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拾遺》卷六十五:◇ 大唐故辰州辰溪縣令張君墓誌(並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唐文拾遺》卷六十五

唐文拾遺

卷六十五

◎ 闕名(十三)

◇ 大唐故辰州辰溪縣令張君墓誌(並序)

君諱仁,字義實,南十陽十西鄂人也。

粵若祥禽翊景,襄城參問道之遊;瑞獸授圖,天幄薦圯橋之冊。

博通群籍,對亡書於鼎川;識洞幽微,辯孽神於璜浦。

曾祖嵩,隋貝州清河縣令;祖生,沙州錄事參軍;父寬,稟十性十清虛,不希榮祿。

無為戰勝,賦潘岳之《閒居》;空觀坐忘,訓嗣宗之襟抱。

遂使揚雄寂寞,不謝卿相之尊;梁竦清高,恥從州縣之職。

惟君傳鉤襲慶,落印開祥,龍節孤標,韻黃鐘於嶰谷;鳳條危聳,韞白雪於朝十陽十。

隱隱詞降,滔滔學海,孔仞成半丘之土,黃陂為尺畎之流。

爰自弱齡,光茲筮仕,解褐任太倉丞。

秩滿,遷辰州辰溪縣令。

涵牛大鼎,享小鮮於一同;舞鶴清琴,播絃歌於三善。

冰壺湛照,水鏡凝清,戒三惑於機前,銘四知於座右。

日者南中逆節,徼外虧恩,聚餘孽於牂牁,照明燧於包滿。

以君文武兼備,奉律龔行,師不逾時,殄茲凶丑。

是用授公上護軍,特加優錫。

然則絳灌英雄,下車慚撫字之術;蒲密佳政,揚麾乏禦侮之功。

兼而有之,實惟君矣。

鴻漸於陸,希參鶴鼎之榮;鯨波不留,遽兆夢雞之釁。

以儀鳳二年八月十日,春秋六十有二,卒於辰州辰溪縣官第。

以調露元年十月廿三日,葬於高十陽十原。

惟君忠孝稟天,仁義成十性十,芳流桂岳,澤潤蘭泉,滑稽皋朔之辯,藻繢卿雲之筆。

既而青蓱瘞鍔,白玉淪光,勒芳徽於玄壤,將地久兮天長。

其詞曰:

孕靈軒系,命氏星弓。

珠胎產月,玉浦暉虹。

龍生瑞渥,鳳下猗桐。

彼美之子,實代之雄。

誕秀公族,毓粹卿宗。

乃文乃武,出孝入忠。

丹青國化,幹蠱門風。

敦詩復禮,善始令終。

蒲密清政,仁洽道豐。

采縟春秀,鑒明秋沚。

學擯垂帷,才優閱市。

文峰千仞,詞瀾萬里。

繁露蛟申,談元鳳峙。

南鄉金玉,西嚴杞梓。

日薄崦岫,波驚地紀。

與善無實,夢祅斯□。

風結松郊,雲愁隴趾。

鏤芳徽於泉戶,庶無昧於年祀。

(石刻。

《唐代墓誌彙編·調露 一七》)

◇ 大(缺四字)都督上柱國□□郡開國公孫管真墓誌

諱真,城十陽十人也。

顯慶四年八月廿日終於私第,春秋卅有二。

以調露元年十月十四日收骨,於鴟鳴埠禪師林左起塔。

(石刻)

◇ 大唐故大都督王府君夫人祿氏墓誌銘(並序)

夫人諱□,祿氏,嫡於太原王善相之妻也。

若夫鴻源迥派,與四瀆而方深;積構崇基,將五嶽而齊峻。

芳苗盛胃,代襲簪裾,奕葉光華,足可言矣。

乃祖乃宗,蟬聯繼踵,譽標朝野,謀略有聞,奮氣橫衝,英雄烈熾。

惟公稟靈清干,夙著勳資,少事戎行,久陪營陣,先沉痼瘵,久奄黃墟,作配雙魂。

早婚祿氏夫人,粵以永隆元年十一月廿七日卒於崇賢之裡,春秋七十有七。

即以永隆二年二月九日合葬於京城南洪固鄉界韋曲之禮也。

孤子□等痛傷脾胃,切甚心腸,懼陵谷有遷,式旌不朽。

其詞曰:

邈矣華宗,崇基峻極。

嗟乎盛德,俄逾晷昃。

夫人淑姿,奄傾遄電。

四德久傳,六行斯見。

(石刻)

◇ 大唐濟度寺故比丘尼法樂法師墓誌銘(並序)

法師諱法樂,俗姓蕭氏,蘭陵人也。

梁武皇帝之五代孫,高祖昭明皇帝,曾祖宣皇帝,祖孝明皇帝,父瑀,梁新安王、隨金紫光祿大夫行內史侍郎、皇朝中書令尚書左右僕射特進太子太保上柱國宋國公,贈司空。

赫奕蟬聯,編諸史諜,芳猷盛烈,可得而詳。

法師則太保之長女也。

勤懇之節,乃自幼童;玄妙之體,發於岐嶷。

年甫三齡,歸誠六度,脫履高族,落發祗園。

既而禪室淪十精十,羈象心而有裕;法場探秘,蘊龍偈而無遺。

覺侶攸宗,真門取范。

而念想雲促,景落須彌之峰;福應斯甄,神升兜率之殿。

以鹹亨三年九月十九日遷化於蒲州相好之伽藍,春秋七十有四,權殯於河東。

以永隆二年歲次辛巳三月庚午朔廿三日辛卯歸窆於雍州明堂縣義川鄉南原,禮也。

恐松坰難固,柏楱終虧,式鐫貞石,用勒芳規。

乃為銘曰:

華宗襲慶,寶系承仙。

爰誕柔質,歸心福田。

功登十地,業贊三天。

神遊法末,覺在童先。

喻筏俄捨,慈舟遽捐。

幽扉永晦,雅譽空傳。

(《八瓊室金石補正》三十九)

按:《績語堂碑錄》另有「大唐濟度寺故比丘尼法燈法師墓誌銘並序」,所述同祖。

◇ 大唐故幽州范十陽十令楊府君夫人韋氏墓誌銘

夫人諱檀特,字毗耶梨,京兆杜陵人也。

神皋華實,總陸海之紛敷;巨派靈長,控八川之泱漭。

珠光集乘,已聞賢之談;金氣沖籯,實重聖人之道。

貂蟬之美相繼,蘭菊之芬不絕。

夫人魏太傅鄖襄公之曾孫,周內史京兆尹河南公之孫,隨尚衣奉御舒國公之第二女。

休少十陰十之十精十,苞太和之靈,佩張《箴》以自勗,擁曹《誡》以飛馨。

神彩嶷然,英姿獨茂。

庭前白雪,得飛絮之奇情;琴裡清風,知絕弦之不調。

年甫十五,歸於隋尚書左丞國子祭酒宏農楊汪第五子幽州范十陽十縣令政本。

河魴之美,乘龍之慶,休祉冠於二門,榮耀覃於九族。

足不妄動,用遵珩珮之十聲;口無擇言,必葉詩書之味。

然而四節流邁,百齡飄忽,如賓之敬不居,遠客之遊斯盡。

卅有幾即喪所天,惸惸獨處,哀哀長疚,撫衾幬而歎息,望閶闔而洞十開。

仙草十洲,反魂之語徒說;庭梧半死,餘生之望幾何。

粵以永隆二年八月一日終於永寧裡,春秋七十有四。

即以其月十八日窆於雍州明堂縣義□鄉,禮也。

恐雙龍有會,將申共十穴十之儀;駟馬長鳴,無復佳城之記。

式鐫金石,用播蘭荃。

其詞曰:

英英之秀,灼灼其芳。

家承鐘鼎,德潤珪璋。

女儀閑淑,母範妍詳。

地宣六氣,天回二光。

龍孤劍沒,鶴寡琴亡。

長終帷縞,永絕穹蒼。

餘生可見,奄逐徂光。

薤音淒囀,松路虛涼。

勒金聲與玉質,固地久而天長。

(《唐代墓誌彙編》永隆○一七)

◇ 大唐故朝請大夫張君墓誌銘

君諱懿,字萬壽,清河人也。

昔玉耀南輝,抗炎十精十於翠鳳;金鉤西慶,肇昌緒於靈禽。

或輔翼攀龍,創蟾丸於漢日;或飛榮總秀,捧雀環於晉朝。

父緒,隨任汾州戶曹參軍。

質秉圭璋,心苞公竹。

堂堂張也,未足標其美;懍懍志也,秋霜詎得比其威。

釋褐蒙授朝請大夫。

觀國觀光,筮仕之期才遘;夢楹夢奠,止隅之釁已丁。

先薨於延康斯裡,春秋八十,即以永淳二年癸未二月己未朔十五日癸酉,遷於長安縣隆首鄉之原,禮也。

五百昌期,於斯永謝;三千冥契,即此長歸。

骼瘞幽垧,無復長安之日;魂收拱木,仍疏京兆之阡。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基裘十靡十墜,弁窟聯綿。

投身送款,實乃良賢。

不求祿位,養十性十丘園。

月之變改,年隨逝川。

(其一)

□猷永謝,玉質無全。

誰知積善,不復長延。

春秋遞往,日月旬還。

令德不朽,歷代流傳。

(其二)(《十二硯齋金石錄》、《八瓊室金石補正》三十九)

◇ 大周朝散大夫上柱國行司府寺東市署令張府君妻田雁門縣君墓誌文

錯絡緹緗,憑陵縹帙,命氏胥庭之表,得姓皇軒之初。

周漢蔚興,曹馬彌盛,或封茅土而列子男,或剪珪桐而總侯伯。

擊鐘鼎食,縱橫於六國之奇;動珮鳴珂,響亮於二劉之際。

衣冠簪紱,可略言焉。

祖德家風,則雁門縣君也。

曾祖達,隨魏州冠陶縣令,懸車捨仕,灌園自樂。

祖文政,唐沛王府大農,器局宏壯,基宇高深,鄉十十黨十十挹其風規,縉紳推其道義。

父什善,鄜州三川縣令,廊廟其姿,瑚連其質,冰潔其清,玉潤其白。

豈止臨淮朱季,吏敬其威;蜀郡張堪,人歌其惠。

固可擬儀嵇幹,准的黃陂,鳴弦素翟之馴,制錦朱鸞之舞。

其縣君即明堂縣人也。

十十交十十川降德,龍嶠誕靈,端淑為姿,婉柔成十性十。

聰惠明辯,廣讀詩書,兼善管弦,知音絕代,無嫉無忌,惟孝惟貞。

每以雞曙傳音,無不晨而問舅;落鴉沉彩,會晚拜以參姑。

內外所以和安,大小鹹其無怨,論其婦德,實曰成家。

假若張氏修箴,懸知少伴,曹家設誡,定是無般,何煩苦說三從,深陳四德者也。

頃以儀鳳之歲,出歸張氏,一經繾綣,十有三年。

當時洛浦親迎,芝田引駕,雙輪轉路,五馬連珂,燭光將扇月爭明,花影共桃蹊競色。

冀與南山比壽,北極齊年,何期積善無征,禍殃先至。

雖越人秘術,不救將至之魂;秦媛神方,寧駐欲歸之魄。

痛芳桃之墜瞼,悲翠柳之凋眉,哀只影而無依,歎孤魂而何托。

春秋卅有三,以天授二年五月十六日薨於萬年縣平康坊之私第。

嗚呼哀哉!哀子承家等悲纏扣地,殆莫能興,痛貫捫天,杖而後起。

一溢之禮,不逾酌飲;三年之喪,情過泣血。

其張君遠哂王生,違詩不哭;近嗤莊氏,越禮盆歌。

睹明鏡而傷神,對空十床十而泣簟。

以其年六月三日遷窆於城東龍首原長樂鄉王柴村南一里,向南與壽春坊路通也。

其地北帶涇渭,南望秦原,四塞之固,名箸安葬,自無殃柩,必出公侯。

於時晝而東送,侍翣排進,風雲隱其郁彩,蔽日沉其霞影。

田歌起頌,行路興少犮之悲;楚吹傳聲,親戚恨上年之歎。

恐日月之深遠,防馬鬣之荒摧,援立斯題,紀標刊石。

其詞曰:

家傳舄奕,族茂蟬聯。

安平五里,賓客三千。

朱邸流眄,綠軫鳴弦。

霜高白雪,月上青煙。

(其一)

飛皇啟兆,丹鳳來儀。

榖城秘府,薛縣多奇。

道義膠漆,芳蘭被涯。

千金白首,一代清規。

(其二)

閨門令淑,綺帳流芳。

昔聞秦晉,今是潘十陽十。

聲同琴瑟,風度筠篁。

三星百兩,地久天長。

(其三)

鳳樓絕響,鸞匣沉輝。

桂花夕落,薤露朝晞。

白楊風斷,翠檟煙歸。

紅顏掩兮隴黑,素質秘兮泉扉。

一朝寂寞,萬古霏微。

(其四)

還以其年歲次辛卯六月庚子朔三年壬寅。

(《績語堂碑錄》癸)

◇ 唐故僕寺廄牧署令蘭君墓誌銘

公諱師,字光韶,南十陽十人也。

若夫逸□橫□,□□九瀛□表,高柳之□,森捎萬畝之餘。

韜映今古,昭彰史諜,其皆聯暉篆紫,擢穎朝倫,□□□□,克隆華構者,即蘭君而已矣。

祖達,周車騎將軍。

龍□比□蛟推雄,功超光祿之前,名冠將軍之右。

父義通,皇朝相州參軍。

局量該□,詞條郁茂,竟有聞於悲調,何以盡其瑰材。

公幼負音節,孤標雅譽,覽丘墳於早歲,拾青紫於昌辰。

萬頃洪波,溢黃陂而沃日;一枝月幹,凌卻□以騰芳。

風霜之氣凜然,岳瀆之靈斯在。

爰於弱冠,即預簪纓,□任右尚署丞,又轉僕寺廄牧署令。

或官連武庫,器寶邦基,上下挹其謀猷,□□□其忠孝。

窪川上□,鞦韆駟而楊鑾;玉塞霜蹄,簉六閒而服皂。

屢蒙優擢,□處榮班,荷日月之貞暉,勵鷹鸇之勁翮。

方當享□天祑,蕑在帝心,躪元凱之遐蹤,騁驊騮之逸足。

不謂東流淼淼,龍門之箭不□;西景駸駸,烏流之輪莫返。

以永淳元年歲次壬午七月壬辰朔十七日戊申卒於□善裡之私第,春秋五十有八。

即以其年八月廿四日權殯於邙山之北原,禮也。

惟君廟堂瑚連,鼎飪鹽梅,信義浹於枌榆,□用顯於刀筆。

遂得培高風百獨運,橫丘壑以孤游,頻趨魏闕之前,載踐□宮之地。

既而衝霄墜翼,摶九萬而無因;縱海摧鱗,擊三千而不逮。

□□笙竽罷奏,里閈同悲,池台宛兮未平,窀穸幽兮已閉。

嗚呼哀哉!□□約□,崩心聞於厚地,血盡於徂暉,懼陵谷之將遷,紀聲猷於不朽。

□詞曰:

源流湛淡,胃緒蟬聯。

彌綸素諜,暉映青編。

文武不墜,簪紱相□。

(其一)

奕葉重□,忠貞繼踵。

與朋唯信,依仁心勇。

並蹈清規,終□□□。

(其二)

悠哉慶緒,猗歟哲人。

風儀獨秀,令問惟新。

材成杞梓,□□縉紳。

(其三)

東川永逝,西光遽落。

萎哲在茲,輔仁奚托。

□□雲路,先□□□。

(其四)

邙山舊阜,嵩裡新塋。

煙霾拱木,日黯佳城。

九□之上,萬古□名。

(其五)(《芒洛塚墓遺文》上、《八瓊室金石補正》三十九)

按:右蘭師墓誌在洛十陽十存古閣。

蘭氏出鄭穆公之後,其祖達,父名義通,均無考。

其職稱僕寺廄牧署令。

按《新唐書·百官志》:東宮官僕寺僕一人,從四品上。

其屬有廄牧署令一人,從八品。

下丞二人,從九品下。

志於廄牧署令之上,存「右尚署丞」四字,右尚署丞四人,從八品下。

◇ 大唐故秦州者督府士曹參軍顏君墓誌銘

君諱瑤,字瑤,河南洛十陽十人也。

其先自隨以上,載在史冊。

皇朝鄭州刺史振之孫,秦州都督府長史思貞之子。

幼不好弄,甚有名節,以門功解褐右千牛,尋以秦州都督府士曹參軍事。

天喪顏子,人也其亡。

以景龍二年二月三日,終成紀縣,春秋卅有二。

其年四月四日,歸葬於雍州萬年縣四池坊之北一百步焉,禮也。

惟後遷換,紀其年月。

多銘曰:

日夜不息東逝水,今古同聲歎顏子,琰琬題芳無極已。

(石刻。

《古志石華》八)

◇ 大唐故朝散大夫金州西城縣令息梁君墓誌

公諱嘉運,字子,安定人也。

十溫十潤怡儀,恭勤令譽,隨尊巡翟,從父烹鮮,騁思文場,游神學圃。

不意生災斗蟻,禍及巢鵀,積善無征,乃纓沉痼。

至總章三年歲次庚午三月乙亥朔廿一日乙酉遘疾,終於襄十陽十縣之私第,春秋卌四。

夫人穎川陳氏,隆州長史之女也。

芳儀春芷,質茂寒松,六行莫優,四德無爽。

既而奔駒易往,浮箭不留,春秋七十有五,以長安四年八月十五日卒於安養縣之私第。

以景龍三年歲次己酉十月甲申朔二日乙酉合葬於襄州安養縣昇平鄉懷德裡之原,禮也。

有恐桑海遷變,蓮峰化塊,乃崇纂葺,遂銘其石。

詞曰:

隱隱遙源,坦坦平趾。

矯矯廬陵,含章傑起。

道有虛盈,人非金石。

秋去墳孤,春秋草積。

白日徒照,無扉詎辟。

(《古志石華》八)

◇ 唐故魏州昌樂縣令孫君墓誌銘(並序)

君諱義普,字智周,樂安人也。

受命作周,懿親分衛,肥泉自遠,瓜瓞攸興。

儒術著聞,卿有聲於霸楚;兵法修列,武流稱於強吳。

興公之藻思文河,安國之屬詞史筆,並播之謠俗,傳諸好事。

曾祖信,魏拜露門博士。

武闈訓胃,槐市說經,玉十柄十增輝,璧池逾浚。

祖進,周晉州長史、魏州刺史。

師輿奧壤,露冕雄州,譽重沂歌,十愛十深並竹。

父乾,隋郾城、陳倉二縣令。

弦桐表逸,綰墨凝威,卓令恥其移螟,成十人愧其冠范。

君積基三襲,騰芳八桂,參玄蘊睿,辯日飛英,涯岸自高,波瀾莫究。

以明經擢第,釋褐魏州昌樂縣令。

導德齊禮,今古攸難,君顧水火以銘懷,佩韋弦而取誡。

疲人有恥,獷俗知方。

子承景至孝有聞,高材緝譽,情深色養,有懷捧檄。

上元之歲,從宦河東,奉以之官,獲申十溫十清。

而徂舂不駐,靖樹難追,粵以二年正月二日終於官舍,春秋九十有三。

夫人李氏言容著美,琴瑟克諧,逝先風露,奄同泉壤。

君雅道絕倫,貞風邁俗。

穎川英傑,許以黃中;譙國俊賢,方之白起。

重以虛舟在己,仁心拯物,妙達玄言,歸心釋教。

爰自弱冠,洎乎華髮,飲食薰辛,嗜欲鹹遣,每行般舟道,常誦《法華經》。

未終之前,若有神應,恆詠薛開府詩云:「昨望巫山峽,流淚滿征衣。

今赴長安道,含笑逐春歸。」

詞氣淒惋,左右傷惻。

自是數日而終。

嗟乎!知命不憂,托文見意。

君嘗以為次房十十交十十夢,近乎懷土之心;卞壺言留,幾乎達人之智。

故趙文子之擇地,楊王孫之不襲,其得意哉!承景今任雍州高陵縣尉,聿遵先旨,改窆京畿。

即以文明元年五月廿一日卜葬於高陵縣之西南樂安鄉之偶原,禮也。

爾其東界黃河,遙臨晉邑,西郊黑水,近帶秦坰。

前望終南,得夏公之寶氣;卻居渭北,枕尚父之璜津。

是知黃壤四隅,白楸三衽,延陵魂魄,無所不之,丘也東西,焉能不識。

嗟原穸之難曉,歎十陰十溝之永閟,托玄石以披文,庶清徽之不墜。

其詞曰:

邠葦載頌,淇竹傳詩。

悠哉長髮,邈矣丕基。

卿傳儒雅,武善兵師。

家承簪紱,業茂基茲。

於鑠通賢,惟材之秀。

禮義韁鎖,人倫領袖。

環堵業殫,金籯學富。

從政之道,德音以茂。

制錦非學,棼絲易理。

潘訓自輕,游弦知恥。

脫屣城邑,披襟田里。

傲睨風雲,徘徊林汜。

夜壑舟徙,悲泉景昃。

斗蟻翻聲,巢鵀駛翼。

萬化斯盡,九冥誰測。

亹亹清風,泠泠不息。

(《十二硯齋金石過眼錄》卷十)

◇ 袁氏墓誌

夫人袁氏,洛州永昌縣人。

曾祖君正,梁秘書監太子詹事。

祖□,隨秘書監贈上柱國十陽十夏縣開國公。

父大業,唐海州句山縣令。

以聖歷二年十月四日遘疾,終於乾封縣太平裡第。

以聖歷三年正月十五日權殯於長安縣龍首鄉龍首原。

(石刻。

《金石續編》六)

◇ 唐故媯州參軍趙府君墓誌

□諱□□,字踐冰,中山下曲十陽十人也。

祖師,隨□居不仕。

父潛,唐雍州□鄉□長史。

居約□敏□觀書籍所與(缺七字)起家左豹韜衛翊衛,選□媯州參軍(缺四字)三年五月五日卒於媯州□捨,春秋卅有九。

以□景雲二年歲次庚□正月(缺五字)日癸酉,追葬□古曲十陽十城北五里(缺六字)府君(缺四字)也。

嗚呼哀哉!□為銘曰:

涵(缺四字)哭殊錄。

珠□吐日,□□飛星。

命之不永,魂兮遂冥。

千秋萬古,松柏青青。

(《常山貞石志》七)

◇ 大唐故右衛中郎將兼右金吾將軍同安郡開國公鄭府君墓誌銘(並序)

粵若稽古,周之德也,逮宣王母弟,俾侯於鄭,然後有諸侯邦國焉。

武公父子匡政王室,然後有周鄭十十交十十質焉。

及其河洛歸民,虢鄶獻邑,羔裘所以潤色鴻業,雞鳴所以國諷詁訓,而後門見蛇鬥,鼎嘗龜立,十陽十城入晉,員忝添韓,俗泯時移,姓因國號,自茲以降,世弗乏賢。

北海儒門,縉紳仰其高躅;關西驛騎,冠冕欽其甲第。

公諱玄果,滎十陽十開封人也。

其先祖仕魏,名高當代,功冠朝倫。

時島夷弗庭,貂戈未戢,乃輟為東光侯,鎮諸滄海,於今裔胃,尚守其業。

祖德通,隋平州諸軍事平州刺史。

修以文德,服以遠人,中外咸寧,夷夏弗擾。

父仁泰,少好奇數,預識安危,屬隋綱馳網,諸侯問鼎,人憂塗炭,士弗聊生。

武帝建旗,侍鑾輿而吊罪;文皇受禪,翊龍飛以底功。

天下所以削平,社稷由其致固。

除靈州都督、左武衛將軍、右武衛大將軍,進爵同安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實封二百戶,銀書鐵券,山河帶礪,卒於涼州都督,謚曰襄。

公起家文德皇后挽郎,解褐曹王府兵曹、趙王府法曹,優遊游磐石之國,馳騁衣冠之地。

轉豳州錄事參軍,舊周則新平漆縣,綱紀則提目六曹。

遷伊州長史、代州司馬。

自西徂北,撫邊鄙以全邦;無私徇公,佐方岳之半刺。

未逾旬月,除尚乘奉御,閒廄藉其襟帶,騏驥資其剪拂。

遷左率府郎將,乘星夜警,趨少海之波瀾;候月春十宮,仰搖山之氣色。

除右衛親府郎將、右衛翊府中郎將,爪牙丹禁,鉤陳紫闥。

以公恪勤奉職,重加朝命,仍兼右金吾將軍,襲爵同安郡公,委以倉廩,留守京師。

榮深十寵十厚,勳名將衛霍齊驅;道合時來,賞契與山河共華。

主上深思侍衛,追赴洛十陽十,寄以腹心,弗遑十靡十盬。

加以劬勞鈐禁,夙夜匪懈,無寧晏寢,遘以膏肓,從此彌留,方隨大漸。

以大唐垂拱元年六月十九日卒於位,春秋六十有三。

則天大聖皇后痛心哀掉,降使臨祭,別敕造靈輿,給傳郵,遞迭至京宅。

公與物無競,深恩厚仁,向風慕義,悲感行路。

夫人河南郡君河南郡君河南元氏,後魏景穆皇帝第九子南安王禎七代孫,右衛將軍壽之侄,右驍衛郎將備之女。

夫人德潤珪瑾,質敷蘭蕙,捨華方鏡,積昭圓流。

於是占夢維蛇,有巢維鵲,作配君子,以降褕狄,標梅無虧於三實,夭桃不爽於九華。

既下銅雀之台,還入和鸞之詠,雅量十溫十麗,柔姿閒十靡十,彤管府於稷下,清婉合於淹中。

詩禮抑揚,自有椒花之頌;箴規娣姒,非無秋菊之銘。

不以驕奢而遺鼎俎,不以富貴而捐紡績,六行克著,四德孔修,信可謂儀形邦教,丹青閨訓。

嗟乎!寒泉夕閱,風樹景搖,仙草途遐,靈香路邈,無復十陽十台之雨,空餘魏闕之雲。

春秋五十有三,以大唐永淳元年二月十四日寢疾,終於京師龍首裡之第。

以開元二年歲次甲寅十二月廿九日與公合葬於承平裡之原,禮也。

長子同安郡開國公行閬州晉安縣令□嗣等,哀纏薤露,痛結號天,嗚呼哀哉!改卜有典,功成身退,雄威將壯氣俱銷,位達名歸,墨綬與丹青弗朽。

閟佳城而鬱鬱,瞻大樹而亭亭,刻石泉扃,列松塋表,播芳猷於萬古,垂令譽於千秋。

其銘曰:

欽若宗周,分天錫地。

邑封十號,派流千祀。

其政維何?平王卿士。

其間維何?虢公猜貳。

虢鄶獻邑,周鄭十十交十十質。

詠結緇服,符呈丹字。

互宿恆明,芣山弗圮。

(其一)

姓因國立,人稱穎靈。

婚冠之鏡,縉紳之衡。

名高北海,價重西京。

儒門捲舌,豪族吞聲。

推棘知讓,驅十毛十見迎。

(其二)

雎鳩有德,和鸞有聞。

粉澤閨戶,丹青閫門。

玉折知美,蘭摧必芬。

空悲陟岵,徒想幽墳。

(其三)

原隰坱軋,煙雲淒慘。

素駕回輪,蒼山迥瞰。

松悲月照,禽啼夜感。

白楊蕭蕭,傷心碎膽。

(其四)

(《績語堂碑錄》、《唐代墓誌彙編·開元 ○一一》)

◇ 唐故榮州長史薛府君夫人河東郡君柳墓誌銘(並序)

夫人諱□,字□,河東人也。

曾祖帶韋,周武藏大夫、並、益二州長史、大司會、開府儀同三司、康城縣開國公,謚曰愷;祖祚,隨司勳、主爵、水部三司侍郎,襲爵康城縣公;考范,皇朝尚書右丞、高、蔚、淄、雅、婺五州刺史、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或玄鑒未兆,道洽於明君;列爵成功,績光於謚典。

郎官才授,譽烈星台,熊軾唯良,歌芳風俗。

忠貞永絕,簪紱相承,國史家諜,暄聽華視。

夫人十有四歸於薛氏。

婦則肅於閨閫,親儀光於內處,實踵前烈,當規後來。

既而劍分煢正,鳳別孀居,無益母十之男,有黃公之女,悲夫!青春速天,素秋馳日,神理無柱,人生有涯。

春秋七十有六,開元六年四月廿三日終於洛十陽十縣尊賢裡之私第。

夫人悟法不常,曉身方幻,苟靈而有識,則萬里非艱,且幽而十靡十覺,則一丘為阻。

何必順同十穴十之信,從皎日之言。

心無攸住,是非兩失,斯則大道,何詩禮□束乎?乃遺命鑿龕龍門而葬,從釋教也。

有女故朝散大夫□洛州來庭主簿柳府君夫人,攀慕罔極,號叩無從,虔奉顧命,式修厥所。

以其年八月廿九日自殯遷葬於龍門西山之巖龕,順親命禮也。

嗚呼!春秋因襲,陵谷推遷,刻石為記,爰創銘曰:

無道恆運,人生必□。

嗟嗟令淑,澹十性十虛融。

永齡十靡十壽,辭世歸空。

北眺丹闕,東臨碧嵩。

生平□兆,曠望遐通。

夜隴□朔,秋楊切風。

掩白日而無曉,期蒼山而共窮。

(石刻。

《唐代墓誌彙編·開元七三》)

◇ 唐故南十陽十縣開國男行貝州司兵參軍事張府君墓誌銘(並序)

夫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才子趨斑,垂衣道長,忠臣奉國,文思化成。

前哲充播彝倫,後胤傳乎載籍。

君諱思道,字勤王,京兆涇十陽十縣人也。

門承鐘鼎,代襲珪璋,氏以國生,斑隋地進,才華挺出,文武秀成,弼諧聖謨,敷奏天闕,薦文儒則清河吐月,僉武士則黃石開符,列史攸存,遺編可驗者矣。

曾祖魏輔國驃騎大將軍西郡公,謚曰恭。

雄風貫代,壯氣凌雲,長劍倚天,揮戈退日。

祖隨十胡十、勝二州刺史、皇朝梁州總管,謚曰順。

襟曰順。

襟靈雅濬,志節貞明,來蘇遠謠,惟良是賴,位升九伯,名震二朝。

父金紫光祿大夫司雙正卿,贈原州都督,謚曰安。

曠代逸才,博文多藝,僉能見十寵十,位處列卿。

帝曰汝諧,星光照隴,功成身退,歸驂華山。

姓辭九列之榮,終贈一藩之寄。

公思理清遠,心鏡沖虛,膺五百之賢臣,仕竿年之聖主。

解褐授綿州參軍,親連紫禁,譴發丹墀,望國門而斷心,瞻岱峰而謝魄。

自貝州司兵參軍事,如意元年四月廿八日殞於私第,春秋五十有四。

以開元九年十月十日遷祔於豳州祖祿縣之西原,禮也。

嗚呼哀哉!哲人長謝,魂兮遙□,語默斯隔,靈龜啟兆,仙鶴占墳,一代英雄,玉顏掩晦,方時令譽,金石流芳。

其詞曰:

望自西涼,乘雲帝鄉。

來朝北極,錫命南十陽十。

門傳將相,代襲珪璋。

猗歟宗祖,永嗣無疆。

(其一)

師尹赫赫,功業巍巍。

根深葉茂,泉廣龍歸。

二朝征辟,九命聯輝。

百城仰則,千里宣威。

(其二)

代秩公卿,雅譽清英。

天王發詔,馹傳辭京。

西戎退境,北狄銷兵。

哲人其逝,牧馬悲鳴。

(其三)

承恩紫庭,贊洽貝城。

琴前雉鴝,鏡下鸞呈。

月滿則缺,天道惡盈。

暫逢淪翳,終冀康寧。

(其四)

清河霧斂,黃石霞霏。

蘭庭掩馥,□玉□輝。

哺鳥群集,愁雲□□。

(石刻。

《關中金石文字新編》三、《八瓊室金石補正》五十一)

◇ 曹氏譙郡君夫人墓誌銘(並序)

夫嚴霜瘁草,獨歎蘭摧;驚飆拂林,偏傷桂折。

人誰不死,嗟在喪賢;伊賢者何?譙郡君夫人是也。

夫人曹氏,諱明照。

曾祖繼代,金河貴族,父兄歸化,恭惟玉階,惟孝惟忠,允文允武。

夫人柔馨在十性十,婉淑呈姿,妙紃組於閨闈,潔蘋蘩於沼沚。

年十有八,適右驍衛將軍折府君為命婦。

六禮猷備,四德凝姿。

孟氏母儀,宗姻酌其訓;曹家婦禮,里閈揖其風。

豈謂石破山崩,奄從傾逝,以開元十一年十月八日終於居德裡之私第。

夫人春秋不或。

即以其年十一月廿二日遷窆於金光坊龍首原之禮也。

慮樹偃千年,人移百代,式刊方石,乃為銘曰:

天街既形,髦頭有經。

經緯相法,夫人誕靈。

如何孤應,危露先傾。

悼逝川之不返,敢平生而著銘。

(《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4冊《金石續編》卷六)

◇ 大唐銀青光祿大夫金滿州都督駕蘭軍大使沙陀公故夫人金城縣君阿史那氏墓誌銘

夫人姓阿史那氏,繼往絕可汗步真之曾孫,竭忠事主可漢驃騎大將軍斛瑟羅之孫,十姓可汗右威衛大將軍懷道之長女也。

自冒頓驕天,聲雄朔野,呼韓拜闕,禮襲京朝,殊十寵十冠於侯王,深誠見乎余羨。

夫人天姿淑美,雅十性十幽閒,自然貞檢之容,暗合蘋蘩之訓。

年十有七,歸於沙陀氏,封金城縣君。

勤於輔佐,外彼榮滿,藩部所以清謐,戎馬所以滋大。

宜其椒衍盈升,保寧榆塞,豈謂桂華淪彩,已矣蒿歌。

春秋二十五,以開元七年八月二十四日遘疾,終於軍捨。

沙陀府君悲興異室,感極如賓,雖大夜同歸,將鼓盆而自遣;而方春搖落,詠長簟而纏懷。

粵以八年三月二十九日遷祔於長安縣居德鄉龍芳無歇。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李華白兮桃復紅,歎零落兮委飄風。

蘭有秀兮菊有芳,羌淑美兮不可忘。

閟音容之寂寂,侍松檟之蒼蒼。

(《唐代墓誌彙編》開元一○一)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唐文拾遺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