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雜俎》卷五·詭習:欲書時,先再三擲筆,高尺餘,未曾失落。書跡官楷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酉陽雜俎》卷五·詭習

酉陽雜俎

卷五·詭習

大歷中,東都天津橋有乞兒,無兩手,以右足夾筆寫經乞錢。

欲書時,先再三擲筆,高尺餘,未曾失落。

書跡官楷,手書不如也。

於ν在襄州,嘗有山人王固謁見於。

於性快,見其拜伏遲緩,不甚知。

書生別日游燕,不復得進,王殊怏怏。

因至使院造判官曾叔政,頗禮接之。

王謂曾曰:「子以相公好奇,故不遠而來,今實乖望矣。

予有一藝,自古無者,今將歸,且荷公見待之厚,今為一設。」

遂詣曾所居,懷中出竹一節及小磕,規才運寸。

良久,去竹之塞,折枝連擊鼓子,筒有蠅虎子數十,分行而出,分為二隊,如對陣勢。

每擊鼓,或三或五,隨鼓音變陣,天衡地軸,魚麗鶴列,無不備也。

進退離附,人所不及。

凡變陣數十,乃行入筒中。

曾觀之大駭,方言於公,王已潛去。

於悔恨,令物色求之,不獲。

張芬曾為韋南康親隨行軍,曲藝過人,力舉七尺碑,定雙輪水?。

常於福感寺?鞠,高及半塔,彈力五斗。

常揀向一陽一巨筍,織竹籠之,隨長旋培,常留寸許,度竹籠高四尺,然後放長。

秋深方去籠伐之,一尺十節,其色如金。

每塗牆,方丈彈成「天下太平」字。

建中初,有河北軍將姓夏,彎弓數百斤。

嘗於球場中累錢十餘,走馬以擊鞠杖擊之,一擊一錢飛起六七丈,其妙如此。

又於新泥牆安棘刺數十,取爛豆,相去一丈,一一擲豆貫於刺上,百不差一。

又能走馬書一紙。

元和末,均州勳鄉縣有百姓,年七十,養獺十餘頭。

捕魚為業,隔日一放。

將放時,先閉於深溝斗門內令饑,然後放之,無綱舌之勞,而獲利相若。

老人抵掌呼之,群獺皆至,緣袷藉膝,馴若守狗。

戶部郎中李福親觀之。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酉陽雜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