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 英國政一府作出發動侵華戰爭的決定之後,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

一、英國遠征軍的組成和作戰部署

英國政一府作出發動侵華戰爭的決定之後,即著手組織遠征軍。

至1840年初,這支侵略軍基本組成。

海軍艦隊以駐印度海軍司令伯麥為司令,由十六艘軍艦、四艘武裝輪船和二十餘艘運輸船組成。

這十六艘軍艦中,三艘來自英國本土,三艘來自開普敦2,五艘來自印度,另五艘已先期在中國海面活動。

侵華陸軍共四千名,其中包括從錫蘭(今斯里蘭卡)一抽一調的英軍第18一團一,從印度加爾各答一抽一調的英軍第26一團一和第49一團一,此外,還一抽一調了一個印度混合營和兩個炮兵連、兩個工兵連。

所有陸軍由布爾利上校統率。

戰爭過程中,侵華英軍以印度為主要基地,英國駐印度總督奧克蘭受命籌組陸軍,並對海軍的行動予以合作。

1840年2月,英國政一府對懿律和義律下達了作戰訓令,給侵華遠征軍規定了如下任務和實施步驟:(一)到達廣東海面後,立即封鎖珠江口,扣留一切中國船隻。

由於廣州距北京太遠,所以不在那裡進行任何陸上的軍事行動。

(二)封鎖珠江口之後,立即北上,切斷台灣和廈門之間的運輸,封鎖錢塘江口、長江口和黃河口,佔領舟山群島中最適於作司令站以便長期佔領的島嶼,並扣留一切中國船隻。

(三)前往北直隸灣(即渤海灣),遞送《巴麥尊子爵致中國皇帝欽命宰相書》,以武力為後盾,與清政一府進行談判,一逼一迫它接受英國政一府提出的關於道歉、賠款、割地、通商等要求。

(四)如果清政一府拒絕談判,或者談判決裂,海軍司令就應該根據他所指揮的兵力,採取最有效的辦法進行更加活躍的敵對行動。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派一支兵力進入黃河,在黃河與運河的交叉點切斷南北諸省的交通;或派一支兵力進至長江與運河的交叉點,擄走那裡的船隻與貨物;如果認為兵力足夠,還可以佔領廈門。

訓令指出:「給海軍司令留有最充分的自行決斷的餘地,以便他根據他自己的判斷,用最有效的辦法進行他的敵對行動;在這樣情況下,如果中國政一府拒絕滿足我們或中止談判,或迫使陛下全權代表中止談判,那麼海軍司令的敵對行動就不該停止,也不中斷,一直等到中國全權代表簽下足稱滿意的協定,並由皇帝詔准該協定的時候為止。」

訓令還給全權代表「保留廣闊的自行決斷的餘地」。

二、清政一府的海防戰備

(一)清王朝的戰備方針

清朝最高統治集一團一,對於收繳鴉片之後中英之間將會出現何種局面,是否可能爆發戰爭等,從未進行廷議,作出應有的分析判斷,提出相應的政治軍事對策,僅由道光帝及軍機大臣們看奏報,下諭令。

而道光帝既昏聵無知,又狂妄自大,他不准沿海疆臣丟失寸土尺地,又不願為加強海防動用國庫銀兩。

清朝同西方各國通商近二百年,道光帝對歐美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政治經濟制度,竟茫無所知。

英國借口鴉片問題,已經在調兵遣將,決心武裝侵略中國了,他還認為是「虛聲恫嚇」,「實無能為」,只要嚴防海口,「總不與之外洋接仗」,就足以使敵不攻自斃。

在這種驕妄無知、盲目輕敵的思想支配下,清廷逐步形成了如下政治、軍事戰略一性一方針,即「先威後德」,「大張撻伐,聚而殲旃」,「沿海一體嚴密防範」等。

所謂「先威後德」,即驅逐英商,收繳鴉片,必要時「示以兵威」,「使一奸一夷聞風懾服」;然後許以繼續通商,「以示懷遠羈縻」,認為這樣,英人就會「感恩天朝」了。

顯然,這是既不知彼又不知己的驕妄自大思想的產物。

至於「沿海一體嚴密防範」,由於沒有提出明確而具體的措施,實行起來,只能是分兵把口,處處消極防堵而已。

(二)東南沿海的設防備戰

東南沿海是清朝佈防重點之一,其中廣東駐軍七萬,福建六萬,浙江四萬,江蘇五萬。

但是,由於清軍的主要任務是鎮壓人民的反抗與起義,沿海水師主要是緝拿海盜,對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武裝侵略缺乏應有的警惕。

1800年(嘉慶五年)以後,清政一府查禁鴉片,英國的武裝走私商船開始在廣東沿海活動,特別是1830年以後,英國政一府公然派出兵船前來中國沿海,保護鴉片走私,清廷和廣東當局對西方列強的軍事威脅,才開始有所警惕和準備,但仍然缺乏認真的戰備措施。

1834年9月,兩艘英國軍艦強行闖入虎門並進抵黃埔的嚴重

關天培像

事件發生後,清廷任命關天培1為廣東水師提督。

關到任後,親歷重洋,查勘要塞,整頓水師,加築炮台,添鑄大炮,使廣東海防尤其是虎門的防務,得到了加強。

虎門位於珠江入海處,是從海上進入廣州的咽喉要地,地勢十分險要。

沙角山、大角山夾岸對峙,構成第一道門戶。

由沙角、大角沿江上溯七里,有上下橫檔島聳立江中,將水道分隔為二。

東航道可通大船,為洋船進入廣州的唯一水道,兩岸山峰雄峙,構成第二道門戶。

由橫檔島再上溯五里,江中有大虎山島,構成第三道門戶。

沙角山、大角山均築有炮台(沙角炮台築於1801年,大角炮台築於1832年),關天培以兩台間的炮火不能形成交叉火力,無法封鎖海口,將其改為信號炮台,擔負了望警報任務。

上橫檔島早在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即修築了橫檔炮台,其東岸之南山(亦稱武山)修築了威遠炮台;1815年(嘉慶二十年)又在威遠炮台北側修築了鎮遠炮台。

關天培到任後,於威遠、鎮遠炮台之間添築了靖遠炮台,於上橫檔島西端添築了永安炮台,西岸南沙山(即蘆灣山)添築了鞏固炮台。

到鴉片戰爭時,橫檔地區共有炮台六座,安置新舊火炮二百一十二門。

此外,在兩廣總督鄧廷楨的積極支持下,關天培還在橫檔島和南山之間建造了兩道鐵鏈,以防敵艦闌入。

對1818年修築的大虎山炮台,關天培到任後也作了加固,並添置了炮位。

關天培不但添築炮台,增加炮位,在炮台構築方面也作了一些改進。

舊的炮台均系石牆石地,一經炮彈轟擊,碎石橫飛,反而增大敵炮的殺傷力。

新築的炮台則以巨石為基,上築三合土牆,並增加胸牆厚度,用沙袋或三合土圍護火藥庫。

此外,還部分改建舊炮台,以減少戰時損傷。

每門火炮還用增減木墊的辦法,調整射距。

但所有新舊炮台,仍未脫離古代城堡的結構形式,長牆高台,既無掩蓋,又無交通壕,戰時人員、火炮易受損傷。

福建也是重點設防的省份之一。

全省六萬駐軍中,大體水陸各半,分別由水師提督和陸路提督統轄,下設南澳、漳州、台灣、金門、海壇、福寧等鎮。

福建沿海設防情況遠不如廣東,海口「舊設炮台,大者不過周圍十餘丈,安炮不過四位六位,重不過千斤」1。

英國鴉片走私船在廣東被逐以後,自1839年冬起,就不斷向福建沿海竄擾。

1840年3月,新任閩浙總督鄧廷楨由粵抵閩,立即增強沿海兵力,分飭水陸官兵加意嚴防,並自廣東購得洋炮十四門,添築炮台,加強福建防務。

鑒於形勢緊迫,永久一性一炮台來不及構築,兵部尚書祁寯藻建議以炮墩1代替炮台,於沿海險要處用沙袋築成簡易炮台,以資禦敵。

(三)林則徐的戰備措施

林則徐抵粵後,在嚴厲禁煙的同時,陸續採取了一系列戰備措施,以應付日益緊張的形勢。

這些措施是:整頓水師,嚴肅軍紀,演練槍炮,以提高戰鬥力;在尖沙嘴、官湧等處新建炮台;秘密購置西洋大炮,使虎門各炮台的大炮增至三百餘門;購置西洋大船,改裝民船,招募漁民、蛋戶(以舟為家的土民)丁壯五千餘人,加以訓練,準備殺敵;此外又一抽一調廣東內地營汛防兵,加強第一線兵力,使虎門的水陸兵力增至三千餘名,澳門增至一千三百餘名,尖沙嘴增至八百餘名。

林則徐還就如何對付英軍入侵問題,提出過一些具體設想,概括起來,其基本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守為戰,以逸待勞。

他在1840年3月7日的奏折中寫道:英人「妄誇炮利船堅,各夷船恃為護符,謂可沮我師之驅逐。

臣等若令師船整隊而出,遠赴外洋,併力嚴驅,非不足以一操一勝算,第洪濤巨一浪一,風信一靡一常,即使將該夷船盡數擊沉,亦只尋常之事。

而師船既經遠涉,不能頃刻收回,設有一二疏虞,轉為不值,仍不如以守為戰,以逸待勞之百無一失也。」

第二,在近海陸地殲敵,不在遠洋接仗。

林則徐於1839年9月奏稱:有些被英吉利之名所震驚者,往往以其船堅炮利而稱其強,而不知其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數丈,僅能取勝外洋,只要不與之外洋接仗,其技即無所施。

該兵船一旦進入內河,就會運棹不靈,一遇水淺沙膠,更難轉動。

其貨船進口,尚需以重金僱請當地人導引,兵船則更不待言。

「且夷兵除槍炮之外,擊刺步伐,俱非所嫻,……若至岸上,更無能為。

是其強非不可制也。」

第三,組織民眾,軍民配合,火攻英船。

林則徐到廣東以後,一直比較注意依靠民眾,陸上則組織鄉勇、一團一練,水上則招募漁民、蛋戶等,以便配合軍隊作戰。

1840年3月,他與關天培等密商,決定將平時所裝大小火船,即雇漁蛋各戶,教以如何駕駛,如何點放,每船領以一二兵弁,分赴各洋島澳埋伏,候至深夜,察看風潮皆順,即令一齊放出,乘勢火攻環護夷船之各匪船,隨燒隨拿,「許以燒得一船,即給一船之賞,如能延燒夷船,倍加重賞」。

第四,與沿海各省協力籌防,共同對敵。

廣東封港以後,為防止英國侵略者北竄,清廷令沿海各省督撫嚴加防範,林則徐對此甚為重視。

6月下旬,大批英艦抵粵,他便「飛咨閩、浙、江蘇、山東、直隸各省,飭屬嚴查海口,協力籌防」。

林則徐比較正確地認識到英軍的長處和弱點,主張避免同英軍在外洋作戰,而待其進入內河,組織軍民不斷襲擊和火攻,於近戰中殲敵,這一指導思想,是頗有見識的。

林則徐是清朝官吏中瞭解「夷情」較多的一個,他到廣東後,「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譯西書,又購其新聞紙」2,從中瞭解西方列強的情況。

但由於時間短,手段少,翻譯人才缺乏,對敵情的瞭解畢竟有限,因而有時作出的判斷也不夠準確。

如他在1839年9月分析英國情況之後得出結論說:「彼萬不敢以侵凌他國之術,窺伺中華」。

31840年6月中旬,已有英國艦船陸續抵達廣東海面,林則徐仍向道光帝奏稱:「英夷近日來船,所配兵械較多,實仍載運鴉片」,「藉以揚言恫喝,冀可准其貿易之求」。

現在各船「只在外洋往來游奕,此東彼西,總無定處。

……此外別無動靜,誠如聖諭,(該夷)實無能為」。

4當然,盡避林則徐對英國政一府出動海陸軍大舉進犯中國的可能一性一估計不足,但其作戰指導思想和一系列戰備措施,是值得稱許的。

--------------------------------------------------------------------------------

2 開普敦位於非洲南端,西臨大西洋塔布爾灣,為南非(阿扎尼亞)重要港口和開普省首府。

1652年荷蘭殖民者侵入南非沿海地帶,始建該港。

1806年英國殖民者侵入南非,奪取開普,開普敦港便成了英國向南非內陸和亞洲各地擴張的重要基地。

1 《巴麥尊致海軍部》,《近代史資料》1958年第4期,第70—72頁。

1 關天培(1781—1841),清末一愛一國將領。

江蘇山一陽一(今淮安)人,行伍出身。

曾任江蘇太湖營水師副將,1827年升江南蘇松鎮總兵,1833年署江南提督,次年任廣東水師提督。

1 祁寯藻:《議設炮墩控制英船及一奸一民販煙船隻片》,《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中華書局1964年版,下同)(一),第291頁。

1 據祁寯藻《議設炮墩控制英船及一奸一民販煙船隻片》載:炮墩的構築方法是:「用麻布袋,每個長四五尺,逕尺餘,實以沙土,層層堆積,高低自五層以至十餘層,厚薄自兩層以至三四層,長短自十餘丈以至百餘丈,相地勢之遠近、廣狹斟酌為之。

沙墩之外,用舊小漁船側豎,船底向海,船艙向內,緊一貼沙袋,牢固拴縛,以為沙囊保護。

炮位安於墩內,炮口出於船外,其兩船夾縫處所,即是天然炮洞。

我兵在內瞄準施放,可以克敵,而全身藏於墩內,敵人炮子不能致傷。

……沙一性一最柔,非如磚石可以摧裂,彈子打穿船底,遇沙即止,不能穿過,極為穩固。」

1 林則徐:《英船被逐出口仍在外洋逗留並拿獲漢一奸一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一),第277—278頁。

2 林則徐:《英人非不可制請嚴諭查禁鴉片片》,《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一),第217頁。

3 林則徐:《英船被逐出口仍在外洋逗留並拿獲漢一奸一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一),第278頁。

1 林則徐:《英船來粵防守情形並咨各省協力籌防片》,《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一),第330頁。

2 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魏源集》(中華書局1976年版)上冊,第174頁。

據冼玉清考證,《道光洋艘征撫記》的作者不是魏源,而是李德庵、李鳳翎父子。

(參見《學術研究》1962年第2期《關於〈夷艘入寇記*

3 林則徐:《英人非不可制請嚴諭查禁鴉片片》,《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一),第218頁。

4 林則徐:《火創英船辦艇等情形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一),第315—316頁。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