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雜俎》卷八·黥:持諸軍張拳強劫(一曰「弓劍」),至有以蛇集酒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酉陽雜俎》卷八·黥

酉陽雜俎

卷八·黥

上都街肆惡少,率髡而膚?,備眾物形狀。

持諸軍張拳強劫(一曰「弓劍」),至有以蛇集酒家,捉羊脾擊人者。

今京兆薛公上言白,令里長潛部,約三千餘人,悉杖煞,一屍一於市。

市人有點青者,皆炙滅之。

時大寧坊力者張?,?左膊曰「生不怕京兆尹」,右膊曰「死不畏閻羅王」。

又有王力一奴一,以錢五千,召?工可胸腹為山亭院,池榭、草木、鳥獸,無不悉具,細若設色。

公悉杖殺之。

又賊趙武建,?一百六處,番印盤鵲等,左右膊刺言:「野鴨灘頭宿,朝朝被鶻梢。

忽驚飛入水,留命到今朝。」

又高陵縣捉得鏤身者宋元素,刺七十一處,左臂曰:「昔日已前家未貧,苦將錢物結一交一 親。

如今失路尋知己,行盡控山無一人。」

右臂上刺葫蘆,上出人首,如傀儡戲郭公者。

縣吏不解,問之,言葫蘆一精一也。

李夷簡,元和末在蜀。

蜀市人趙高,好鬥。

常入獄,滿背鏤毗沙門天王,吏欲杖背,見之輒止。

恃此轉為坊市患害。

左右言於李,李大怒,擒就廳前。

索新造筋棒,頭徑三寸,叱杖子打天王,盡則已,數三十餘不絕。

經旬日,袒衣而歷門叫呼,乞修理功德錢。

蜀小將韋少卿,韋表微堂兄也。

少不喜書,嗜好?青。

其季父嘗令解衣視之,胸上刺一樹,樹杪集鳥數十。

其下懸鏡,鏡鼻系索,有人止側牽之。

叔不解,問焉。

少卿笑曰:「叔不曾讀張燕公詩否?『挽鏡寒鴉集』耳。」

荊州街子葛清,勇不膚撓,自頸已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

成式常與荊客陳至呼觀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記。

反手指其?處,至「不是此花偏愛菊」,則有一人持杯臨菊叢。

又「黃夾纈林寒有葉」,則指一樹,樹上掛纈,纈窠鎖勝絕細。

凡刻三十餘處,首體無完膚,陳至呼為「白舍人行詩圖」也。

成式門下騶路神通,每軍較力,能戴石簦六百斤石,嚙破石粟數十。

背刺天王,自言得神力,入場人助多則力生。

常至朔望日,具乳糜,焚香袒坐,使妻兒供養其背而拜焉。

崔承一寵一 ,少從軍,善驢鞠,豆脫杖捷如膠焉。

後為黔南觀察使。

少,遍身刺一蛇,始自右手,口張臂食兩指,繞腕匝頸,齟齬在腹,拖股而尾及?焉。

對賓侶常衣覆其手,然酒酣輒袒而努臂戟手,捉優伶輩曰:「蛇咬爾。」

優伶等即大叫毀而為痛狀,以此為戲樂。

寶歷中,長樂裡門有百姓刺臂。

數十人環矚之。

忽有一人,白闌屠蘇,頃首微笑而去。

未十步,百姓子刺血如衄,痛若次骨,俄頃出血鬥余。

眾人疑向觀者,令其父從而求之。

其人不承,其父拜數十,乃捻撮土若祝:「可傳此。」

如其言,血止。

成式三從兄遘,貞元中,嘗過黃坑。

有從者拾髑顱骨數片,將為藥,一片上有「逃走一奴一」三字,痕如淡墨,方知黥蹤入骨也。

從者夜夢一人,掩面從其索骨曰:「我羞甚,幸君為我深藏之,當福君。」

從者驚覺毛戴,遽為埋之。

後有事,鬼彷彿夢中報之。

以是獲財,欲至十萬而卒。

蜀將尹偃營有卒,晚點後數刻,偃將責之。

卒被酒自理聲高,偃怒,杖數十,幾至死。

卒弟為營典,性友愛,不平偃。

乃以刀嫠肌作「殺尹」兩字,以墨涅之。

偃一陰一知,乃他事杖殺典。

及太和中,南蠻入寇,偃領眾數萬保邛峽關。

偃膂力絕人,常戲左右以棗節杖擊其脛,隨擊筋漲擁腫,初無痕撻。

恃其力,悉眾出關,逐蠻數里。

蠻伏發,夾攻之,大敗,馬倒,中數十槍而死。

初出關日,忽見所殺典擁黃案,大如轂,在前引,心惡之。

問左右,鹹無見者。

竟死於陣。

房孺復妻崔氏,性忌,左右婢不得濃妝高髻,月給燕脂一豆,粉一錢。

有一婢新買,妝稍佳,崔怒曰:「汝好妝耶?我為汝妝1乃令刻其眉,以青填之,燒鎖梁,灼其兩眼角,皮隨手焦卷,以朱傅之。

及痂脫,瘢如妝焉。

楊虞卿為京兆尹,時市裡有三王子,力能揭巨石。

遍身圖刺,體無完膚。

前後合抵死數四,皆匿軍以免。

一日有過,楊令五百人捕獲,閉門杖殺之。

判云:「鏨刺四支,只稱王子,何須訊問,便合當罪。」

蜀人工於刺,分明如畫。

或言以黛則色鮮,成式問一奴一輩,言但用好墨而已。

荊州貞元中,市有鬻刺者,有印,印上簇針為眾物,狀如蟾蠍杵臼。

隨人所欲一印之,刷以石墨,瘡愈後,細於隨求櫻

近代妝尚靨如射月,曰黃星(一曰是)靨。

靨鈿之名,蓋自吳孫和鄭夫人也。

和一寵一 夫人,嘗醉舞如意,誤傷一鄧一 頰血流,嬌婉彌苦。

命太醫合藥,醫言得白獺髓,雜玉與虎珀屑,當滅痕。

和以百金購得白獺,乃合膏。

虎珀太多,及差,痕不滅。

左頰有赤點如意,視之更益甚妍也。

諸婢欲要一寵一 者,皆以丹青點頰而進幸焉。

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氏所制以掩點跡。

大歷已前,士大夫妻多妒悍者,婢妾小不如意輒印面,故有月點、錢點。

百姓間有面戴青志如黥。

舊言婦人在草蓐亡者,以墨點其面,不爾則不利後人。

越人一習一 水,必鏤身以避蛇龍之患。

今南中繡面老子,蓋雕題之遺俗也。

周官,墨刑罰五百,鄭言先刻面,以墨窒之。

窒墨者,使守門。

《尚書刑德考》曰:「涿鹿者,鑿人顙也。

黥人者,馬羈笮人面也。」

鄭云:「涿鹿、黥世,謂之刀墨之民。」

《尚書大傳》:「虞舜象刑,犯墨者皂巾。」

《白虎通》:「墨者,額也。

取漢法,火之勝金。」

《漢書》:「除肉刑,當黥者髡鉗為城旦舂。」

又《漢書》:「使王烏等窺匈一奴一。

法,漢使不去節,不以墨黥面,不得入穹盧。

王烏等去節、黥面,得入穹盧,單于愛之。」

晉令:一奴一始亡,加銅青若墨,黥兩眼;從再亡,黥兩頰上;三亡,橫黥目下,皆長一寸五分。

梁朝雜律:凡囚未斷,先刻面作「劫」字。

釋僧祗律:涅盤印者,比丘作梵王法,破肉,以孔雀膽、銅青等畫身作字及鳥獸形,名為印黥。

《天寶實錄》云:「日南廄山連接,不知幾千里,裸人所居。

白民之後也。

刺其腦前作花,有物如粉而紫色,畫其兩目下。

去前二齒,以為美飾。」

成式以「君子恥一物而不知」,陶貞白每云「一事不知,以為深恥」。

況相定黥布當王,一婬一著紅花欲落,刑之墨屬,布在典冊乎?偶錄所記寄同志,愁者一展眉頭也。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酉陽雜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