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傷寒例: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立春正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傷寒論》傷寒例

傷寒論

傷寒例

【原文】

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

立春正月節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

驚蟄二月節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節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節指巽小滿四月中指巳

芒種五月節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節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節指坤處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節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節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節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節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節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二十四氣,節有十二,中氣有十二,五日為一候氣亦同,合有七十二候,決病生死,此須洞解之也。

《陰陽大論》1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列2,此則四時正氣3之序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4固密5,則不傷於寒,觸冒6之者,乃名傷寒耳。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7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註釋】

1《陰陽大論》:古代醫學典籍之一,今佚。

2冰列:「列」通「冽」,嚴寒的意思。

3正氣:四時正常的氣候。

4君子:能注意攝生的人。

5固密:保護周密的意思。

6觸冒:感觸冒犯之意。

7毒:危害的意思。

【譯文】

《陰陽大論》說:春天氣候溫暖,夏天氣候炎熱,秋天氣候涼爽,冬天氣候嚴寒,這是四季正常氣候的變化規律。

冬季嚴寒,自然界萬種生靈深深地潛藏、伏匿,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們,順應自然之規律而防護固密,所以寒邪不會傷害到他們。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這就叫傷寒。

四時之氣皆能傷人而致病,但傷寒這種邪氣,是最為凜冽、肅殺的邪氣,所以危害最烈。

【評析】

本條指出外感病與四時氣候的關係,特舉冬時傷寒為例,揭示預防的重要一性一。

春夏主陽,秋冬主陰,陽主生長,陰主收藏,隨著四時的變化更替,萬物也不斷地發展變化。

《素問·四時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陳。

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夏三月,此謂蕃秀。

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秋三月,此謂容平。

天氣以急,地氣以明……冬三月,此謂閉藏。

水冰地坼,毋擾乎陽。」

這是古人從自然界寒暑替變,陰陽消長的現象,認識到人一體生長收藏的生理動一態,必須隨著氣候的轉變而調節適應,才不致受到六一婬一的影響而發生疾玻冬三月陽氣潛藏,純陰用事,地坼水冰,寒風凜冽,在這時候,必須根據冬季氣候嚴寒的特點,注意攝養身一體,不使陽氣外洩,庶不致被寒邪所傷。

按照冬季養生御寒,以預防疾病的原則,推論到其他季節,當然也不例外。

只有適應每個季節氣候的特點,才不致被外邪所侵襲,不然的話,春風、夏暑、秋燥,無不可以致病,不但冬寒如此。

【原文】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

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玻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一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而致,非時行之氣1也。

【註釋】

1時行之氣:四時不正常的氣候。

凡由氣候不正,引起很多人發生症狀相似的疾病,稱為時行玻

【譯文】

受寒以後,即時發病的叫做傷寒。

如果未即時發病,寒毒藏在人一體肌肉皮膚之間,到了春天發病的,就變成為溫病;到了夏天發病的,就變成為暑玻暑病的熱勢最高,重於溫玻所以勞苦的人,在春夏多患溫一熱病,正是由於冬天受寒,寒毒蘊藏而致,它不是時行之邪所致的疾玻

【評析】

本條以冬日感寒,隨著發病季節的不同,區別傷寒、溫病和暑玻

冬季觸冒寒邪,有感而即發與伏而後發的不同:感寒即病者,邪客皮膚,傷及營衛,以致惡寒發一熱,頭痛項強的,稱為傷寒。

其感而不即病者,因鑒於邪自皮一毛一而受,因推斷為「寒毒藏於肌膚」,其實並非真是寒毒內藏,但是人一體陽氣為寒邪所遏,已伏下以後為溫並暑病的遠因,及至次年春季陽氣升浮,於是發生溫玻也有春季未病,至夏季暑熱之時,郁遏已久的陽氣隨炎暑而外發,即為暑玻暑病和溫病,除了發病季節的區分,還有暑病的熱勢重於溫病,也可作為參考。

正由於勞苦的人,缺食少衣,冬季觸冒霜雪,涉水履冰,受寒的機會極多,所以春夏多患溫一熱疾病,當然,這只是一種推論,不必拘泥。

然而,這類溫並暑病,人一體內已先有變化,與單純的感受溫邪、暑邪而病,確實有所差異,所以又提出此「非時行之氣也」的論斷。

無論在病因學上還是在診斷學上,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原文】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譯文】

所謂時行之氣,是指反常於時令的氣候,如春季天氣應該溫暖卻反而很冷,夏季天氣應該炎熱卻反而很涼爽,秋季天氣應該涼爽卻反而酷熱,冬季天氣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異常。

人們若感受了時行邪氣,不論男一女老幼,都會患相似的病症,即時行玻

【評析】

本條提出時行病的特點。

時行病的成因和四時正氣為病不同,乃由四時氣候反常,或者太過、不足所致,所以大都是流行一性一的,在同一個時令內,不論長幼,病多類似。

只要能掌握不正常的氣候變化與病狀相似的特點,還是不難鑒別的。

【原文】

夫欲候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斗歷1占2之。

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

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為雨水故也。

至驚蟄3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

【註釋】

1斗歷:「斗」是星宿中的北斗,「歷」是曆法。

古人根據觀察斗一柄一所指方向,以決定季節。

2占:測也,候也。

3霜降、雨水、驚蟄(zhe):均是農曆的節氣名稱,詳見篇首二十四節氣表。

【譯文】

如果要瞭解四季正常氣候所導致的疾病,和不正常的疫氣所造成疾病的方法,都應當按照斗歷來測候、推算。

農曆九月霜降節以後,天氣就應該逐漸寒涼,到了冬天就要更加寒冷,一直到了第二年正月雨水節以後,方才漸漸解除。

所以稱為雨水節,因這時冰雪已經融解而成雨水的緣故。

到了二月驚蟄節後,氣候逐漸暖和起來,到夏季轉為炎熱,到了秋季便又開始涼爽。

【評析】

本條講根據斗歷推算節氣變化,藉以測知四時發病的因素。

四時各有主氣,在四時氣候正常情況下,感受其主氣而發病的,稱為正氣病,因四時氣候反常,而造成疾病流行,稱為時行疫氣,兩者雖然同屬於外感病,但臨一床一證治卻有很大不同,必須正確區分。

【原文】

從霜降以後,至春分1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

九月十月寒氣尚微,為病則輕。

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為病則重。

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為病亦輕。

此以冬時不調,適有傷寒之人,即為病也。

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2,亦有輕重,為治不同,證如後章。

【註釋】

1春分:是農曆二月中節氣名稱之一。

2重沓:重複、雜沓的意思。

【譯文】

從霜降節以後,至春分節以前,凡是因觸冒霜露,身一體感受寒邪而即時發病的,叫做傷寒。

九月、十月之間,氣候還不太冷,發病比較輕淺;十一月、十二月間,氣候已經非常寒冷,發病必然嚴重;正月、二月之間,寒冷逐漸解除,發病也較輕微。

這都因冬時調攝不當,恰巧感受寒邪,而即時發作的疾玻如果是因感受冬季非時之暖而發病的,就名叫冬溫。

冬溫的病邪和傷寒完全不同,而且冬溫的發病有遲有早,更是相互重複雜沓,病勢有輕有重,所以治法也不相同,它的症候可參考以下篇章內容。

【評析】

本條講討論冬溫與傷寒的區別。

本條指出冬季的時病,不但有傷寒,而且有冬溫,傷寒是感受冬季當令之寒邪而病,屬於正氣為病,冬溫由於感受冬季非時之暖而病,屬於時行之氣為病,二者在病因上截然不同,所以說「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這一論斷無疑是正確的。

【原文】

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玻

【譯文】

在立春節以後,若未突然出現嚴寒天氣而又沒有結冰下雪,卻有高熱的疾病發生,這是春天的陽氣升發,引動了冬季伏藏的寒邪,變成了溫玻

【評析】

本條講春季伏氣溫病的發病機制。

立春節以後,天氣由寒冷逐漸轉為溫暖,這時發生的高熱疾病,既不同於感寒即病的傷寒,也不都是春時正氣為病的溫病,有些是由於冬季感受寒邪,沒有即時發病,而伏藏體內,至次年春季陽氣升發之際,激活伏寒外發,而變為溫病,這就是後世所說的伏氣溫玻感寒之因雖同,而發病的季節和病的一性一質已經改變,所以特提出「變為溫脖,以期引起注意。

【原文】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1,病熱猶輕。

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

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註釋】

1為寒所折:折,傷害的意思,即被寒邪所傷害。

【譯文】

從春分節以後到秋分節以前這一時期,天氣如果驟然寒冷,由此而得的熱病,都是時行寒疫。

三、四月間或有天氣驟寒,這時陽氣還較微弱,如被寒邪傷害而生病,發一熱還是比較輕微。

五、六月間,陽氣已經旺盛,被寒邪傷害而生病,發一熱就必嚴重。

七八月間陽氣已經漸衰,受了寒邪傷害而生病,發一熱也必輕微。

寒疫與溫並暑病有些相似,但治法卻有顯著的區別。

【評析】

本條指出寒疫病的原因,並說明其熱勢的輕重與季節氣候的關係。

【原文】

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

然氣候亦有應至仍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

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1者,各正一氣耳。

是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2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

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

陰陽交易,人變病焉。

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

小人觸冒,必嬰暴疹3。

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

是以春傷於風,夏必飧洩4;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

【註釋】

1陰陽鼓擊:陰陽相互推動、促進。

2一陽爻(yao)升,一陰爻降:「爻」是八卦中的基本符號。

「一」代表陽爻;「--」代表陰爻。

十月六爻均屬陰,而為坤卦。

陰極則陽生,所以到了十一月冬至節後,陽氣漸生,陰氣始降,故一陽爻上(升),一陰爻下(降),形成復卦。

3必嬰暴疹:嬰,遭受。

暴疹,急一性一疾玻

4飧洩:脾胃虛弱的洩瀉。

【譯文】

在一年四季中,每十五天為一節氣,每一季度有六個節氣,一年共有二十四個節氣。

一般說來,氣候應相應於節氣。

但是氣候的變化異常複雜,有時節氣已到,而此時的氣候卻未到;有時節氣未到,而此時的氣候卻提前來到;有時氣候雖應時而至,但表現太過,這些皆可成為致病的邪氣。

然而,天地之間的陰陽之氣互相鼓動推進,各自稟受一氣。

故氣候會由春天的溫暖,變為夏天的炎熱;由秋天的涼爽,轉變為冬季的嚴寒。

冬至以後,陰氣最盛,陰極則陽生,所以陽氣開始上升,陰氣開始下降。

夏至以後,陽氣最盛,陽極則陰生,所以陽氣開始下降,陰氣開始上升。

這樣,到了冬至夏至,為陰陽二氣相合之時;春分秋分,是陰陽二氣相離之期。

當陰陽轉換之時,人若適應不了則會生玻故熟知養生之道的人們,在春夏季養陽、秋冬季養陰,適應於自然界的變化。

不懂養生的人,則順應不了自然界的變化,觸冒四時邪氣,就會患急一性一熱玻若要知道這些毒烈的邪氣侵害哪一經,產生什麼病,就必須詳細診察,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所以,春季感受風邪,夏天就發生洩瀉;夏天感受暑邪,秋冬就會發瘧疾;秋天感受濕邪,冬天就會發咳嗽;冬天受寒,春天則會產生溫玻此為正常的規律,醫者務須明白深究。

【評析】

本條講討論季節氣候變化的規律,及與外感疾病的關係。

在二十四氣中,二至、二分尤為緊要,夏至一陰生,開始陽降陰升,冬至一陽生,開始陰降陽升,所以稱為陰陽相合;春分陽氣開始超過陰氣,於是氣候轉溫,秋分陰氣開始超過陽氣,於是氣候轉涼,所以稱為陰陽相離。

由於二至、二分是節氣變化的主要環節,所以特舉八卦的爻象來說明,其餘節氣可以類推。

當節氣變換的時候,如果不能適應,就容易感觸而玻因此,養生的原則,首先要適應時令變化,《內經》說:「養生者,必順於時。」

就是對養生原則的概括。

【原文】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

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1,困乃告醫2,醫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玻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

今搜采仲景舊論,錄其症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註釋】

1日數久淹:病期拖延的時間太長。

2困乃告醫:病勢危重時,才請醫生診治。

【譯文】

傷寒的病情,是隨著日程而由淺轉深,逐漸加重的,應該根據病情的輕重情況決定治法和處方。

現在有很多人患了傷寒病,開始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對病症,或者拖延了很長日期,直到病勢十分嚴重時,才來請教醫生,醫生又不按照治療程序去用一藥,因之藥不對症,怎麼能把病治好呢!如果能依據當時的病情,斟酌制定方藥,沒有不收到效果的。

現在搜采張仲景原來的著作,抄錄他所論述的症候和切脈、聞聲、察色等診病方法,以及確實有效的處方,編次成書,以供社會上救治疾病的迫切需要。

【評析】

本條指出傷寒病應當早治和隨證論治,並說明搜采仲景舊論的目的和意義。

傷寒是外感病症,病邪自外侵犯,由淺而深,轉變較為複雜,所以強調應早期治療,才容易痊癒。

【原文】

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一性一剛柔1,飧居亦異2,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3,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

【註釋】

1物一性一剛柔:物品的一性一能,有剛有柔。

2飧居亦異:「飧」與「餐」通,飲食居處的習慣,也有差異。

3四治之能:砭石、毒一藥、微針、灸爇等四種治療方法的功能。

【譯文】

此外,地域有溫涼高低不同,物體的屬一性一有剛有柔,人們的飲食起居也不盡相同,故病症與治法也應有所區別。

故黃帝提出四方居民治法不同的觀點,歧伯則列舉了砭石、毒一藥、微針、灸爇等四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及其作用,用來教導後代有學識的人,啟發不知道變通的人,診病的醫生,必須一一明察。

【評析】

本條強調治病應當遵循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原則。

【原文】

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若兩感於寒1而病者,必死。

【註釋】

1兩感於寒:陰經與陽經同時感受寒邪,如太陽少陰兩感。

【譯文】

凡是感觸了寒邪,就會產生發一熱,熱勢雖然盛,也不會死亡。

假使陽經和陰經同時感受寒邪而生病,就容易死亡。

【評析】

本條指出一般傷寒與兩感於寒在預後上的差異。

一般外感病都有發一熱,這種發一熱是機體抗邪於外的反映,所以熱勢雖然很盛,也不會死亡。

如果兩感於寒,不但陽經受邪,而且傷及陰經,大多是正衰邪盛,所以預後比較危惡。

【原文】

尺寸俱浮1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2,故頭項痛,腰脊強。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俠鼻絡於目3,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4,故胸脅痛而耳聾。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5,故腹滿而嗌干6。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7,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8,絡於肝9,故煩滿而囊縮十。

此三經皆受病,已入於府,可下而已。

【註釋】

1尺寸俱浮:寸關尺三部而言,猶言從寸至尺三部脈都是浮象。

2其脈上連風府:風府是督脈經一穴一位,位於項後,正中枕骨之下陷。

「其脈」指足太陽經脈,這一經脈,起於目內訾,上行額部至顛頂,入裡絡於腦,回出下行項後,循肩胛內側,夾行脊柱兩旁,抵於腰中,所以太陽經受邪,多有頭項痛,腰脊強的症候。

3其脈俠鼻絡於目:足陽明經脈起於鼻翼旁,入上齦環繞口一唇,交叉於唇下溝承漿一穴一。

向後沿腮下出大迎一穴一,經頰車上行耳前,沿髮際到額部,有一支脈在大迎前,下行循喉嚨入缺盆,下入膈中,聯於胃,絡於脾,挾臍下行,經髀關,循足而下,止於大趾尖端,這是足陽明經脈循行路線。

4其脈循脅絡於耳:足少陽經脈起於目銳眥,上行頭角,下至耳後,其支脈從耳後進入耳內,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方,循頸側入缺盆,然後向下走胸中,再過膈膜,絡於肝和膽,再到少腹兩側。

至於直行的經脈,從缺盆經腋,沿胸脅部到髀關節外側下行,直至外踝,止於足小趾。

由於足少陽經循脅部絡於耳,所以少陽經脈受邪會發生兩脅疼痛和耳聾的病變。

5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yi):足太陰的經脈,開始於足大趾尖端,上行足內踝前方,沿脛骨內側,經股內側前緣,直抵腹內,入屬脾臟,聯繫胃腑,穿過膈膜,循行咽部,連及舌根,散於舌下。

由於足太陰經脈連及脾胃,經過咽部,所以太陰受邪,出現腹滿嗌干之症。

6嗌干:咽部乾燥。

7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舌本指舌根,足少陰經脈,開始於足小趾,斜走足心出內踝前陷中。

經內踝骨後,轉走足根,由此上腿肚內側,膝彎內緣,通過脊柱,入屬腎臟,連及膀一胱。

直行的脈,從腎上行貫穿肝膈,入肺,沿喉嚨至舌根。

由於足少陰經脈絡於肺,連繫舌根,所以少陰受邪,出現口燥舌干而渴的症狀。

8陰器:生一殖器。

9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足厥陰的經脈,開始於足大趾,沿足背,至內踝前,上行膝彎內緣,沿股內側,環繞陰器,至少腹和胃經並行,入屬肝臟,連繫膽府,向上貫穿膈膜,散佈脅肋,沿喉嚨後壁,過顎骨,上連於目系,出額部,與督脈會於頭頂中央。

十囊縮:陰囊上縮。

【譯文】

尺部、寸部脈象皆浮的,是因太陽受邪患病,大多在一兩天發玻這是太陽經脈上連風府,行於頭項、腰脊部位的緣故,故出現頭項疼痛、腰脊拘緊不柔和等症狀。

尺部、寸部脈象均長的,是陽明受邪患病,大多在兩三天發玻這是陽明經脈起於鼻旁,行於目下的緣故,故出現身一體發一熱、目痛、鼻乾燥、不能安臥等症狀。

尺部寸部脈象皆弦的,是少陽受邪患病,大多在三四天發玻這是少陽經脈循行胸脅、出入耳中的緣故,故出現胸脅疼痛而又耳聾的症狀。

太陽、陽明、少陽這三經患病,為病在經脈,邪氣還沒有傳入腑,可以用發汗法治癒。

尺部、寸部脈象皆沉細的,為太陰受邪生病,大多在四五天發玻這是太陰經脈絡於胃,循行咽部的緣故,故出現腹部脹滿,咽喉乾燥的症狀。

尺部、寸部脈象都沉的,是少陰受邪生病,大多在五六天發玻因為少陰經脈穿過腎、絡於胸膈,連繫舌根,故出現少陰病見舌燥、口渴。

尺部、寸部脈象都微緩的,是厥陰受邪生病,大多在六七天發玻這是厥陰的經脈環繞陰器,入屬於肝的緣故,故出現煩悶、陰囊縮入的症狀。

太陰、少陰、厥陰這三經患病,邪氣已經傳入胃腑,可用洩下法治癒。

【評析】

本條說明,六經病發病的大約日期和主要脈症,以及三陽並三陰病的治療原則。

本條所說是根據《素問·熱論》六經形症的內容,補充出每經病的脈象,並據脈測病,把受病日期改為發病日期,且出以推斷語氣和放寬了日期的幅度,就顯得更加全面和靈活。

同時改「髒」字為「腑」字,增加了「已入府,可下而已」,應該肯定這皆是叔和的貢獻。

然而《素問·熱論》的三陽病都是表症,三陰病僅是熱症、實症,與《傷寒論》的六經症治,決不應相提並論,等同看待。

因為仲景在繼承前人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豐富的實踐經驗,已經將六經症治理論大大地推進了一步,充實了新的內容,賦予了新的含義。

六經病不僅有實症熱症,而且有虛症寒症,乃表裡寒熱虛實陰陽的八綱俱備,六經病的治法不僅是汗下兩法,而且是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八法俱全。

【原文】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1,不知人者,六日死。

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臟腑不通,則死矣。

【註釋】

1水漿不入:湯水不能下嚥。

【譯文】

假使互為表裡的陰陽兩經,同時感受了寒邪,如第一日太陽經受邪,就和少陰經一起發病,而出現頭痛口乾、心煩脹滿口渴等症。

第二日陽明經受邪,就和太陰經一起發病,而出現腹脹、身熱、不欲食、譫語等症。

第三日少陽經受邪,就和厥陰經一起發病,而出現耳聾、陰囊收縮、四肢厥冷、湯水不得下嚥,甚至昏迷不識人等症。

到了第六日,就要死亡。

如果三陰經、三陽經、五臟六腑都受了病,那麼,營衛之氣不行,臟腑之氣不通,就必死無疑了。

【評析】

本條講兩感症的臨一床一表現及其不一良預後。

兩感症是一髒一腑同時受病,表裡症一起發作,顯見邪氣充盛,正氣不支,所以預後不一良。

東垣的經驗:「虛而感之深者多死,實而感之淺者或生。」

足資佐證。

第一日出現頭痛口乾,煩滿而渴,為太陽少陰兩感;第二日出現腹滿譫語,身熱不欲食,為陽明太陰兩感;第三日出現耳聾、囊縮、厥逆,為少陽厥陰兩感。

如果湯水不入,昏不識人,延至第六日即會死亡。

【原文】

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1,不加異氣2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3,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一精一神爽慧也。

【註釋】

1傳經:病情的變化發展,由這一經的症候,演變為另一經的症候。

2異氣:又感受了另外一種病邪。

3囊縱:陰囊由縮入轉為鬆緩。

【譯文】

若病人不是兩感病,又沒有傳經發生,並且未再感受新的致病邪氣的,到第七天,太陽病就會衰退,頭痛就會明顯好轉;第八天,陽明病衰退,發一熱就會稍退;第九天,少陽病衰退,耳聾漸漸恢復,則可以聽得見聲音;第十天,太陰病衰退,腹部脹滿減輕,恢復到正常,並想吃東西;第十一天,少陰病衰退,口渴就會消退,舌干也隨之消失,且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病衰退,縮入的陰囊就會松一弛復原,少腹拘急緩解,邪氣皆去,病人一精一神爽慧。

【評析】

本條敘述六經病衰的日程和臨一床一表現。

本條說明外感病六經症的一般病程。

如只是一經受病,且未發生傳變,又沒有重感其他外邪,經過六七日時間,病邪漸衰而正氣漸復,就會轉向痊癒。

病癒的日數乃隨發病日期的遲早推算而來,所謂十二日厥陰病衰,實際仍為六七日,絕對不是什麼六經傳遍。

【原文】

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1,尺寸陷者2,大危。

【註釋】

1不間:病勢不減,仍然繼續發展的意思。

2尺寸陷者:三部脈沉伏而按摸不到。

【譯文】

假使已經過了十三日,病勢仍未衰減,三部脈皆沉伏的,那就非常危險了。

【評析】

本條講病逾期不解,邪熾正衰的危候。

【原文】

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後壞病證而治之。

若脈陰陽俱盛1,重感於寒者,變成溫瘧2。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一熱,變為溫毒3,溫毒為病最重也。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

(一本作瘧)以此冬傷於寒,發為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

【註釋】

1脈陰陽俱盛:陰,指尺部;陽,指寸部。

所謂關前為陽,關後為陰。

2溫瘧(nue):先熱後寒的一種瘧疾。

3溫毒:此症因冬時溫暖,熱毒內伏,至春氣候驟熱,伏毒與時熱並發所致。

多見煩悶嘔逆、面赤身赤、狂亂燥渴、咽喉腫爛、發斑神昏等症,最為危險,宜大解熱毒為主。

【譯文】

若又感受其他邪氣,變成其他疾病的,應當依據後述壞病症進行施治。

若尺寸脈均緊而有力,又感受寒邪的,就會轉變為溫瘧。

若寸脈浮滑、尺脈濡弱,感受風邪的,就會轉變成風溫。

若寸脈洪數、尺脈實大,再感受溫一熱,就會轉變成溫毒,溫毒為最嚴重的一種玻若寸脈濡弱、尺脈弦緊的,又感受溫邪,就會轉變成溫疫。

這些皆為冬季感受寒邪,而變成溫病的疾玻總之,所變之症必須詳加診察,因症立法處方,隨症施治。

【評析】

本條指出重感異氣的各種不同變病及施治原則。

在感受了寒邪以後,又感了另一種病邪,因而變為其他病的,就不能按照單純的傷寒的治法去治療,而應該根據壞病的脈症,探求出主要病機,隨機論治。

本條舉出重感異氣的病變有溫瘧、風溫、溫毒、溫疫等四種。

尺脈為陰,寸脈為陽,脈陰陽指尺寸的部位而言,文中提出的四種脈象,於重感之前,也是屬於倒裝文法,實際是變病的脈象,只有這樣理解,才有辨證意義。

由此可知溫瘧的病因是重感寒邪,溫瘧的脈象是尺寸盛實有力。

風溫的病因是重感風邪,風溫的脈象是寸脈浮滑,尺脈濡弱。

溫毒的病因是重感溫一熱,溫毒的脈象是寸脈洪數,尺脈實大。

溫疫的病因是重感溫氣,溫疫的脈象是寸脈濡弱,尺脈弦緊。

【原文】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1,以成痼疾2,小兒女子,益以滋甚3。

時氣不和4,便當早言,尋其邪由5,及在腠理6,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

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髒,則難可制。

比為家有患,備慮之要。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

如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

【註釋】

1隱忍冀差:「差」同「瘥」,對疾病隱瞞忍耐,希望能自己好轉病癒。

2痼(ɡu)疾:頑固不愈的久玻

3滋甚:更加嚴重。

4時氣不和:感受時令不正之氣而身一體違和。

5尋其邪由:尋找致病的原因。

6腠(cou)理:肌肉皮膚間的紋理。

【譯文】

大凡有了疾病,應該即時治療,如果不能即時求醫診治,而隱瞞著、忍耐著,希望僥倖自愈,往往因此而釀成積久難愈的玻尤其是小兒與婦女,更容易拖延不治,使病勢更加嚴重。

如果因外受時令之邪而身一體不適,就應當及早告訴家裡的人,請醫生診治。

尋找致病原因,乘病邪還在腠理的時候,及時進行治療,很少有不愈的。

如果病人隱瞞忍耐,過了許多日才說,病邪已經侵入臟腑,那就難以制止了。

這是家中發生患病的人,應當考慮注意的要點。

凡需製作湯藥,不可拘泥時間的早晚,一旦感到有病,就應立即請醫治療,只有這樣,才容易治癒。

如或稍有拖延,病情就會發生變化,這時雖然要求醫治,一定難於收效了。

【評析】

本條講患病應當早治,切忌拖延。

本條提出患病必須早治的意義及失治的嚴重後果。

有許多疾病,因為未能及時治療,以致病邪日深,病勢日重,而成為難以治癒的沉痾痼疾;尤其是小兒和婦女,由於小兒不能訴說病情,婦女多隱疾難言,因而失治的後果更為嚴重。

因感受時令不正之氣而發生的疾病,病勢發展很快,更應當注意早期治療,以免病邪向裡轉變,釀成難以救治的危局。

在服藥方面,也不可拘於早晚,一感覺有病,就應隨時醫治,隨時服藥,只有這樣,才能很快痊癒。

否則,病情惡化以後,再去求醫服藥,就難以為力了。

【原文】

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譯文】

服藥不能依照規定的方法,任意違背醫囑,那就不必治療。

【評析】

本條講服藥應當遵循醫囑。

臨一床一治療除了醫家處方用一藥必須符合病情,是愈病的條件外,在煎藥用水方面、煎藥時間方面、投藥先後方面、服藥時間方面、藥後調護方面等都有一定的法度,這需要病家的密切配合,才可能取得預期的療效。

否則,不僅難以收效,甚至發生其他變化。

【原文】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裡則不消矣。

未有溫覆1而當,不消散者,不在證治。

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2,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3,重者必死矣。

【註釋】

4溫覆:服藥後用衣被覆蓋,使週身溫暖,以利於汗解。

2協熱遂利:表症因誤下而邪內陷,致發生下利,稱為協熱利。

3困篤:病變沉重難醫。

【譯文】

大凡傷寒病,多為感受風寒所致。

開始時風寒侵襲肌表,漸至由表入裡,病邪一旦入裡就不易解除了。

因此,凡風寒在表,應及時治療,施用發汗解表,並注意服藥後適當加蓋衣被,使渾身溫暖而得汗,病邪就會消散。

若不遵循表裡先後的症治規律,一起病就行攻下,就會引起變症。

因此,若表症尚未解除,還應當先解表,解表後,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

若表症已解而裡症未除,一般可用下法。

但若裡實未成,未見大滿大實之症,則不可用攻下法,若過早攻下,則不能解除其病;若表症已解,而裡實已甚,腸中燥屎已成,而見大滿大實之症,就應攻下燥屎,燥屎得去,則病可愈。

若不能攻下,而妄行攻下,使正氣受損,邪熱內入,而產生協熱下利、煩躁等各種變症的,不可勝數,病變輕的則會加重,重的則會死亡。

【評析】

本條論治療外感病使用汗下的一般原則應以辨證為前提,既要防止早下誤下,也要避免應下失下。

【原文】

夫陽盛陰虛1,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2,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夫如是,則神丹3安可以誤發,甘遂4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況桂枝5下嚥,陽盛即斃,承氣6入胃,陰盛以亡。

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

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

而醫術淺狹,懵然7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歿8,自謂其分,至令冤魂塞於冥路,死一屍一盈於曠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註釋】

1陽盛陰虛:熱邪盛而裡陰被灼的症候。

2陽虛陰盛:寒邪盛而表陽被遏的症候。

3神丹:一種發汗劑。

4甘遂:峻逐水邪的藥物。

5桂枝:桂枝湯。

6承氣:承氣湯。

7懵(měnɡ)然:糊塗的樣子。

8殞(yǔn)歿:死亡。

【譯文】

熱邪盛而陰液損傷的症候,不可發汗,誤汗就會導致死亡,應當攻下,洩去熱邪,就能夠痊癒。

寒邪盛而衛陽被遏的症候,治宜發汗,不可攻下,發汗則邪自表解而病癒;誤下則正傷邪陷而病變加劇,也可引起死亡。

正因為這樣,所以神丹豈可以誤用,甘遂豈可以妄攻,須知虛與實的治法,相去很遠,用一藥的當否與病情的安危,有著密切的影響,治病豈是容易的事呀!何況誤用桂枝湯,陽熱過盛就會斃命,誤用承氣湯,陰寒愈增就會死亡。

頃刻之間死生立判,眼望著病人死去,來不及計算日期。

這種陰陽虛實交互錯雜的變化,在症候表現上極其輕微,若誤用了發汗吐下等治法,就會很快發生不一良的後果。

醫術淺薄狹窄的人,糊糊塗塗地不瞭解病的根源,當然會犯治療錯誤,促使病人死亡,還說是病人本來該死,以至誤治而死的一屍一體遍於曠野,富有仁一愛一之心的人,能不感到痛心嗎!

【評析】

本條以汗下治法各有宜忌,說明辨寒熱虛實陰陽表裡的重要意義。

辛溫發汗法適用於表寒症,苦寒攻下法適用於裡熱症,法隨症施,庶不致誤。

如果治法與症相反,裡熱症誤用辛溫發汗,表寒症誤用苦寒攻下,那麼,必致病變加劇,甚至死亡。

所以說「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

關於陽盛陰虛與陽虛陰盛,有著許多不同的解釋,根據「邪氣盛則實」、「一精一氣奪則虛」的虛實定義,所謂陽盛陰虛,當是指邪熱盛而裡陰虛,所以治宜下法以洩熱救陰,切忌辛溫發汗。

所謂陽虛陰盛,當是指寒邪盛而表陽被遏,所以治宜發汗以解表散邪,切忌苦寒攻下。

這就充分說明汗下治法各有所宜,亦各有所忌,萬一誤用,必然發生不一良的後果。

接著舉出「桂枝下嚥,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就是具體的證明。

【原文】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自不同,而執迷妄意1者,乃雲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裡,言巧似是,其理實違。

夫智者之舉錯2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3之榮,而莫見此傾危4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

【註釋】

1執迷妄意:以意推測,固執己見而執迷不悟。

2舉錯:「錯」同「措」,舉動與措施。

3翕習:親近習熟的意思。

4傾危:傾覆危害。

【譯文】

凡屬兩感病而同時發作的,治療應有先後的步驟,因為發表和攻裡,本來是作用不同的治法,而秉一性一固執、缺乏分辨能力的人,僅靠自己的猜測,竟說神丹和甘遂可以合起來使用,既能解表,又能除裡,說得巧妙,似乎頗有理致,實際是違反了治療的理論。

聰明人的舉動措施,常常是經過周密思考而且十分慎重;愚蠢人的行為動作,必定是魯莽武斷並急於求成,這牽涉病人的生死安危,怎麼能聽信詭辯呢?現在有知識的人,但追求那親近習熟的光榮,而看不到這傾覆危害的敗壞。

只有明白醫理的人,平時能一愛一護自己的生命,並能推己及人,將別人的疾病,看成自己的疾病一樣,果真如此,怎麼會因病人的關係疏遠而漠不關心呢?

【評析】

本條主要討論兩感病的治療原則,並對錯誤論點的批判。

治療兩感病,應當全面權衡病情的輕重緩急,來確定治療的步驟,一般應先解其表,表解後再攻其裡。

但也不是絕對的,也有先攻其裡的,應當活看。

至於主張神丹與甘遂合用以解表裡,似乎為治療開闢了一條捷徑,能夠畢其功於一役,其實是一種主觀願望,違反了因勢利導的治療原則,何況神丹與甘遂都是峻烈之品,所以王叔和對這個問題的分析批判,應該說是正確的。

當然也不能認為解表與攻裡一概不能同用,後世防風通聖散,就是一張表裡同治的方劑,這應視為醫學理論的發展。

但是,防風通聖散畢竟有它一定的主治範圍,決不能通治兩感玻

【原文】

凡發汗溫服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1,可半日中盡三服。

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

病重者,一日一一夜,當晬時2觀之。

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

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

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註釋】

1當促其間:縮短服藥的間隔時間。

2晬(zui)時:周時,指一晝夜二十四小時。

【譯文】

凡是溫服發汗的湯藥,處方後雖然說明一日服三次,但如果病情嚴重,服一次藥後病不能解除的,服藥間隔時間就應當適當縮短,可以在半天內服完三次。

若藥不對症,服藥後就出現不適的感覺。

病情重的,晝夜皆應服藥,並二十四小時嚴密觀察,以防病情變化。

若一劑藥服完後,病症尚存的,應當再煎制湯藥服用。

此外,有的病人服藥後不易出汗,直至服完三劑藥後才汗出病解。

若服藥後始終不出汗的,屬於危候。

【評析】

本條專論給藥的法度。

給藥方法包括藥汁的溫涼、服藥的時間、次數的多少等,對於方藥的療效,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無論醫家、病家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它是前人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值得珍視和研究。

本條內容與《傷寒論》桂枝湯後的服法大致相同,顯然錄自《傷寒論》,可參考《太陽卜篇,但叔和也有補充,那就是服發汗藥後不得汗解,並非都是病重藥輕,藥力不夠,也有因為藥不對症的,就不能照搬縮短給藥間隔時間的辦法,更不能連服兩三劑。

否則,定會發生嚴重的後果。

怎樣才能區別是藥未勝病還是藥不對症呢?「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就是藥不對症的主要根據。

這一經驗,足補仲景之不足,也不應忽視。

【原文】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

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

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而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1,言能飲一鬥,與五升。

若飲而腹滿,小一便不利,若喘若噦2,不可與之也。

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

【註釋】

1勿極意也:不使過度的意思。

2噦(yuě):呃逆。

【譯文】

凡得時氣病,到五六日的時候,口渴想飲水,而不能多飲的,那就不應當勉強給他水飲。

為什麼呢?因為病人裡熱未盛,不能消水,水入不行,必然增加它玻到了七八日口大渴欲飲水,還是應當依據病情,酌量飲服,勿使病人滿足,譬如說病人能喝一鬥,只可給予五升。

若飲水後患者感到腹部飽滿,小一便不利,或氣喘,或呃逆,就不可再給了。

如果喝水後,忽然大汗出,那就是病要自愈的徵象。

【評析】

本條講對時氣病口渴的護理原則。

口渴是時氣病的常見症狀,但渴飲的情況各有不同,所以應當分別對待。

一是渴欲飲水而飲不能多,護理原則是「不當與」,因為裡雖熱而未甚,飲水不消反能增玻二是大渴欲飲,護理原則是「勿極意」,言能飲一鬥,只與五升,以免過量。

三是因過飲而水停氣滯,發生腹滿,小一便不利,水氣上逆,或喘或噦,護理原則是「不可與」,使忍耐不飲,還能起到治療作用。

四是停飲自解的轉歸,忽然大汗出,此是水汽得以宣散的表現,因而知為「自愈。」

【原文】

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之玻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1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複數。

【註釋】

1小渴:輕度的口渴。

【譯文】

凡得病之後,反而能喝水的,這是陽氣恢復,疾病將要痊癒的佳兆。

有不瞭解病理的人,只聽說病人能喝水就會自愈,一旦見到病人出現輕微口渴,就強迫大量喝水,因而釀成災禍,為數不少。

【評析】

本條進一步提出飲水過量的危害。

凡陰症、虛症,當陽氣恢復的時候,每見渴欲飲水,但並非裡熱津傷,因此決不能恣意多飲。

多飲之後,剛剛才恢復的陽氣,尚不能溫運大量水分,必致水停不化而發生喘滿嘔噦等變症。

【原文】

凡得病,厥1脈動數2,服湯藥更3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

【註釋】

1厥:做「其」字解。

2脈動數:脈象數而圓滑有力。

3更:改變的意思。

【譯文】

大凡患病,在開始的時候,脈象動數,服了湯藥以後,改變成遲脈;或原來是浮大的脈,現在轉變為小脈;或開始是煩躁不安,現在一精一神安靜,這些都是疾病將愈的徵象。

【評析】

本條講病將向愈的脈症。

陽熱亢盛,脈多動數,服藥以後,轉變為遲脈,這是表明邪熱已退。

脈浮為邪在表,脈大是邪勢盛,現在轉變為小脈,這是表明邪勢已衰,表症已除,即所謂「大則病進,小則病退」,病由煩躁不安轉為神情安靜,更是邪退正安的表現。

因此,根據前後脈症的比較,就可以預斷這是病將向愈的轉機。

當然僅是舉例而言,還應結合全部病情來分析判斷。

【原文】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一穴一1。

【註釋】

1五十九一穴一:又稱五十九刺,一穴一名見於《素問·刺熱論》與《靈樞·熱卜。

其分佈區域,頭部二十五一穴一,胸部與四肢三十四一穴一。

【譯文】

凡治療溫病,可刺五十九一穴一以洩其邪熱。

【評析】

本條講溫病可用針刺法治療。

針刺法有良好的洩熱作用,所以《素問》《靈樞》皆有專章論述。

五十九一穴一的主治各有所宜,可以根據病情選取,不是五十九一穴一都要針刺。

【原文】

人身之一穴一,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一穴一,灸之有害,七十九一穴一,刺之為災,並中髓1也。

【註釋】

1中髓:損傷骨髓。

【譯文】

人身的孔一穴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個,其中有三十九個一穴一位忌灸,七十九個一穴一位忌用針刺,如果誤用了艾灸或針刺,就會發生災害,並且會傷及骨髓。

【評析】

本條講應當瞭解禁灸忌針的一穴一位,不可誤灸誤針,以避免損害身一體。

禁針禁灸的孔一穴一,大都分佈在鄰近重要器一官或內臟的部位,應當慎用針灸,否則,容易發生嚴重的損害,甚或導致死亡。

「中髓」是指傷及骨髓,乃誤灸誤刺比較常見的後果之一。

究竟是哪些孔一穴一,文中沒有交代,可以參考針灸方面的專著。

【原文】

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

【譯文】

凡出現四損之脈的,三天則會死亡。

所謂「四損」,是指正常人呼吸四次,病人脈搏來一次。

若出現五損之脈的,一天則會死亡。

所謂「五損」,是指正常人呼吸五次,病人脈搏來一次。

若出現六損之脈的,一個時辰則會死亡。

所謂「六損」,是指正常人呼吸六次,病人脈搏來一次。

【評析】

本條講損脈的預後。

正常人的脈搏,一呼時兩跳,一吸時兩跳,所以一呼一吸之間,大約跳動四次。

呼吸許多次,而脈才跳動一次的,名為損脈,標誌著髒氣損傷,所以預後極其不一良。

脈搏間歇的時間愈長,則死亡愈快,因此有四損三日死,五損一日死,六損一時死的不同。

這樣的損脈,後世的醫案還未看到記載,只能存參備考。

【原文】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譯文】

脈象有力而身上怕冷的,是因為感受寒邪;脈虛無力而身上發一熱的,是因為感受暑邪。

【評析】

本條講傷寒和傷暑的脈症特點。

寒邪傷形,表陽被遏,裡氣不虛,所以脈盛有力,而身上惡寒。

暑邪傷氣,暑熱外盛,裡氣虛弱,所以脈虛無力,而身一體大熱。

這與《素問·刺志論》所說「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的一精一神是一致的。

氣盛故脈盛,氣虛故脈虛。

張景岳說:「陰邪中人,則寒集於表,氣聚於裡,故邪盛實而身本因寒也;暑邪中人,則熱觸於外,氣傷於中,故正氣疲睏而熱無寒也,此夏月寒暑之明辨。」

可作進一步理解的參考。

【原文】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譯文】

脈象尺寸部都盛大,大汗淋一漓而病未解的,屬正不勝邪之兆,是死候。

【評析】

本條講脈癥結合,預測死候。

脈陰陽俱盛,為邪氣內實之征,大汗出,為津一液外洩,病不見減,不僅正不勝邪,而且津氣有頃刻脫亡之勢,所以預斷為死候。

【原文】

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譯文】

脈的尺部寸部都虛弱無力,而發一熱不止的,為死候。

【評析】

本條講脈症合參,預測死候。

脈陰陽俱虛,這表明正氣也是陰陽俱虛,而發一熱不退,必將陰竭陽亡,所以斷為死候。

【原文】

脈至乍數乍疏者死;脈至如轉索,其日死。

【譯文】

脈搏跳動堅一硬搏指,似扭轉的繩索的,為真髒脈現之兆,預後不一良。

當日而死。

【評析】

本條講據脈判斷死候。

脈象或快或慢,是心氣已竭,榮衛之氣斷絕,故主死。

脈象以柔和有神為佳,乃脈有胃氣,如見脈象緊急形如轉索,絕無柔和之象,表明胃氣已竭,死期當然不遠了。

【原文】

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

【譯文】

胡言亂語,身上微有發一熱,脈象浮大,手足溫暖的,預後良好;如果手足逆冷,脈象沉細的,不出一日內死亡。

【評析】

本條講熱病陽存者生,陽亡者死。

胡言亂語,是熱病常見的症候,症情比較嚴重,但不一定是死候,此條即結合其他脈症來推斷預後的例證。

身微熱而脈浮大,可見症屬熱而熱勢不甚,尤其是手足溫,既標誌熱較輕淺,同時也表明陽氣尚存,所以預後良好。

如果手足逆冷,脈象沉細,多見於邪熱內閉,陽氣厥脫,則知這一譫言妄語,屬於神氣越脫,所以很快就將死亡。

「不過一日死」,正說明死亡的迅速。

【原文】

此以前是傷寒熱病症候也。

【譯文】

以上所說的,是傷寒熱病的症候。

【評析】

本條是《》的結語。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傷寒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