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四 精、氣、血、津液:但中醫學屬於自然哲學,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科學,限於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基礎理論》四 精、氣、血、津液

中醫基礎理論

四 精、氣、血、津液

十精十、氣、血、津十液學說中的十精十、氣概念,與中國古代哲學的十精十、十精十氣、氣範疇有著密切的關係:但哲學上的十精十、十精十氣、氣範疇是標示世界本原的物質存在,是十抽十象的概念:而十精十、氣、血、津十液學說中的十精十、十精十氣、氣則是醫學科學中的具體物質概念。

但中醫學屬於自然哲學,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科學,限於當時的科學水平和認識能力,在闡述主命、健康和疾病時.也必然會發生哲學與醫學、十抽十象與具體的物質概念混稱。

在十精十、氣、血、津十液學說中,十精十、氣、血、津十液等雖然是生命的基本物質,屬於生命科學的具體物質概念:但是.我們理解其內涵時。

必須按中國傳統的有體有用,體用如——的思維模十式來認識,把十精十、氣、血、津十液理解為實體及其作用、功能、屬十性十的辯證統一十精十,氣、血、津十液是構成十人十體和維持人十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十精十,乏指人十體內一切有用的十精十微物質;氣,是人十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無形可見的極細微物質。

既是人十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動力;血,是紅色的液態物質;津十液。

是人十體內的正常水液的總稱::十精十、氣、血、津十液,既是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產物,又是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十精十:氣.血、津十液是人十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其運動變化規律也是人十體生命活動的規律:十精十:氣:血、津十液的生成和代謝,有賴於臟腑經絡受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而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功,又必須依靠氣的推動、十溫十煦等作用.十精十、血、津十液的滋養和濡潤,因此,十精十、氣,血、津十液與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有著密切關係。

氣與十精十、血、、津十液分十陰十陽十.則氣為十陽十。

十陽十氣動,具有推動、十溫十煦等作用,宣運行不息而;宜郁滯;十精十、血、津十液為十陰十,十陰十主靜,具有滋養、濡潤作用,宜寧謐、秘藏而不宜妄洩。

生命物質雖有十精十、氣、血、津十液之分,但皆本源於氣:故曰:「人有十精十、氣、津、液,立、脈.余意以為—氣耳」,《靈樞·決氣》:氣聚而成形,散而無形—氣與十精十,血液.津十液相對而言.則氣無形。

而十精十、血、津十液有貢:氣與十精十、血、津十液的相互化生與轉化,體現了在生命活動中,形化為氣。

氣化為形,形氣相互轉化的氣化過程:十精十血同源、津血同源,十精十、津十液化而為血,血涵蘊十精十與津十液:故中醫學對人十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又常以氣血既稱,強調「人之生。

以氣血為本;。

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氣血者」《婦人良方·調十經門》「氣血者.人之所賴以生者也」(《醫宗必讀·古今元氣不同論》)。

氣和血是構成十人十體和維持人十體生命活動的兩大基本物質,氣之與血,異名同類.兩相維附,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但「氣為主,血為輔氣為重,血為輕」《醫學真傳·氣血》):「氣血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十陰十陽十並需,而養十陽十莊滋十陰十之上」《醫宗必讀·水火十陰十陽十論》):人之生死由乎氣.氣之為用,無所不生,一有不凋,則無所不病、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地,故治病以氣為首務:所謂「行醫不識氣,治病何從據,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處」(《景岳全書·諸氣》引王應震語)。

十精十,氣、血、津十液學說,以氣血為要。

而氣血之中,尤以氣為最。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基礎理論
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1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概述 2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組成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1 氣一元論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2 陰陽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3 五行學說二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4 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關係三 髒象三 髒象 1 五臟三 髒象 2 六腑三 髒象 3 奇恆之府三 髒象 4 形體官竅三 髒象 5 臟腑之間的關係三 髒象 6 人體的生命活動與五臟調節四 精、氣、血、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1 精四 精、氣、血、津液·2 氣四 精、氣、血、津液·3 血四 精、氣、血、津液·4 津液四 精、氣、血、津液·5 氣血精津液的關係五 經絡 1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五 經絡 2 十二經脈五 經絡 3 奇經八脈五 經絡 4 經別、絡脈、經筋、皮部五 經絡 5 經絡的生理功能五 經絡 6 經絡學說的應用六 體質六 體質·1 體質的基本概念六 體質·2 體質的形成六 體質·3 體質的分類六 體質·4 體質學說的應用七 病因七 病因·2 外感病因七 病因·2 內傷病因七 病因·3 病理性因素七 病因·4 其他病因第八章 病機八 病機·1 發病機理八 病機·2 基本病機八 病機·3 內生五氣病機八 病機·4 臟腑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1、十二經脈病機八 病機·5 經絡病機·2、奇經八脈病機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1、疾病傳變的概念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2、病位傳變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3、病性轉化八 病機·6 疾病的傳變·4 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八 病機·7 疾病的轉歸九 養生與防治九 養生與防治·1 養生九 養生與防治·2 預防九 養生與防治·3 治則[附]五運六氣1、運氣的概念2、干支甲子3、五運4、六氣5、運氣相合二 標本中氣三 運氣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