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拾遺》卷四十一:◇應天節齋詞三首(以下齋詞)道士某乙言:伏以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文拾遺》卷四十一

唐文拾遺

卷四十一

◎ 崔致遠(八)

◇應天節齋詞三首(以下齋詞)

道士某乙言:伏以聖人降生,王者嘉應,包天地之大德,啟日月之殊祥。

是以電繞虹流,克符龍質;握乾披震,允葉龜書。

伏惟聖神聰睿仁哲明孝皇帝紫府真宗,丹陵寶命,孝理而勤修一德,化成而胥悅萬方。

偶以犬吠堯威,熊驚漢御,猶軫泣辜之念,暫勞展義之行。

今者風振南薰,方任長贏之節;星瞻北斗,乃當誕慶之辰。

莫不山靈供萬歲之歡聲,河伯獻千年之瑞色,仰資聖壽,敢設仙齋。

廣成子之微言,既傳眾妙;華封人之善祝,實系群誠。

伏願德乃日新,禍當天悔,暫興時雨,遍洗妖氛,高整鸞旗,早回鳳輦。

然後搜濟汾之詠,撰封岱之儀,傳芳於玉葉金枝,積慶於天長地久。

使蠻戎率服,蠢植鹹蘇,仰沐華胥之風,齊登仁壽之域。

普天率土,永賀昇平。

◇又

道士某乙言:伏以父天母地,帝道所以為尊;貫月繞星,靈符於是乎在。

況睹一人有慶,固知萬壽無疆。

伏惟皇帝陛下龍握丕圖,鳳資聖紀,播休聲於裡社,標盛禮於高禖。

今者風調舜琴,日緩羲轡,歷草舒芳於八葉,丹陵降瑞於千齡,謹設仙齋,仰陳善祝。

伏願塵銷九野,波息四溟,早回西幸之儀,便舉東封之禮。

一千年之休運,高建武功;三十世之昌期,倍延福祚。

允諧大定,永賀中興。

◇又

伏以瀨鄉白鹿,既掛仙蹤;函谷紫雲,果資王氣。

積慶於天長地久,傳華於聖子神孫,耀玉京而我李長春,演金錄而莊椿永茂。

伏惟皇帝陛下三無稟德,萬有覃恩,葉感星夢日之祥,掩四十乳十八眉之瑞。

上天降聖,爰乘解慍之風;列土修齋,況值宴十陰十之月。

伏願峒山順軌,汾水迴鑾,迎萬歲之巖音,歸九重之天闕。

享七百年之休運,寰宇中興;守五千字之格言,兵戈大定。

仰祈玄鑒,永護皇居。

◇上元黃錄齋詞

年月朔,啟請如科儀。

伏以有德不德,無名可名,自施倏忽之功,莫究希微之旨。

是以紫府乃修心可到,玄關非用力能開。

臣志慕真風,躬行正道。

但以漢良前莇,猶勞戰伐之謀;越蠡扁舟,未遂優閒之望。

既榮人爵,須報主恩,誓殲無賴之徒,久練不祥之器。

動拘俗役,慮犯玄科。

今則節已及於上元,災未銷於下界,謹修常醮,仰貢微誠。

所願梟覆頑巢,鳳回仙駕,帝座與三台永耀,王畿與九牧皆安,雷驚而蟄戶全開,風埽而妖氛靜息,俾臣靈根日茂,至業天成。

虎符提閫外之權,終安澤國;虹節指壺中之境,得認家山。

臣無任虔肅禱祠懇悃之至。

謹辭。

◇中元齋詞

年月朔,啟請如科儀。

伏以道本強名,固絕琢磨之理;身為大患,深驚十寵十辱之機。

能審自然而然,必知無可不可。

是以雕辭讚美,則乖妙旨於混成;矯志求真,則爽奇功於積學。

冀標玉籍,在守金科。

臣才謝半千,雖慚賢路;心凝正一,早扣玄關。

齋誠於八節三元,煉志於龍緘鳳蘊。

但屬鯨翻逆十浪十,蜮噴毒沙,數年興蠹螫之災,萬姓抱瘡痍之苦。

三尺劍高提在手,須救危時;六銖衣輕掛於身,未諧夙願。

今謹因中元素節,大慶良辰,依寶壇而醮設常儀,企仙闕而拜申十精十懇。

伏願真風蕩滌,玄澤滂流,吾君享萬歲於巖音,賢相耀六符於渭訣。

詢舜弦之美化,永復昌期;漏湯網之兇徒,鹹歸顯戮。

然後戴發含齒,鱗潛羽翔,不知日用之功,各遂天成之樂。

俾臣代勳善繼,真位高遷,留形於煙閣雲台,縱賞於芝田蕙圃。

鑄金追想,終榮聖主之恩;叱石閒遊,得效仙人之術。

儻非過望,敢不十精十修。

臣某無任祈恩謝過虔禱懇悃之至。

謹辭。

◇下元齋詞

年月日,啟請如科儀。

伏以教資妙用,無為而無不為;道在勤行,不厭是以不厭。

苟得捧持三寶,必能極護萬靈,須憑善建之根株,始睹混成之閫閾。

故曰:大丈夫處其厚而不處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者也。

臣雖塵役拘身,而雲裝掛志,大成是望,上達為期。

每依郭璞詩中,十精十調玉石;願向葛洪傳上,得寄一名。

所以仰欽象帝之先,豈在他人之後?聽爛柯翁之說,則倍惜光十陰十;覽《抱朴子》之言,則不虧忠信。

但以卑棲俗累,深握兵符,政刑之得失難調,賞罰之重輕易忒,暗推愆咎,莫補十精十修。

況叨真位之榮,恐負玄科之責,是以三元八節,顯醮遙祠,唯期致力於九層,未曾妨功於一簣。

今則天吏扣應鍾之候,冰官攬玄轡之時,月數就盈,日辰在望,仰投靈地,敬設寶壇,備儀於琳幾瓊盤,注想於金台銀闕,冀感通於良夕,能濟技於危時。

伏乞太上三尊,十方眾聖,曲垂玄鑒,俾遂丹誠,早回翠輦於長安,復振皇風於正始,秉陶鈞者永諧德化,仗節鉞者共戢兵戎,波濤靜寢於四溟,氛霧豁開於九野,樹下有推功之將,草間無求活之徒。

至於翔翼躍鱗,跂行喙息,偕登仁壽之域,不躡昏迷之途。

使臣深結道緣,遙申齋願,望三清於通路,資一溉於良田。

此時枕越石之戈,暫妨高臥;他日把浮邱之袂,豈訝後來。

臣某無任瀝懇投辭虔禱惶切之至。

謹辭。

◇又

年月日,啟請如科儀。

臣伏以測管窺天,雖乖曠望,揮戈駐日,蓋感十精十誠。

苟為山之力不虧,則至海之期何遠,仰玄門之善閉,遵妙道以勤行。

但以為子為臣,曰忠曰孝,既增榮於國祿,願無忝於家勳。

手握玉符,且救寰中之難;志棲金錄,唯思象外之遊。

每慮政失務三,法虧畫一,雖慎撫綏於南兗,尚多愆咎於北酆。

況當剪寇為期,弭兵未暇,今則月就盈數,日臨下元,遙仿真儀,敬陳齋法,儼星壇而稽首,想風馭以馳魂。

伏乞太上三尊,十方眾聖,玄慈見蔭,良願克諧,翠華早耀於秦雲,皇祚永興於漢日,百官多慶,八裔同歡,寇戎則銷燧象之災,幽滯則假燭龍之照。

然後使臣世官貞吉,道業滋成,遺榮待泛於五湖,企想潛通於三島。

作人間之都尉,蒯訓無心;拜天上之侍郎,沈羲有望。

唯願在家必達,終能直道而行,臣無任祈恩懺罪虔切惶恐之至。

謹辭。

◇上元齋詞

年月日,啟主如科儀。

臣仰察玄經,乃見道資眾甫;俯稽聖典,則知神應至誠。

是以早詳病病之言,每勵賢賢之行。

五音五色,實除耳目之娛;六甲六丁,潛致爪牙之役。

願躡輕飛之路,常敲眾妙之門。

但屬戎馬生郊,陳蛇奔十穴十,無苟免而臨難,不得已而用兵。

蓋報主恩,慮虧臣節,只誓顯誅寇孽,寧知暗積愆殃,雖軍律克申,而真科是懼。

今以日延和景,月滿初元,遇吸新吐故之辰,懺喙腐吞腥之罪,儼陳醮禮,敬薦齋誠,燈耀九光,燼焚百和。

寂寥塵外,幡幢靜設於星壇;彷彿雲中,環珮似傳乎風馭。

冀銷妖祲,仰告威靈,伏乞大降玄慈,下從丹懇,萬乘永資於萬壽,百官皆荷於百祥,戰場則荊棘叢生,農壤則麥禾花茂,凡雲蠢動,盡獲昭蘇。

然後俾臣援溺功成,奉身以退,沖靈道遂,鼓腹而游,飽瓊蕊之餱糧,就瑤台之蹊徑。

遇圯上者終諧素志,自有前蹤;入壺中者益感專心,寧無後望。

既殊捕影,敢憚勞形,臣無任悔過祈恩虔切惶恐之至。

謹辭。

◇中元齋詞

啟請如科儀。

域中之四大難名,字之曰道;物外之三清在想,心以為齋。

豈圖滋福於一身,唯願洽恩於萬匯。

臣生逢聖日,志慕真風,寧貪久視之門,有覬輕飛之路。

但以行先不殆,德貴有餘,每虔一氣以存思,非止三元而展敬。

今則雲摧火影,風戛金聲,當中元積慶之辰,謹修常醮;以下界罹災之事,仰告玄慈。

一昨夏景既闌,秋成甚邇,而乃曠野則飛羊斂翅,深泉則黑蜧藏鱗,嗷嗷之黔庶何依,烈烈之蒼穹莫訴。

雖近沾美澤,而尚慊農郊。

伏乞太上三尊,十方眾聖,下從十精十懇,大庇生靈,使風雨常調,煙塵永息,興聖祚於千秋萬歲,振歡聲於四海九州。

然後俾臣功名則與國同休,道業則在家必達。

水中泛泛,謝時態之澆浮;雲外飄飄,逐仙蹤而騫翥。

既探珠而有望,寧種玉以無因,臣不任祈恩救災懇禱虔惕之至。

謹辭。

◇下元齋詞

啟請如科儀。

伏以混成至道,本在勤行;眾妙玄門,唯資善閉。

故曰修之身則其德乃貴,修之國則其德有餘,既能事小功多,可謂暫勞永逸。

臣雖手提金鉞,而心寄瑤台,飄飄然自有良期,擾擾者誰知積學?是以三元致敬,一氣存思。

佇天上之雞聲,潛懸素望;待海中之鶴信,每瀝丹誠。

終冀用之則行,豈言深不可識。

今者謹繼薄禮,仰黷玄慈,所願轉茂靈根,漸拋俗界,餌崦嵫之奇草,飲沆瀣之仙漿。

漢代淮王,終遂仙遊之樂;周時柱史,何妨吏隱之名。

苟保天成,奚言日損,景仰於其中有象,原知於此外無求。

臣無任投辭懇迫虔禱兢越之至。

謹辭。

◇黃錄齋詞

啟請如科儀。

臣身拘俗網,志仰真筌。

雖窈窈冥冥,至道則無形可扣;而勤勤懇懇,十精十心則有感必通。

是以每勵焚修,敢安晷刻,所冀學海而終歸巨海,好龍而不懼真龍,豈貪輕舉之名,但效勤行之旨。

然以早分相印,久握兵符,當扶危靜亂之秋,有戮暴誅十奸十之役,伏慮政條失所,刑律乖宜,愆違暗積於玄司,殃咎難逃於黑籍。

今則景銷木德,節啟火威,稽首昊天,叩心靈地,跼蹐而謹陳薄奠,禱祠而仰獻微誠。

伏乞太上三尊,十方眾聖,俯矜丹慊,深降洪慈,使電滅千災,雲興百福,永資玄蔭,漸茂靈根。

埽閫外之煙塵,早成勳業;玩壺中之日月,免役夢思。

臣無任悔過祈恩懇迫惶恐之至。

或辭。

◇禳火齋詞

年月日,啟請如科儀。

於紫極宮內,修建洞淵妙齋,三日四夜,轉經行道,為禳當府火災,祈恩投辭,上詣虛無元始天尊。

伏以波蕩四溟,塵昏九野,遂見綿區匝字,未能滅祲消氛。

臣雖志悅道風,而身沾睿澤,早托山河之誓,久臨淮海之封,每慎撫綏,不遑寧息,粗安一境,已涉五年,齋誠仰貢於上玄,妖氣願銷於下界。

豈料天心悔禍,必俟時期,地分罹殃,難逃歷數,方當暮月,始起融風。

遽興鄭國之災,難施瓘斝;將救成都之急,誰噀酒杯?所燃既多,俱焚是慮,眾力猶勤於撤屋,群心免駭於燎原。

今則每念傷人,唯知罪己,仰投靈宇,敬醮寶壇。

祓禳敻異於四郊,寧拘古禮;祈禱遠瞻於三島,但獻十精十誠。

伏乞太上三尊,十方眾聖,曲流玄澤,大挫十陽十精十,使回祿知非,祝融請罪。

閭閻撲地,皆除火宅之災;道路生風,永作水鄉之福。

烝黎樂業,師旅懷安,構十陰十謀者自就消亡,歸善化者各資榮泰,齊登壽域,仰望仙鄉。

臣無任歸罪乞恩虔禱懇迫惶恐之至。

謹辭。

◇天王院齋詞

唐中和二年太歲壬寅正月望日,具銜某敬請僧某乙,設齋於法雲寺天王院,謹白言舍利佛大慈大悲觀音菩薩:伏以欲界將傾,魔軍競起,九野塵昏於劫燼,四溟波蕩於狂飆。

諸侯志慕於宋公,星無三徙;聖主德齊於漢帝,日未再中。

不知天養鴟梟,地容螟蟘,力鬥之群凶得便,義征之眾旅摧威。

某也手握兵符,心抱將略,欲展焚枯之力,願成拯溺之功。

是以景仰三歸,勤行十善,深憑護念,敢啟邀迎。

宇內瘡痍,略假醫王之術;世間疲瘵,遍希慈父之恩。

今則幸遇初元,十精十修美供,春露灑琉璃之境,曉風吹薝葡之香。

想其捨衛城中,長老盡攜弟子;水十精十宮裡,天王便作主人。

伏願舍利佛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教既東流,跡能西降,遠救閻浮之地,暫離兜率之天。

問疾語言,不競維摩之時;稱名功德,可逃羅剎之災。

唯願共泛慈航,齊揮智劍,寢驚濤於苦海,埽妖氣於昏衢。

則乃慧燈照天帝之心,法鼓破波臣之膽。

靜銷諸惡,暫開方便之門;廣庇眾生,無惜慈悲之室。

謹疏。

◇為故昭義僕射齋詞二首

中和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為故昭義侄孫僕射及二孫子敬設齋於法雲寺,聊憑法疏,用寫悲詞。

以昭義侄孫幼蘊壯圖,長居重任,不埽一室,有志四方。

手運豹韜,既是吾家之事;身持龍節,累沾聖代之恩。

至於越海征蠻,對河分陝,立戰功於遐徼,傳理化於近藩。

慎守詔條,能諧物議,遂移上十十黨十十,實委外權。

尋屬戎馬生郊,陣蛇出十穴十,遽聆寇孽直犯京華,頻興伐叛之師,稍急訓戎之令。

上將則雖期徇難,欲竭忠誠;小人則多是幸災,潛興狡計。

叛徒忽至,橫禍斯侵。

弘演納肝,其誰能繼;酆舒傷目,所不忍言。

噫!道則日彰,志惟天奪,征旌永卷,飛旐爰來,言念彫零,莫勝悲慟。

但以推尋佛理,抑割俗情,既知前世因緣,粗解此時冤痛。

況乃父立忠節,子揚孝名,古賢所稱,今我何恨。

俾資冥福,敬設妙齋,所願慧炬照迷,慈航援溺,早推誠於貫日,終致樂於生天。

子子孫孫,永絕怨讎之本;生生世世,常逢安泰之期。

謹疏。

◇又

中和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某官某乙奉太尉處分,為故昭義僕射於法雲寺設三百僧齋,並寫《金光明經》五部、《法華經》一部,永充供養。

蓋聆佛修慧力,普濟群迷;人發信心,終成善願。

苟得影從至教,必能響答虔誠。

伏以昭義僕射夙振雄圖,繼分重寄。

將軍投袂,練兵而方切專征;天子翦衣,飛詔而唯憑妙略。

佇建彀中之勳業,忽罹意外之災殃,不弔昊天,奪我良胤。

今則敬投蓮宇,虔設桑門,仍□貝葉之真蹤,仰奉《法華》之妙義,伏願乘茲功德,解彼冤讎。

災星昔照於豫州,已推定分;慧日今懸於覺路,永絕良緣。

謹疏。

◇祭五方文

年月日,具銜某謹以清酌庶羞量幣之奠,敢昭告於五方神之靈。

《傳》不雲乎: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是以《禮》云:」共公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然則神主順天,靈功莫測;諸侯列土,祀典宜行。

惟夫人實統十陰十祗,廣含坤德,身為萬物之母,首冠五方之君,職奉軒皇,功標□社,殷湯罷改遷之議,漢武陳祠祭之誠。

是知神鑒則無偏無頗,物情則以享以祀。

昔平九土,既能疏決十江十河;今處五方,豈不庇安淮海。

靈其調和於金木水火,驅役於風雨雪霜,使春夏秋冬,永息災殃之氣;東西南北,靜除氛祲之源。

牢幣具陳,庶羞甚潔,致敬不虧於中霤,施恩幸滿於大藩。

唯候豐穰,冀申報賽。

尚饗。

◇築羊馬城祭土地文

年月日,具銜某以兵戎未息,御備是勤,乃命修築羊馬城,遂遣某官某乙告於土地之神曰:夫城郭之設,邑居所憑,陋之則狡者或□,美之則寡能固守。

況今豺聲競發,虺毒遍吹。

易動難安,何處能為樂境;暫勞永泰,此時須建良功。

遂乃揣高卑,議遠近,便令百堵皆作,終可三旬而成,征名於伏櫪觸楹,接勢於長雲斷岸,不假龜行之跡,豈須龍見之期。

眾既葉心,事無費力。

神其德惟博載,道實流謙,勿辭板築之喧,勉致金湯之固。

使雲鍬雷杵,遠振歡聲;烏堞隼墉,高標壯觀。

北吞淮月,南吸十江十煙,平欺鐵甕之名,回壓金甌之記。

有備無患,神其聽之。

◇祭楚州陣亡將士

爾等尺籍從軍,寸心報國。

羔裘武飾,既以力稱;馬革雄圖,早將身許。

爰有徐孽,來侵楚封,舂喉之壯氣未申,失手之冤聲遽起。

始見荷戈就列,翻為復矢成行,然而功其可稱,死且不朽。

有狼瞫之君子,無羊斟之小人。

昔時之重義輕生,不求苟活;今日之名存身喪,豈貯遺悲。

魂其有知,各歆薄酹。

◇寒食祭陣亡將士

嗚呼!生也有涯,古今所歎;名之不朽,忠義為先。

爾等擴弩勞身,蒙輪逞力,奮氣於熊羆之列,忘形於鵝鸛之前,能衍勇於干戈,固免慚於十床十第。

今也野草綠色,林鶯好音。

杳杳逝川,空流恨而無極;纍纍荒塚,誰驗魂之有知?我所念兮舊功勞,我所傷兮好時節。

俾陳薄酹,用慰冥游,共謀抗賊於杜回,無效懷歸於十溫十序。

能成壯志,是謂十陰十功。

◇移浙西陳司徒廟書

滔滔逝水,幽顯雖殊;凜凜雄風,古今何讓。

苟或同心立事,必能異代論十十交十十。

司徒壯節奇功,備載外孫之碣;靈恩顯驗,高傳太伯之鄉。

譚揚而不假再三,徵引而難窮萬一。

今則冀動玄鑒,直書素誠,既當可舉而行,固在不言而信。

且此誓除國難,齊命舟師,將泛西十江十,即離北岸。

練鋪一水,指疆界以雖分;黛列千山,望威靈而如在。

今於敝境,巳立嚴祠,敬迓來儀,乃酬前願,幸移玉趾,無戀石頭。

桂楫蘭檣,早決遷居之計;鸞絲鳳管,佇申迎奉之儀。

況乃近境無虞,芳筵不絕,但得禍十婬十福善,何妨捨舊從新。

北渚煙花,休起別離之恨;東塘風月,好追歌舞之歡。

必能依統帥指揮,永可振司徒勳業。

特差專介,用啟至誠。

昔之青骨標奇,已謂十陰十陽十不測;今也赤眉稔惡,豈宜征戰無功?將申烈烈之威,實假冥冥之助。

所冀八公山上,遍設雄師;五里霧中,能呈異術。

則必十陰十子春之破賊,吳大帝之封王,其立功名,若合符契,無誤會稽之軍備,有慚即墨之神謀。

早詳礿祭之言,永副裡仁之義。

某白。

◇手札

風煙雖邇,雲霧難披,景仰靈威,遙申誠願。

今已靜搜勝地,高創壽宮,永可安居,謹令咨迓,便請挈家速至,專當埽席相迎。

且鐵甕城低,金陵地狹,能施百福,無滯一方。

此欲劍拂妖星,旗迎聖日,必期大捷,永致中興。

幸其來助十陰十兵,共成王事,目極東流之雪十浪十,心馳北顧之煙峰,神兮移來哀十江十南。

某曰。

◇西州羅城圖記

西州羅城,四仞高,三尋闊,週三十三里,乃今淮海太守燕公所築也。

粵若梁州別壤,蜀國雄都,內跨犍牂,外聯蠻蜑,左臨百濮,右挾六戎,咽喉之控引實繁,唇齒之輔依難保。

自昔鱉靈流異,龜跡標奇,藩籬始建其一城,扃鐍猶虧於四郭,莒子則既忘重閉,衛人則唯慮徙居。

蠢彼狗封,恣其狼戾,每至草干僰道,十浪十縮瀘河,則必椎紒橫侵,撥群驅隊,編甿懾竄,巷哭街號。

戎兵以拔旆為中權,府尹以閉關為上策,稔成氛祲,積有歲時。

洎乾符初,偶絕羈縻,大興叛奐,白虎之狂災漸熾,黃龍之舊約難尋,兵力莫申,帝心有寄。

以公慶傳渭夢,業練圮書,十十交十十趾銘勳,則永威八詔,鄆城報政,則不待三年。

屬蠻寇加囂,王師告老,遂飛急詔,請救倒懸。

由是自東徂西,以晝繼夜。

走單車於外境,豈煩龔遂獻書;受戎輅於中塗,莫掩晉侯稱伯(公鄆行次鹹十陽十,除授西川節制)。

遙銜睿略,倏達成都。

於時驃信屯兵,十逼十郊遂而才逾一捨;黔黎失業,焚里閭而何啻萬家。

彼則舉國而濟師,此則闔城而受弊。

外熾昆岡之焰,噀酒無能;內枯疏勒之源,指梅何益。

莫非枕倚牆壁,誰堪擐執甲兵。

公至止之日,豁啟城扉。

若開籠檻,威振而寧勞利器;邪膽皆摧,化行而如嗅新香。

驚魂盡返,蠻王以鋸耳飽聆其異略,鏤膚畏掛於嚴誅,洶然觀電懼雷,欻爾烏飛魚散。

公尋令選銳,暫使追逃,乘其垂翅之時,展我燎十毛十之勢,數俘莫記,執馘居多。

爾後因閱地圖,得搜天險,是猿狖養窩之窟,為豺狼伺隙之蹊。

乃令一刱雄關,一標巨防,(修防峽關,置平夷鎮,蠻賊要路,固守無虞。

)危堞則憑巒助峻,長溝則道澗資深,宛成善閉之機,實扼間行之徑。

丸泥可固,斷知無得而逾;爟火罷驚,坐見不爭而勝。

仍尋水道,別建河營。

(大渡河側置防河營。

)遠方猾夏之徒,難謀航葦;均發戍申之卒,免詠流薪。

疆陲永保於覆盂,廛閈唯矜於列鼎。

卿雲邦彥,閒吟搜吐鳳之詞;卓鄭鄉豪,靜坐貯蹲鴟之利。

公以寢處戎閫,夢想扁舟,將申遠慮於窮,豈立空言為不朽。

乃曰:「彼巒之十習十也外癡內黠,朝四暮三。

雖莊叔此時,功已成於長狄;而季孫他日,憂必在於顓臾。

詎可虛號錦城,尚無羅郭。

守民之制,非我而誰?」

啟抱而神欽至誠,飛章而帝允丹請。

時有賓寮進難,將校獻疑,皆云:「公孫述躍馬雄臨,非無意也;諸葛亮臥龍崛起,亦有志焉。

但以曩築子城,猶資客土,九月方就,百代所難(蜀□無土,昔張儀築子城,輦土於學射山,日役往返,九載後始成)。

況今將興廓落之基,恐致遷延之誚。」

公曰:「術□先定,事當速成,必能終簡天心,豈謂虛穿地脈。」

於是郡侯奔告,邑尹樂從,乃使揣高卑,議遠邇,慮材用,量事期,采時候於魯書,佚規模於周令。

引長十江十而斸長塹,夏禹慚能;對高巘而劃高墉,秦皇失色。

矧乃命五丁而嘯侶,運六甲以驅神,天吳則譟水於寒泉,地媼則變沙為美土(蜀地穿未盈尺,泉源漲起,至是土出沙中,城源如舊)。

實謂百靈幽贊,萬姓悅隨,鍤聚雲濃,杵騰雷響。

不見烈風十婬十雨,又令簋飽觴酣,登登百隻競歡呼,屹屹而便如湧十出。

百堵皆作三旬而成,然後郢匠勞功,素材變質,優人展妙,赬壤凝華,攢空而烽櫓高排,架險而闉闍聳十起。

橫分八尺,結雕甍而綵鳳聯飛;檻徹四隅,擁繡堞而晴虹直掛。

罩一川之佳景,籠萬戶之歡聲。

遠而望焉,則巍巍峨峨,若雲中之迭嶂,錦霞縠霧,隱映乎其上;迫而察也,則赫赫燡燡,想海畔之仙山,金台銀闕,焜燿乎其間。

始自庀徒,終於解役,不假朽緡於官稅,無資剖粒於軍租(築板所費錢一百五十六萬貫,米一十九萬石,皆由智計,不假上供)皆聚羨財,儼成壯觀。

遂使蠻酋褫魄,賓旅歸心,不敢言摩壘而旋,無因致入郛之役。

爰征繪事,仰貢九重,旋降綸言,過褒一字,宣睿旨於翰林才子,綴妍辭於黃絹外孫(《築成碑》,今租庸王相公承旨撰詞)。

公雖迎金鳳銜書,未議石龜戴版,蓋乃謙沖自牧,恥其功伐驟稱。

及蒼鳥高飛,翠華遠狩,儼仙遊於玉壘,安聖慮於金墉(一作錦城),故得親覽宏規,益欽忠節,特傳瑤檢,征進碑詞。

遂命雕鐫,永揚威烈,實萬古未聆之事,乃四方無比之榮。

美矣哉!龍以雲興,魚因水樂,誰不仰公智周物表,事照機先,凡施權謀,若合符契,在昔全蜀未城也,天留盛績,日待英才。

所謂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是以非常者,固非常人之所覬也。

致遠雖丘堂睹奧,師冕何知,而秦國斂賢,由余不棄,謹成實錄,敢記殊庸。

所冀四海梯航,閱雄圖而稽顙;九州旄鉞,望法駕而安心。

中和三年龍集癸卯八月二十五日記。

〔注〕「錦霞縠霧」:「縠 hu」,用細紗織成的皺狀絲織物。

◇補安南錄異圖記

十十交十十趾四封,圖經詳矣。

然而管多生獠,境邇諸蕃,略采俚譚,用標方志。

安南之為府也,巡屬一十二郡(峰、驩、演、十愛十、陸、長、郡、諒、武定、武安、蘇茂、虞林),羈縻五十八州。

府城東至南溟,四百餘里,有山橫亙,千里而遙,邃十穴十深巖,為獠窟宅,蠻蜑之眾,六種星居,鄰諸蕃二十一區,管生獠二十一輩。

水之西南,則通闍婆、大食之國;陸之西北,則接女國、烏蠻之路。

曾無亭堠,莫審塗程,跂履者計日指期,沈浮者占風定信。

二十一國,雞犬傳聲,服食所宜,大較相類。

管內生獠,多號山蹄,或被發鏤身,或穿胸鑿齒,詭音嘲{口哲},十奸十態睢盱。

其中尤異者,臥使頭飛,飲於鼻受,豹皮裹體,龜殼蔽形,搗木絮而為裘(獠子多衣木皮,熟搗有如纖纊),編竹笘而作翅,生養則夫妻代豢,長成則父子爭雄。

縱時有傳譯可通,亦俗無桑蠶之業,唯織雜彩狹布,多披短襟十十交十十衫。

或有不縫而衣,不粒而食,死喪無服,嫁娶不媒,戰有排刀,病無藥餌,固恃險阻,各稱酋豪。

遠自漢朝,迄於隋季,薦興邊患,頗役遐征。

馬將軍標柱歸時,寸分地界;總管倒碑過後,略靜海隅。

洎鹹通初,驃信挻災,元戎喪律,鴟嘯於跕鳶之地,豕豗於束馬之塗,摧凶欲快於樁喉,拯溺唯思於援手。

先帝以今淮海太尉燕公宣威大漠,政洽上都(時公防禦秦城,剷平丑虜,才歸輦下,出鎮安南),乃請出鎮龍編,立身豹略,剷雕題而十卵十碎,活黔首以肌豐,復壁壘於一麾,拔封疆於萬里,有蠹皆削,無冤不伸(朱道古稔十奸十於外,杜存凌恣虐於內,皆為安南巨患,公乃誅滅無遺。

故褚令公遂良竄歿日南,子孫彫零,公特表洗雪)。

然後使電母雷公,鑿外域朝天之路;山靈水若,偃大洋沃日之波(安南經,乍口,天威神功所開,播在遠邇)。

遂得絕蠻諜之北窺,紆漢軍之南戍。

乃鳳傳徵詔,鷁泛歸程。

至於洞獠海蠻,莫不醉恩飽義,遠投聖闕,請建生祠。

則知善政所行,殊方可誘,既見馬如羊而不敢,縱令蟻若象而何虞,足以驗四夷之時或不賓,九牧之任不得所也。

有柔遠軍從事吳降,嘗集是圖,名曰《錄異》,敘云:久觀遐蕃,目擊殊形,手題本事,然則信以傳信,斯焉取斯。

□閱前詞,退而歎曰:愚之所以為異者,其諸異乎人之所異。

曰六十合之內,何物則棄。

至如鼠肉萬觔,蝦須一丈,既知南北所產,永釋古今之疑。

則彼獸十性十群分,鳥聲類聚,誠不足異也。

頃太尉燕公受三顧恩,用六奇計,使獷悍歸服,邊陲晏然。

今聖上省方,蒙王獻款,不敢弄吠堯之口,永能除猾夏之心,皆由燕公收十十交十十州,鎮蜀郡,威振於奔魑走魅,功成於金壘湯池。

所謂蘊先見之能,察未來之事,呼吸而十陰十陽十不測,指蹤而神鬼十十十交十十馳,實為天工,人其代之,斯實可為異矣。

聊補所闕,敢貽將來。

翠華幸蜀三載也。

◇求化修大雲寺疏

大雲寺募緣求化重修建瓦木工價等。

詳夫教列為三,佛居其一。

其如妙旨則暗裨玄化,微言則廣諭凡流,開張勸善之門,解摘執迷之網。

然則欲使眾心歸敬,須令像設莊嚴,有感必通,無求不應,懇情田而種福,游法海而消殃,不可思議,於是乎在。

當州城西大雲寺,雖臨楚甸,實壓蜀岡,舊創仁祠,高標兌位。

雨洗煙窗之色,萬朵前山;風敲月砌之十聲,千株古木。

在一郡乃偏為勝境,於四時則最稱芳辰。

至如春水綠波,雜花生樹,都人士女,以遨以游,不勞聽法之緣,自得消憂之所。

則與城東禪智寺,雙肩對聳,兩耳齊張,夾煬帝之遺宮,擁淮王之仙宅,壯茲樂土,倚彼福田。

前年偶值飛蝗,未能避境,旋憂聚蟻,或欲毀塌。

故護軍特進以將隔妖氣,忽興猛焰,遂使琉璃之界,翻成煨燼之餘。

雖菩薩焚十身,固為常事,而苾萏住足,盡失安居。

可惜祗園,便同隙地。

今幸遇太尉將驅眾旅,佇滅群凶,既逃過去之災,或補未來之福。

欲安盛符,許葺十精十廬,欲使爐續朝香,鍾迎夜梵,樹宿獼猴之友,林棲鸚鵡之王。

蓋尋貞觀之中,曾傳帝語;豈效太清之末,酷信伽譚。

所願廣運慈航,徐捶法鼓,深資功德,靜剷妖魔,百官榮從於鸞旌,萬乘遄歸於象闕。

次願太尉廓清寰宇,高坐廟堂。

演伽葉之真宗,龍堪比德;舉儒童之善教,麟不失時。

克興上古之風,永致大同之化。

凡於載發含齒,鱗潛羽翔,皆荷慈悲,盡能解脫。

但以一十毛十可拔,先求信義之心;百足不僵,須賴扶持之力。

既難獨辦,固托眾緣,無吝羨財,合資洪福。

富者不仁之說,自古所譏;積而能散之規,於今河誡。

謹疏。

◇求化修諸道觀疏

紫極宮重修城下諸宮觀,求化瓦木等價。

伏以苦縣誕靈,神州演法,真十性十乃聖朝之祖,強名為至道之宗。

玉葉金柯,耀芳十陰十於萬代;瑤函瓊笈,傳妙旨於四方。

遂得齋醮有歸,科儀無墜;神宮靈宇,宛寫諸天;秘殿十精十壇,嚴修勝地。

當州東吳麗俗,南兗雄藩,鮑參軍則賦衒十精十妍,揚執戟則箴誇天矯。

而乃至道少勤行者,玄門無善閉之。

味澹口中,動成大笑;義深目外,誰信上升。

福庭則草沒塵侵,仙室則雨傾風壞。

況值梟聲競噪,虺毒強吹;到處星飛,但見羽書之急;經年霧集,唯聆甲騎之勞。

俗既喧驚,教增寂默,未有葺修之暇,非無捨施之緣。

今幸遇太尉德繼猶龍,道深有象,黃石公之妙訣,雅稱帝師;赤松子之勝游,佇迎仙友。

是故出則以六奇制敵,入則以九轉服勤,靜除閫外之煙塵,閒對壺中之日月,三元遵敬,一氣十精十修。

果見真位高遷,殊祥薦降,彩雲片片,飛來楚岫之風;玄鶴雙雙,唳向隋宮之月。

又乃前年則十江十寇南十逼十,去歲則淮戎北侵,蟻皆恃於成群,蛇欲矜於結陣。

伏賴太尉雄威坐振,眾孽奔亡,四鄰戴信於桓公,八郡感恩於邵父,睹耕農之蔽野,聽歌吹之沸天。

古人有言:為可為於可為之時,則可。

其城下宮觀,今欲旋集良工,增修舊址。

擬金室銀堂之制,處處騰光;俾得冠月帔之徒,人人潔跡。

微功若就,良願克伸,龍圖早耀於中興,虎旅永摧其大盜。

次願太尉運籌佐漢,迥掩張良,拊棹遊湖,靜追范蠡,石留馬跡,台掛鳳音。

蓬島花開,春醉而閒乘白鹿;芝田雨過,曉耕而長任青牛。

罷吟小桂之篇,獨邁大椿之壽,然後仰從翔翼,俯至潛鱗,凡曰含虛,悉能蒙福。

但以所修宮觀,荒摧既久,經費甚多,無因獨辦資糧,唯仰眾成功德。

迦譚之難捨能捨,猶見樂輸;道教之自然而然,幸無輕諾。

謹疏。

(以上《桂苑筆耕》卷十六)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文拾遺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