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四 精、氣、血、津液·1 精:一、十精十的基本概念(一)十精十的哲學含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基礎理論》四 精、氣、血、津液·1 精

中醫基礎理論

四 精、氣、血、津液·1 精

第一節 十精十

一、十精十的基本概念

(一)十精十的哲學含義

中醫學十精十、氣、血、津十液學說中十精十的概念,濫觴於中國古代哲學氣一元論中的「十精十氣說」。

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發展史上,在氣的概念的演變過程中,以《管子》為代表將氣範疇規定為十精十、十精十氣,提出了十精十氣說,認為十精十氣是最細微而能變化的氣,是最細微的物質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來源。

《管子》十精十氣說中的十精十、十精十氣與氣一元論的氣範疇的含義同義。

十精十、十精十氣即是氣,是形成天地萬物和人類的十精十微物質,是最細微的物質存在。

十精十氣說是一種接近原子論的唯物主義思想。

(二)十精十的醫學含義

十精十(十精十氣)在中醫學上,其義有五:

1.十精十泛指構成十人十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夫十精十者,身之本也」(《素問·金匱真言論》)。

十精十包括先天之十精十和後天之十精十。

稟受於父母,充實於水谷之十精十,而歸藏於腎者,謂之先天之十精十;由飲食物化生的十精十,稱為水谷之十精十。

水谷之十精十輸布到五臟六腑等組織器官,便稱為五臟六腑之十精十。

泛指之十精十又稱為廣義之十精十。

2.十精十指生十殖之十精十,即先天之十精十。

系稟受於父母,與生俱來,為生育繁殖,構成十人十體的原始物質。

「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十精十」(《靈樞·決氣》)。

生十殖之十精十又稱為狹義之十精十。

3.十精十指臟腑之十精十,即後天之十精十。

臟腑之十精十來源於攝入的飲食物,通過脾胃的運化及臟腑的生理活動,化為十精十微,並轉輸到五臟六腑,故稱為五臟六腑之十精十。

4.十精十是指十精十、血、津、液的統稱,「十精十有四:曰十精十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讀醫隨筆·氣血十精十神論》)。

實為生命物質氣、.血、十精十、津、液的概稱。

5.十精十指人十體正氣。

「邪氣盛則實,十精十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有微甚,故邪盛則實;正氣有強弱,故十精十奪則虛」(《類經·疾病類》)。

總之,在中醫學的十精十、氣、血、津十液學說中,十精十或稱十精十氣是一種有形的,多是液態的十精十微物質。

其基本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十精十,泛指構成十人十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十精十微物質,包括十精十、血、津、液在內。

狹義的十精十,指腎藏之十精十,即生十殖之十精十,是促進人十體生長、發育和生十殖功能的基本物質。

二、十精十的生成

人之十精十根源於先天而充養於後天,「人之始生,本乎十精十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養。

非十精十血,無以充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景岳全書·脾胃》)。

從十精十的來源言,則有先天與後天之分。

(一)先天之十精十

人之始生,秉十精十血以成,借十陰十陽十而賦命。

父主十陽十施,猶天雨露;母主十陰十受,若地資生。

男十女媾十精十,胎孕乃成。

「一月為胞胎,十精十氣凝也;二月為胎形,始成胚也」(《顱囟經》)。

所謂「人始生,先成十精十』』(《靈樞·經脈》),「十精十合而形始成,此形即十精十,十精十即形也」(《景岳全書·小兒補腎論》)。

父母生十殖之十精十結合,形成胚胎之時,便轉化為胚胎自身之十精十,此既稟受於父母以構成臟腑組織的原始生命物質。

「胎成之後,十陽十精十之凝,尤仗十陰十氣護養。

故胎嬰在腹,與母同呼吸,共安危」(《幼幼集成》)。

胚胎形成之後,在女子胞中,直至胎兒發育成熟,全賴氣血育養。

胞中氣血為母體攝取的水谷之十精十而化生。

因此,先天之十精十,實際上包括原始生命物質,以及從母體所獲得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秘藏於腎。

(二)後天之十精十

胎兒月足離懷,出生之後,賴母十乳十以長氣血,生十精十神,益智慧。

「婦人十乳十汁沖任氣血所化』』(《景岳全書·婦人規下》)。

脾胃為水穀之海,氣血之父。

「水谷之十精十氣為營,悍氣為衛,營衛豐盈,灌溉諸髒。

為人身充皮十毛十,肥腠理者,氣也;潤皮膚,美顏色者,血也。

所以水谷素強者無病』』(《幼幼集成》):「以人之稟賦言,則先天十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

後天培養者壽者更壽,後天斫削者夭者更夭』』(《景岳全書·先天後天論》):脾胃為人生後天之根本,人之既生賴水谷十精十微以養,脾胃強健,『『飲食增則津十液旺,自能充十血生十精十也」(《存存齋醫話稿》)。

脾胃運化水谷之十精十微,輸布到五臟六腑而成為五臟六腑之十精十,以維持髒的生理活動,其盈者藏於腎中。

(i,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十精十而藏之,是十精十藏於腎,非十精十生於腎也。

譬諸錢糧,雖儲庫中,然非庫中出,須補脾胃化源」(《程杏軒醫案》)。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十精十之處也』』(《素問·六節髒象論》)。

人十體之十精十主要藏於腎中,雖有先天和後天之分,但「命門得先天之氣也,脾胃得後天之氣也,是以水谷之十精十本賴先天為之主,而十精十血又必賴後天為之資」(《景岳全書·脾胃》),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藉以保持人十體之十精十氣充盈。

三、十精十的功能

十精十是構成十人十體和維持人十體生命活動的十精十微物質,其生理功能如下。

(一)繁衍生十殖

生十殖之十精十與生俱來,為生命起源的原始物質,具有生十殖以繁衍後代的作用。

這種具有生十殖能力的十精十稱之為天癸。

男子二八天癸至,十精十氣溢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月事應時而下。

十精十盈而天癸至,則具有生十殖能力。

男十女媾十精十,十陰十陽十和調,胎孕方成,故能有子而繁衍後代:俟至老年,十精十氣衰微,天癸竭而地道不通,則喪失了生十殖繁衍能力。

由此可見,十精十是繁衍後代的物質基礎,腎十精十充足,則生十殖能力強;腎十精十不足,就會影響生十殖能力。

故補腎填十精十是臨十床十上治療不十育、不十孕等生十殖機能低下的重要方法。

(二)生長發育

人之生始於十精十,由十精十而成形,十精十是胚胎形成和發育的物質基礎。

人出生之後,猶賴月十精十的充養,才能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

隨著十精十氣由盛而衰的變化,人則從幼年而青年而壯年而步入老年,呈現出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運動規律;這是臨十床十上補腎以治療五軟五遲等牛—長髮育障礙和防治早衰的理論依據。

(三)生髓化血

腎藏十精十,十精十生髓.腦為髓海。

故腎十精十充盛,則腦髓充足而肢十體行動靈活,耳目聰敏。

十精十盈髓充則腦自健,腦健則能生智慧,強意志,利耳目,輕身延年。

故防治老年十性十癡呆多從補腎益髓人手。

「腎生骨髓」(《素問·十陰十陽十應像大論》),髓居骨中,骨賴髓以養。

腎十精十充足,則骨髓充滿,骨骼因得髓之滋養而堅固有力,運動輕捷。

齒為骨之餘,牙齒亦賴腎十精十生髓而充養,腎十精十充足則牙齒堅固而有光澤。

十精十生髓,髓可化血,「人之初生,必從十精十始……血即十精十之屬也,但十精十藏於腎,所蘊不多,而血富於沖,所至皆是」(《景岳全書·血證》)。

十精十足則血充,故有十精十血同源之說。

臨十床十上用血肉有情之品,補益十精十髓可以治療血虛證。

(四)濡潤臟腑

人以水谷為本,受水谷之氣以生:飲食經脾胃消化吸收,轉化為十精十:水谷十精十微不斷地輸市到五臟六腑等全身各組織器官之中,起著滋養作用,維持人十體的正常生理活動。

其剩餘部分則歸藏於腎,儲以備用:腎中所藏之十精十,既貯藏又輸洩,如此生生不息。

「腎者,主受五臟六腑之十精十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洩,是十精十藏於腎而非王於腎也。

五臟六腑之十精十,腎實藏而司其輸洩,輸洩以時,則五臟六腑之十精十相續不絕」(《怡堂散記》):中醫有「久病必窮腎」之說,故疾病末期常補益腎之十陰十精十以治。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基礎理論
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1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2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組成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1 氣一元論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2 陰陽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3 五行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4 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關係三 髒象三 髒象 1 五臟三 髒象 2 六腑三 髒象 3 奇恆之府三 髒象 4 形體官竅三 髒象 5 臟腑之間的關係三 髒象 6 人體的生命活動與五臟調節四 精、氣、血、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1 精四 精、氣、血、津液·2 氣四 精、氣、血、津液·3 血四 精、氣、血、津液·4 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5 氣血精津液的關係五 經絡 1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五 經絡 2 十二經脈五 經絡 3 奇經八脈五 經絡 4 經別、絡脈、經筋、皮部五 經絡 5 經絡的生理功能五 經絡 6 經絡學說的應用六 體質六 體質·1 體質的基本概念六 體質·2 體質的形成六 體質·3 體質的分類六 體質·4 體質學說的應用七 病因七 病因·2 外感病因七 病因·2 內傷病因七 病因·3 病理性因素七 病因·4 其他病因第八章 病機八 病機·1 發病機理八 病機·2 基本病機八 病機·3 內生五氣病機八 病機·4 臟腑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1、十二經脈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2、奇經八脈病機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1、疾病傳變的概念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2、病位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3、病性轉化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4 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八 病機·7 疾病的轉歸九 養生與防治九 養生與防治·1 養生九 養生與防治·2 預防九 養生與防治·3 治則[附]五運六氣1、運氣的概念2、干支甲子3、五運4、六氣5、運氣相合二 標本中氣三 運氣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