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阿古柏侵略勢力被消滅以後,清政一府乘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

在收復新疆的戰爭進行過程中,清政一府多次同俄國交涉,要求歸還伊犁,但沙俄政一府製造種種借口,拒不交還。

阿古柏侵略勢力被消滅以後,清政一府乘勝向俄國索還伊犁,並要求引渡白彥虎等。

沙俄政一府一面答稱,如果賠償俄國佔領伊犁之軍費,可以交還伊犁;一面唆使白彥虎、伯克·胡裡殘部等多次回竄,一騷一擾邊境,企圖借口邊境未靖,緩交伊犁。

清軍粉碎了敵人的一騷一擾,並從俘虜口供及查獲俄國所給的路票,證實這些一騷一擾均系俄國政一府所指使。

俄國政一府的一陰一謀敗露,只得答應進行談判。

清廷派吏部侍郎崇厚為欽差全權大臣赴俄交涉。

1878年底,崇厚到達俄都聖彼得堡(今蘇聯列寧格勒)。

這時,俄土戰爭已經結束,狡猾的沙俄政一府利用清政一府深恐與俄國作戰的心理,趁機敲詐。

在沙俄的威脅訛詐下,崇厚於1879年10月在黑海岸邊的裡瓦基亞(靠近雅爾達)與俄方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交收伊犁條約》(即《裡瓦基亞條約》)。

條約規定:俄國歸還伊犁東部地區,但由中國賠償俄國佔領費五百萬盧布(合銀二百八十萬兩),並割讓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和伊犁南部特克斯河流域領土,修改《塔城界約》1所規定的齋桑湖地區國界,增辟由新疆到西安、漢口、天津的通商路線;在嘉峪關、烏里雅蘇臺、科布多、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古城七處增設領事館。

這樣,伊犁雖在名義上歸還中國,實際上卻變成一座三面臨敵、險要皆失的孤城。

這一訛詐一性一條約傳出後,激起了中國朝野的極大義憤,以致「街談巷議,無不以一戰為快」2。

左宗棠也表示反對,主張對於解決伊犁問題必須「先之以議論,委婉而用機;次決之以戰陣,堅忍而求勝」3。

而李鴻章則主張履行崇厚所訂的賣國條約。

清政一府懾於朝野輿論,最後拒絕批准這個條約,並判崇厚「荒謬誤國」之罪,逮捕下獄。

1880年2月19日,清政一府正式照會沙皇政一府:崇厚所議條約「多有違訓越權之處」,「窒礙難行」。

4同時,另派駐英法公使曾紀澤兼任駐俄公使,授權談判改約問題。

俄國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惱羞成怒,決定對清政一府施加壓力。

其駐華使館代一辦凱一陽一德揚言:「俄國並非無力量,至條約准與不准,在俄國總是一樣」1。

與此同時,沙俄在我東北、西北邊境調集上萬軍隊進行威脅,甚至出動黑海艦隊到中國黃海示威,並增兵伊犁。

清廷為了自衛,也在中俄邊境和沿海地區採取防禦措施,並命左宗棠部署新疆軍務,準備用武力收復伊犁。

左宗棠擬定了分三路向伊犁進軍的計劃:東路由金順率步騎二十五營一萬二千餘人,扼住晶河一線,嚴防俄軍竄犯;西路由劉錦棠率步騎二十八營一萬一千人,取道烏什,從冰嶺以西經布魯特遊牧地區直指伊犁;中路由張曜率步騎十九營八千五百人,從阿克蘇冰嶺之東,沿特克斯河指向伊犁。

此外,以六千人分屯阿克蘇、哈密為後應,以三千人增強塔爾巴哈台防務。

準備參戰的部隊共約五萬餘人。

5月,左宗棠「親自輿櫬出關,誓與俄人決一死戰」2。

6月,左宗棠進駐哈密,積極部署進軍事宜。

然而,清廷卻在沙俄的壓力下「暫免」崇厚死刑,不久又將左宗棠調回北京。

同年7月底,曾紀澤由倫敦抵達聖彼得堡,與沙俄政一府談判。

曾紀澤自稱此行是「障川流而挽既逝之波,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3,深知任務艱巨。

但由於此時俄土戰爭結束不久,沙俄又忙於鎮壓中亞地區少數民族的反抗,已經沒有多大力量進犯中國,特別是注意到左宗棠等的軍事準備,加之對曾紀澤的威脅刁難又未收到預期效果,最後於1881年2月24日與曾紀澤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和《陸路通商章程》,以代替崇厚所訂的條約。

中國雖收回了伊犁地區及特克斯河流域具有戰略意義的一萬九千平方公里土地,但條約規定「賠款」增加到九百萬盧布,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仍被沙俄強行霸佔。

條約還規定中俄已定的西北邊界有「不妥之處」應重新「勘改」,為沙俄下一步繼續侵佔我國西北領土留下了伏筆。

隨後,沙俄根據這個條約的原則,於1882年至1884年與清政一府簽訂了《伊犁界約》等五個子約,分段勘定新疆的中俄邊界,把七萬一千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正式併入了俄國的版圖。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