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拾遺》卷四十:◇行墨敕授散騎常侍牒詞(以下行墨敕牒)敕淮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文拾遺》卷四十

唐文拾遺

卷四十

◎崔致遠(七)

◇行墨敕授散騎常侍牒詞(以下行墨敕牒)

敕淮南節度鹽鐵轉運等使、東面都統兼指揮京西京北神策諸道、節度兵馬制置等使牒:某官乙。

右可檢校右散騎常侍,余如故,如將軍須言員外置同正員。

牒:准今年二月九日詔,應諸州有功剌史及大將軍等如要勸獎者,從監察御史至常侍,便可墨敕授訖,分折聞奏者。

大君降命,元帥從權,但雲能立勤勞,特許先申獎勸。

漢祖則手無刓印,不阻論功;武侯則心若懸衡,必能舉職。

用示軍中之賞,式資闕下之恩。

前件官夙蘊壯圖,久從戎事,將救奔沈之患,固憑擒縱之能。

桓榮祖之馳名,不唯馬槊;周盤龍之受爵,允稱貂冠。

事須准詔,授檢校右散騎常侍,仍具申奏,並牒知者。

故牒云云。

◇授盱眙鎮將鄒唐兼御史中丞

廣明二年六月十二日,使兼都統檢校太尉、平章事、燕國公牒:准詔云云。

將軍分閫,大夫出疆,可專未請之權,況奉已成之命,高懋懋賞,用報奇功。

前件官術繼白猿,名齊赤兔,夙歸信義,備察忠良。

雖遷柱下之官,尚慊軍中之望,宜升專席,更勵枕戈。

爾其心保清廉,好對映淮之月;力誇驍銳,無慚破十浪十之風。

事須准詔行墨敕授御史中丞。

◇受楚州剌史張雄將軍

牒:准詔云云。

見功必賞,漢高祖之殊恩;承製無疑,十鄧十司空之故事。

前件官,材標落落,韻稟錚錚,自假使符,已揚政績,理股肱之名郡,登耳目之高官,信義相從,功名愈振。

佇擅外台之寄,宜升大樹之資。

爾其益勵忠規,仰銜成命,用副劉宏之善舉,無嗟李廣之難封。

事須准詔行墨敕,轉授右武衛將軍員外置同政。

◇授高霸權知十江十州軍州事

牒:准詔應諸州剌史。

如有軍功,卿量加爵賞,如有罪犯,卿宜書罰,別差人知州具狀申奏者。

大元帥之權,既資成命;古諸侯之任,宜選良才。

前件官,蛟躍池中,虎蹲岸上,用軍以義,守節唯忠,不辭白刃之危,累挫黃巾之眾。

或短兵鬥勇,或圓陣呈寄,動有所成,往無不利。

今以九十江十闕牧,一郡思春,將活疲甿,固憑幹吏。

爾其遏強撫弱,削弊蠲苛。

無登庾亮之樓,空知玩月;好把袁宏之扇,且學揚風。

稍展政聲,佇沾恩命。

事須准詔行墨敕,差知十江十州軍州事,仍具事由申奏,並牒知者。

◇許勍妻劉氏封彭城郡君

牒:奉處分。

古者官至大夫,室稱命婦,遂有從夫之貴,乃為處世之榮。

而況靜則能慎內言,動則克從外役,躬擐甲冑,志凌雪霜,功名既異於常流,封拜豈拘於成命?以滁州剌史許勍妻劉氏,英才天授,貞節日彰,平欺後魏將軍,洛十陽十失行;仰慕聖朝公主,司竹興兵。

一昨專命良夫,討除叛卒,遽陳丹赤,固願同征。

手驅組練之群,遠攻城壘;身脫綺羅之色,久犯氛埃。

四德有餘,六韜可試,豈獨家之肥也,實謂邦之媛兮。

夫既冠其銀鐺,婦宜榮於石窌。

豈可使松標峻影,早致凌雲;蘿抱柔姿,猶嗟委地。

先行茂賞,用報前功,軍中之命爵策勳,與人從欲;天上之錦箋鈿軸,待鳳銜來。

事須准詔行墨敕封彭城郡君,仍表次錄奏,並牒知者。

◇請節度判官李綰大夫充副使(以下舉牒)

牒:大夫天芝稟秀,霜桂含貞。

蔚爾芳猷,每見用和為貴;凜然直氣,終能嫉惡如讎。

信知賢良,實救凋弊。

頃者再握一同之政,曾標三異之名,既發縣花,佇分郡竹,而乃鯤鵬自滯,羔雁相從,鉅鹿卑棲,劍川遠役,察俗而唯資婉畫,犒師而不乏豐儲,果得入奏玉墀,出懸金印。

洎某暫臨十江十陸,旋鎮海門,永言移節之難,鹹假運籌之妙。

一來淮甸,四換星霜。

判官德以潤身,固為已任,恩能濟物,不欲人知,蒞事實繁,在公匪懈,筆直而吏多畏色,鞭輕而獄絕冤聲,見君子之盡心,實古人之用意。

十二年之弘益,久而彌芳;千萬里之追從,永以為好。

雖將徐榻別緻,猶恐燕台未高。

今已假小秩宗,兼大司憲,不遷職位,何稱官榮?幸屈跡於副車,冀揚威於戎幕。

陳十寵十宣詔條無失,嘗賴功曹;呂虔致郡俗永安,亦憑別駕。

若言今日,彼在下風。

事須請攝節度副使,表次錄奏。

◇請副使李大夫知留後

牒:大夫劍橫天外,珠媚水中,雄稜則仰決浮雲,十溫十潤則旁無枯草。

深藏利器,久佐遠藩。

每施婉婉之謀,共化蚩蚩之俗,五鎮相倚,一紀於茲。

嘗於折獄按刑,唯遵直道;縱至旬休節假,不離公門。

敢言知己之難,實荷成十人之美。

今已三年玩寇,尚恣侜張;十道征師,遞相十逼十撓。

若不專征鈇鉞,何因倒載干戈,遂驅養勇之鋒,佇破稔十奸十之窟。

代行拙政,留托長才,慰八郡之疲羸,察四鄰之劻勷。

翼使袁宏黎庶,粗識詠歌;無令陶侃賓僚,只耽閒戲。

數年臥理,今日出行,皆資裨助之功,聿保始終之惠。

事須請知觀察留後。

◇請高彥休少付充鹽鐵巡官

牒:少府學麟成角,詞鳳傳十毛十,偶輕桂客之遊,暫樂梅仙之曲。

鶴唳而月龍寒野,萬里清音;鵬飛而雲簸長天,九霄高躅。

幸聯宗十十黨十十,得接徽猷,敢興念於維駒,無見辭於絆驥,稍假縱橫之術,終匡斡運之權。

雖慚燕國之金台,願接謝家之玉樹,同姓必親於異姓,今人何讓於古人。

事須請攝鹽鐵巡官,表次錄奏。

◇請泗州於濤尚書充都指揮使

牒:尚書洞究儒經,旁探武緯,指清途於萬里,牧遠群於三年。

旟看隼飛,輈待鹿挾,慰疲甿以仁政,捍寇盜以智謀,克歸合浦之珍,曾散曲堤之眾。

今者徐戎遺燼,敢恣侵凌;楚卒十精十鋒,佇期埽蕩。

終免致包胥之哭,況非奪晉鄙之軍。

但以鷹犬呈功,熊羆就列,須侯指揮之命,仍申摶噬之能。

實托威權,遠希統攝。

俾瞻馬首,皆知進退之宜;永滅梟聲,用審否臧之律。

事須充都指揮使。

其應援諸郡及寧淮、盱眙、淮十陰十等三鎮將士,悉受指揮。

◇王棨端公攝右司馬

牒:端公烏衣茂族,鶴氅清流,早列官榮,頗十精十吏術。

口中金石,常聆直韻之高;手下銅鹽,曾展長才之妙。

事既同於外舉,理無愧於旁求。

今則秩掛方書,職參典午,雖雲承乏,且欲試能。

憲府威稜,他日見豺狼懾伏;郡庭閒散,此時樂魚鳥留連。

事須差攝右司馬。

◇右司馬王棨端公攝鹽鐵出使巡官

牒:奉處分,且榷筦之設也,本資戎事,將贍軍須,既當薄伐之期,實藉均輸之利,能成重務,固選良才。

端公韻振維山,慶流淮水,靜處五常之域,勤尋六義之門,每覽緣情,備知守節,繼委當仁之任,皆傳幹吏之名,已為歷試諸難,可謂多能鄙事。

今以仰裨國用,旁濟兵儲,權課方殷,句稽匪易,官居典午,既已優閒,志在推公,撫辭冗屑。

佇縻幕職,立展籌謀。

雖見王晞,長寄心於方外;何妨裴楷,暫勞力於俗中。

事須請攝鹽鐵出使巡官,句勘當司錢物。

◇前邵州錄事參軍顧玄夫攝桐城縣令

牒:前件官,善水無壅,謙山自高,腹飽詩書,口十含鋒刃,厚利唯勤於耕道,閒情素懶於釣名。

為疏奔競之門,尚處卑棲之地,既能潔己,何惜十愛十人?州主簿之提綱,昔嘗留意;邑大夫之制錦,今可呈功。

永言不憚勤勞,方謂克承闕乏,稍念時危而慎守,勿雲俗弊而難除。

一門多詠雪之才,眾推餘慶;百里渴象雷之理,勉振政聲。

事須差攝舒州桐城縣令。

◇海陵縣令鄭杞

牒:奉處分,字人之政,為吏所難,欲俟三年有成,固須一日必葺。

永言委任,實藉賢能。

前件官深於詩,敏於行,不近劉輿脂膩,唯資謝朏膏腴。

累假一同,備彰三善,眷彼東吳之近境,實為南兗之奧區。

昔也承乏多歡,去思猶在,今可以舉舊令尹之政,修真君子之誠。

均調政刑,遍慰黎庶,展驥終希於得路,割雞無憚於發硎。

行乎敬哉,勿隳乃力。

事須請攝海陵縣令。

◇前宣州當塗縣令王翱攝楊子縣令

牒:奉處分,宰字之術,若驅群雞,緩之則散,急之則亂。

此言雖小,其理其中,知者非難,行之不易。

況乃隋城近邑,楚岸通津,螟蝗則久待消除。

鱦鮀則每思養育。

前件官相門積慶,儒室推賢,早登廉孝之科,嘗歷句稽之任。

雖棲下位,不墜令名,果逢連帥之知,再假字人之秩。

雉誰忍捕,鵲自停喧,陶潛之腰腹蹔□,孔奮之膏腴下潤。

今以楊子一同繁劇,四達要衝,每當使命十十交十十馳,實托宰僚勤干,遂重責成之寄,況逢多事之秋。

而乃有令患風,請告逾月,若言考秩,亦合替移,固選長才,俾修闕政。

其在上瞻夏日,下視春冰,宜無憚於徒勞,佇有成於歷試。

苟有經年沈醉,必虧蒞事之能;如將終夕清談,亦失相時之理。

勉於二說,慎自三思。

事須差攝楊子縣令。

◇柳孝讓攝滁州清流縣令

牒:奉處分,今世之獎邑大夫也,多以河十陽十花、彭澤柳為美事,永言至理,我則不然。

唯某在其視人如傷,潔己以仕,能懷冰櫱之十操十,回掩花柳之名,實難其才,得副吾意。

前件官展禽苗裔,言偃政能,曾宰濟十陰十,克安屬邑,久依十江十徼,靜守窮居,數年而雖甚食貧,直道而未嘗改節。

今將歷試,俾假缺員,無興喧鵲之譏,勉致驅雞之術。

事須差攝滁州清流縣令。

◇前浙西館驛巡官鄉貢三傳張鹹又攝山十陽十縣丞

牒:奉處分,前件官族資鵲印,業練麟經,未躬壯圖,嘗從碎職,既簡牘之事,寧辭州縣之勞。

十習十傳之體有三,能詳正義;在公之心無二,宜慎爾官。

往矣敬哉,賞罰斯在。

事須差攝山十陽十縣丞。

◇前婺州金華縣尉李涵攝天長縣尉

牒:奉處分,夫縣尉之設也,其官雖卑,其務甚重,動則推詳滯獄,靜則慰撫疲甿,是以佐僚能憚其直聲,宰尹亦懷其畏色。

永言至理,實系長才。

前件官十性十十習十五常,身資一命,嘗佐金華劇邑,頗傳玉潔高名。

久見退修,誠思進取,俾助養鱦之政,且升化鮪之資。

其在櫱作朝餐,冰為夕飲,高懸曹棒,靜和宓琴,譽能息於鵲喧,勢必登於鴻漸云云。

◇前穎上縣主簿鄭綬攝盛唐縣丞(舅韋緘評事薦)

牒:奉處分,凡城一邑,皆列六曹,雖雲具體而微,豈可從心所欲。

況縣丞之佐理也。

令長憚其糾摘,猾吏稟其規程,苟能自強,何患不立?前件官康成求己,季智奉公,曾申穎上之勤勞,遂見渭十陽十之論舉。

桓譚貳政,且宜肅彼十奸十豪;殷浩吟詩無用傷其貧賤。

事須差攝壽州盛唐縣丞。

◇諸葛殷知榷酒務

牒:奉處分,榷酤之權,起於漢代;會計之利,著在周經。

既當預備闕懸,難可不從改作,將成重務,固選良才。

前件官隱豹含章,臥龍興慶,潔己則隋珠無纇,在公則庖刃有餘。

昨分孔僅之重司,已成歷試;今躡魯匡之良策;何憚專勤。

無辭鄭驛之卑棲,早致卓爐之餘利,能資美祿,必贍雄師,所期百姓無嘩,非阻三軍告醉。

事須差攝館驛巡官,專知榷酒務。

◇李昭望充奉國巡官

牒:奉處分,昔孔子誡伯魚學曰:「其先祖不足稱,其族姓不足道,然而大以流聲後裔者,豈非學之所致乎?」

若然,則先祖之與族姓也,不唯時世所榮,亦乃聖人所重。

前件官搢紳上品,結綬中朝,方襲芸香,遽飄蓬跡;遠逃虎口,猶絆驥蹄。

今以一言為賢,三代可數,豈但渭十陽十之族,坐振重名;漂流淮徼之居,來求碎職。

遂茲響應,用試才能,既知各有司存,唯在聿修厥德。

事須補充楚州營田奉國巡官。

◇柴巖充洪澤雨塘巡官楚州營田

牒:奉處分,三農就稔,一溉推功,苟非決降雨之渠,何以致如雲之稼?俾無隳墮,固藉專勤。

前件官壯志不渝,公才可任,承乏而善參軍事,慎終而益見吏能。

今以洪澤近封,雨塘美號,征小喻大,升高自卑。

爾其靜勖冰心,潛窺水脈,勉稟龔黃之令,遠繼田曹;無慚鄭白之名,有虧地利。

高懸賞罰,用試否臧。

事須差充楚州營田院洪澤雨塘專知官。

◇許權攝觀察衙推充洪澤巡官

牒:奉處分,撫俗所先,勸農為最,是以鄭渾則奪其獵具,十溫十嶠則請置田曹。

仰順天時,俯征日力,俾督耕夫之業,須憑幹吏之才。

前件官歷試已多,忠勤可獎,令尹之功成制錦,督郵之政克提綱。

但承闕乏之時,皆有緝綏之譽。

今以山十陽十沃壤,淮畔奧區,地占三巡,田逾萬頃,非乏決渠為雨,尚虧多稼如雲。

蓋為編甿,不勤功於穮蓘;縱當稔歲,皆失利於稻粱。

知爾奉公,勸民務本,若使耰而不輟,必期敏則有功,委以農時,假之使職,永言從政,實司與權。

無取潤於膏腴,苟徇私於毫髮,勉施乃力,廣諭眾心。

事須差攝觀察衙推充洪澤巡官,兼都巡勘指揮奉國謝十陽十等巡務者。

◇王棨端公知丹十陽十監事

牒:前件官蹈冰守節,飲水安貧,靜吟而篋有新詩,寂坐而門無雜客。

卓爾君子,宛然古人。

今以將濟軍須,誠資吏術,少輟琢磨之業,俾專鼓鑄之權。

想夷甫之不言,無虧祖德;思仲宣之未遇,勉俟官榮。

事須差知丹十陽十監事。

◇臧澣知鹽城監事

牒:奉處分,若官無直道,則利有多門,凡歷任於牢盆,或鹹資於潤屋,而乃就此繁劇,守其潔廉,心珠則不惹脂膏,智刃則能分髖髀。

嘗聆斯語,罕睹其人。

前件官,雅淡裝懷,清勤綰務,嘗握由拳之榷課,唯遵止足之規模。

休替未遙,功勞可驗,更資歷試,必濟重艱。

展才於近鹽之鄉,守節於作鹵之地。

不須對雪,空中吟謝朗之詩;只在熬波,言下見張融之賦。

事須補充權糶使巡官知鹽城監事。

◇趙詞攝和州剌史

牒:奉處分,昔張緒子充,少好遊獵,右臂鷹,左牽犬。

緒見而謂曰:「一身兩役,無乃勞乎?」

充跪答曰:「丈夫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請至來歲。」

緒曰:「過而能改,顏氏子焉。」

其後折節修身,終為賢達,則古之豪俊,今可規模。

前件官,脫跡迷途,投身義路,永除惑志,可獎悛容。

既能資父事君,是得居官理務,俾參上佐,用試忠誠。

況當□榮之時好,縱安居之樂詞,其勉輸後效,善補前愆,己銷九族之憂,無起一朝之忿。

事須差攝和州剌史。

(以上《桂苑筆耕集》十三)

◇淮口鎮將李質充沿淮應接使

牒:奉處分,用兵之難,擇利而動,不論遠者近者,須賴犄之角之,在安思危,有備無患。

前件官,名超廣利,勇繼雄飛,自提外戍之軍,每審中權之要。

彼徐寇以屢侵吾圉,莫戢其鋒,急之則鼠竄彭墟,緩之則豕豗楚岸。

遂征眾旅,俾剷群凶,豈從援溺之權,將助焚枯之勢。

爾其指呼順命,擒縱成功。

終令入海之波,偏能流惡;乃使映淮之月,早見洗兵。

茂賞高懸,良時倏往,勉思委寄,勿負利終。

事須差充沿淮都應接使,便仰量出兵士,討除賊徒。

◇淮十陰十鎮將陳季連充沿淮應接副使

牒:前件官,勇於戰賊,樂在從軍,十操十戈而只待舂喉,發箭而曾無曠目。

自居遠戍,久練雄兵,每聆捍蔽之勞,能息奔沖之患。

今則未殲彭孽,猶役楚軍,將資癡上尾之權,是成蛇陣;固藉爪牙之利,共展豹韜。

爾其跡脫伍符,身居貳職,專防險道,佇靜長淮,雖雲迴繞之川,未是縈紆之地。

坐思前哲,猶傳胯十下之蹤;立取奇功,好豁胸中之氣。

勉期竭節,實謂逢時。

事須差充沿淮都應接副使,便仰量出兵士,討除賊徒。

◇宋再雄差充水軍都知兵馬使

牒:奉處分,舟楫施利,干戈騁威,自古為難,在今所急,固托縱橫之略,始成捍蔽之功。

前件官,學劍有成,彎弧自許,嚼彘而當年逞俊,曳牛而是處爭雄。

高列軍門,深遵義路;久居十江十戍,妙練舟師。

今以泗上流災,淮中聚冠,既犯觀風之境,頗昏映月之流。

爾其總握雄兵,遠張秘第,陸殲蛇豕,水截蛟螭,早令賊壘皆平,永使驚波不起。

用官物而討官賊,吾不為難;探虎十穴十而得虎雛,爾當自勗。

事須差充水軍都知兵馬使,部領諸兵馬,討除淮內賊徒。

◇蘇聿補衙前虞候

牒:奉處分,古之有言,以小諭大,則祁奚之請老也。

既當問嗣,能自舉親,情不涉於阿私,事何妨於委用。

前件官早從使役,久十習十武才。

父也暮年,既思休退;子之壯氣,可代勤勞。

且令職在於早趨,乃欲功歸於歷試,無爽聿修之訓,勉成負荷之規。

事須補充衙前虞候。

◇曹威轉補散兵馬使

牒:前件官勇而好禮,勤以從戎。

比者逞陳眾之言詞,傳郭維之訊問,果驅險十浪十,皆赴順風。

尋值沛戎,來侵楚壤,首登鶴列,深挫豺牙,摩壘而每能率先,殷輪而不欲言病,忠誠勵己,壯節驚人。

今則郡守論功,材官受賞,俾升峻級,用報前功。

事須轉補散兵馬使。

◇許勍授廬州剌史

牒:奉處分,良二千石,古難其人,屬郡之中,吾有所試,勤修靜理,今得人焉。

前件官自舉六條,已逾四載,邑無吠犬,境絕飛蝗。

外令邱井乂安,內致閨門肅睦,政聲則有口者歌詠,仁譽則無翼而奮飛。

遠達宸聰,果霑殊十寵十,美秩已題於龍劍,雄威愈振於隼旟,既銷滁水之災,來作廬十江十之福。

分憂救瘼,能諧聖主之心;紅旆碧幢,豈落他人之手。

事須准敕授廬州剌史。

◇孫端權知舒州軍州事

牒:奉處分,昔李弼有言,大丈夫生世,須履鋒刃以取功名,安可碌碌依階求仕。

是乃蓄志能壯,謀身克成,夕脫羔裘,朝驅熊軾,不慚往哲,其在茲乎?前件官族繼興公,術傳武子,能揚俊氣,久練雄師,常安仡仡之徒,果就循循之誘。

今則委之郡政,試以公才,既逢豹變之秋,善守龍舒之境。

為邦致理,必見三年有成;向國輸忠,勉令百姓無患。

即迎帝賞,更峻官榮。

事須差權知舒州軍州事。

◇朱鄘補討擊使(納助軍錢,遂加職賞)

牒:奉處分,漢有卜式者,輸家財助軍費,遂乃出自牧羊豎子,終為司憲大夫,忠誠所施,其利甚博。

前件官,石非硌硌,鐵實錚錚,知義重而財輕,遂忘家而報國。

天龍地馬,不藏私室之中;尺籍伍符,可列軍門之下。

俾升峻級,以諷頑氓,既有賴於金多,無自驚於銅臭。

事須補充討擊使。

◇郝定補衙前兵馬使(能手射七十步)

牒:奉處分,弧矢之利,武藝所先,號猿而永播嘉聲,落雁而能傳妙技。

況乃只憑五指,能代六鈞,豈唯邁古超今,可謂神功聖術。

前件官早攻手射,善應心機,不彎三百斤弓,能發七十步箭。

紀昌若見,必想弢弦;呂布相逢,固慚捻筈。

既抱非常之伎,佇成可久之功,換滑台之舊資,陟隋苑之高級。

事須補充衙前兵馬使。

◇客將歌舒璫兼充樂營使

牒:前件官,動彰毅勇,靜保謙沖,早成學劍之功,不墜為裘之業,頗經歷試,無怠聿修。

久委賓司,既見與言之可使;俾兼樂職,必期飾喜之克諧。

爾其有禮為先,無荒是誡,迎送於燕台鄭驛,指蹤於回雪遏雲。

勿使英賢,或發養痾之誚;須令艷麗,先緘笑躄之十聲。

事須兼充樂營使。

◇王處順充鹽城鎮使

牒:奉處分,夫藩鎮之為制也,中屯銳師,外列諸戍,用備腹心之患,固憑爪牙之勤。

前件官,深蘊壯圖,挺生勇氣。

姜維若在,未占雄兒;焦度相逢,應饒健物。

每展報恩之節,累申伐叛之功。

眷彼鹽城,居於海岸,苟或一同失理,實為四遠多虞。

遂征處順之名,俾守防十奸十之任。

爾其效勇夫之重閉,致危俗之安居。

暫固封疆,無念及瓜之限;但逢寇孽,勉揚破竹之十聲。

事須補充鹽城鎮使。

◇張晏充廬州軍催陣使

牒:奉處分,師克在和,兵貴在速,若許緩其善陣,誠為挫彼奇鋒,用之則行,時不可失。

前件官,志能傳略,名可止啼,待逢盤錯之難,願展縱橫之術。

今則舒猶叛楚,衛已伐邢,雨雖潤於興師,雲未銷於結陣。

遂使魚麗猛勢,阻埽氛埃;蟻聚頑徒,敢安窟十穴十。

爾其驅之以馬箠,訓之以豹篇,事唯托於一麾,功必成於百勝。

將迎軍賞,佇送捷書。

事須差充廬州軍前催陣使。

◇歸順軍補衙前兵馬使

牒:奉處分,前件官身榮豹飾,志十習十龍韜,奮心於擊鼓其鏜,騁力於挾輈以走。

早歸信義,無憚勤勞,去正寇,據屬城,兵微諸郡,共殲微孽,各誓前驅。

既遵令於牙璋,宜陟名於甲騎,聊遷職秩,用報軍功。

爾其勿替忠誠,更邀上賞。

事須補充衙前兵馬使。

◇安再榮管臨淮都

牒:奉處分,西魏王羆率眾拒寇,乃杖白梃,大呼而詬曰:「老羆當道臥,獾子那得過?」

敵見威勇,果自驚奔。

則知猛將之名,以奪叛徒之魄。

前件官,夙十精十韜略,歷試機謀,嘗犯重圍,決成獨戰,實可謂神出鬼沒,豈唯□左旋右十抽十。

今之武力雖衰,壯心益勵,臨事而猶能強飯,即戎而寧欲素餐。

蠢彼頑凶,十騷十然侵擾,雖征眾旅,未建奇功。

眷彼臨淮,處於要地,其在訓之以三令,激之以一呼,審詳於彼竭我盈,成就於先難後獲。

老驥免嗟於伏櫪,無令駑馬爭先;秋鷹既遂於下韝,勿使妖狐得便。

事須差管臨淮都。

◇呂用之兼管山十陽十都知兵馬使

牒:奉處分,仲尼云:「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

嘗聆斯語,今見其人。

前件官,慶襲玉璜,業十精十金版,遵直道而利有攸往,奉公家而知無不為。

是以晉作新軍,權資處右;齊行勇爵,眾許居先。

乃裨察俗之規,動葉安民之策,遂得晨羊能飲,夜犬停喧,永除十奸十濫之源,深得撫綏之道。

今以屬城多難,散卒無依,窮猿既切於投林,飛鳥猶思於擇木。

群情所附,戎略可嘉,俾安其瞀瞀然來,實倚其多多益辦,無辭兩役,用展長才。

事須兼充山十陽十軍都知兵馬使。

◇獬豸都將

牒:奉處分,凡標軍額,須警眾心,如指喻之非宜,則訓齊而何在。

況乃均沾好爵,其荷殊恩,跡雖限於柳營,秩盡異於柏署,宜加一等,俾異三行。

前件官,壯氣挺生,忠誠卓立,擴弩則前無強敵,荷戈則動有成功,累建戎勳,遂沾爵賞。

今以狼星未滅,鯨十浪十猶翻,將申戮暴之能,用示觸邪之號。

爾其勉思一角,永息二心,佇銷封豕之災,勿失神羊之十性十。

事須補充獬豸軍都知兵馬使。

◇宿松縣令李敏之充招討都知兵馬使

牒:奉處分,昔來護者,立十性十卓犖,初讀《詩》至「擊鼓其鏜,踴躍用兵,羔裘豹飾,孔武有力」,乃捨書歡曰:「夫人在世,固當如是,會因滅賊,以取功名,安能區區專事筆硯!」其後果申壯志,累建殊勳,則知奇才所為,何代不有。

前件官,十精十詳吏道,旁十習十戎機。

假百里之威,則疲甿獲賴;作萬夫之長,則義旅知歸。

遂得縣道肅清,鄰藩倚賴,欲破蘄春之狡窟,遙分十江十夏之兵權,罷從役於驅難,佇承乏於建隼。

聊加職賞,俾振軍聲。

是乃丈夫雄飛,君子豹變,勉驅甲騎,遠應羽書。

既設援於他邦,必保安於吾圉。

事須補充節度衙前兵馬使,兼充西南招討都知兵馬使。

◇張雄充白沙鎮將

牒:奉處分,升高自卑,君子所以勵素志;辭大就小,古人所以傳令名。

但能守節不虧,固在相時而動。

前件官,密懷義勇,深貯謙和,頒條而政有嘉聲,馭眾而軍無慍色。

今以新恩未降,銳旅何安,眷彼古津,實為要路,是成鎮務,乃在十江十壖,既居使府之要衝,宜假公才而管轄。

況兼場課,可瞻軍須。

且卷豹韜,其義斬蛟之勇;佇迎凰詔,別遲建隼之榮。

事須差權句當白沙鎮務,兼知場司公事。

◇安再榮充行營都指揮使

牒:奉處分,昔曹公為樂府歌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未已。」

今猶古也,我得人焉。

前件官百戰成功,一麾出守,曾安海俗,永振風聲,而乃不求更握虎符,唯願終申豹略,豈覺老之將至,每俟用之則行。

今以大憝未殲,外方多難,諸藩命將,無非竹簡探名;遠道征師,或是葵邱代戍。

苟虧忠勇,何蕩妖凶,遂付重權,佇觀奇策。

其在身先行伍,顧指軍兵,勉揚矍鑠之名,無致遷延之役。

時不可失,往矣敬哉!事須差充行營都指揮使,赴壽州西面備御,討逐黃巢徒十十黨十十者。

◇徐莓充榷酒務專知

牒:奉處分,前件官發跡戎行,研心吏道,忠勤所至,干濟可觀。

今則舉漢代之權宜,搜杜康之利潤,贍吾軍用,藉爾公才,既非若處先登,無與會從人皆醉。

事須差句當天長縣榷酒務。

◇柳孝謙知白沙場榷酒務

牒:奉處分,前件官直道立身,公途勵志,學已窺室家之富,任曾致州縣之勞。

今以備食三行,搜資六物,豈使弊歸於下,只令利在其中。

勉稟條章,早申績效,俾不欺於釀具,無自陷於醉鄉。

事須差知白沙場榷酒務。

◇行營都虞候

牒:奉處分,前件官勇而好禮,敏則有功,膂力甚強,腹心可委。

今以齊驅勁卒,俾剷群凶,爾其糾摘行間,防虞境外,宜拘小節,善事上官,勿謂忠貞,有乖輯睦,能成勤效,不吝甄酬。

事須補充行營都虞候。

◇曹鵬知行在進奏補充節度押衙

牒:奉處分,藩侯所任,邸吏為先,能傳萬里之音,不墜九霄之命,固憑干濟,方付重難。

前件官魯劌長材,魏仁雄族,雖處干戈之列,早閒刀筆之能。

遂使遠赴行朝,專司遞務。

睹六龍之仙蹕,每審巡遊;傳九鳳之王言,曾無阻滯。

以茲歷試,深可獎酬。

今已秩亞憲卿,官升典午,身得趨於輦路,職未稱於轅門。

俾假牙璋,遙分甲騎,慎達上天之旨,以安外地之心。

爾能竭誠,吾不吝賞。

事須改補攝節度押衙,依前知行在進奏。

◇朱祝大夫起復

牒:奉處分,事繁金革,禮奪苴麻,魯公制之於前,晉侯行之於後。

蓋乃從權順變,是為移孝就忠,苟不忘家,將何報國?前件官方從戎役,每藉公才,遽鍾風樹之悲,永違霜槿之養,能勤泣血,唯懼奪情。

然以群寇未殲,列藩多事,確執三年之十愛十,仰辜萬乘之恩。

況承敕命指揮,已許軍前驅使,出如綸之睿旨,既俟成功;衣夫錦之格言,豈同前哲。

時異事異,念茲在茲,揚名顯親,竭力從命。

孝之終也,往矣敬哉。

事須牒舉起復,差往五嶺已來類會軍前公事。

◇上都昊天觀(聲贊大德賜紫謝遵符充淮南管內威儀指揮諸宮觀制置)

牒:大德真璞混成,靈源廣潤,淘俗態於心水,瑩仙姿於面冰。

蓬島神仙,應待銜杯之樂;茅家兄弟,敢攀執袂之遊。

猶思救苦於寰中,尚阻追歡於物外。

屬以陣蛇出十穴十,戎馬生郊,每勤齋敬之心,深假護持之力。

達聖聰而有謂,施醮禮以無虧。

今則秦嶺煙昏,難尋四老;楚淮月皎,幸伴八公。

但以桂苑繁華,楊都壯麗,既見星壇月殿,處處荒摧;難期鶴駕霓旌,時時降會。

欲設十精十嚴之備,須資揚統之權。

白馬將軍,方役大朝之元帥;青牛道士,暫充下界之仙官。

比年既遂於攀留,他日必同於輕舉。

事須請充淮南管內威儀,兼指揮諸宮觀莊田等務。

(以上《桂苑筆耕集》十四)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文拾遺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