼承著儒教傳統的。
【0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
【註釋】 子夏:孔子的學生,姓卜,名商,字子夏。
賢賢易色:第一個"賢"字作動詞。
用尊重賢人來代替(易)一愛一好美色,也就是新生賢人超過一愛一美麗的女人。
致:獻。
【譯文】 子廈說:"尊重賢能的人超過一愛一美麗的女人;侍奉父母能盡心竭力;侍奉君王能鞠躬盡瘁;與朋友交往說話守信用。
這倦的人,雖然說沒有學習過什麼,我也一定要說他是學習過的了。
"
衡量學習與否的標準不是看學歷,不是看文憑,而是看你的行為,看你的言談舉止。
作為孔子的高足之一,子夏可以說是深得了老師的真傳。
孔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說:"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都是教人求實務本,學以致用;先做人,後做學問。
這也使人想到一毛一澤一東的教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
說來也是,一個人儘管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如果行為方式、言談舉止乖廖愚笨,不能解決一兩個實際問題,又有什麼用呢?相反,一個人雖然沒有什麼文憑,沒有進過大學校門,但他言談舉止得體,行為方式正確,能夠有所創造,有所發明,難道你能夠說他沒有學習過什麼嗎? 這就是求實務本,學以致用的道理。
【0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
【註釋】 無:不要。
憚:怕。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也不能鞏固。
要堅持忠誠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
關於威嚴的問題,孔子曾經和學生子張談起過。
孔子說:"君子衣帽整齊,目不邪視,莊重嚴肅使人望而生畏,這就是威嚴而不兇猛。
"(《堯曰》)說起來,也就是要求人們穿著合度,舉止得體。
反之,則如俗語所說:"歪戴帽子斜穿衣,一定不是好東西。
"衣冠不整,言行輕薄,給人隨隨便便的感覺,則很難有威嚴。
人既陷於輕薄草率,玩世不恭,不能謹言慎行,學習自然也就很難有所成就,不能鞏固了。
當然,穿著合度,舉止得體並不是非得要西裝革履,一本正經。
這方面走過了頭,也很容易成為迂腐的假道學先生。
關於不要和不如穩步發展的人交朋友的問題,歷來有不同的理解。
一種理解說,如果人人都只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就誰也沒有朋友可交了,由此而認為聖人所說有一操一作上的困難。
另一種理解則認為"無友不如己者"不可作拘泥的理解。
聖人所說,決不是教人先計量彼此的高下優劣再定交朋友的條件,如果這樣,不是成為交情當中的勢利眼了嗎?聖人所說,不外乎是要求我們在交朋結友中著眼於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而不要著眼於人家不如自己的方面。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從這倦的角度來理解,我們就能明白這一句與下一句"過則鐵憚改"之間的內在聯繫,而不至於認為是空谷來風,毫不相干的了。
【0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
【註釋】 終:老死,指父母去世。
遠:祖先。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念祭祀祖先,這樣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風俗歸於淳樸厚道了。
"
【解讀】 慎終追遠是孝道的體現,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的說法,也就是衽仁道的根本。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所以過去給皇帝的秦議常有"聖朝以孝治天下"一類的話。
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總是有"慎終追遠"這四個字,表示這是一個講孝道的家庭。
直到今天,一般中國家庭也沒有廢棄"慎終追遠"。
雖然祖宗牌位已沒有了,但父母去世的喪事還是要慎重地辦一辦的,清明時節,很多家庭也還是沒有忘了上一上祖墳,燒幾炷高香。
當然,那種借父母去世而大辦喪事,大肆張揚以撈取錢財的做法,已經違背了"慎終"的一精一神,不僅不能使民風歸於淳樸厚道,反而使人虛假意,陷於商業化的人情算計之中去了。
【!」0】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註釋】 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
子貢:孔子的學生,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夫子:古代對人的敬稱。
孔子曾做過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稱他為夫子。
後來也因此而沿襲稱老師為夫子。
其諸:表示推測的語氣,相當於"大概"、"或者"之類的意思。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夫子每到一個國家,都必定得知那個國家的政治情況。
是他求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夫子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而獲得的。
夫子這種獲得的方法,大概和別人獲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解讀】 溫、良、恭、儉、讓,表現在外是一個人做人的態度,行為的風範;植根於內則是人格的修養,文化的積澱。
孔子因為有這樣的修養和風範,所以別人會主動部政於他,請求他的指點。
當然,真要參與政事,治理國家,改造世界,僅有這種溫、良、恭、儉讓的風範是不夠的。
所以革命家一毛一澤一東要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洋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近,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說到底,溫、良、恭、儉、讓是夫子的風範,儒者的本色。
所以,即便是孔子本人,雖然別人都願意問政於他,但他最終還是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只好回國做一個教書先生了此一生。
【!」!」】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註釋】 其:他的,這裡指兒子,不是指父親。
沒:死去,與"在"相對。
三年:泛指多年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當他父親死去以後,觀察他的行為。
如果他長期不改變父親的原則,可以說是做到孝了。
"
【解讀】 【解讀】《中庸》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也就是說,所謂孝,就是要繼承先人的遺志,完成先人未竟的事業。
這與"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意思是一脈相承的。
就現代社會而言,即便父在,父子之間已多半是"人各有志,不能強勉",哪裡保得住"無改於父之道"呢?更不要說父沒以後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了。
不僅現代社會如此,就是在封建宗法制的時代,儘管父親的絕對的權威,也仍然有"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紅樓夢·好了歌解》)的現象發生。
所以,對於"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也不可以作"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洞一洞"式的刻板理解,否則,盜賊的兒子不也就只有以做盜賊來盡孝道了嗎?
一言以蔽之,"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不外乎是在一般意義上要求我們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父輩的未竟事業罷了。
【!」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
【註釋】 斯:此,這。
節:節制,約束。
【譯文】 有子說:"禮的施行,以和諧為貴。
以前聖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這裡,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這一原則。
倡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一味地為求和諧而求和諧,不用禮儀來加以節制,那也是不行的。
"
【解讀】 禮本來指的是區別尊卑貴賤的等級制度及與之相應的禮節儀式。
但禮的根本目的又在於起中和作用,也是要達和諧的境界。
這樣就造成了禮與和之間既相矛盾又相統一的辯證關係。
按照儒家的禮治觀點,就是要人們在遵守禮法的前提下和睦相處所。
所以一方面是"禮之用,和為貴","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為和而和,不以禮來進行約束,不講原則,也是不行的。
這就是和與禮的辯證法。
用於處理人際關係,也就是既要一團一結,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又要堅持原則,不能搞庸俗的一一團一和氣,吹吹拍拍。
說到底,還是一毛一澤一東給我們開列的公式:一團一結--批評--一團一結。
下一篇:怎樣才算是好學?
【!」3】 有子曰:「信近(1)於義(2),言可復(3)也;恭近於禮,遠(4)恥辱也;因(5)不失其親,亦可宗(6)也。
」
【註釋】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義:義是儒家的倫理範疇。
是指思想和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
這個標準就是「禮」。
(3)復:實踐的意思。
朱熹《集注》云:復,踐言也。」
(4)遠:音yu&agra一ve;n,動詞,使動用法,使之遠離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譯為避免。
(5)因:依靠、憑藉。
一說因應寫作姻,但從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處。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釋為「尊敬」似有不妥之處。
【譯文】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解讀】 【解讀】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講的這段話,表明他們對「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
「信」和「恭」都要以周禮為標準,不符合於禮的話絕不能講,講了就不是「信」的態度;不符合於禮的事絕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態度。
這是講的為人處世的基本態度。
【!」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註釋】 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備的人。
正:改正,修正。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貪求舒適,做事勤敏而說話謹慎,接近德才兼備的人而改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
【解讀】 安貧樂道,不重視物質生活享受卻追求一精一神境界的昇華;多做少說;以他人為鏡來改正、修養自己。
做到了這三個方面,就可以說得上是好學的人了。
在這三個方面之中,最難做到的是第一個方面----安貧樂道。
尤其是物慾橫流,金錢具有擋不住的誘一惑的時代,一個大學生每月的費用少說也是幾百元,孔子所描繪的好學的典型,不過是一個寒酸而跟不上時代潮流的窮書生罷。
當然,在重一精一神而輕物質的時代,這種"窮書生"的形象未嘗不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所謂"越窮越革命,越窮越光榮"的說法,不是離我們今天不遠嗎?
【!」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 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 知來者。
」
【註釋】 諂(chan):巴結,奉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見《詩經·衛風·淇澳》。
這兩句詩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切、磋、琢、磨分別指加工獸骨、象牙、玉、石頭為器物的工藝,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離開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
另一種解釋則認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藝,切開了還得磋(銼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藝,琢(雕刻)了還得磨(磨光滑)。
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要一精一益求一精一。
從本節上下文的意義來看,宜作一精一益求一精一的理解。
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測的語氣。
賜:子貢的名。
諸:之。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人,富有而不驕傲奢侈,這種人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而好禮的人。
"子貢說:"《詩經》上所說的切磋琢磨,一精一益求一精一,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因為告訴你一件事,你已經可以領會未告訴你的事,舉一反三了。
"
【解讀】 子貢顯然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告諸往而知來",能夠舉一反三地領會教師的意思。
所以孔子認為可以和他討論《詩經》這樣較為深奧的學問了。
撇開孔子對子貢的讚揚不談,我們來看看子貢所說的"貧而無謅,富而無驕"與孔子所說的"貧而樂,富而好禮"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區別。
其實,無論是"貧而無謅,富而無驕",還是"貧而樂,富而好禮",都做了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一婬一"。
但二者又有層次和境界上的差別。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說一個人雖然窮困,雖然倒霉了但還是不諂媚,不拍馬屁,不去巴結討好人;雖然富有,雖然發財了但還是不以財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驕奢一婬一逸。
能做到這一步當然是很不錯的了,但嚴格說來,做到這一步還只是限於對貧富本身的計較,進而上升到對禮樂之道的追求了。
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就像《呂氏春秋》上所說的那樣:"窮亦樂,達亦樂。
所樂非窮達也,道得於此,則窮達一也。
"(《呂氏春秋·孝行覽·慎人》)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都是這種境界的體現。
當然,對於"奔小康"的當今國人來說,更有現實意義的似乎是"富而無驕","富而好禮"的問題了。
"富而無驕",不處處擺出一副"大款"的派頭固然是不錯,但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富而好禮",追求一精一神方面的涵養,追求學問,講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別人,處處以仁一愛一之心待人,那豈不是達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嗎?
【!」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
【註釋】 患:憂慮,怨恨。
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裝。
【譯文】 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瞭解別人。」
別人不瞭解我,我還是我,於我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
所以,「人不知而不慍」,值不得憂慮,更沒有怨天尤人。
相反。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我不瞭解別人,則不知道別人的是非邪正,不能親近好人,遠離壞人,這倒是值得憂慮的。
當然,說是這麼說,要真正做到卻是不容易。
所以聖人不僅在《學而》打頭的一章裡告訴我們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而且又在這末尾的一章裡再次語重心長地說:「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全篇恰久首尾照應。
.shici { line-height: 25px; font-weight: lighter; font-size: 11pt; padding-left:4em; text-indent: 0; color: #003333; }.jingwen { color: #006600; background:#FFFFEC; border:1px solid #666; padding:5px; margin-bottom:10px; }.yiwen { color:Teal; }.jiedu { color:#660000; }.comment { color:DarkSlateGray; }.yinyong { color: #3333CC; }.pingxi { color:#000000; }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